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43054
1.《潇湘晨报》创办人首部慢忆时光散文集——以湖湘原始野性而生命力旺烈的文字,描绘出于岁月错落中的故乡温情和五彩斑斓的少年时光。
2.汪涵倾声领读,著名文学作家余秋雨、唐浩明、韩少功、残雪、洪晃联合推荐。
3.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张炜作序推荐——这是一场追忆的逝水年华,一个离我们遥遥无测、邈远到难以言喻的空阔世界。
4.
质朴如山风的文字,记录了岁月错落中念念不忘的少年时光与人性温情,流露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就像作者文中所写——当我们将世界几乎走遍,才发现这一辈子的奔走,仍没能走出那个童年和少年的小镇。《日子疯长》是一本值得大家细细品读的好书。
5.本书有声版由汪涵、王丽坤领读,周扬演播,欢迎扫描书中二维码收听。
1.内容简介
《潇湘晨报》创办人首部慢忆时光散文集。
《日子疯长》质朴如山风的文字,记录了岁月错落中念念不忘的少年时光与人性温情,流露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就像作者文中所写——当我们将世界几乎走遍,才发现这一辈子的奔走,仍没能走出那个童年和少年的小镇。
《日子疯长》是一本值得大家细细品读的好书。
序·张炜
推荐语·余秋雨
·唐浩明
·韩少功
·残雪
·洪晃
·汪涵
自序
母亲往事
我家三婶
走不出的小镇
大 姑
属猫的父亲
栋师傅
少年农事
财先生
李伯与金伯
祖父的梨树
山 上
湖 畔
梅大伯
我的朋友吴卵泡
跋
再慢的日子,过起来都快。
千禧那晚,我独自蜷缩在书房里,清点即将过去的二十世纪。就在千年之钟敲响的一刻,我莫名地想起了祖母说过的一句话:“日子,慌乱仓皇得像一把疯长的稻草!”
我不知道,一字不识的祖母,怎么可以说出这么一句深刻而文雅的话来。读过媒体拼尽才情撰写的辞别文稿,我觉得,祖母的话,才是对二十世纪最精当的描述。
一晃,新世纪又快过去二十年了。因为写作,我重新回到少年时代,捡拾起已经成历史的故乡人事。每每进入一个记忆中的故事,我又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祖母的这句话,浮现出那些日子的种种慌乱与仓皇:旧俗的废止与新规的张立,故景的消亡与新物的生长,审美的倦怠与求生的决绝,顺命的乖张与抗命的狂悖……初衷与结果南辕北辙,宣言与行为背道而驰,良善和邪恶互为因果,得势和败北殊途同归。这个看上去像慌乱追寻又像仓皇出逃的世纪,岁月被捣碎成一堆空洞的日子,日子被挤榨成一串干瘪的岁月,恰如田地里疯长的稻禾。
究其动机,我写这些人事,并不是为了给二十世纪一个删繁就简的抽象评判,也不是为了印证祖母几十年前所说的那句话。于我而言,时代只是一日一日的日子,历史只是一个一个的个人。无论身处哪个时代,一日一日的日子,总会有苦也有甜;一个一个的个人,总是有悲也有喜。置身其中的每个个体,其苦其甜,其悲其喜,都是连筋连骨、动情动心的真实人生。
我当然明白,文中所载的那段岁月,注定是要在历史中浓墨重彩的。其臧其否,也必将为后人们长久地争来论去。不管未来的史学家们如何评判,我笔下的这些人事,都会兀自生活在评判之外。他们中,命运顺遂的未必适得其所,命运乖悖的未必咎由自取。无论历史的逻辑是否忽略这些人事,但对他们而言,时代过去了,日子却留了下来。
我一直质疑所谓的大历史观。见史不见人,是历史学家们的特权。对文学家来说,任何历史都是不可替代、不可重复的个人史。史学家评判的昏暗岁月,一定有过光彩的日子;后世人艳羡的幸运人群,一定有着悲怆的个人。在生命的意义里,光彩的日子,哪怕只有一日也不可被忽略;悲怆的个人,即使只是一个亦不能被丢弃。
这自然只是个人的文学态度。星光灿烂的作家群里,也有好些被喻为编年史家的。或许是因为我对弱小和孤独的生命天性敏感,抑或是弱小和孤独的生命铸就了我审美的天性,因而我的这一写作立场,并非基于某种社会学认知,而是源自个人的审美本性:在峻岭之巅,我更关注小丘;在洪涛之畔,我会流连涓流。子夜独行,为远处一星未眠的灯火,我会热泪盈眶;雁阵排空,为天际一只掉队的孤雁,我会揪心不安;年节欢宴,为门外一个行乞的叫花子,我会黯然失神;春花烂漫,为路旁一棵迟萌的草芽,我会欣喜若狂……
