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372793
☆继“晚清帝国风云”后,关河五十州“帝王三部曲”之一《雍正大传:朕就是这样汉子》隆重推出,书写一个性情皇帝的复杂性格与谜样人生,解读一代改革雄主的治国手腕、用人之道,还原一个真实的四爷与雍正王朝。
☆通过对中外诸多史料的整理与研读,以人性化的笔调去观照雍正的内心世界,算得上是一部“雍正心传”,看雍正鲜明的个性是如何晕染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风气和人文底色,“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喜也凭你,笑也任你,气也随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恼也从你,朕从来不会心口不一。”
☆一部个人奋进的成长史。雍正本人是有性格缺陷的,而且一度这种性格缺陷也让康熙极为不喜,而优秀的政治家就是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以隐忍、自律的品格,成功地登上那把至尊宝座。
☆一位改革雄主的治国理政。站在清理百年历史积弊的视角,客观评述了这位改革雄主的精明、刚决,高超的御人权术和制度建设,严打贪腐、勤勉务实的施政风格,以及在他的感召下,雍正朝名臣风云际会、吏治刷新的奋进气象,却又山雨欲来、波谲云诡的历史变局。
☆谣言与真相:得位不正、弑父鸩母、刻薄好杀、屠戮功臣,粘竿处,血滴子,吕四娘……围绕雍正诸多恶名与谜案,真相到底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谣言,本书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的人文情状,对这些谜案的来龙去脉进行了鞭辟入理的分析和考察。
☆附赠雍正“*爷们儿”的精美朱批书签
雍正王朝到底是个怎样的气象?历史学家列举五百年明清史上发生的十四件大事,短短十三年的雍正王朝,就占两件,足见雍正的魄力以及那个时代是何其重要。
雍正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史家说他“刚毅明察,纯系政治家之作风”,“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算得上是一代英主;但历史上也留下他得位不正、弑父鸩母、刻薄好杀、大兴文狱、未得善终的累累恶名以及扑朔迷离的宫闱谜案。
本书通过对中外诸多史料的整理与研读(如洋溢着他强烈感情色彩的朱批奏折),以人性化的笔调去观照雍正的内心世界,还原一位帝王充满复杂情感与生命张力的人生,解读了雍正鲜明的个性是如何晕染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风气和人文底色,而那个时代又是如何赋予了雍正毁誉参半的人生的。
同时,讲述了这位一开始并不被看好的四阿哥,是如何凭借自己隐忍、自律的品格,逐渐走进康熙的视野,并以大业相托的;站在他清理百年历史积弊的高度,客观评述了这位改革雄主的精明、果决,高超的御人权术和制度建设,严打贪腐、勤勉务实的施政风格,以及在他的感召下,雍正王朝名臣辈出、吏治刷新的奋进气象,却又山雨欲来、波谲云诡的历史变局。
章 高手从来都不是天生的
胤禛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于是继续上升,几个月后,他被正式赐号雍亲王,登上了作为臣子所能到达的。高手从来都不是天生的,在狂风骇浪的不断冲击下,依靠着出众的悟性和耐力,权斗场上的四皇子已然在向高手进阶。
第二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胤禩虽是个有头脑的皇子,但他不像胤禛那样对康熙复杂的内心世界体察入微,同时对形势过于乐观的误判,也让他在康熙面前缺乏足够的审慎和谨卑,这一点从他不请安不请旨就可以看得出来。依此脉络来观察,待毙之鹰事件应该是无心之失所酿成的祸端。
第三章 旋涡和激流
不同时对抗多只老虎,是皇室狩猎的一个重要特点和技巧。站在一个权谋者的角度,权斗和狩猎在技巧方面有颇多相通相似之处。
康熙临终前,允禩、允禵在朝野的声望均超过胤禛,康熙去世后,两集团也仍然是一股不小的政治力量,胤禛当然能感觉得到。在他眼中,允禩、允禵无异于两只虎,允禩又是其中的“虎”,要一起对付的话困难太大,而且还很危险,所以他只能先以宠信来笼络控制住允禩及其党羽,以免发生变乱。
第四章 出了大问题
每个皇帝都有他所认为的君臣之道,雍正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一方面拥有令人莫测高深的帝王心术,并且也用这种心术驾御大臣,但另一方面又有着非常深情的一面。当雍正认识到年羹尧如此为他着想时,简直感动到有些语无伦次。他把年羹尧真心待他的这些事告诉给信任也亲近的允祥、隆科多,说一次就流一次眼泪。
第五章 中国的奈龙
雍正认为自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贪官们贪得盆满钵满,亲戚们多少总能分得一点油水,另外还有一种平时以清官形象示人的伪清官,在沽名钓誉,假装清廉的同时,却放纵宗族亲友接收贿赂。在雍正看来,勒令贪官的亲戚帮助赔偿,并没有任何道义上的问题,反正你们以前从贪官那里得到的好处都不干净,现在不过是如数吐出来而已。
第六章 直来直去的皇帝
古代多有君主赏识和宠幸臣下的例子,但像雍正这样对待田文镜,平心而论是极为少见和难得的,他对田文镜说,他这样做,“不过叫你知道你主子(雍正本身出自于正黄旗,所以才自称主子)为人居心,真正明镜铁汉,越发勉力小心就是了”。
第七章 有一件算我输
在其他大臣密参李卫的奏折中,雍正将自己的这一用人理念表达得非常清楚:“李卫粗疏直率,轻狂放纵,这是人所共知的,你们大家就不要介意了。朕也知道这些,但朕用他,是看重他操守廉洁、勇于任事的品格,用以挽回因循苟且,视国政如儿戏的颓风!”
