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0107450
不废江河万古流/李后强
前言/朱巨光/001
再版前言/唐亚/003
1 河流历史 一部社会发展史
成都平原治水历程 /陈渭忠 /012
成都平原治水丰碑 /陈渭忠 /020
陪着河流走向未来 /彭雅 /029
岷江流域——一座流淌的无墙博物馆 /朱成 /032
2 沧海桑田造就“天府之国”
成都平原地理环境与水系 /范晓 /040
古蜀文明与治水“道法自然”/周自隆 /048
川西林盘:诗意流淌“逍遥园”/刘卫兵 /054
沧海桑田造就“天府之国”
3 成都水系 流淌的江河博物馆
成都平原河流概览 /陈渭忠 /064
岷江水系 /064
岷江干流 /064
都江堰水系 /072
外江水系 /072
内江水系 /075
城区水系 /084
消失了的河流 /092
沱江水系 /094
沱江干流 /094
成都河流古迹遗踪 /陈渭忠 /098
成都古桥 /098
成都古渡 /105
成都古堰 /106
成都古湖池 /109
西蜀三湖 /111
成都古井 /112
4 历史风烟中走出的河流故事
司马相如与琴台路、驷马桥 /120
诸葛亮与万里桥 /121
房琯与房湖 /122
杜甫与草堂、浣花溪 /123
冀国夫人与百花潭、龙爪堰 /124
薛涛与望江楼 /125
李德裕与新繁东湖 /126
侯继图与大慈寺、解玉溪 /127
花蕊夫人与摩诃池 /128
苏轼与三苏祠 /129
席旦、席益疏淘金河 /130
赵抃、陆游与罨画池 /131
马可·波罗与锦江 /132
蜀王府与御河 /133
杨升庵与新都桂湖 /134
谭纶与金河 /135
年羹尧与府河、少城 /136
宪德、项诚治理金河、御河 /137
安洪德与安顺桥、安公堤 /138
丁宝桢与都江堰 /139
5 那年那月 我家就在河边住
熊达成与“府南河综合治理工程”/朱巨光、陈渭忠 /146
贝西·达蒙与活水公园/张承昕 /148
“河流爷爷”陈渭忠/华桦 /150
(以下故事署名见文章)
岷江上游守水人 /152
水穿磐石种菜人 /154
柏条河边女子护水队 /156
艺术家明浩、建军和“水系计划” /158
巡河护河,一群人的浪漫 /160
龚阿姨:绘制记忆的地图 /162
诸葛井的玄龙门阵 /164
三洞桥雅集旧事 /166
府河上的乌篷船 /167
金河往事知多少 /168
长顺中街的水桩 /169
青石桥,多少文化的记忆 /170
东湖:沙石公司的水凼凼 /172
南门大河耍水记 /174
水井坊的近代史 /176
沙河边的份子酒 /178
锦江:让我拍摄了大半生的河流 /179
府南河通走记 /182
6 生态家园江河畅游
亲近河流 边走边看 /华桦 /190
亲近河流 认识湿地 /陈渭忠、华桦 /203
亲近河流 寻访古镇 / 华桦 /216
亲近河流 观鸟观花 /254
成都观鸟:追逐飞羽的美丽 / 沈尤/254
在河边,与花花草草相遇 / 卢泽明/260
成都河流大事记
后记 /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292
《成都河流故事》参考文献 /294
附:成都平原水系全图(2018年版)
附:岷江流域——一座流淌的无墙博物馆
《巴蜀江河传》总序言
不废江河万古流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李后强
江河是文明之源,为江河立传,就是为文明立传。为巴蜀江河立传,就是为巴蜀文化立传。
纵观人类古代文明,无一不是起源于江河或者海洋。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和恒河的上游,然后向四周扩展;古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下游和三角洲;古希腊-罗马文明起源于爱琴海和台伯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可以说,所有文明的起源和兴盛都与江河有关。
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伴水而生的文化。它以江源文明为主线,以岷江水系、金沙江水系、嘉陵江水系、大渡河水系和涪江水系为文化走廊,形成扇形辐射状文化通道,将盆地文明与盆周文明紧密联系,成为一个巴蜀文明的天然共同体。蒙文通先生也指出,蜀文化先是从岷江河谷发祥的,“成都平原反是第二步的发展”。因为,早期蜀族——氐羌民族“从岷山下居低湿地区,可能先在青衣、临邛一带河谷里。若成都平原,总须经过治水才能居住,也必须在农业发展时才能显得重要,是不难想象的。”其后,“教民务农”的杜宇,正是通过江源、临邛这一河谷,把农业引入成都平原。开明也是从南面沿岷江北上,后才到成都的。
