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235560
《大法官与总统的对决——马伯里诉国务卿麦迪逊案》围绕马歇尔大法官笔下一则里程碑式的著名判例——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展开。通过该案,**法院手中的司法权大大加强;但更重要的是,原本只存于国父们脑海中的三权分立理想,*终照进了现代国家的政治蓝图。通过引人入胜的细节、勾心斗角的政争以及精彩纷呈的人物,本书精彩淋漓地展现了美利坚合众国建国之初民主革命的精彩岁月。
导言
序幕
**章 百废待兴
第二章 亚当斯败选
第三章 表亲相争:新首席与新总统的较量
第四章 午夜法官
第五章 杰斐逊上台
第六章 战幕徐启
第七章 马伯里提告
第八章 危机爆发
第九章 法庭鏖战
第十章 深思熟虑
第十一章 一锤定音
第十二章 深远意义
后记
附录1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判决
附录2 斯图尔特诉莱尔德案判决
注 释
致 谢
译后记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宪法大道上,白宫与国会大厦之间,矗立着一座光芒隐现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巨大的多立克圆柱拱绕四周,壮观得如同一座圣殿——这就是美国国家档案馆。让整座档案馆引以为荣的“自由宪章”圆形大厅,就位于它的二楼。每个开放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大厅外的绳栏后,排着长长的队伍耐心等候,只为亲眼一睹那些象征着美国精神的国家圣物。
走进大厅之前,等候已久的游客会经过一份13世纪的《大宪章》抄本。这份来自大不列颠的敕令签署于1215年,宣告政府必须保护人民的“自由”和“权利”。步入灯光略暗的大厅,两幅描绘《独立宣言》签署场景的巨幅油画迎面而来。随后,游客们便会看到环绕半个大厅摆放的一个个独立展柜,陈列着美利坚的国家珍宝。展柜内恒温恒湿,以便妥善保护这些藏品。
首先呈现的珍贵文献是《独立宣言》的原件,它铿锵有力地宣告了人民生而享有“生命、自由与追求幸福的权利”。
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宪法》原件,它大义凛然地宣称,“我们人民”缔造了联邦,并且史无前例地创立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政府模式。
继续往前,游客们会看到《权利法案》的原件。继宪法颁布后,美国又迅速通过了《权利法案》,以保障诸如言论、出版以及宗教信仰等基本人权与自由。
排在《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和《权利法案》之后展示的国家宝物,是美国**法院于1803年作出的一个判决——“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与其他重要文献不同,马伯里案对许多人来说并不知名。根据展品介绍,这份判决是“美国宪政制度的基石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联邦**法院**次宣布国会的立法因违宪而无效。
马伯里案为何会被视为美国法律***伟大的判决?它的内容究竟如何,又有着怎样的背景?这一判决对这个国家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关于此案的来龙去脉,很少有人完全知晓。事实上,这起案件意涵丰富,情节跌宕,堪称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传奇:案件初发时,新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与新任首席大法官、杰斐逊的表亲约翰·马歇尔正闹得势同水火;案件审理之际,在总统与国会大选中一败涂地的联邦党人与在杰斐逊领导下大获全胜的民主共和党人也相斗正酣;而本案的高潮之处,正是马歇尔以一记大胆的“擦边球”,既扩张了**法院的司法权,提升了司法权威,又避免了在弱势的**法院与强势的总统之间产生无谓对抗,同时既严词抨击了杰斐逊的行为违法,又不给他留下反戈一击的任何机会。本案从此被奉为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象征,并成为**法院后世诸多伟大判决的灵感之源。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不为公众所熟知,或许是因为它缺乏经典法庭辩论的戏码:自始至终,本案原、被告本人都未出庭过招。虽然被尊为美国国父之一的麦迪逊广为人知,但马伯里究竟何许人也,少人知晓。在该案中出场的各号人物,也似乎并未因本案判决结果而遭受任何实质影响。原告马伯里也一直对此案三缄其口。但无可置疑的是,这起案件确是两派阵营之间的一场经典对决。美国公民社会在奠基之际经历了一系列重大考验,而这场判决决定了这个国家能否妥善应对言词激烈的政见交锋。
美国的国父们在1789年的制宪会议上创设了**法院。它被构想为政府的一个独立分支,与总统和国会平起平坐。但至少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之前,实情远非如此。因此,这个故事绝不仅仅有关一个案件;它提示的是身处19世纪黎明的美国,政治时局、法治状况与伟大人物如何共同作用,将宪法缔造者*初的梦想化为现实。
马伯里案的判决之所以被誉为国宝,缘于它是美国法治精神独一无二的生动象征。但它的丰富意义远不止此。它也能解读为约翰·马歇尔对抗托马斯·杰斐逊,首席大法官对抗总统,司法系统对抗行政当局,联邦党人对抗民主共和党人,联邦至上的拥护者对抗州权神圣的支持者,等等。因此,对于新生的美国宪法而言,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无异于公共政治领域一场意义深远的生死大考;卷入其中的各种政治理念,至今仍然影响甚至割裂着美国人民。
**法院受理此案时,正值美国**次真正意义上的总统与国会竞选落下帷幕。这个时机,绝非巧合。此次大选的竞选双方深怀敌意,在报纸上相互攻讦,参众两院陷入了严重的党派纷争。空气中弥漫着分裂的气息,年轻的合众国眼看就要分崩离析。在1801年的大选之后,美国政权**次从执政党转移到反对党手中,而败选的约翰·亚当斯总统出于政治算计,直到搬出白宫的前夜仍在不停委任政府官员。若非处于这种特殊的政治环境,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或许根本就不会发生。
此案对当时的美国堪称生死攸关。可以说,正是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塑造了合众国的政治史与司法史;但更为重要的,是达致这一结果的方式。合众国在何去何从的命运关头,仰赖区区6名大法官以该案为美国奠定了长治久安的基石。这些大法官都非经民选,而由任命产生,其中一位甚至病得无法从下榻的旅馆走到法庭。对于这个尚在独立之初苦苦奋斗的国家来说,这实在不像决定未来的一种明智方式,但它竟然成功了!
