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919401
–
★ 甲骨文背后的故事:一本以甲骨文为中心,进而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浅学术大众普及读本”,可读性极佳,内蕴丰富。
★ 史料翔实,图文并茂:内含百余幅珍贵史料图片,多为博物馆藏品,外加作者拍摄的历史遗迹,让历史清晰可见。
★ 随书附赠惊艳“汉字之美”巨幅挂图;领略甲骨文的无穷魅力。
★ 精装典藏,四色印刷:宜读宜藏,内涵丰富史料图片,解读通俗精彩,可读性极佳。
★ 学界新秀砥砺之作:作者为青年学者、古玩世家传人刘滴川,曾著《山海经校诠》,学识涵养丰富,更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
★ “深藏中国”开篇之作:《龟藏》为系列作品“深藏中国”。剩余三部分别为《山藏——藏在秋山里的和田玉与山水中国》《泥藏——藏在春泥里的画珐琅与礼乐中国》《胚藏——藏在胚胎里的通天犀与生育中国》,敬请期待。
★ 名社出品: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岳麓书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联合出品,品质保证。
《龟藏——藏在龟壳里的甲骨文及河洛中国》是一本以甲骨文为中心,进而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浅学术大众普及读本”,为系列作品“深藏中国”的*部(剩余三部分别为《山藏——藏在秋山里的和田玉与山水中国》《泥藏——藏在春泥里的画珐琅与礼乐中国》《胚藏——藏在胚胎里的通天犀与生育中国》)。
《龟藏》中的“龟”指甲骨文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基因。本书以“龟藏”为名,浅层含义即发现“龟”所暗藏的故事。
全书分“甲骨文背后的双面人生”“河图洛书里的中国”“商王和贞人的世界”“美丽殷商:你去哪儿了”四部分,同时配有大量文物文献价值和历史艺术价值并重的图片。
甲骨文背后的双面人生
1.儒士 / 5
2.文侠 / 21
3.遗臣 / 39
河图洛书里的中国
4.四方和中国 / 67
5.河图和洛书 / 93
商王和贞人的世界
6.商路和契约 / 131
7.生命和理想 / 157
美丽殷商:你去哪儿了
8.文字和文明 / 183
9.占卜和游戏 / 209
主要参考书目 / 231
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中国伊始,万象更新。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夏、商、周三代永远是一页寓言般的存在。言必称三代,这是史家的情怀,更是儒家的理想。然而,直到19世纪末,随着刻在中药材“龙骨”上的书契甲骨文的重见天日,先秦三代才终于褪下了风谲云诡的神秘面纱,从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悠远传说,变成了一段纵横捭阖的遥远信史。这也无怪乎罗振玉在刘鹗家初见甲骨文时,赞其为“两汉以来,小学家张敞、杜林、扬雄、许慎所未得见的惊人瑰宝”。显然,这是身处于20世纪和现代化以来的我们神奇的际遇:因甲骨文而直面三代,我们这些明明远隔数千年的后人与三代之间的距离反比古代的先贤更近许多。
故而,于翻手云雨之间,际遇同使命双生,释然并惘然流转。我们在“五四运动”的时代洪流中疑古辨伪,在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解构传统,而关于三代,似乎一切的困惑都可以概括成一个终极问题,它就是我们想知道的答案:我们从哪里来。华夏民族也好,文化中国也罢,无论是从玉猪龙到龙图腾,还是从甲骨文到汉文字,是否能够找到一些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来证实我们文化体系的源流都是哪里,源头又在何方。
《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与战争,它们协调着古老文明的生态版图,协调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些关系的本质有些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战争。有些则因为宗教力量的崛起,科学主义的思潮或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不断演进着、流变着,看似“消失”,却永不消亡,就像祭祀的文化和古老却依旧流行的占卜术。
比如,甲骨文是已知东亚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它将殷商重塑为历史中伟大的文明,再非先贤口中的传说,而推动它从契刻符号向文字系统不断演进的原动力就是河洛地区普遍存在并长期流行的灵龟占卜术。这种占卜术与古代先贤推崇的上古智慧之源《河图》《洛书》息息相关,又与先秦三代的三本奇书《连山》《归藏》和《周易》一脉相承。它曾经风行于河洛地区,又随着战争和贸易带来的文化交流不断北传,在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和《山海经》中记载的古国肃慎,我们都能找到这种古老占卜术的影子。正如今天,我们依旧能在汉字中轻而易举地找到与甲骨文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而曾经承载甲骨文的占卜术和祭祀文化其实也并未消亡。
旧时的玩具“羊拐”,它传自清代的佩饰“嘎拉哈”,可源头却是红山文化的卜具;世界闻名的游戏麻将,它源自殷人对宇宙的神往,天罡地煞的108张序数牌,正暗合着《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卦辞。在灵龟占卜的遗骸——龟甲上,我们所能窥见的已不止于甲骨文以及甲骨文所记载的殷商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无论多么精彩,它都已经死了。但以此为线索,将被重新发现的文化基因,藏在龟壳中与血脉里的“三代之英”,却依旧生生不息,薪火相继。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新华网
★“将来要在这里兴建世界东方博物馆(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博物馆)!”