巴蜀江河与巴蜀文化有着难分难解的共生关系。巴蜀江河大多发源于川西高原,岷江、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澜沧江、怒江,加上盆地内的沱江、嘉陵江,形成了条条由北向南的大河谷,为巴蜀先民们的往来迁徙与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四通八达的大通道——“民族走廊”。西南各民族主要都分布在这些河谷通道之间。正是通过这些“民族走廊”,巴蜀文化和西南各族文化之间才会发生接触,文化之间才会发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而中原文化亦通过巴蜀文化,通过这些“民族走廊”传播到西南各族文化中。因此,通过对巴蜀江河立传,对巴蜀文化进行一次深度的挖掘和梳理,功在当代,泽被后世。
为巴蜀江河立传,将是巴蜀学界的一件前无古人的盛事。巴蜀自古以天下上游自居,川人亦以敢为天下先著称。热爱乡土,行走江河,莫盛于20世纪80年代之“长漂”。而表扬乡邦人物、开创地方史志之先河者,莫过于《华阳国志》。任乃强先生于《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中赞曰:“其一书而兼备各类,上下古今,纵横边腹,综名物,揆道度,存治要,彰法戒,极人事之变化,穷天地之所有,汇为一帙,使人览而知其方隅之全貌者,实自常璩此书创始。此其于地方史中开创造之局,亦如正史之有史记者。”今日我辈为巴蜀江河立传,当以“长漂”精神著当代《华阳国志》,方能为巴蜀增色,与江河不朽。
为巴蜀江河立传,亦是四川发展史上开启未来的一件标志性大事。四川是“千河之省”,河流众多,功效突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千百年来,人类亲近江河,歌唱江河,尽享江河之利。与人类短暂的生命相比,江河仿佛将万古长存,永恒流淌。但近几十年,越来越多的河流正在死去。成都依水而筑,因水而兴,两千多年来,二江环抱,水网密布。20世纪60年代,城中心的许多河道被填埋;而进入九十年代后,巴蜀江河,水电密布,一座座大坝截断了奔腾的江河。更值得高度关注的是,由于GDP冲动,一些大江大河被严重污染。更有甚者,一些支流,由于水电截流,河床干涸,鱼苗绝种。巴蜀江河传的编撰,不是为巴蜀江河唱挽歌,而是要开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们要为建设美丽四川而奋斗。我们欣喜地看到,成都市中心城区河流的复活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我们在为巴蜀江河立传的同时,我们将推动巴蜀河流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复兴。
“不废江河万古流”。愿巴蜀江河在我们的传记中千古流淌,愿巴蜀文明在中华大地上永放光芒!
前 言
朱巨光
水星没有水,海王星没有海;木星、土星汪洋一片,却不是水,是氢。地球幸而有水,乃有生命、生物进化及进化高端的人类——我们。我们说:水是生命之源。
46亿年前,地球始生,一团岩浆灼热无比,必待冷却结成地壳,才能蓄水,降雨带着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质,汇成海洋,准备好生命的温床;太古代约25亿年的守候,奇迹终于出现,原始生命躲过太阳紫外线的杀伤,在水下合成。原生细胞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元古代约15亿年慢慢积累这一个个氧分子,在大气高处筑成能屏蔽紫外线辐射的臭氧层,为后继生物生存与进化提供可靠保障。接下来是约3亿年的古生代、约2亿年的中生代和不足1亿年的新生代,顾名思义,都是生物的时代,生物进化顺利展开;人类沿着这条长路来到世界,已是250万年前的事了。
地球数百万类生灵,一切活动只围绕一个主题:生存。人类异于万类,从事生产活动,独有第二主题:发展。今天,化工污染猛恶,人们谈虎色变,可化工企业仍布局水边,没有别法,它离不开水;今天,科技高度发达,已有无土栽培,不闻无水种植;就是干燥剂生产,没水照样不行。一、二、三产,各行各业,莫不以水为存在前提。
水,是我们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发展的依凭。
人类250万年中,249万年与其它动物一样,采集狩猎,紧倚自然,生存是主题。1万年前,发明农业,不愁温饱,与自然相安无事;生存与发展,并行不悖。200年前,发明蒸汽机,跨入“工业化”时代,财富激增,私欲膨胀,大肆掠夺自然,破坏自然,两主题尖锐对立,发展威胁生存。
危言耸听?不。当今世界,人口爆炸、物种灭绝、粮食短缺、能源危机、气候变暖、土地沙化毒化、水环境污染、水资源枯竭,已成不争的事实。
再来罗列上述数字,46亿年、6亿年、250万年、1万年和200年,可见生命酝酿,生物进化过程的漫长与艰难,而危险凸显,何等急促,这才是恐怖。
卫星、飞船、太空站、航天业半个世纪来加速前进,反映人类良知深深忧虑,地球行将废弃。古生代强势的物种三叶虫,灭绝了;中生代强势的物种恐龙,灭绝了;新生代情况如何?著名科学家霍金预言人类可能在200年内灭绝。200年!人类200年自戕,200年自救,惊心动魄!
