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215862
编辑推荐
人人都说“生气不好”。
日本情绪管理大师福田健说:生气也是一种交流。
谁都可以生气。
从对生气的误解中解放出来!
大师教你生气的技术和应对生气的技术。
内容简介
日常人际交往时,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和矛盾,也会让人忍不住“生气”。当你遇到这种情况时,你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应对,以怎样的方式来处理呢?通过与对方沟通,问题是否得以解决?你从中又得到什么启发……
本书作者日本口才研究所所长福田健先生通过一些生活化的“生气”案例,帮助我们分析和探究生气的根源,也说明了在不同情况下正确应对“生气”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并总结出一些心得,帮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实现良性沟通、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本书作者日本口才研究所所长福田健先生通过一些生活化的“生气”案例,帮助我们分析和探究生气的根源,也说明了在不同情况下正确应对“生气”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并总结出一些心得,帮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实现良性沟通、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目 录
第一章 不满的话就生气吧!
▼ 本章要点——生气的益处【在生气中所得到的】
1.对不当的事情,直接说出其不当 / 003
男人流泪也不稀奇的时代 / 003
首先尝试用语言表现出来 / 005
2.即使忍耐,怒气也不会消失 / 009
“发火”是因为“忍耐不够”吗? / 009
以明确的态度面对对方 / 011
3.不隐瞒才能形成良好的关系 / 014
为什么想隐瞒生气? / 014
即使隐瞒本心,也会马上被发觉 / 016
4.“生气”的根源在于想要改善现状的强烈愿望 / 017
人为什么生气? / 017
生气也需要大量的计算 / 018
你生气的标准是什么? / 021
从为何事而生气可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 / 022
围绕“报告”,我们进一步展开议论 / 023
如果放弃了生气,那么以前所做的都白费了 / 026
5.这样做,心情会变得轻松 / 028
“不生气”与“不能生气”的区别 / 028
“试着说出口”,会明白很多事情 / 031
第二章 不生气为好的场合
▼ 本章要点——生气时不要这样做【这样的做法令人讨厌】
1.“容易发火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 035
“生气”与“发火”有什么不同? / 035
为什么“发火的人”在增多? / 037
中年人生气的理由是? / 038
年轻人令人意外地更容易发火 / 039
2.生气也是一种交流 / 041
单方面地发出信息并非交流 / 041
为了能在生气时保持冷静而需要注意的事项 / 042
单方面告知就算结束了吗? / 044
对于不想倾听他人意见的对手,你怎么办呢? / 046
3.改变浮躁、变得快乐之法 / 049
关于三木清所说的“三种怒” / 049
与生气相比,身体状况管理更要优先 / 051
改变不高兴的方法 / 052
4.当事情未如期望的那样发展时,就考验你的说话能力了 / 056
为守护自己的名誉而生气 / 056
因对方未回应而生气 / 057
向别人托付事情被拒绝时 / 058
当自己的意见遭到反对时 / 059
5.不可以生气的三种情况 / 061
如果不能将自己的意见正确传达给对方,生气就没意义 / 061
关键时刻保护对方 / 063
也有令你无法生气的对手 / 065
第三章 生气的艺术
▼ 本章要点——生气的要诀【生气方法的十个原则】
1.让日常关系起到作用 / 071
通过打招呼来打下人际关系基础 / 071
生气也需要得到对方许可 / 074
了解生气方式的特点 / 076
2.认清情感的真实面目 / 081
为了使情感表达更加丰富 / 081