——郭沫若
★两汉以来,小学家张敞、杜林、扬雄、许慎所未得见的惊人瑰宝。
——金石学家 罗振玉
★古者疱牺(伏羲)氏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象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系辞下》
1.儒士
1899年,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因患疟疾,久治不愈,命家仆去药铺抓药后,碰巧在一味名为“龙骨”的药材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刻划符号,从而发现了甲骨文。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有学者考证甲骨文的发现者和发现史,并就王懿荣“巧合”发现甲骨文的观点达成共识。但其实,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不只是个巧合。今天,大家之所以将它看做了巧合,只是因为这段历史的记录者都是现代知识分子,而他们已读不懂一颗儒士的心了。
王懿荣,字正儒、正孺,一字廉生、莲生,谥文敏,生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山东福山(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人)古现村人。
王懿荣出生于官宦世家。其始祖王忠(一世)祖籍云南大理府祥云县小云南镇鸡头村,明洪武年间,任山东登宁盐科大使,通过占卜选址定居于福山古现河北村。其祖父王兆琛,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中进士,两年后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西、安徽、甘肃按察使,四川布政使等职,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擢升山西巡抚。其父王祖源,清道光二十九年拔贡,任兵部主事,后官至四川按察司使,是晚清著名的金石学家和古器物收藏家。这使得王懿荣本人拥有极深的金石家学。然而,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懿荣的祖父王兆琛为御史杨如奏参,被褫职,戍新疆,籍没家产,自此王家家道中落。是时,其父王祖源在京任为闲官,候选知府。因籍没家产,十余年间,王家虽生活清苦甚于寒素,但对古董金石的收藏热情却丝毫不减。如《天壤阁丛书》所载:“京秩清苦,父子(王祖源、王懿荣)尝易衣而出,然性耽金石古玩,日流连于厂肆中,量力购置,虽箪瓢屡空弗恤也。”
王懿荣15岁时,随任兵部主事的父亲进京,此后一直留在京师,住在锡拉胡同西头路北的一座宅院内(即今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北的锡拉胡同21号院)。青年时期的他不像一般读书人终日在八股文章中钻研,而是在北京城南的琉璃厂流连忘返,沉迷于文物收藏、鉴定,潜心于金石之学。因此,王懿荣自18岁时起,曾8次参加科举,前7次均名落孙山,却反因古董文物鉴定而名满京城。《清史稿》有《王懿荣传》,云:“懿荣泛涉书史,嗜金石,翁同龢、潘祖荫并称其学。”又金石学家吴士鉴于《王文敏公遗集序》中赞其“鉴别宋元旧椠,考释商周彝器,得公一言,引为定论”。
清光绪五年(1879),王懿荣中举,翌年连捷二甲第17名进士。朝考时,获一等第三名,入翰林院选庶吉士,清光绪九年(1883)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翰林院侍讲、河南乡试主考、翰林院侍读并署南书房行走,旋又补汉日讲起居注官,一生中三次出任国子监祭酒(即当时国家的学府负责人)。
王懿荣一生酷爱金石、收藏,既有《汉石存目》《古泉选》《南北朝存石目》《福山金石志》《古泉精拓本》《石渠瓦斋藏瓦》等金石著作传世,更因收藏古董而散尽家财。据《王文敏公年谱》载:“(王懿荣)固未尝一日有巨资。处极困之时,则典衣以求之,或质他种以备新收,至是以居丧奇窘,抵押市肆至百余种。然不愿脱手鬻去也。”因为收藏,他一生拮据,经常要把家中的衣服首饰,甚至是妻子的嫁妆也拿到当铺去周转资金,于是他不仅戏称自己是“赎当顶东东顶当”,而且还写诗自嘲,云:
廿年冷臣意萧然,好古成魔力坚。
隆福寺归夸客夜,海王村暖典衣天。
从来养志方为孝,自古倾家不在钱。
墨癖书淫是吾病,旁人休笑余癫癫。
清光绪二十五年(1889)秋,55岁的王懿荣得了疟疾(一说伤寒),用了很多药均未见效。一位友人替他寻来一个治疗疟疾的药方。王懿荣略通医道,却发现药方中有一味名叫“龙骨”的药自己从没听过。原来,龙骨是一位并不常见的中药,味甘,性平,无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龙骨主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泻痢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中药材龙骨由于使用并不广泛,所以当时北京城中出售龙骨的药铺不多,据说只有宣武门外菜市口附近的一家药铺有售。(旧传,王懿荣购买到的批甲骨出自著名的“老字号”乐家老铺达仁堂,但当时菜市口附近的药铺并非达仁堂,而是鹤年堂。据此推断,王懿荣所购得的批甲骨应来自鹤年堂。)王懿荣差人去药铺购买龙骨,出于收藏家对未知材质的好奇心,他决定在服药之前亲眼看看这味从未听过的药材。可是,家仆买回来的龙骨是被药铺捣碎的龙骨粉,王懿荣看后大失所望,并叮嘱家仆下次再买时,不要让药铺打粉,直接买回未经加工的“天然龙骨”供自己辨认。
