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508361
斯蒂芬·茨威格是历*好的传记作家,《人类群星闪耀时》是它的传世杰作,通过截取麦哲伦、拿破仑、歌德、托尔斯泰等十二位伟人的光芒闪耀的时刻,来展现它们对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的影响。群星闪耀的时刻并不经常出现,但毫无疑问,在我们的时代,它即将来临。茨威格用它那崇高、炽热的文字描绘出群星闪耀的时刻,而这些时刻也因他而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该书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世之作,也是一部早在1980年代就堪称流行经典的大学校园书籍。该书与一般人物传记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并未纵向展开对麦哲伦、拿破仑、歌德、托尔斯泰、西塞罗、列宁、威尔逊等历史伟人生平的叙述,而是截取他们生命中的一些“关键时刻”——决定一人之生死、民族之存亡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时刻。因为漫长而平淡的历史长河,往往被那些酝酿已久而至为紧要的历史性时刻所改变。
书中的人物灿若星辰般地闪耀光辉,烛照人性也普照人类。该书笔触精致清冽,文字洗练生动,极富韵律之美和人文之蕴。书中12个人物各具主题,独立成篇,作者对他们的诠释虽然难免有片面之嫌,但细品之余还是给人良多启迪,令人不忍释卷。
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译序
作者序
不朽的逃亡者
拜占庭的陷落
亨德尔的复活
一夜天才
滑铁卢决定胜负的一瞬
玛里恩浴场哀歌
黄金国的发现
壮丽的瞬间
飞跃大洋的第一句话
逃向上帝
南极争夺战
封闭的列车
一七九二年。法国国民会议对皇帝和国王们的联盟是战是和,犹豫不决,已有两三个月之久。路易十六自己也举棋不定,他既担心革命党人胜利的危险,又担心他们失败的危险。各党派各怀异心。吉伦特派催促开战,是为了保住政权,罗伯斯比尔和雅各宾党人力主和平,是为了自己在此期间夺取政权。局势一天比一天紧张,报刊杂志大声疾呼,俱乐部里争论不休,谣言四起,越来越耸人听闻,公众舆论的情绪变得越来越激烈。因此,当四月二十日法国国王终于对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宣战时,这倒成了一种解脱。重大的抉择往往如此。
这几星期,高压笼罩巴黎上空,令人心情沉重,心神不宁,而在边境城市,人们的情绪就更加激昂,更加惶惑不安。部队已经集中在所有临时营地,每一个村庄、每一座城镇,志愿者和国民卫队都已武装起来,到处都在加固要塞。尤其在阿尔萨斯地区,人们知道,德法之间向来是在这一片土地上做出他们的第一个决定。在巴黎,敌人、对手,只是一个模糊的充满激情的修辞学概念,而在莱茵河畔,却是看得见的活生生的现实;因为从桥头堡防御工事、从大教堂的钟塔,用肉眼就能看见普鲁士团队在向前推进。夜间,敌军炮车行进的隆隆声、武器叮当声、喇叭声随风飘过漠然、无动于衷地在月光下闪烁的河流。谁都知道,只要一句话,只要一声令下,普鲁士大炮沉默的炮口就会喷吐雷电,德国和法国之间上千年的战斗又将再度开始——这一回,一方是以捍卫新自由的名义,另一方则是以维护旧秩序的名义。