“怒”这种情感,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 / 084
当怒气遭到抑制时,你会怎样呢? / 085
生气是人的主观意识的情感表现 / 088
探究作为生气的根源的情感面目 / 090
以自己的情感为优先 / 094
3.良好地传达生气情绪的方法 / 097
(1)控制生气 / 097
呼一口气,平复心情 / 098
通过活动身体,改变心情 / 099
回忆自己平静处理事务时的场景 / 101
(2)怎样表现生气? / 103
不能突然否定对方 / 104
首先说一句肯定对方的话 / 106
说出“我是这样感觉的” / 108
(3)以正常的声音慢慢地说 / 114
用声音可以调节心情 / 114
声音小的人应该懂得的事情 / 115
(4)试着将生气时的心情写到纸上 / 117
把心情写到纸上的两个好处 / 119
怎样写能看得清自己的心情? / 120
(5)即使生气也绝不能说的一句话 / 122
致命的一句话 / 122
所谓“触及逆鳞”的一句话 / 125
“绝交”这个词成为废词的背景 / 126
第四章 生气之后的收尾方法
▼ 本章要点——不能生完气就不管了【收尾的十个原则】
1.因收尾的方法不同,人际关系也会变得不同 / 131
不生气的最大理由,是不知道生气之后如何面对 / 131
对生气的对象说“谢谢” / 132
确认希望对方怎么做 / 133
2.生气也无法沟通时 / 135
如果对方满不在乎,你怎么办? / 135
对做出“不在意表情”的对方,如何进行收尾? / 136
笑着进行敷衍的类型 / 138
3.留出时间进行思考 / 140
不要仅限于单方面的通知 / 140
逼迫对方当时解决问题的人 / 142
4.错误生气时的收尾方法 / 144
喝酒时注意不要生气过火 / 144
不能生完气就不管了 / 146
5.利落地结束生气的方法 / 148
第五章 关于“应对生气的方法”的心得
▼ 本章要点——应对生气方法的心得【倾听的十个原则】
1.在他人对你生气的过程中成长 / 153
“生气的技巧”通过与“应对生气的技巧”相互作用而成熟 / 153
即使抱怨对方“采取高高在上的态度”,也没什么用 / 155
2.生气者需要倾听者的支持,才能达成沟通 / 158
对方生气时,正是你“能够听到其真心话”的良机 / 158
生气者需要听者的支持 / 160
3.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应对生气的方法 / 162
通过提问,让对方注意 / 162
询问出对方生气的根本原因 / 164
4.通过态度表现自己在倾听 / 168
越是在自己生气的时候,越要注意自己的态度 / 168
以态度表示在倾听 / 169
倾听时需要留意的三个要点 / 170
5.当对方大声喊叫时,你怎么办? / 173
不上对方挑衅的当,表示“你说的意思我没理解” / 173
真正有能力的人会以平静的语气表达生气 / 174
后记 / 176
▼ 本章要点——生气的益处【在生气中所得到的】
1.对不当的事情,直接说出其不当 / 003
男人流泪也不稀奇的时代 / 003
首先尝试用语言表现出来 / 005
2.即使忍耐,怒气也不会消失 / 009
“发火”是因为“忍耐不够”吗? / 009
以明确的态度面对对方 / 011
3.不隐瞒才能形成良好的关系 / 014
为什么想隐瞒生气? / 014
即使隐瞒本心,也会马上被发觉 / 016
4.“生气”的根源在于想要改善现状的强烈愿望 / 017
人为什么生气? / 017
生气也需要大量的计算 / 018
你生气的标准是什么? / 021
从为何事而生气可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 / 022
围绕“报告”,我们进一步展开议论 / 023
如果放弃了生气,那么以前所做的都白费了 / 026
5.这样做,心情会变得轻松 / 028
“不生气”与“不能生气”的区别 / 028
“试着说出口”,会明白很多事情 / 031
第二章 不生气为好的场合
▼ 本章要点——生气时不要这样做【这样的做法令人讨厌】
1.“容易发火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 035
“生气”与“发火”有什么不同? / 035
为什么“发火的人”在增多? / 037
中年人生气的理由是? / 038
年轻人令人意外地更容易发火 / 039
2.生气也是一种交流 / 041