自救两途,一去天上,哈勃前引,诺亚后随,茫茫宇宙,寻觅一颗宜居的星球。一留地上,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坚持环境保护,保护地球家园。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留在地上,积极参与城市河流治理与保护。已故水利学家熊达成先生说成都,“因水而兴,因水而荣,因水而困,因水而发”,用一个“水”字,贯穿城市2500年全程,历史、自然囊括一尽,极其精辟。这水,就是抱城二江,成都的母亲河。我们据以编辑《成都河流故事》,将用生动文字与图画,还原真实历史:母亲河汩汩滔滔,辛勤劳作不舍日夜,交通、运输、农灌、渔业、饮用、娱乐、行洪、泄污、消防、城防……哺育城市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城市发展、河流衰落,同步展现。大段叙述,希望端正人们对河流的认识,唤起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下流几道,道法自然是无为。”哲人已经远去,留下悬疑,我们必要深思:再无河流支持的城市复兴,是否真实?能否长久?
2010年12月
再版前言
唐 亚
河流是什么?
河流的功能是什么?
河流给人类发展带来什么?
人类在发展中又能为河流做些什么?
——其实,我们一直用这样的问题拷问自己。
水是生命的基础。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选择有水之处生活,并逐渐定居下来,发展成不同规模和类型的聚落,现今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是依河发展。
河流是城市的母亲。河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这种作用随时间的发展有很多变化。
城市因河而兴,城市也因河流干涸而消失。历史上许多城市的兴衰、迁移与河流有很大关系,一个国家经济或政治中心也常常因河流不能满足其发展而迁移。一些文明的消亡、我国一些历史朝代的更迭,也与河流或水资源密切相关。因此,治水水平反映一个时代对社会现实和对自然历史的理解。
河流是地球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有其独特、常常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的特质。从人类能够大规模改变河流特性100年左右的历史来看,大规模和高强度改变河流的后果,常常是人类不得不承受的生态灾难。当代不少人喜欢笔直的河流,更喜欢“提高土地价值”,对河流的“裁弯取直”,在城市到处可见,却少有人记得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不走直路才是河流的常态,与蜿蜒流淌河流带给人类的美和享受相比,正常的人们会发现那裁弯取直的河流是那么不入法眼,发现这些“直”河流在面对旱和涝时,几乎完全丧失了其应有的缓冲和调节能力,带来的是更大的破坏和损失。
人类历史,特别是人类大规模改变河流的历史,与河流的自然历史相比,极其短暂。用这种极其短暂而且极不系统的知识,修正百万年形成的河流形态,促人深思。河流的这样一些特质常常被人忽略,为了人类所谓的利益,不少人为河流“规定”了我们人类认为合理的路线,但至今为止,我们的这些“创举”很多已经被自然修复回原来的轨道,有些还需要继续接受自然的验证,相信还将回归自然,但却极为可能是在对人类造成损失的过程中回归。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尽管在很多方面已经取得了“支配”地位,但人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还仅仅是一个不能为所欲为的组分而已。对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地位的正确认识,似乎并没有随着科学的进步而有提高。
对年长的人们来说,河流初给他们的是河流本来的面目,河水是清澈的,尽管有时浑浊;河边的空气是清新的;河流是流淌的、弯曲的;河边是有水草的,水禽是常见的;河流是可用的,可以游泳,可以洗衣,可以淘米,可以洗菜;河流是有食物生产功能的,河边的人很少需要购买水产品;河流是具有运输功能的,河里行舟是常识,文人在河边常常会吟诗作对的激情,等等。
不幸,对年轻的人们来说,河流对他们不再具有上述这些特征了,对他们来说,河流总是是浑浊的,河边的空气是臭的,河底是深色的;河流常常不是明显流动的,河水是静的;河流中常常是没有水草的,除了喜污的少数种类外,很多水禽是见不到的;河流除了“纳污吞垢”外,没有任何用途,没有人敢在城市河流游泳、洗衣、淘米、洗菜,河流的鱼虾,也只有勇敢的人才享用;河里行舟在多数城市河流中已经绝迹,尚不知面对今天的河流,还有多少正常人有享受河流的激情。
稍微思考一下,我们的河流给我们少年儿童传递的完全是一种畸形、错误的概念,他们概念中的河流完全没有了自然河流的属性。这,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是否站在一个时代,可以开始思考还河流的本来面目?河流从过去具有的无数功能,变到今天“纳污吞垢”功能为主,体现了什么?