雍正本身的性格,在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之外,还有真性情和有趣的一面,后者也正是李卫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或许正因为这样,相对于苛急刻薄的田文镜,李卫才更讨雍正喜欢一些。
第八章
伟大的变革
鄂尔泰有一句名言:“大事不可糊涂,小事不可不糊涂,若小事不糊涂,则大事必至糊涂矣。”这就是说为人处事要明辨大是大非,而不要太在意和理会某些与大局无关的琐事。张廷玉与鄂尔泰私下有竞争关系,但亦服其见识,说鄂尔泰的这句话“有味,宜静思之”。
第九章 好辩的性格
在论证华夷无别,地域不能作为区别君主好坏标准的基础上,雍正说清朝开辟疆土,创造太平盛世,“令四方无事,百姓康乐,户口蕃庶”,否则的话,全国将仍陷于战乱和苦难之中,臣民们应该感到庆幸才对。更何况,清朝是从李自成手里夺来的天下,夺明朝皇位的并不是他们,相反,他们还打败了李自成,为明朝报了仇,雪了耻。
第十章 出奇料理
张廷玉具备超强的记忆力和文字书写能力。雍正召见他,有时问起某部院大臣或司员胥吏的名字,张廷玉不仅可以随口报来,还能准确无误地讲出此人的籍贯甚至入仕前取自于科举的哪一科。白天雍正讲过的话,散朝回家后,他会一字不漏地记录于日记之中,据说一直到八十多岁他才把一句话给记颠倒了,为此还掷笔叹息,说人上了岁数,到底不行,“精力竭矣”!
第十一章 险恶之局
雍正从入承大统到驾崩,计在位十三年,时间甚短,但对国家事务、社会问题、民间生活都影响深远。著名历史学家郑天挺讲明清史问题,列举1840 年以前明清史上发生的十四件大事,其中属于雍正朝的就有两件,即实行摊丁入亩和设立军机处。他在讲清史时,说到清朝历史上有八件大事,属于雍正朝的也有两件,其一是摊丁入亩,其二则是驱逐西方传教士。
萧一山:“世宗刚毅明察,纯系政治家之作风,任法尚廉,吏道澄清,库藏充裕,海宇义安。倘使厥年克永,可为吾国政治变换一种积极性质,扫除数百年来颟顸无为之消极思想,社会亦不至停滞而不进矣。无奈宵旰不遑,求治太切,颇不易得社会之谅解,遂致有暴崩之传说。”
孟森:“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要之圣祖诸子,皆无豫教,唯世宗之治国,则天资独高,好名图治,于国有功。则天之佑清厚,而大业适落此人手,虽于继统事有可疑,亦不失为唐宗之逆取顺守也。”
冯尔康:“雍正本人是有作为的、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贡献的君主,而雍正朝,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之治,使康雍乾三朝持续发展,成为清朝的鼎盛时期。更有甚者,雍正立志清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数百年积弊,所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成功解决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人口税问题,是巨大创举。所实行的耗羡归公和养廉银政策,具有现代财政预算、财政管理的意义。”
杨启樵:“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满清恐怕早已衰亡。 ”“他如果像乃父康熙那样的寿考,多活十一年,政局就会不同;要是像儿子乾隆那样的长命,多活三十一载,政治上变化之大,自不在话下——夸大的说,也许因而改易了此后中国的命运,亦为可定。”
风向还在变
康熙认定举荐案藏有猫腻,但他不动声色,过了几个月后才突然进行追查。起先群臣还相互包庇,可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后真相水落石出,原来果真有人违规,而违规者就是限令不得参预举荐的首席大学士马齐!