因此,当驿站信使于一七九二年四月二十五日把宣战的消息从巴黎带到斯特拉斯堡时,这一天便成为了极不寻常的一天。人群立刻从大街小巷、千家万户拥进广场,全体驻军全副武装,一个团队接着一个团队接受最后的检阅。市长迪特里希在中心广场阅兵,他身上佩戴三色绶带,挥动饰有国徽的帽子向士兵致意。号音嘹亮,喇叭劲吹,随即全场鸦雀无声。迪特里希在这个广场和该市所有其他广场用法语和德语高声宣读宣战书全文。他话音刚落,军乐队便奏起第一支革命临时战歌《前进吧!》,这本是略带刺激性的、放纵而有谐谑意味的一支舞曲,然而行将出征的团队雷鸣般的、雄赳赳的步伐却赋予它威武雄壮的节拍。随后人群星散,把被激起的热情带到所有街衢、房舍;人们在咖啡馆、俱乐部发表激动人心的演说,散发各种文告。“公民们,武装起来!高举战旗!警钟已经敲响!”他们以这一类号召开始,无论什么地方,一切演讲、一切报纸、一切宣传画、所有人的嘴巴都在重复着这样有战斗力的、节奏鲜明的呼声:“公民们,武装起来,让那些头戴王冠的暴君们发抖吧!前进!自由的孩子们!”这些火热的话语每一次都博得群众狂热的欢呼。
每逢宣战,街头广场上的广大群众总是尽情欢呼,然而在这样的时刻,街头的欢呼声总是也激起别样的声音,角落里低一些的声音;每逢宣战,惊恐和忧虑也同时苏醒,所不同的,只是他们在斗室里悄悄低语,或者苍白的嘴唇缄默不语。无论在什么地方,永远是母亲们在对自己说:外国兵会不会杀死我的孩子们?普天下一切国家的农民都为他们的家产忧心忡忡,担忧他们的农田,他们的房舍,他们的牲畜和收成。他们的禾苗会不会被践踏?他们的家园会不会遭残暴的大兵洗劫?他们劳作的田野会不会血流成河?然而,本是贵族的斯特拉斯堡市长弗里德里希·迪特里希男爵,如同当年把整个身心献给新自由事业的法兰西最优秀的贵族一样,他只想让那些洪亮而铿锵有力、充满自信的声音发言;他有意识地把宣战日转变成公众的节日。他胸前斜佩绶带,从一个集会匆匆赶赴另一个集会,去激励民众。他派人送去葡萄酒和食品犒劳奔赴前线的士兵,晚上,他邀请全体军事指挥官和军官们以及他最重要的同僚前来他那坐落在布罗格利广场旁的宽敞府第参加告别晚会,热烈的气氛一开始便
使这个晚会具有庆功会的性质。对胜利从来都是充满信心的将军们是晚会的主宾,在战争中看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年轻军官们高谈阔论。一个人激励另一个人。有的人挥舞战刀,有的人互相拥抱,有的人手持一杯葡萄美酒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而且越来越慷慨激昂。所有的演讲都一再重复报刊和宣言上那些激励人心的话语:“拿起武器,公民们!前进!拯救祖国!头戴王冠的暴君们很快就要发抖了。胜利的旗帜已经展开,三色旗传遍世界的日子已经来临!每个人都要做出最大的努力,为了国王,为了旗帜,为了自由!”在这样的时刻,全体人民,整个国家,都会因了对胜利的信念和为自由事业献身的热情而结成一个神圣的整体。
就在演说声中,敬酒的当儿,市长迪特里希忽然向坐在他身边的要塞部队年轻上尉鲁日
转过头去。他想起来了:半年前,这个虽说不上英俊,但讨人喜欢的军官在宪法颁布时写过一首相当不错的自由颂歌,团队的乐师普莱叶立即为它谱曲。作品朴素无华,适宜歌唱,乐队排练之后便在露天广场演奏,同时有人声合唱。眼下的宣战和出征不也是举行类似庆典的良机吗?于是市长迪特里希很随便地,就像人们请一个熟朋友帮个忙那样,问鲁日上尉(此人擅自给自己加上贵族封号,自称鲁日·德·利勒)一句,他是否有意借这个爱国情绪高涨的机缘为将要出征的部队写点东西,给明天就要奔赴前线的莱茵军写一支战歌。
鲁日是个谦逊的普通男子,他从不把自己看做一个大作曲家——他的诗从来不曾刊印过,他的几部歌剧均遭拒绝——他知道自己即兴创作的诗歌写得不错。为了让座中的达官和他的好友高兴,他表示乐于从命。是的,他要试一试。“好样的,鲁日。”对面的一个将军为他干杯,提醒他这支歌写好了要马上抄一份送到战场给他。莱茵军确实需要一支能加快行军步伐的爱国进行曲。其时,另一个人又开始发表一通演说。又是敬酒,喧哗,痛饮。这短暂的偶然的对话旋即被普遍的热情的巨浪所淹没。豪华盛筵愈来愈令人心醉神迷,愈来愈喧闹,人们的情绪愈来愈狂热,客人们离开市长宅第的时候,午夜已过了很久了。