河流是城市之母,但城市管理者和居民常常并不善待之。人类对河流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拥有“技术”的人们,可以随意“充分”利用河流,随意改变河流的特性。历史上,人类对河流的干预是有限的,但近60年来,随着由“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人数量的增加,我们对自然的改造能力也大幅度上升,对河流已经从利用变成使用。为了更好地使用河流,一些河流消失了,一些河流被填埋了,一些河流被覆盖了,一些河流被改道了,一些河流被弃用了。这样的使用,已经带来河流大量的自然变化、社会变化和文化变化,使得现在的河流,多数丧生了其教育价值、文物价值、文化价值、休憩价值,以及其它几乎河流应该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成都,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2000多年来,成都河流发生了很多变化,成都的文化和历史也与河流密不可分。但近30年来,成都面临巨大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挑战,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努力应对这些挑战,探索解决或缓解当前面临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在成都市河流研究和保护方面有十余年的经历和积累,基于对成都市河流的认识和了解,大家认识到,有必要建立成都市河流历史的一个基础档案,为成都市民尤其是少年儿童提供有关成都河流的基础信息,以便认识成都河流的历史和变迁,重建市民真正的河流印象,为成都少年儿童呈现河流正确的自然属性提供基础信息。一本再版的《成都河流故事》,希望在这方面能有所助益。
我们也希望,让自然的河流回归,会出现在当下。
2018年3月
章 河流历史 一部社会发展史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
——《山海经·海内经》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官、愚俊之所生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
是以水者,万物之准也,诸生之淡也,违非得失之质也,是以无不满,无不居也,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产于金石,集于诸生,故曰水神。
是故具者何也?水是也。万物莫不以生,唯知其托者能为之正。具者,水是也,故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
——《管子.水地第三十九 》
从大禹治水到成都府南河综合治理,从城区河流治理到环城生态带建设,时光跨越四千年。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找寻久远与现代、传统与现实的河流 给我们的启示;追寻我们和河流,几千年不变的亲密;更期盼,自然的河流,回归它本来的奔腾……
成都平原治水历程
陈渭忠
一部成都水利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成都文明史。
已故水利专家熊达成先生把这部历史精辟地概括为16个字,称成都“因水而兴,因水而荣,因水而困,因水而发”。“因水而兴”是指古蜀开明王朝治理成都平原水患后,成都因治水而兴起;“因水而荣”是指李冰建都江堰,穿成都二江,后经历代不断发展,促进了成都的经济繁荣与文化昌明;“因水而困”是指近代水利文明的失落和困扰;“因水而发”是指当代对水利文明的振兴和发展。
因水而兴
成都平原具有悠久的治水历史。相传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从西蜀开始,《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开创了向东分洪的格局。3000多年前古蜀开明王朝,继承了大禹治水的理念,沿用向东分洪的治水格局,疏淘毗河,整治府河,凿宽金堂峡,全面治理成都平原的洪涝灾害。
成都平原因水而兴,还有赖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成都平原近代考古发现,大量史前城址都分布在河流故道周围,4000多年前,古蜀国已经开始有了国家的雏形。有耕地就需要兴修水利工程来疏通河道筑堤防洪,有城池就需要通过治水保护聚落免受水患。
为了适应治水的需要,古蜀的都城,从郫邑迁徙到新都,再由新都迁徙到广都,再由广都迁徙到成都,历2000多年,城名未变,城池未改,沿袭至今,成都因治水而兴起。
因水而荣
