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794310
本书的两个项目,一个是乌贝里延续了柯布西耶的原设计,在2006年竣工的圣皮埃尔(Saint-Pierre)教堂;另一个是美国肯塔基州地标性住宅项目——米勒庄园(Miller House)。
圣皮埃尔(Saint-Pierre)教堂是在勒·柯布西耶去世40年后完成的,几乎完全遵照了柯布西耶的原设计。这个项目一开始委托给勒·柯布西耶,是菲尔米尼地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遗憾的是1965年柯布西耶的去世中止了教堂的建造,后经多方拥护者努力才得以建成。圣皮埃尔教堂的设计带有一个锥形的采光穹顶,大胆的尝试将神圣的空间向天堂敞开。不对称的穹顶如同一架望远镜一样指向天空。这座外表看似密不透风的锥形建筑,内部却别有洞天,她完美地利用自然光使其内部星光闪烁、步移景异。内部空间与自然光的完美结合美轮美奂,让人叹为观止。
米勒住宅坐落在美国肯塔基州列克星敦市,是当地的地标建筑,也是现代主义住宅的经典创新范本。建筑史学家肯尼思·弗兰姆普顿(Kenneth Frampton)将其选择为当代住宅设计的“杰作”。此住宅是将三种不同居住类型融合在一栋建筑中的复杂组合。建筑采用了柯布西耶的原则和现代设计理念,利用复杂的网格系统,垂直浇注混凝土和一系列五颜六色的矩阵创建了一个美好生活场景的内在逻辑,不间断的视觉刺激提供了更多惊喜。建筑师将这个概念称为“爆炸立方体”。
柯布西耶伟大的一生虽然画上了句号,但是他的创作思想和体系却仍将启发着后来的建筑师们。抛开柯布西耶的建筑形式与符号,他那种对待建筑设计研究性的创新态度和从不枯竭的热情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若泽·乌贝里(Jose Oubrerie)是一位法国的著名建筑师、教育家和作家,是勒·柯布西耶的弟子,并担任其助理工作。曾担任俄亥俄州立大学和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的建筑学教授,肯塔基大学的设计学院院长,并在纽约理工学院、米兰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研究所等机构任教。
本书中详细介绍了两栋建筑杰作:一座是柯布西耶生前设计并建造一半,在他去世后40年才完成的菲尔米尼圣皮埃尔(Saint-Pierre)教堂,也有人称之为“星空教堂”,是由柯布西耶的学生及助理若泽·乌贝里遵照原设计在2006年完工的;另一座是若泽·乌贝里自己设计的米勒庄园,是美国肯塔基州的一座地标建筑,是乌贝里*时期的作品。
对朝圣者来说,朗香教堂是终极之处,就像拉图雷特修道院是修道士的向往之地一样。费尔米尼圣皮埃尔教堂项目之初包括一个能容纳400人的大教堂和一个能容纳50多人的小教堂,二者均建在锥体之内。圣器收藏室、教堂办公室和教堂牧师及其随从的两间寓所、一间大型会议室、教义问答教室都设计在方形基座内部的不同楼层,基座支撑起整个壳体部分。
米勒庄园坐落于美国肯塔基州中部的丘陵地带,庄园占地面积超过12公顷,可俯瞰一片1公顷见方的湖泊。米勒庄园面朝西南方向,与近处的小山丘平行而立,云卷云舒相映成趣。风景中的米勒庄园仿佛一座传统的宅邸,整体呈立方体状,但这是一个“被分解”的立方体。实际上它的内部还有三个小立方体,每一个面与其他几个面都是相互独立的。几个部分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既不完全是内部也不是外部的空间:平面与空间都是通过玻璃进行连接。
前言 008
建筑大师的弟子 008
关于若泽·乌贝里的作品 012
若泽·乌贝里 016
圣皮埃尔教堂 019
费尔米尼的教堂 020
自由时代 024
大事记 038
相关人员 039
历史性先例:1960—1965年 040
草图与模型:1970—2006年 048
图纸 072
竣工:2003—2006年 086
米勒庄园 187
庄园介绍 188
庄园如城,城如庄园 189
大事记 190
相关人员 191
草图与模型 192