午夜已过了很久了。四月二十五日,令斯特拉斯堡如此激动的宣战日已经结束,其实,四月二十六日已经开始了。夜幕笼罩着千家万户,然而黑夜只是幻象,因为城市仍然激动万分。兵营里士兵全副武装准备开拔,门户紧闭的店铺后面,有些小心谨慎的人也许已经在悄悄地准备逃走。零星小队士兵在街道上行进,其间夹杂着传令骑兵急促的马蹄声,然后又有一队沉重的炮车嘎嘎响着开了过来,从一个哨位到另一个哨位不断响起哨兵单调的口令声。敌人近在咫尺,太不安全了,在这决定性的时刻,全城的人们都激动得无法安睡。
鲁日也是如此,此刻他正爬上螺旋形楼梯,走进中央大道一二六号寓所他那简朴的小室,心情异乎寻常得激动。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要尽快谱写一支进行曲,为莱茵军谱写一首战歌。他不安地在他的斗室来回踱步。怎么开头?怎么开头?各种宣言、演讲、祝酒辞的所有鼓舞人心的呼声依然混乱地在脑海里翻腾。“公民们,拿起武器!……前进!自由的孩子们!……消灭专制!……高举战旗……”不过,他同时也想起了在路上听到的那些声音,为自己的儿子们的安全担忧的妇女的颤抖的声音,农民忧虑的声音,他们唯恐法兰西的农田遭到外国军队践踏,法兰西的田野血流成河。他半无意识地写下头两行,这只是那些呼声的反响、回音和重复。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
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
他随后停下,愣住了。可以。开头不错。现在得赶快找到合适的节奏,配合歌词的旋律。他从柜橱里取出小提琴试试。棒极了:开头几拍节奏和歌词就配合得很好。他急急忙忙接着写下去,此时已被流贯在他胸中的力量所推动、所牵引。此时此刻喷薄而出的一切情感,在街上、酒宴上听到的一切言辞,对暴君的憎恨,为乡土的忧惧,胜利的信心,对自由的热爱,一切、一切,骤然汇合在一起。鲁日根本不必去创作、去虚构,他只需要把今天,把这绝无仅有的一天里人人都在说的那些话押上韵,使之配合他的旋律激动人心的节奏,他也就表达出了、说出了、唱出了民族灵魂的最深处所感受到的一切。他也无需作曲,因为透过紧闭的百叶窗就传进来街道的节奏,时间的节奏,这抗争的节奏,挑战的节奏,它就在战士行进的步伐声中,在高昂的喇叭声中,在辚辚的炮车推进声中。也许他自己,他的聪敏的耳朵并没有听见,但是时代的守护神,只此一夜寄寓在他易朽的躯体的时代守护神听到了这节奏。旋律越来越顺从那敲击的节拍,欢呼的节拍,那整个民族心脏跳动的节拍。鲁日奋笔疾书歌词和乐谱,越写越快,犹如笔录别人的口授——一场他那狭隘的市民心灵从未经历过的风暴已经向他袭来。一种极度兴奋,一种本非他所有的激情,而是凝聚于唯一的爆炸性的一秒钟的魔幻伟力,把这可怜的业余作者千百倍地拔高,把他像一枚火箭似的射出去,直抵星辰,刹那间闪耀着灿烂的光华和火焰。鲁日·德·利勒上尉一夜之间跻身于不朽人物的行列:街头和报刊最初的呼声被吸收、被借用,形成创造性的歌词,并升华为一诗节,其词永世长存,一如曲调不朽。
我们在神圣的祖国面前,
立誓向敌人复仇!
天亦有情 –
书是好书,可是书上边角被碰坏了,这是第一次碰上,心里很不爽
清夜 –
题目挺吸引人,看了内容感觉书名叫名人轶事也许更合适
老茧 –
封皮十分引人入胜,又是著名小说家茨威格的作品,还受到小松的推荐,我对这部作品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