创建都江堰。秦灭蜀后,以蜀地为蜀郡,秦昭襄王晚期,蜀郡太守李冰创建都江堰、修建渠首工程的同时,“穿二江成都之中”。西汉司马迁《史记·河渠志》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冰乃拥江作堋。穿郫江、捡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两部记述都江堰经典的著作都把“成都二江”置于显要的位置,这是因为渠首工程与成都二江是都江堰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渠首工程,都江堰怎能化害为利?没有成都二江,都江堰又如何润泽天府?成都由此因水而昌盛繁荣。
构筑防洪屏障。晚唐高骈改郫江之前,“二江”相并而流,双过郡下,西汉扬雄《蜀都赋》这样描绘:“两江珥其前,九桥带其流”。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的城市格局。城池地处东北,“二江”流淌西南,既有取水之便、舟楫之利,又无洪水之患,这样的城河格局无疑是成功的,无怪乎成都自秦建城至唐代的1000年间,少有大水灾的记载,杜甫在《石犀行》中赞叹:“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张仪楼在唐宣明门附近,今成都西门一带。
造就“天府之国”。“二江”将成都平原打造为天府之国。在成都平原上延伸出许许多多支渠,构织成绿水盈盈、生机盎然的千年水网,让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陆海”,“水旱从人”的“天府”,在西蜀大地上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提升经济地位。“二江”使成都变成一座滨江城市,为成都构建了一水通天下的黄金水道,改变了成都地理位置上闭塞的劣势,沟通了西部内陆与东南沿海的联系,促进了成都的商贸繁荣,提升了成都的经济地位。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城市繁荣。秦代,成都就被称为“天府”;汉代,成都与洛阳、邯郸、临淄、南阳齐名,并列为全国五大都会;唐代,成都与大运河上的重要商埠扬州齐名,号称“扬一益二”。 在古蜀之都创造了同样辉煌的城市文明。
营造优美环境。“二江”的支流解玉溪与金水河均系唐代所开,自东向西,穿城而过,并与摩诃池构筑成完善的城市河湖水系,具有供水、排水、蓄水、滞洪、环保等多种功能,让成都成为名副其实的活水之都,为成都营造出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雅的生活空间,成为一座被鲜花和流水环绕的城市,拥有“四十里如锦绣”的满城芙蓉,“二十里中香不断”的梅花长廊,“远近林盘如绿岛,万顷佳禾似海洋”的独特林盘景观。这种境界在唐代—五代—宋代达到极致。在花蕊夫人的一百首宫词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孕育特色工艺。“二江”将岷江引入成都,不仅水量充足,而且水质优异,由此孕育了著名的成都丝绸—蜀锦,蜀汉政权在成都城南今百花潭一带设锦官城,故成都又有锦官城、锦城之别称。蜀锦行销魏、吴,成为蜀汉政权的重要财政收入。杜牧在扬州曾目睹“蜀锦红船重”的盛况。蜀中的“非物资文化遗产”蜀绣蜀锦、漆器、造纸制笺业、酿酒业也得益于优良的水质。
繁衍城镇群落。“二江”通航对成都平原的发展非常重要。由于水运便利,形成许多码头、村落和乡镇。汉代,于“二江”流域设置郫、新繁、新都、广都等县;唐代,成都府所领16县全部在都江堰灌区,其中大部分地处“二江”流域。成都平原县一级行政区的密度与长安、洛阳、扬州不相上下。成都平原人口东汉中期达182万,唐代达160万。
催生优秀作品。“二江”营造的优美生态环境和优雅的生活空间为寓居此地的文人墨客留下太多题材。江川之秀、景色之美、物产之丰,催生出历代咏颂成都的无数诗赋。文学史上,汉赋四大家蜀占三席,西汉杨雄、东晋左思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蜀都赋》;李白、杜甫、岑参、武元衡、刘禹锡、薛涛、花蕊夫人、宋祁、陆游、杨慎、杨燮、李调元等历代诗人留下许多咏诵成都的诗篇。尤以李白的《上皇西巡南京歌》为知名:“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更是描绘了成都美好的生态环境。
因水而困
宋末元初,宋元之间在四川盆地的战争连绵50年,蒙古军三次攻入成都,造成很大的破坏。明末清初,农民义军、清军、南明军、地方武装在成都平原的争战长达37年,破坏程度更为严重。两次战乱使成都城池毁灭,人口锐减,水利设施遭到重创。元、明、清三代政权稳定之后,虽然大力兴修水利,但是城乡水环境再也难以恢复到唐宋时期的境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方面水利建设成效斐然,建成以都江堰为骨干的系统水利工程,为防洪安全、农田灌溉及城乡供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岷江水资源的超强度开发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江河水量锐减,水质变差,严重影响河流健康生命及城乡水环境。