根据调查,举荐那天,马齐首先到内阁,对另一位大学士张玉书说:“大家的意思是都想举荐胤禩。”实际就是要众人举荐胤禩。领侍卫内大臣鄂伦岱、理藩院尚书阿灵阿、户部尚书王鸿绪、工部右侍郎揆叙等人早有拥立胤禩之意,他们抓住马齐的这句话,暗中联结,在手掌上书“八阿哥”三个字以示众人,朝臣们见此,便相继推荐了胤禩。
皇家制度,立储是皇帝的权力,皇帝喜爱谁就立谁为储君,任何人不得染指。早在废黜太子的当月,康熙就曾对皇子们发出警告:“诸阿哥如有钻营谋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断不容。”同样的,他也不允许大臣辅助皇子谋求储位,为的就是防止这些人将来居功专擅,使得皇权旁落。
康熙将马齐等人在举荐案中的举动一律看作是结党图私,是在帮助胤禩谋取储位,他斥责马齐:“你不就是想结恩于胤禩,好为日后专权行方便吗?”作为对大臣们的警告,他下旨革去马齐大学士一职,交由胤禩“严行管束”。
康熙严查举荐案的另一个目的,是为胤礽复位扫清障碍。1709年4月18日,康熙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以胤礽受胤禔镇魇而发疯,现已康复为名,宣布复立胤礽为太子,祭文中称“臣诸子中,胤礽居贵”。
康熙年青时候因过于投入政务和学习,曾经大口吐血,但他酷嗜游猎,年年不停,所以身体其实一直都很强壮,就算偶尔生病也很快就好了。自废黜太子那年起,因为胤礽不争气和诸子争夺储位,他急火攻心,生了一场大病,且久久不能痊愈。
康熙生病后,大臣中虽有问安的,但不过多是虚应故事,根本连皇帝的健康状况都不敢细问,更有甚者,个别皇亲国戚出于某种目的,仍催逼着他尽快建储,而全然不顾病人的身心健康。
坐在皇位上的人固然拥有无上权势,却也有着高处不胜寒的寂寞和悲哀,就在康熙倍感辛酸苦恼,明知得病都不肯主动求治的时候,胤祉、胤禛以年长皇子身份坚请康熙不要硬撑,赶快就医休息:“皇父圣容如此清减,不令医人诊视,进用药饵,徒然拖延,万国何所依赖?”两人还请求由他们来择医护理:“臣等虽不知医理,愿冒死择医,令其日加调治。”
来自亲情的温暖和体贴,如同春雨一样滋润了康熙的心田。他当即接受请求,命二人同胤祺、胤禩一起检视药方和用药,经过一番治疗和调养,终于得以恢复了健康。
胤祉、胤禛如此贴心,固然有父子之情,但同时也是因为他们获释不久,急于要赢得康熙的信任和好感。康熙也的确深受感动,尤其胤禛,与其余皇子不同,是他亲自抚养长大,现在一看,果然还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孝顺:“惟四阿哥,朕亲抚育,幼年时微觉喜怒不定,至其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殷勤恳切,可谓诚孝!”
除了孝顺,胤禛在看守胤礽时的表现,也让康熙觉得他比其它儿子更顾念手足之情,因此特传谕旨表彰:“前拘禁胤礽时,并无一人为之陈奏,惟四阿哥性量过人,深知大义,屡在朕前为胤礽保奏,似此居心行事,洵是伟人。”
面对皇父给出的这么高的评价,照例胤禛应该高兴才是,但他接旨后却极力否认,说自己从来没有保过胤礽,“皇父褒嘉之旨,臣不敢仰承。”
废太子事件本身是一场没有预演的政治角斗,皇子们谁也不具备足够的经验,运用八面玲珑、四方讨好策略周旋于其中的胤禛同样如此。为废太子说话时,他本来已经观察好了风向,确认对己有利,康熙当时也曾对此予以肯定,谁知一转眼,康熙要拿废太子事件做文章,竟又把他作为太子党嫌疑给关了起来。
政治角斗就是如此险恶,你以为已经看准了风向,其实风向还在变,而在风向转变时,别说多往前迈出一步,就是半步,都可能遭遇不测之灾。胤禛一旦领悟到此,整个人都感到后怕不已,他知道他再不能冒类似的风险,也绝不能接受皇父的表彰——在胜负未分,众兄弟仍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接受表彰无异于引火烧身,必将遭来兄弟们的嫉妒。况且,谁知道胤礽将来究竟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倘若又出事,自己将可能因太子党的罪名而个受到牵连。反之,谢绝表彰,却能让人觉得你居功不傲,知荣守辱,给皇父和胤礽留下的好感也不会因此就被抹掉。
在复位太子的同时,康熙为使皇家皆大欢喜,也为了牵制皇太子,不使他的政治地位与其他皇子过于悬殊,将八皇子胤禩重新封为贝勒,封胤禛与三皇子胤祉、五皇子胤祺为亲王,七皇子胤祐、十皇子胤?为郡王,九皇子胤禟、十二皇子胤祹、十四皇子胤禵为贝子。胤禛启奏,说胤禟、胤祹、胤禵的爵位较低,都是一般兄弟,他愿意降低自己的世爵,以提高胤禟等人的爵位,使得兄弟们地位相当。
胤禛的奏述自然很假很做作,但搔中的正是康熙的痒处,老皇帝就怕儿子们争权夺利,这个时候,就算他看出你是在表演,心里也一样受用。康熙因此称赞胤禛“为诸阿哥陈奏之事甚多”——平时不是乐衷于跟其他兄弟斗来斗去,而是尽可能多为他们说好话或在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好样的!
胤禛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于是继续上升,几个月后,他被正式赐号雍亲王,登上了作为臣子所能到达的。
高手从来都不是天生的,在狂风骇浪的不断冲击下,依靠着出众的悟性和耐力,权斗场上的四皇子已然在向高手进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