其实,我始终都在逃避和压抑这种天性。近二十年,我一直作为一个纯粹的经济人而存在,不仅放弃了成为作家的少年梦想,而且与旧时的文学圈子渐行渐远。无奈,天性就是天性,可扼制却无法割弃。年前的一个周日,我在书房翻读鲁迅先生的手稿,忽然心头一热,拿起一管毛笔坐上案头,情不自禁地写作起来。也不知为什么,祖母所说的那些疯长的日子,竟如泉水一般突涌出来。这便是我散文创作的缘起。即使在今天,我打算将一年来所写的这些文字,零零星星聚拢来结集出版了,仍说不清为什么要写下这些旧人旧事。不过我敢肯定,断然不是为了怀旧、讽今,或者警示未来那么风雅而宏大的目的 ,也不是为了向某部巨著、哪位大师致敬那么猥琐而堂皇的意愿。也许,仅仅是因为那是一种真诚而实在的生存。毕竟,疯长的稻草也是稻禾,疯长的日子也是岁月。
再虚的日子,过起来也就实了。
毛子
2018年 1月 31日于抱朴庐
·张炜·
·余秋雨·
中国著名当代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作家、散文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上海图书馆理事长
质朴叙事,在文学写作中*重要,也*艰难。龚曙光先生用质朴的笔调写出了一个质朴的家乡,质朴的童年,满纸厚味,让人舍不得快读。当代年轻人不要以为这只是远年故事,其实,里边的悲欢人情、冰雪炭火、梨花书声,就是我们生命的土地——永远的中国。
·唐浩明·
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曾获*届、第二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翻开《日子疯长》,便被*句,*篇吸引。读完全书,好几天没能从那座龚家老屋场,那个梦溪小镇里走出来。
曙光用他那带有湖湘原始野性而生命力旺烈的文字,招回了自己的童年与青春:田畴桑林、捉虫弄鱼、母亲三婶、李伯金伯。一切都自然、真实、本色、活脱。那是一个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时代,那是一群与我们相惜相通的人物……
·韩少功·
著名作家,曾获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杰出作家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美国第二届纽曼华语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悲悯于情,洞明于智,鲜活而凝重于文。梦故园点滴透功力,怀亲友寻常见大心。说是试啼之作,却有厚积薄发脱俗孤高之大气象。
·残雪·
著名女作家,曾获得美国纽斯达克文学奖提名,美国*翻译图书奖提名,英国伦敦独立外国小说奖提名。
阅读龚曙光的散文集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惊喜的旅程,这些质朴的篇章具有令人难忘的独特魅力。更为难得的是,它们还以其原始的情感爆发力突入到了人类历史的昏暗的深渊,让读者从那里辨认出我们自己可能具有的模样。
·洪晃·
出版人,专栏作家。
看龚曙光的散文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过去交往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很商务很正经:熟悉是因为有一次他带我去吃湖南的小馆子,一张矮桌,几个小凳,让我*次感到他的乡情。《日子疯长》的每一篇,都像这个快销时代一个农家小馆为你准备的精神食粮:淳朴的文字,浓郁的乡愁,深奥的哲理。这种真诚而稀罕的叙事,很容易让你折射到自己的生活,是一面人生的镜子。
·汪涵·
主持人,制片人。