待家人将未经加工的“天然龙骨”买回,王懿荣仔细辨认时,这才惊讶地发现,这些龙骨其实是一些大小不一的碎骨片,而其中的一些骨片上,居然还有一些富有规律的刻划符号。王懿荣精通金石,立刻意识到龙骨上的刻画符号很可能是一种古代文字,但这种文字却非籀、非篆,因此很可能是一种全新的古代文字。于是,王懿荣立刻差人赶回药铺,将所有表面有清晰刻字的龙骨全部买下,并且向药铺许诺,如果再收到有字的龙骨,便以每字二两银子的高价收购(一说是每片二两银子)。这便是王懿荣购进的批甲骨文。而随着国子监祭酒、当世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高价收购带有神奇刻划符号的中药材龙骨的消息在京城传开,被历史掩埋了3000多年的古老文字——甲骨文才终于重见天日。
就在王懿荣在菜市口的药铺里收购到刻有甲骨文的龙骨的同时,据王懿荣之子王崇焕所编辑的《王文敏公年谱》记载:山东潍县范姓古董商人(多认为是范维卿)一干人等,携带龙骨进京,被药铺掌柜引荐到王懿荣府上。王懿荣视为瑰宝,以每板银二两如数收购,并且当即为范姓古董商等人每人题写了一副对联或条幅以示感谢。翌年春(清光绪二十六年),范姓古董商又带来了800余片“龙骨”,其中还有一片居然刻有52个字。王懿荣照例全收。此后,又有古董商赵执斋登门,携带数百片甲骨,王懿荣亦全数收购。于是,王懿荣高价收购甲骨文的消息不胫而走,古董商纷至沓来。很快,王懿荣便收购了甲骨1500余片。
另据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所载:“依据不同记载,王氏一共买过三批甲骨。次,己亥年秋,范(维卿)估以十二版甲骨售于王氏,每版银二两。此据范估1914年所言。第二次,庚子一九零零年春,范估又以八百片售于王氏,其中据说有一片是全甲的上半,刻五十二个字。”
此外,关于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种说法是:王懿荣初发现的甲骨文不是购自菜市口中药铺,而是直接取自山东潍县范姓古董商人之手。据传,范姓古董商与王懿荣因均为山东同乡,系旧相识。其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到王府上,带来3件青铜鼎,请王懿荣鉴定后,取出一些碎骨片,说是“龙骨”。王懿荣因早前服用过“龙骨”,闻其名却不见其貌。待范走后,王懿荣才摆弄这些“龙骨”,他不仅发现了“龙骨”上的刻字,而且还用这些碎“龙骨”拼出了两三块完整的龟板,也就是龟的腹甲,从而发现了甲骨文。
自甲骨学兴起之后,甲骨文发现的过程被渲染了越来越多的戏剧性因素。但事实上,真正富有戏剧性的该是甲骨文发现者王懿荣的人生。
据其子王崇焕编辑的《王文敏公年谱》云,王懿荣自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发现并开始收藏甲骨文后,曾经对龙骨上的书契甲骨文做出过基本的判断:龙骨上所刻划的是篆籀之前,即早于西周青铜器铭文的更古老的文字,他认定这种文字是殷商之物。然而,在不惜重金收藏甲骨文,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断代之后,王懿荣尚不及深入研究并留下相关著述,竟于翌年壮烈殉国。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英、俄、美、意、日、德、奥等八国侵略军2000余人由英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在天津塘沽登陆,向北京进发。慈禧太后于五月二十五日(6月21日)下诏书与八国联军宣战。在慈禧太后宣战前夕,五月二十一日(6月17日),朝廷颁布上谕:着派兵部侍郎李端遇、王懿荣为京师团练大臣,办理京师团练事宜。会同五城御史,督率兵勇,严密稽查,加强巡逻,城门出入,要按时开闭,以保京城安定。
七月二十日(8月14日)晨,日俄侵略军进抵北京城下,向内城的东直门、朝阳门发动猛攻。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奋勇抵抗,打死、打伤300余人。同日中午,英、美侵略军抵达北京外城的广渠门、东便门。由于此处守军大多前往内城助战,英、美军乘虚攻入。是日晚,日、俄侵略军也攻入北京。当夜,王懿荣听到洋兵攻打东直门的枪声,发愿:“吾身渥受国恩,又膺备卫之责,今城破,义不可苟生。”次日晨,王懿荣获悉慈禧太后率光绪帝及王公亲贵已于当日早些时候向西出逃。于是,他写下绝命书:“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之其所止,此为近之。”(绝命书为楷体,落款署名“京师团练大臣、国子监祭酒、南书房翰林王懿荣”,原件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懿荣写罢,先后吞金、吞铜钱、服毒自杀。均未能速死,后于锡拉胡同寓所内,携夫人谢氏、长媳张氏投井,自尽殉国,终年56岁。
王懿荣的人生及其甲骨文的发现史仿佛是一个关乎儒家与中国历史的双重隐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