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5278081
重磅推荐:
《蒋勋谈达芬奇:忧伤的微笑》
·《蒋勋谈达芬奇:忧伤的微笑》是美学大师蒋勋先生的经典作品——“蒋勋艺术美学”系列之一。蒋勋谈达芬奇,大师笔下的大师!
·一场“孤独”的聆听,一次“心灵”的对话:
达芬奇,五百年来*人!集绘画、科学、建筑、发明于一身的天才艺术家。经历五个世纪的淬炼与沉淀,他充满开创与批判性的超凡成就,深深撼动着渴求真理与美学的无数灵魂。
·蒋勋从《*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到《施洗者圣约翰》,从隐藏的手势与谜样微笑中,破解达芬奇之美,重现生命的自由与渴望,宽和与悲悯。
·达芬奇一生专注于自己的研究与创作,达芬奇一生不曾有过商业上的成功,达芬奇一生不曾计较被太多人了解。他在自己创造的领域,很寂寞,很孤独;但是,他有他的快乐与满足,他有在巨大孤独中的自负。
·精装典藏,复活经典。全彩四色印刷,精选达芬奇百余幅经典作品;附达芬奇重要作品列表及收藏博物馆。为读者提供更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领悟达芬奇的孤独与沉思。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
·蒋勋由生命潜伏本质的角度,解读神秘异域的原始荒野,让美学重新找到终点,走进高更充满争议的一生。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要往哪里去?”蒋勋从高更画作中,听见了原始的探问。现代艺术的启蒙者高更,为了追求远方的呼唤,不惜倾家荡产,抛下了苍白矫情的欧洲文明,逃奔塔西提岛,在原始的起点,寻找蛮荒肉体的奢华。
·高更——后印象派大师,毛姆著名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原型。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从哪里去?》
·精装典藏,复活经典。全彩四色印刷,精选高更100余幅经典作品;附高更重要作品列表及收藏博物馆。为读者提供更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领悟高更对生命的热情。
《蒋勋谈米开朗基罗:苦难中的巨人》
·创世纪以来,只有一个米开朗基罗!
·蒋勋再现文艺复兴巨匠,破解历*伟大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家——米开朗基罗。
蒋勋,融会贯通文学、艺术、美学之大家,是林青霞“*的偶像”。多年来,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关于米开朗基罗,蒋勋认为:他的一生像一种殉道,是另一张形式的“哀悼基督”;而美是一种呼吸,是努力存活在剧痛与狂喜中的震动。
·我在大理石中看到了被禁锢的天使,只有一直雕刻,才能将他释放。”——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苦难中的巨人,他的一生神圣而痛苦,却在人生的种种不完美中创造出了一个完美的艺术世界。他在痛苦中挣扎,却又在痛苦中得以永恒。
·凡是伟大的艺术,总与孤独和苦难相伴而生。痛苦是无穷的,它具有种种形式。有时,它是由于物质的凌虐;有时,它即蕴藏在人的内心。
·从《创世纪》、《*后的审判》到《哀悼基督》,人性的狂喜与剧痛,在跃动的肌肉里,破石而出。
·精装典藏,复活经典。全彩四色印刷,精选米开朗基罗50余经典作品;附米开朗基罗重要作品列表及收藏博物馆。为读者提供更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领悟米开朗基罗的孤独、苦难与磅礴。
《蒋勋谈梵高:燃烧的灵魂》
★ 没有某一种疯狂,便不会看到美!
梵高一生坎坷,却把饱受折磨的人生痛苦转化成了醉人的美丽。
梵高无法与现实妥协,他要一种纯粹的爱,近于信仰上的殉道。
他看到了世界上美的事物,我们却看不见。我们已经流失了真正纯粹的自我。
★ 美学大师蒋勋亲自执笔,解读80余幅名作背后的美学奥秘,破解纯粹的梵高感动。
“梵高”一词不仅代表着艺术的经典,更是一种文化的表征。他更是穿透时空不灭的伟大灵魂。不管时间再久,还是要寻回的感动。
★ 精装典藏,复活经典,精选梵高百余幅经典画作;附梵高重要作品列表及画作收藏博物馆。为读者提供更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领悟梵高的炽热与纯粹。
《蒋勋谈莫奈:光的追随者》
感受光影、时间与空间的周而复始,在四季轮回中遇见美好,在莫奈的天光云影里寻找世界。莫奈,用颜色锁住阳光的诗人!