一个人的有趣是因为他明白无常即正常,知道如何在薄情的世界里多情地活着。曙光兄的有趣,就是把他行走在那段疯长日子里获取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在手心揉搓出来的千帆过尽的旷达之气。所以我喜欢跟有趣味的他扯卵谈,也喜欢读有才情的他码的文字,因为从中可以想起过去的自己,看见未来的我们。日子疯长,我们都是时间的粮食……
母亲小姐出身丫鬟命,是个典型的富家穷小姐。
母亲的外婆家很富有。老辈人说澧州城出北门,沃野数十里,当年大多是向家的田土。向家便是母亲的外婆家。湘西北一带,说到富甲一方,安福的蒋家、界岭的向家,在当地有口皆碑。蒋家便是丁玲的老家。后来有考证称,兵败亡命到石门夹山寺的李自成,将家人和财富安置在距夹山几十里外的安福,改姓为蒋。能与当年的蒋家齐名,可见母亲外婆家不只是一般的有钱人家。
有一回,聊到《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母亲轻描淡写地说:我外婆家有新旧两个园子,每个都有大观园那么大。尽管母亲淡淡的语气不像吹牛,但母亲离开外婆家时尚小,儿时对空间的记忆往往会夸大许多。母亲见我怀疑,便说有一年躲日本飞机,国军一个团的官兵及武器粮草,藏在老园子里,日本飞机竟没有找到一个兵。大学时我去了一趟界岭,在母亲描述的老园子前待了许久。园子1949年后分给了农民,据说住了一个生产队的农户。我去时绝大多数住户已搬走,房屋坍塌得不成样子,只是轮廓还在。前面一口巨大的水塘,呈腰子形横在一座陡峭的山峰前,老园子便建在山水之间一块开阔的平地上。主人在水塘上修了一条路,路上建了一座吊桥,如果将吊桥拉起来,外人除非游泳才可能进到园子。一位靠在断墙边晒太阳的老人告诉我,当年贺龙率兵攻打澧州城,有当地人点水,建议贺龙中途攻打向家园子,顺手牵羊捞些金银粮草回去。据说贺龙一看,园子不好打,怕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误了攻打澧州的正事,老园子侥幸躲过一劫。母亲的记忆也好,老人的传说也罢,如今已都不可考,不过向家的富甲一方,却是毋庸置疑的。
母亲的母亲嫁到戴家,乡邻公认是明珠暗投。母亲的父亲家姓戴,那时已家道中落,除了一块进士及第的镏金大匾,当年的尊荣所剩无几。
母亲的父亲很上进,立志中兴家道,重振门庭,于是投笔从戎。先入黄埔,后进南京陆军大学,在民国纷繁复杂的军阀谱系中,算得上嫡系正统。母亲的父亲身在军旅,平常难得回家,年幼的母亲没和父亲见过几面。
作为向家大小姐的母亲的母亲,似乎并不在意夫君的这份志向,也不抱怨这种聚少离多的生活,更乐意生活在娘家的老园子里。母亲便一年四季待在向家的时候多,住在戴家的日子少。
记忆中母亲的舅舅很多,有在外念洋书并出洋留学的,也有在当地任县党部官员的,还有在家什么都不做,成天酗酒烧烟、纳妾收小的。舅舅们各忙各的,没人关注这个寄居向家的外甥女,甚至对这个嫁出门的妹妹亦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冷漠。婶娘们更是你一言我一语冷嘲热讽,虽有外婆疼爱,母亲和母亲的母亲都有一种寄人篱下的尴尬和郁闷。没多久,母亲三四岁时,母亲的母亲抑郁而死,将母亲孤零零地扔在了向家。
谈及母亲的母亲的死因,一位婶娘隐约告诉母亲,说母亲不是戴家的骨肉。言下之意是向家大小姐另有所爱,而且与戴家公子是奉子成婚。那时母亲尚小,并不明白这事意味着什么,对她的命运会有什么影响,只当是婶娘们惯常的饶舌。懂事后母亲想起向家的这则飞短流长,又觉得将信将疑,因为母亲对婆家的冷淡,父亲对母亲的疏远,除了家世和个性的原因外,似乎另有隐情。多年后母亲和我说起,我倒觉得以向家当年的家世与家风,大小姐以爱情抵抗婚约,做出点红杏出墙的壮举,似乎也在情理中。
这件事的后果是苦了母亲。母亲的父亲不久便续弦再娶。有了上次迎娶富家千金的教训,这次娶了一个贫寒人家的女儿,并很快生下一男一女。在这个新组建的家庭里,母亲成了外人。母亲的父亲依然在外戎马倥偬,继母带着三个孩子在家。即使继母不是生性刻薄,母亲在家也要带弟妹,洗尿片,打猪草……
母亲的外婆去世后,母亲成了真正的孤儿。在富有的向家和败落的戴家,母亲都是无人疼爱的无娘崽!就在外婆死去的那一刻,“家”便在母亲的情感世界中彻底坍塌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