图纸 210
建设 224
竣工 234
展览 330
附录 340
参考文献 340
关于编者 342
版权所有 343
前言
建筑大师的弟子
不久前,在学校的一场介绍若泽·乌贝里(Jose Oubrerie)的演讲结束后,我坐在听众席上,在黑暗中静静地看着大屏幕上出现的图片。组图片深深地打动了我:其中一张是圣皮埃尔教堂的研究模型,另一张是勒·柯布西耶在工作室的照片,旁边是年轻的乌贝里。那一刻我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到了:若泽·乌贝里竟然曾与勒·柯布西耶一起工作!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他一手创造出了很多作品。其中,费尔米尼是柯布西耶著名的宗教系列建筑之一,它营造出一个独特、神秘、具有强烈情感冲击的空间。
乌贝里是柯布西耶的关门弟子,他的任务是完善柯布西耶的圣皮埃尔教堂设计草图。像所有的建筑工作室一样,无论是工程项目的组建还是开发,助手都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不仅要重绘设计图,更要对原始草图苦心孤诣地修改。白天,勒·柯布西耶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绘图上,因此乌贝里和其他助手只能通过融入自己的思想去解读或是重新定义这份设计。晚上,勒·柯布西耶回到工作室检查工作,并确定助手的修改哪些符合他初的创作灵感,哪些毫不相关,应该舍弃。
圣皮埃尔教堂的设计到底是出自勒·柯布西耶还是若泽·乌贝里,尚有诸多争论。其实这个争论没有意义:圣皮埃尔教堂的建筑风格与柯布西耶的其他建筑风格是相同的。尽管柯布西耶没有完成哈佛大学卡本特视觉艺术中心的施工文件,在其施工期间和竣工后也从未去过现场,但相信没有人会怀疑勒·柯布西耶对该建筑的影响力,或者说是泽西·路易斯·泽特的影响力。实际上,图纸由泽特的波士顿办事处设计完成,并由泽特监督建造。诸多工程项目柯布西耶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完成的,尽管终结果各不相同。诚然,从设计理念到竣工完成,都能从圣皮埃尔教堂明显地感受到乌贝里的风格。圣皮埃尔教堂集众人智慧,耗时多年,在柯布西耶去世之后才竣工。其弟子自己在之后的数十年间也成为一代宗师,随着时光的流逝,初的作品设计中也融入了新的理念与技巧。
建造米勒庄园之时,乌贝里是肯塔基州列克星敦建筑学院的院长,这座建筑可以说是他从柯布西耶工作室出师之后的典型作品。虽然从米勒庄园上可以看到很多柯布西耶建筑的影子,但其实乌贝里已经把这座建筑带到了另一个境地。米勒庄园脱胎于后勒·柯布西耶时代形成的形式与空间理念,这些理念在庄园的开发设计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米勒庄园精巧的设计理念与建筑形式交相辉映。尽管庄园乍一看像是柏拉图式的立方体,但实际上它是空间、形式、结构、纹理、表面等诸多方面的完美结合。层与层之间的内部通道布局巧妙,环绕中央垂直空间,穿过这里就能看到各个房间,也可以从这里欣赏外面蔓延的美景。他对庄园的设计细节考虑得极为周到,甚至考虑到了内嵌式家具以及彩墙板,每个地方都完美无瑕,从里到外都能看出是一件精彩绝伦的作品。
圣皮埃尔教堂和米勒庄园印证了勒·柯布西耶的作品对年轻建筑师想象力的影响。乌贝里的作品绝不是断断续续、毫无关联的东拼西凑,其作品看似与内在的建筑传统风马牛不相及,实则乌贝里已将从柯布西耶那里继承而来的传统充分而巧妙地转化成了他自己的空间、程式与设计思想,让历史与当下完美结合。若泽·乌贝里已经达到了建筑领域难企及的之一:通过继承实现永恒。
建筑师乔治·雷奈里
(Geroge Ranalli)
关于若泽·乌贝里的作品