美学大师蒋勋亲自执笔,解读印象派大师,在光影流动的世界里,追寻莫奈无所不在的生命之光。
愿你在喧嚣时代,与伟大的灵魂在书中相遇,找回纯粹的自我与感动。
莫奈,光的追随者。他一生在绘画里寻找光,光成为他领悟生命的符咒。他走进光,看到“干草堆”,看到“日出”,看到“睡莲”,看到生,也看到死亡,给世界留下*美印象。
● 有一种光影,属于莫奈:
如果梵高是艺术创作世界中炽热、疯狂、纯粹的典型;莫奈恰好相反,他的世界明亮、温暖,流动着幸福愉悦的光彩。
莫奈一生在绘画里寻找光,光成为他领悟生命的符咒。在莫奈的画中有一种长久的耐心、观察与等待,不疾不徐,使其渐渐企及一种仁心仁境。他的画几乎去除了一切虚妄的东西,只留下纯然的美。他倾尽一生的努力和所有的才华,都是为了能够准确再现自然迷人的稍纵即逝之美。在自然面前,他永远怀着一颗赤子之心。
● 精装典藏,复活经典,精选莫奈100余幅经典画作;附莫奈重要画作列表及收藏博物馆。为读者提供更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
《蒋勋谈达芬奇:忧伤的微笑》
达芬奇,一位集赞誉与争议于一身的天才画家,更是一位横跨生物、天文、科学、建筑、机械等领域的发明奇才。本书着重介绍了达芬奇超前的艺术和发明,他凭借着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展现了在发明和艺术创作过程中充满想象力的一面。达芬奇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完美楷模,也是极具现代性的艺术大师。
蒋勋先生是五百年后出现的达芬奇的“知音”,从一幅幅画作、手稿里所隐藏的禁忌手势与谜样微笑中,破解瑰丽神秘的“达芬奇密码”,并从历史与科学、理性与感性、圣洁与沉沦等不同面向,解开达芬奇的一生,引导读者深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探索之旅。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
高更,曾是巴黎股票市场的经纪人,一年有四千法郎的高薪收入,来往于上流中产阶级社交圈。妻子梅特,来自丹麦哥本哈根路德教派大使家庭,五个儿女,幸福美满。然而,高更选择放弃了人人称羡的职位、家庭、婚姻、妻儿、财富,一步一步走向他疯狂艺术创作的过程。
当梅特负担着儿女,负担着家庭,甚至负担着背叛她的丈夫,高更却从塔希提寄回了他与土著女子新婚的画图。
为什么他要出走?是什么主导了他的生命选择?在与文明决裂的信仰上,高更要走得并不顺畅,为什么却愈走愈远,至死无悔?
高更用他的生命实践着值得人类省思的事,更借由画作,丢出了更多“天问”。
《蒋勋谈米开朗基罗:苦难中的巨人》
在雕塑、绘画、建筑、诗歌等众多艺术门类中取得辉煌成就,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上,只有米开朗基罗一人。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带有戏剧般的效果、磅礴的气势和人类的悲壮,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精神。他的才智是如此杰出,以至于在他活着的时候,人们就尊称他为“神”。