——詹姆斯·斯托德,华盛顿地区律师
“斯隆与麦基恩……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联邦主义者与杰斐逊主义者之间的激烈政争。作者娴熟的笔功将这本历史作品演绎成了扣人心弦的政治悬疑故事。在他们丰满而生动的描述下,我们得以看见**法院是如何在一个纷乱而躁动的年代诞下一则里程碑式的判例。有感于今日政治观念分歧的细心读者,自然不会错过书中历史故事的隐喻以及今昔对比的深义。”
——戴维·弗雷德里克,《华盛顿邮报》
“克利夫·斯隆与戴维·麦基恩用犀利的笔调与详实的细节,凸显了时代与人物的特性。他们揭示了历史背后的故事。”
——《里士满时报》
“曾任**法院大法官助理与《石板》杂志发行人的斯隆以及担任多年政治幕僚的麦基恩令美国历***重要的一起案件再焕生机……两位作者向我们呈现了马伯里案的历史背景,并揭示了*终塑成此案的人物、政治与相关法律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用充满激情而又简练清晰的笔调,精彩重现了马歇尔大法官的著名论断:‘解释法律正是司法机关的职权与责任所在。’当年确立联邦法院司法审查大权的著名判例,在这本书中获得了掷地有声而丰富多彩的阐释。”
——柯克斯书评
“**法院判例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是理解美国政府三权分立体制的关键所在。本书精彩重现了这段历史。书中不仅呈现了精彩多样的个性人物,也揭示了决定我们今日世界样貌的政治权谋。”
——沃尔特·艾萨克森,《本杰明·富兰克林:一个美国人的一生》作者
“建国之初十年里对宪法的轻蔑与无视,令我们格外有必要重述那一则将法治永远纳入美国精神遗产的伟大判例。过去有关这一著名判例的作品如汗牛充栋,但无人能像斯隆与麦基恩一般,将这则判决在当时的政治激流与民意冲突下的关键意义揭示的如此入木三分。”
——劳伦斯·H.却伯,哈佛大学法学院“卡尔· M.勒布”校级讲席教授
“这是一本极具可读性的作品,拜作者文笔所赐,读者们在一起他们可能已经知晓结果的判例之外将会读到扣人心弦与对峙激烈的政治博弈。”
——《书单》杂志,星级书评
“谁能把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写得如此引人入胜?当然,它的确是一起里程碑式的判例——但在华盛顿某处灯光灰暗的小屋里能拍出一部政治悬疑剧?而且演员还是诸如‘老培根脸’塞缪尔·蔡斯大法官以及一脸邋遢相的托马斯·杰斐逊这类历史名人?克利夫·斯隆与戴维·麦基恩的新书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它精彩地揭示了那个决定**法院有权宣布国会立法违宪的著名判例是如何诞生的。作者从报纸与日记中摘出了宝贵的史料,他们甚至访谈了约翰·保尔·斯蒂文斯大法官,让后者从保存已久的法学院笔记中找到了对这一判例的珍贵回忆。这些努力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而扣人心弦的故事。”
——简·克劳福德·格林伯格,ABC新闻**法院派驻记者
“本书揭示了影响这一意义深远的判决的各种力量——社会团体、政治家与知识菁英,并对它们做出了精细而详尽的分析。”
——《纽约法律杂志》
“本书是对我国*为关键的历史时刻之一的精彩回顾……一本名副其实的上佳之作”
——WHRW新闻
后来,有3位富有的投资者组合成了一个辛迪加,共同开发新城。但到了1797年,这个辛迪加便宣告破产。几位合伙人都被投进监狱,而留下的大量烂尾楼则成了这次投资失败的纪念碑。杰斐逊作为华盛顿的国务卿,受命监督首都的建设工程;眼看华盛顿找不出几幢能作办公居住之用的建筑,杰斐逊不由暗暗担心,国会的众议员和参议员们可能“要像牲口一样露宿田野了”。
华盛顿任命法国著名建筑师皮埃尔·查尔斯·朗方进行新城的设计规划。尽管朗方给出了一个大师级方案,并被采纳为首都的建设蓝图,但他和首都管理委员会的委员们却一直争吵不休,从工程融资到设计项目,几乎无所不争。最后,朗方干脆拒绝向委员们报告工作。1792年,华盛顿命令杰斐逊炒掉了他的城市规划师。
直到1800年,作为尚未完工的总统府和国会大厦所在地,华盛顿市仅有3210位居民——大约500户人家,109幢砖房,263幢木屋。即便囊括乔治敦、亚历山德里亚以及华盛顿市的整个首都地区,总共也只有14093位居民——其中大约10000名白人,3200名奴隶,以及大约800名自由黑人。
参加国会大厦建设的工人有奴隶、爱尔兰移民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劳工。他们的临时棚屋或宿舍直接安扎在城市中央。这里遍地都是污泥,特别是连接国会大厦与总统府的宾夕法尼亚大道(如此命名主要是为了安抚失去首都的宾州)。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