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61904丛书名: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区域协调发展与新常态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为主题,分为总报告、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总报告包括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与新动向、中国区域经济的趋势展望与区域协调发展等内容;理论部分包括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现状与研究意义、体制机制研究、战略思路和未来展望等内容;实践部分包括四大板块、“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各大城市群、高铁的协同效应研究等内容。本书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的现状、意义和未来格局的构建。
目 录
总报告:201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向与区域协调发展
部分 理论部分
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溯源
第三节 国外区域协调发展先进经验借鉴
第二章 区域协调发展现状与研究意义
节 区域协调发展现状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意义
第三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
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主体研究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利益机制研究
第四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调节方式和作用机制
第五节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创新
第四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未来展望
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路的演进
第二节 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特点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未来展望
第二部分 实践部分
第五章 区域协调发展之四大板块
节 四大板块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 四大板块存在发展差异的原因
第三节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一带一路”
节 “一带一路”倡议
第二节 “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
节 长江经济带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概况与发展优势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协调发展状况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五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构建
第八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
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
第二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梳理
第三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思路和推进路径
第九章 各大城市群
节 城市群的类型划分
第二节 当代中国城市群发展变化
第三节 中国主要城市群协调发展状况
第四节 城市群协调发展主要问题及成因
第十章 高铁的区域协调效应
节 文献回顾
第二节 模型、方法和数据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
后记
部分 理论部分
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溯源
第三节 国外区域协调发展先进经验借鉴
第二章 区域协调发展现状与研究意义
节 区域协调发展现状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意义
第三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
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主体研究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利益机制研究
第四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调节方式和作用机制
第五节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创新
第四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未来展望
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路的演进
第二节 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特点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未来展望
第二部分 实践部分
第五章 区域协调发展之四大板块
节 四大板块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 四大板块存在发展差异的原因
第三节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一带一路”
节 “一带一路”倡议
第二节 “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
节 长江经济带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概况与发展优势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协调发展状况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五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构建
第八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
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
第二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梳理
第三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思路和推进路径
第九章 各大城市群
节 城市群的类型划分
第二节 当代中国城市群发展变化
第三节 中国主要城市群协调发展状况
第四节 城市群协调发展主要问题及成因
第十章 高铁的区域协调效应
节 文献回顾
第二节 模型、方法和数据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
后记
在线试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重点建设的七个方面是:,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第二,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三,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第四,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第五,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第六,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第七,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同时,区域发展的机制建设十分重要。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在这些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重点建设的七个方面是:,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第二,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三,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第四,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第五,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第六,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第七,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同时,区域发展的机制建设十分重要。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在这些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