美是一种呼吸,美学大师蒋勋再现文艺复兴巨匠,雕刻人性的狂喜与剧痛。米开朗基罗的一生神圣而痛苦。如果没有这些痛苦、挣扎、波折、困顿,便不会有《哀悼基督》《大卫》《垂死的奴隶》这些令人敬畏的雕像。米开朗基罗从石头中解放了人体,却把自己献祭给了雕刻。
《蒋勋谈梵高:燃烧的灵魂》
从向日葵、自画像、星空到麦田群鸦,带你破解历久不衰的梵高传奇。
从年少到自杀身亡,从割耳到抑郁受创,细说37年不断挣扎的人生曲折。
一八八八年底视梵高为疯子的人,和一九八七年以天价购买梵高一张《向日葵》的人,可能都没有读懂他画中的心事。
梵高无法与现实妥协,他要一种纯粹的爱,近于信仰上的殉道。殉道者必须饱受折磨,饱受肉体与灵魂的燃烧之苦。梵高丢给我们许多问题。在他自杀离开人世后,人们用一百多年的时间试图回答,仍然无法有完满解答。
为了这本书,蒋勋带着一叠稿纸,一站一站地重新来到梵高画作的现场。年轻时储存在他脑海里、笔记本里的故事,豁然重现。这是一位美学家面对梵高危险的美,面对真实生命的深度烙印。
《蒋勋谈莫奈:光的追随者》
莫奈的一张画诞生了一个画派。他在破晓的河口边架起画架,从黑夜的尽头开始等待黎明,等待水面上*道日出之光,画下了《日出印象》。这幅当年饱受嘲讽的画作,后来不仅成为划时代的伟大巨作,他留下的光,更继续照亮这个世界。
在莫奈的世界里,没有单纯的颜色,他的颜色都是一种光。因为光,所有的色彩都泛着一种瞬息万变的明度。莫奈引领我们开启了另一种视网膜上的感觉,像是要拯救我们观看的方式。我们感受到黎明破晓的晨雾浮游于水面,一朵莲花静静绽放,我们感受到雨后垂柳上的水滴,滴入水池,荡漾起一圈一圈涟漪,我们感受到夕阳的光的倒影,一片沉静的金黄,像是无限委屈,要诉说什么,却终究沉默逝去。
美学大师蒋勋亲自执笔,解读印象派大师莫奈伟大而迷人的艺术生命。莫奈的美学是光的信仰,也是生命的信仰。
《蒋勋谈莫奈》文摘
进入二十世纪初,逐渐步入老年的莫奈经历着各种不同的挑战。
外在的美术潮流汹涌澎湃,年轻一代的创作者风起云涌,提出各种不同的视觉与 艺术革命,作为 象派曾经执掌大旗的健将,莫奈一 不会完全无视于这些新流派的 崛起风潮。然而他已经是绘画历史上地位稳固的大师,功成名就,他将以什么样的态 度面对这些挑战?
进入二十世纪初期,莫奈的画作显然也有很大的改变。笔触更大胆,色彩更奔放, 许多他前期绘画里试图调和的中间色层越来越少,许多清冷的浅蓝与粉绿的色彩不见 了,白色的调和性色泽也不见了。画面上常常出现浓烈鲜明的黄色与艳丽的紫色。
一八九九年开始,莫奈以吉维尼自己家中的庭院池塘为主题画了一系列《日本桥》 的作品。
“日本桥”是一个横跨在池塘上的木造拱桥。因为莫奈收藏了很多日本浮世绘作 品,浮世绘里有日本东方形式的木造拱桥,莫奈向往东方风 ,就在庭院中亲自设计、 建造了一座日本桥。
莫奈花园里的池塘面积不大,池塘中遍植睡莲,池塘岸边是一株株垂柳,整个 致都以东方园林美学为标榜。
进入二十世纪,年老的莫奈以自己熟悉的庭院、池塘、睡莲、垂柳为主题,一 次一次重复创作,一直到他一九二六年去世,他重要的画作几乎全部围绕着自己的 庭园,春、夏、秋、冬,黎明、黄昏,日、月,雨、雾、风、雪。他不断地与睡莲垂 柳的云影水光对话,外面的世界快速变化,各地在革命,战火蔓延,炮声隆隆,而年 老的艺术家退居到自己小小的园林世界,退居到一朵小小的睡莲里,好像要用一朵睡 莲躲过外面纷扰残酷的世界。
然而更残酷的事实不一 是外面世界的纷扰嘈杂与战争的屠杀,更残酷的是来自 莫奈自己身体的变化。