勒·柯布西耶人生后7年有4名年轻的建筑师担任过他的助手,若泽·乌贝里是其中之一。乌贝里之前接受过绘画训练,他在1958年加入柯布西耶工作室,不仅参与了费尔米尼圣皮埃尔教堂的设计,还参与了威尼斯医院的建设项目,该项目是勒·柯布西耶后的作品。乌贝里深入参与了圣皮埃尔教堂的筹备建造,仿若中世纪建造大教堂的石匠,彼时如此宏大的工程任何人倾其一生也难以完成。乌贝里自始至终都参与了圣皮埃尔教堂的设计,由此看来,关于这一建筑是否应该由他人接手的争论未免太过迂腐。所有的相关信息在介绍圣皮埃尔教堂源起的文献中均有所体现,这些文献资料于1981年夏首次在纽约建筑与城市研究学院亮相。乌贝里的设计方案、照片、草图记录了圣皮埃尔教堂在勒·柯布西耶生前身后的进展状况,也进一步证实乌贝里自1961年起一直在参与圣皮埃尔教堂的建造。
在建造圣皮埃尔教堂之前,柯布西耶有过两次类似的规划设计:次教堂草图规划地点位于巴黎近郊的勒特朗布莱,这次规划可追溯到1929年的五六月份;第二次规划其外形是圆锥壳形状,规划地点在印度昌迪加尔市议会大厦之上,此次规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起初,教堂的设计构想是圆锥形,直接置于立方体基座的中轴线上。在设计完成之后不久,勒·柯布西耶决定使圆锥体的一面垂直,因此与初设计相比,外形显得有点怪异。随后由于预算有限,又不得不缩减了教堂的整体高度,而乌贝里对设计方案及截面的修正也使终设计与原定关于若泽·乌贝里的作品方案有所不同。然而,由于勒·柯布西耶的辞世,方形裙楼变成截锥形的方案终被确定下来,其实,乌贝里只需稍作改动就能实现这一几何变形。此外,1962年12月,教堂内部的可塑性方案终敲定,教堂中殿布置斜坡座椅,整体犹如肾的形状。一年后,在1963年12月,方案再次通过木质模型进行了局部改良。同年,勒·柯布西耶通过透视平版印刷图纸开始为建造圣皮埃尔教堂募集资金。尽管1965年1月28日教堂才动工兴建,但由于施工企业破产,教堂的施工被搁置下来。1973年,乌贝里有机会把该工程项目进一步推进,但在1977年之前并无实质性进展,直至1977年才又开始零星施工。
1996年,这一未竣工的教堂被法国政府认定为历史文化遗产,这样一来圣皮埃尔教堂的施工便成了法国政府、费尔米尼小城、圣艾蒂安中心城区以及卢瓦尔省的共同使命。然而,毕竟距初的施工时间太久远,教区也早已衰落式微,加之该地区不可知论者与穆斯林人口相差无几,因而工程项目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所以,勒·柯布西耶面对宗教的矛盾心理,反倒顺应了该建筑更偏向世俗化的特点,如今圣皮埃尔教堂也只是偶尔有宗教之用。
归根结底,圣皮埃尔教堂的崇高之美源于对精妙、卓异细节的极致追求。这些改变符合柯布西耶对形式的感受,当然,也体现了他们内心的情感,而清晰的雕刻则得益于乌贝里所具备的雕刻技能。当然,象征性的是教堂一侧的猎户星座。这些看似随意的开孔在昏暗的锥体内创造出一种强烈的采光效果,天窗射入的光线照亮了锥体内倾斜的圆形表面,从而营造出一种光线外切室内空间的效果,仿佛轻轻浮在空中。斜坡座椅以及诸如布道台、祭坛、倾斜的教堂地面等元素间的对比,进一步增加了动态感。其触感为空间增加了一种独特的活力。基本色彩的使用、混凝土中螺栓孔的样式、配件的适比例以及其他精妙的特点,赋予教堂整体形象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勒·柯布西耶工作室关停6年之后,乌贝里移居美国。到美国之后,他先是在肯塔基州列克星敦建筑学院任教,然后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后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授课,并成为终身教授,在全体教员中发挥积极作用。移居列克星敦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这直接促成了米勒庄园的兴建。米勒庄园是一处占地广阔的综合家庭建筑,该庄园于1988年由乌贝里和塞西莉·怀尔德联合设计,在1992年竣工完成。