其重要标志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湖池消失。历史上成都湖池众多,《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二十七年(张)仪与(张)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其筑城取土,去城十里,因以养鱼,今万岁池是也。城北又有龙坝池,城东有千秋池,城西有柳池,西北有天井池,津流径通,冬夏不竭,其园囿因之。”城内湖池为摩诃池,摩诃池始成于隋,完善于唐,五代前蜀、后蜀期间,两度扩建,精心呵护,并傍池建造蜀王宫苑,改称宣华苑,摩诃池成为皇家园囿,达到境界;南宋以后,摩诃池逐渐萎缩,明洪武十八年(1385),将大半个摩诃池填平,修建蜀王府,民间称为皇城;清康熙四年(1665),于蜀王府废墟上兴建贡院;民国3年(1914)被全部填平,作为演武场。至此,历时1300余年的摩诃池,从成都城区地图上完全消失,无迹可寻,仅为后人留下无尽惋惜。
除《华阳国志·蜀志》上记载的千秋池、龙坝池、柳池、天井池;郫江故道上还形成上莲池(江渎池)、中莲池、下莲池、方池;此外,还有两处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古池,一处是西汉杨雄宅第旁的洗墨池,又称墨池,在今青龙街一带。另一处是蜀汉名将赵云的洗马池,又名子龙塘,相传为将军洗马之处,在今竹林巷。成都城内的这些湖池俱已消失殆尽。
幸存的湖池为万岁池,又称白莲池,位于北郊磨盘山南麓,该池系修筑秦城取土之时形成,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1956年成都市渔场迁建至此,水面面积总计500余亩,现由通威公司经营管理,基本上保存近代原有水面。
二是河渠湮没。成都城内原有不少河渠,并与湖池“津流径通”,负盛名者,一条为解玉溪,一条为金水河(金河),均为唐代所开凿,与摩诃池构筑成完整的河湖水系。解玉溪系唐贞元元年(785)西川节度使韦皋所开,自西北引郫江水入城,斜穿市境,从大慈寺旁流过,于城东南回归郫江,因溪中有细沙可打磨玉器,故名。解玉溪的开通适应了城市向东发展的需要,城市东部市场和街坊迅速发展起来,大慈寺一带还形成夜市。宋代以后,解玉溪逐渐消失了。
金河系大中七年(853)西川节度使白敏中所开,自城西入,横贯市境,由城东出,汇入郫江。明初填平摩诃池建成蜀王府后,环蜀王府开凿了一条御河,金河、御河成为明代以后中心城区的主要水脉,明代以后曾三次对金河御河进行大规模整修。次是明嘉靖四十五年(1565)四川巡抚谭纶和成都知府刘侃主持的大修;第二次是清雍正九年(1731)四川巡抚宪德和成都知府项城主持的大修;第三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50年春季整修金河、御河,1952—1953年御河经全面整治后,面貌焕然一新,河水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文化大革命”期间,1970年12月、1971年12月御河、金河相继改建为地下防空工程。滋润成都城区585年的御河、1118年的金河,相继消失,湮没地下。
三是水网萎缩。都江堰渠系的延伸和扩展,在成都平原上构筑成一张河渠纵横、能灌能排、绿水盈盈、生机盎然的千年水网,不仅让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而且在成都平原上营造出独具魅力的居住群落——林盘。一条条小溪,一笼笼竹林,一间间茅舍,一缕缕炊烟,小桥流水,茂林修竹,如诗如画,如一曲美妙绝伦的田园交响曲。由于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都江堰灌区的扩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千年水网在萎缩,水量在减少,水质在变差。过去的沟渠里,常年清流不断,只有岁修期间才短暂停水;现在的沟渠里,是常年排放污水,只有春灌期间才有清水流入。
四是锦江退化。历史上,锦江(府河、南河)是一条多功能的河道,具有供水、排水、灌溉、防洪、航运、漂木、水产、动能、娱乐、防御等十大功能。水量充沛,水质优异,水生态良好,水环境优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都江堰灌区的扩展及成都东郊工业区的兴起,东风渠要从府河引水,沙河要从府河分水,使得府河水量锐减;在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污染河流。2006年,一个由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在检测中发现,府河出成都市境黄龙溪断面的水质以Ⅴ(五)类和劣Ⅴ(五)类为主,全年零达标。水量锐减,水质恶化,也使府河的许多功能消失:航运功能消失了,枯竭的江水怎能托起“东吴万里船”?水产功能消失了,污浊的河水里,鱼虾怎能生存?娱乐功能消失了,优美的水环境荡然无存,何以留住游人?一条多功能的河道退化成泄洪排污的臭水沟。
因水而发