莫奈老了,不复当年旺盛的生命力,一八九九年莫奈面对着自己的庭院,从池塘 一端描绘日本桥,桥下睡莲绽放,桥的另一端是浓浓的垂柳,整幅画作里都是绿茵茵 的感觉,柳荫倒映水池中,绿波衬着一朵朵浅粉色的莲花,以蓝绿为主的画面传达着 夏日水池树荫下的清冽凉爽。
不多久莫奈开始感觉到视力衰退,他长时间在户外画画,从二十岁开始,长达 四十几年的习惯,眼睛经常暴露在强烈日光下,尤其是他画《干草堆》《鲁昂教堂》 《伦敦国会大厦》,都必须从早到晚面对日光,黎明到日正当中,到黄昏的光,他又喜欢贴近水面观察水中太阳反光,以及观察白雪覆盖的地面的强烈日光。 长时间与太阳紫外线的接触,使莫奈眼睛的水晶体上覆盖了厚厚的黄色的膜,从 一九○五年开始,他才意识到,长时间视力越来越混浊模糊,是因为罹患了严重的白
内障。 莫奈的白内障成为今天眼科医学讨论的重点,许多医学论文借莫奈在一九○○至
一九二六他去世前长达二十多年的画作解读白内障视力发生的色彩与造型的变化。 有医生认为,莫奈在罹患白内障之后明显从原来以蓝绿为主调的色彩,转换为大
量红、黄、紫强烈暖色系的出现。 以日本桥为例,上一件一八九九年的画还是以蓝绿为主调,一九○○年以后的画
已出现红黄紫的变调。医学界的科学论证其实是很有说服力的,许多艺术界的论述也 当然援引这些科学报告,作为解读莫奈后期画作色彩的主要判断依据。
莫奈的视觉的确是发生了变化,影响到他对色彩的判断,白内障在瞳孔晶体上障 蔽的膜,阻挡了光线把色彩带进视网膜,病患感觉到的色彩因此发生异常。
如同 象派画家一直强调的光谱,色彩与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莫奈罹患了 白内障,他渴望的色彩被光阻挡在视力之外,一生追寻光、迷恋光的画家,光仿佛突 然背叛了他。
他曾经非常苦恼,对色彩的感受力大为减弱,一九一二年以后这种情况越发严重, 所有的色彩都变得混浊,物体的轮廓越发不清 ,他常常要看一看颜料外面包装的文 字卷标来确 是什么颜色。
他还是常常在庭院画画,为了避免白内障恶化,头上戴着宽沿遮阳帽,避开中午紫外线强的时刻,对一个一生寻找光的画家,阻止他、禁 止他在户外画画,像是折磨他的酷刑,像是严重残酷的惩罚。
他有一名长时间治疗他的眼科医生古特拉(Charles Coutela)。古特拉也在长达将近二十年间不断记录莫奈视觉 上的变化,包括莫奈后来在一九二三年一月次接受右眼 手术,去除白内障,右眼重新恢复了视力,可以看到蓝色、 浅紫,左眼却还无法看见的详细记录。
莫奈的白内障影响显然是进入他后期绘画创作的关键, 医学界依据古特拉的诊断报告振振有词,说服艺术界用有科 学根据的分析报告,解读莫奈绘画的造型、笔触、色彩与光 的变化。
到目前为止,白内障医学报告还是切入莫奈后期绘画的 重要依据。
好像美学上原来模棱两可的词汇语言,忽然被科学拿来 作准确的分析鉴 ,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所有的美也都被要求放置在科学的解剖台上肢解才有存在价值。
莫奈的后期绘画,有白内障医学报告当然是重要的帮助,但是,我总怀疑,如果 一个创作者的经验只剩下了纯粹的生理反应,会不会也窄化了美在被创作过程的丰富 意义?
贝多芬是以听觉创作的艺术家,他后期的作品经历了耳聋的挫折与打击,一个一 生寻找美丽听觉的人,失去听觉,是多么大的惩罚?