米勒庄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作品,包括一个螺旋状的综合体,能够容纳一个四口之家,并满足不同时期的工作和生活。基于此,宅邸被设计为一处稳定的基础建筑,包含三处双倍高的立体空间,而棱柱的每一面都是一个动态曲折变化的组成部分。置身于这样一个“旋转”的对位建筑之内,其东南部与西北部立面的亮点,在于一楼的狭窄通道与楼梯一直延伸至室外景观。通道从不反光的混凝土立面那里延伸而出,楼梯则发端于一处次级角落。这些循环的组成部分赋予庄园一种螺旋式的视觉冲击力,因而当你绕着庄园行进时,其每一个侧面都能呈现出连续不同的视觉效果。尽管由于入口雨篷及电梯井的阻断,使得庄园北面四分之三的视野略显紧凑,但同样是这处庄园,越过水池从南面看时却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三层高的网格状混凝土屏风立于白色的隔板棱柱前,直抵建筑物顶部。这可以理解为抽象的欧洲风格屏风环绕着典型的美式建筑。前者不禁令人想起勒·柯布西耶1956年在印度艾哈迈达巴德设计的工厂主联合会建筑前的河流,而后者则让人想起了20世纪30年代末期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与马塞尔·布鲁尔联合开发的现代本土化设计方式。
想到米勒庄园室外对位效果,就不会惊异于其主要生活空间的设计,它呈现为一个三倍高的公共空间,里面还包含三间独立的双倍高的卧室套房。通过一楼的走廊可以进入卧室-起居室阁楼,宅邸西侧一隅的双折楼梯将二者连接起来。这条通道在一楼和一条独立的直线跑道相连,延伸至外面的草地。另一处楼梯功能大体类似,从主人的套房直通室外。
一楼与二楼的通道呈螺旋状,用于连接双倍高卧室的上下两层,抬头看见这些不禁让人想起1932年皮埃尔·夏洛主持设计建造的“玻璃之家”,不仅是因为铁栏杆上的金属网格以及孔隙空间的垂直特性,更是由于这些室内连续部件的链接方式与众不同。室内精致典雅的家具也会让人联想到夏洛,原因在于室内的木制家具极为考究,并且在房屋施工的同时就已将家具安装到位。这种独特的定制方法源于与众不同的施工工艺,从而可以进行水平连接,也由此获得了“机械庄园”的光环。与此同时,由于桦树和山毛榉制成的优质木制品和彩色墙板(主要是红色、白色、蓝色和绿色)的使用,这种机械的色彩又有一定程度的削弱,色彩斑斓的墙板使得室内空间有一种舞动之感。对位手法贯穿始终,横向隔热槽、方形落地窗以及平板玻璃角落开窗法等使室内显得活泼欢快。窗户形状与尺寸变化的一个原因是为了在室内的不同地方、不同角度都能很好地观赏室外美丽如画的风景。庄园四周这种螺旋式的开放式设计,让人联想到始建于1923年的里特维德-施罗德之家。
中央壁炉带有独立的烟道,主人卧室带有私人阳台,这种设计更显家的味道,这种感觉弥漫在整栋建筑里。尽管卧室很小,且彼此独立地环绕中庭天窗,但由于卧室外的过度粉饰以及卧室的整体尺寸和设计处理,反而多多少少有种放大空间的效果。因此这种巴拉迪欧式建筑赢得了大众建筑的光环。在某些情况下,有些人可能会把它想象成是某个小国的大使馆。这是一件概念杰作,也是一件经典作品,其疏密繁缛均来自于大量建筑技巧的综合应用。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Kenneth Frampton)
“费尔米尼的圣皮耶教堂如果不算柯布*后的设计,那至少是柯布*后一个建成的作品。对于为此作品奔波的人们,柯布留下的这个长长的省略号终于以句号结束。基于他对光的艺术不懈研究使他构思出连续“螺旋光带”与”星云”,使教堂内部流光溢彩。正是由于柯布设计体系的开放性,使后人能够在他的建筑体系上发展出富有个性的建筑特色。比如安藤忠雄继承了柯布对光的研究以及素混凝土的运用,并结合日本传统建筑中对光的运用,发展出了安藤独有的寂静无声的建筑光影;而雷姆·库哈斯则继承了柯布的连续平面与贯通空间的手法,创造出一系列跌宕起伏的空间序列;而路易·巴拉干则受柯布的建筑色彩启发,结合墨西哥的光色传统,创造出令人眩目的色彩建筑;而柯布以马赛公寓与贾奥尔住宅(Maison Jaoul)开创的拙朴的素混凝土建筑风格则直接导致了粗野主义的诞生。”
——时代建筑
“该建筑(米勒住宅)*称得上是当代*伟大的住宅项目之一。只是其复杂的结构就值得我们细细解读,更重要的是这座住宅代表了当代家庭与公共生活空间完美结合的典范。”
——建筑日报(ArchDaily)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