面对强烈的历史反差,面对两河的满目疮痍,面对水利文明的无情失落,严峻的现实激励了成都人民重振昔日辉煌的雄心。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有识之士纷纷呼吁治理府河、南河。1985年7月7日,《成都晚报》发表龙江路小学10名少先队员写给成都市市长胡懋洲的一封信,提出“保护母亲河,治理母亲河”的倡议。成都市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体察民意,于1993年启动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从而揭开了新时代成都人民新一轮治水高潮的序幕。
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1993年1月27日动工的中心城区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于1997年12月27日顺利结束,标志着府南河综合整治期工程的圆满完成。一期工程历时五载,耗资27亿元,共完成防洪、治污、道路管网、绿化、安居、文化等六项工程。整治一新的府河、南河,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540多家有污染的企业迁出沿河地带,25公里的排污干管拦截污水集中处理;建成15公里长的内环路,环绕府河南河而行;沿河开辟绿地25公顷,植树2万多株,为两河注入盎然生机;10万人告别狭窄破烂的旧居,迁入宽敞舒适的新房;营造了活水公园,架设了安顺廊桥,重修了合江古亭,为两河增添了文化内涵。两河治理的巨大成就,为万民所称颂,为国内外所瞩目,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及其他国际组织颁发的多项奖励。1998—2002年又启动了府南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包括府河防洪总出口工程,历时5年,耗资15.5亿元。
沙河综合整治工程。沙河古称升仙水,为成都东郊的重要灌排河道。新中国成立后,兴建东郊工业区,沙河变成城市供水大动脉,每年为城市输送36亿立方米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农业用水,成都人民称之为生命之河。随着成都市实施向东向南发展的战略,实施东郊工业区调整的决策,沙河的功能也随之变化。2001年沙河综合整治工程动工,2004年12月31日基本完成,历时3年,耗资32.48亿元。沙河治理按照生态河道的理念设计,纵向保持自然河势,横向采用梯形断面,护坡绿草茵茵,两岸林木葱笼,沿河300多公顷绿地上,乔木、灌木、花卉、草坪交织成立体绿色景观。沿河营建了北湖凝翠、新绿水碾、三洞古桥、科技秀苑、麻石烟云、沙河客家、塔山春晓、东篱翠湖等八大景观。沙河治理是成都人民继府南河综合整治之后,谱写的与时俱进治水新篇章,2006年荣获国际河流舍斯奖,是中国获得此项的条河流。
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2002年10月成都市启动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共包括4个子项目:一是对二环路以内230条街道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并同步开展道路整治;二是对三环路以内的29条中小河道进行综合整治;三是新建第二、第三、第四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0万立方米/日;第四是对10841户河流排水单元户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整个工程共投资60亿元,历时3年,于2005年完成。
62条中小河流小流域治理。2006—2009年成都市综合整治水环境由干流向支流扩展,由局部向全流域扩展,由单一工程措施向多种措施并举转变,由重建设轻管理向建设与管理并重转变。分3年完成62条中小河流小流域综合治理,并建立健全了小流域长效管理机制。
成都市1993年启动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揭开了新一轮治水高潮序幕,前后历时10年,一二期工程耗资42.5亿元,虽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还存在较大差距,成都市的河道治理尚处于以治理污染为目标的初级阶段,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进入以生态修复为目标的高级阶段,与之相比至少存在50年的差距。为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治理水环境。健康的河流,良好的水生态,优美的水环境是成都市未来的目标。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