但是我们应当惊讶贝多芬后期作品里惊人的乐曲结构,他听不到了吗?但是,那 后的交响曲里人声合唱的赞颂,如此繁复,如此跌宕,如此缠绵回旋,如此呼应对 话,每一次听,都使我觉得他仿佛听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声音。
是不是,美的音乐创作,后要关闭世俗的耳朵? 是不是,美的光与色彩,后要关闭世俗的眼睛? “美”,不只是生理状态,也同时是心灵渴望的强度。 贝多芬渴望声音,莫奈渴望光与色彩,他们世俗的耳朵聋了,世俗的眼睛瞎了,
但是他们听见了天籁,也看见了天光。 好几次站在莫奈后期的画作前,停留一整天,那些被医学界判 来自白内障病变
产生的“模糊”“晦暗”“强烈”“不确 ”“闪烁”“混浊”“红黄反差”“粗犷”“躁 动”,都忽然流动起来,如同珠宝上层次复杂的光。
“模糊”是视觉的“朦胧”,是心理上有巨大渴望时的一种陶醉状态,我们在凝 视迷恋的对象时常常是看不清楚、也无法确 的状态。
东方的美学早就强调“雾里看花”,强调生理的清 进入心理迷恋时的“雾”状,日正当中的花因此反而少了朦胧的层次。 莫奈在没有白内障时也画雾中的《干草堆》、雾中的《鲁昂教堂》、雾中的《伦
敦国会大厦》,白内障帮助我们解读莫奈老年生理上的一些变化,但不应该是全部, 医学毕竟不能全然替代美学。
次大战期间,法国总理克列孟梭(George Benjamin Clemenceau,1841- 1929)亲自到吉维尼造访莫奈,劝导莫奈接受白内障摘除手术。
克列孟梭非常喜爱莫奈的艺术创作,在领导法国对抗德国的重要时刻,他亲自到 吉维尼,鼓励陷在战争与白内障沮丧心情的莫奈,要他力图振作,接受治疗,持续创 作,这是对身体与战争双重痛苦折磨的好回应。
莫奈并没有立刻接受白内障切除手术,他对当时还很新颖的眼科手术没有信心, 他恐惧手术失败的失明,对一个画家而言,失去视觉的恐惧是可以了解的。
莫奈一直拖到一战结束的一九二三年才接受右眼手术,摘除白内障,而克列孟梭 总理的鼓励,使他在战争期间画了一系列以庭院垂柳为主题的画作。垂柳在西方文字 中有哭泣垂泪(weeping)之意,因此他用《垂柳》系列画作哀悼战争期间死难倒下 的士兵。
《蒋勋谈米开朗基罗》文摘
【囚】
“人”的本质是什么呢?“人”是不自由的。“人”有一个肉体,禁锢着时时想要自由的生命。肉体像监牢,自由的心灵被囚禁在监牢里。
【战斗】
米开朗基罗一生的作品持续思考着人性的意义。人,为什么而活?在的意义是什么?欲望使肉体沉沦吗?热烈的爱为什么像火焰般燃烧,使肉体炙痛?
米开朗基罗用极深的刀法刻出人体,突显肌肉的凹凸,受光部分的明亮与背光凹处的暗黑,形成强烈对比。圣洁与沉沦,爱与恨,对比成他生命美学里相互激荡永不止息的两种动力。
【垂死的奴隶】
人可能是自己的奴隶。人也可能是自己的囚犯。我们眷恋自己的肉体,肉体便“奴役”我们,肉体便成为我们不得自由的囚牢。
【后的审判】
米开朗基罗看到的“末日审判”,是日复一日生命每分秒的升起与降落。
生命是如此受苦的形式,为这种受苦自豪骄傲,或为这种受苦悲痛绝望,有什么不同吗?
【创世纪】
如果灾难对人类有意义,便是重新使人类领悟:救赎的意义,并不在神的慈悲饶恕,而是人类自己彼此学会靠近。米开朗基罗在《创世纪》神话的伟大作品中,其实宣示的是“人”的觉醒,而不是神的权威。
【大卫】
“输”与“赢”只是自己挑战的放弃或坚持。大卫的躯体,在面对生命灾难的现场,汹涌澎湃,激荡起生命的狂涛;又如此安静,没有“输”“赢”,只有一心一意的专注静定。
《蒋勋谈高更》文稿
文摘
美丽起来
塔希提在高更的晚年不像一个现实的世界,是他幻想中的梦境。Faaiheihe,他用学来的土著语言书写在画面上,“使人美丽起来”,据说,那语言像是古老的咒语,念着念着,可以使人剎那间“美丽起来”。
白马
幽静没有人迹的森林深处,一汪宁静澄清的池水,池水中踏进了一匹白马,低头饮水,池水荡漾起一圈一圈涟漪波光。池水是深郁的蓝色,波光是赭红色,似乎映照着森林上端一个骑士的马,马的身体也是赭红色的,停止在绿色草地上,骑士似乎一时决定要远走他乡,一种“高更式”的出走,流浪,一种与此时此地的告别与决裂,一种梦想的探索与追寻。
我们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
画面中有许多符号是高更在塔希提的作品中使用过的,好像他熟悉的记忆,那腰间围着白布的男子站在画面正中央,顶天立起,伸手采摘树上的果实,他好像在生与死之间,在婴儿与老人之间,是盛旺的生命颠峰,然而他也只是生命长河的一部分,他连接着婴儿与老年,连接着生与死。
《蒋勋谈梵高》文摘
一八八八年到阿尔之后,梵高就对夜晚的星空发生了兴趣,尝试画了一些以星空 为主题的画作。
也许是因为偏远的农村,灯光比较少,星辰的光特别明显,也许是因为靠近地中 海的南方,空气洁净,夏夜的星辰也特别华丽。
梵高仿佛在学习与遥远的星辰对话。
但是,他华丽的这幅《星空》却是一八八九年在圣•瑞米精神疗养院时期创作 的作品。
很少人在这件作品前不被天空的繁星震动。
右上方一弯新月,很装饰性的金黄新月,围绕一圈浅黄的月晕。
一颗一颗星子,高高低低,远远近近,布满蓝色的天空。
梵高用拉长的点描笔触书写他与满天繁星对话的狂喜。 他听到了星辰流转的声音!?他听到了云舒卷回旋的声音! 他把宇宙静静移动的运行转变成如此华美庄严的乐章,像圣洁的宗教的颂歌。 天空是深蓝、浅紫、草绿、金黄、铅白……各种色彩华丽的丰富组合。 夜晚的天空并不是单一的黑色,夜晚的天空闪烁着星辰与月亮的光华,闪耀着璀 璨的宝石的光。?天空下面,一段低沉的白云依靠着起伏的丘陵的棱线。 山脉是紫蓝色的,上面流动着一条一条白色的月光。 下方是安静的村落,低矮的屋宇,偶然亮着几盏未眠的灯火。 人间灯火稀疏寥落,远不如天穹上的繁星那么灿烂明亮。 一座教堂的尖塔高高地指向天空。 有人考证,从圣•瑞米精神疗养院的窗口望出去,并没有一座教堂。 这座教堂像北方荷兰的建筑,是病房中梵高在不眠的夜晚,重回自己童年的故乡 了吗? 《星空》安慰了精神疾病中饱受心灵痛苦的梵高,好像整个繁华的星辰都到病房 的窗前来与他对话。一株黑色的丝柏像火焰般燃烧向天空,像是梵高自己沮郁的生命 纠缠焦虑,向无限宽广的天空呐喊。
他在心灵的剧痛里呐喊,迸出泪水,点点泪光撒成漫天繁星,成为苦难人间永恒的救赎。
《蒋勋谈达芬奇》文摘
蒙娜丽莎——忧伤的微笑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张画,像《蒙娜丽莎》的微笑,拥有如此广泛的知名度。
她不再是一张画,她是一个符号。
每一个人从幼年开始,在电视上、月历牌上、饼干或糖果盒上、T 恤上、鼠标垫上、拼图玩具上,或扑克牌上,《蒙娜丽莎》的微笑,无所不在,普遍在世界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阶层。
一个符号如此被大量复制,不断重复出现,我们对她的“美”其实已经麻木无感。
悬挂在卢浮宫的那一张“原作”其实是非常寂寞的。
很少有人花心思去分别那的一张“原作”和遍布世界千千万万的复制品,之间究竟有什么差别?
从全世界涌进卢浮宫的游客,每日数以万计,绝大部分是为《蒙娜丽莎》而来的。
《蒙娜丽莎》变成一种“名牌”,“名牌”以讹传讹,大家争相抢购,后往往掩盖了“名牌”真正存在的核心价值。
卢浮宫的游客们,以小跑步的速度,冲到《蒙娜丽莎》面前,匆匆看一眼,表示“我终于看到了”。
“名牌”的拥有也许只是一种欲望的满足。
《蒙娜丽莎》也变成一种欲望。
在严密的警卫、电眼、防弹玻璃层层严密的保护下,《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一点忧伤,有一点荒凉,有一点无奈。
游客们始终看不清楚她的微笑,防弹玻璃上都是游客张望的影子,游客们看到的也常常只是游客的后脑勺。
《蒙娜丽莎》是世界上寂寞的一张画。
达芬奇使她以不变应万变地端庄坐着,使她无可奈何地笑着,好像达芬奇早已预料“她”的存在如此荒谬,而世人对“她”的美,也始终似懂非懂。
生命不就是一种荒谬吗?我们对生命不一直也是似懂非懂吗?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