单方面地发出信息并非交流 / 041
为了能在生气时保持冷静而需要注意的事项 / 042
单方面告知就算结束了吗? / 044
对于不想倾听他人意见的对手,你怎么办呢? / 046
3.改变浮躁、变得快乐之法 / 049
关于三木清所说的“三种怒” / 049
与生气相比,身体状况管理更要优先 / 051
改变不高兴的方法 / 052
4.当事情未如期望的那样发展时,就考验你的说话能力了 / 056
为守护自己的名誉而生气 / 056
因对方未回应而生气 / 057
向别人托付事情被拒绝时 / 058
当自己的意见遭到反对时 / 059
5.不可以生气的三种情况 / 061
如果不能将自己的意见正确传达给对方,生气就没意义 / 061
关键时刻保护对方 / 063
也有令你无法生气的对手 / 065
第三章 生气的艺术
▼ 本章要点——生气的要诀【生气方法的十个原则】
1.让日常关系起到作用 / 071
通过打招呼来打下人际关系基础 / 071
生气也需要得到对方许可 / 074
了解生气方式的特点 / 076
2.认清情感的真实面目 / 081
为了使情感表达更加丰富 / 081
“怒”这种情感,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 / 084
当怒气遭到抑制时,你会怎样呢? / 085
生气是人的主观意识的情感表现 / 088
探究作为生气的根源的情感面目 / 090
以自己的情感为优先 / 094
3.良好地传达生气情绪的方法 / 097
(1)控制生气 / 097
呼一口气,平复心情 / 098
通过活动身体,改变心情 / 099
回忆自己平静处理事务时的场景 / 101
(2)怎样表现生气? / 103
不能突然否定对方 / 104
首先说一句肯定对方的话 / 106
说出“我是这样感觉的” / 108
(3)以正常的声音慢慢地说 / 114
用声音可以调节心情 / 114
声音小的人应该懂得的事情 / 115
(4)试着将生气时的心情写到纸上 / 117
把心情写到纸上的两个好处 / 119
怎样写能看得清自己的心情? / 120
(5)即使生气也绝不能说的一句话 / 122
致命的一句话 / 122
所谓“触及逆鳞”的一句话 / 125
“绝交”这个词成为废词的背景 / 126
第四章 生气之后的收尾方法
▼ 本章要点——不能生完气就不管了【收尾的十个原则】
1.因收尾的方法不同,人际关系也会变得不同 / 131
不生气的最大理由,是不知道生气之后如何面对 / 131
对生气的对象说“谢谢” / 132
确认希望对方怎么做 / 133
2.生气也无法沟通时 / 135
如果对方满不在乎,你怎么办? / 135
对做出“不在意表情”的对方,如何进行收尾? / 136
笑着进行敷衍的类型 / 138
3.留出时间进行思考 / 140
不要仅限于单方面的通知 / 140
逼迫对方当时解决问题的人 / 142
4.错误生气时的收尾方法 / 144
喝酒时注意不要生气过火 / 144
不能生完气就不管了 / 146
5.利落地结束生气的方法 / 148
第五章 关于“应对生气的方法”的心得
▼ 本章要点——应对生气方法的心得【倾听的十个原则】
1.在他人对你生气的过程中成长 / 153
“生气的技巧”通过与“应对生气的技巧”相互作用而成熟 / 153
即使抱怨对方“采取高高在上的态度”,也没什么用 / 155
2.生气者需要倾听者的支持,才能达成沟通 / 158
对方生气时,正是你“能够听到其真心话”的良机 / 158
生气者需要听者的支持 / 160
3.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应对生气的方法 / 162
通过提问,让对方注意 / 162
询问出对方生气的根本原因 / 164
4.通过态度表现自己在倾听 / 168
越是在自己生气的时候,越要注意自己的态度 / 168
以态度表示在倾听 / 169
倾听时需要留意的三个要点 / 170
5.当对方大声喊叫时,你怎么办? / 173
不上对方挑衅的当,表示“你说的意思我没理解” / 173
真正有能力的人会以平静的语气表达生气 / 174
后记 / 176
前 言
生气是件好事
“有钱人不吵架”是有魔力的低语
沿着笔直道路前行的轿车经过丁字路口时,一辆小型车一刻未停地从左侧插了进来。
因为事发突然,直行的轿车虽然紧急刹车,但也未能完全避开闯入的车辆,在“吱”的一声刹车声后,现场紧接着传来“咚”的一声车辆碰撞声。
直行轿车的后侧面与从左侧闯入的小型车的保险杠发生碰撞,两辆车分别被弹至一米以外,同时停了下来。
附近的行人有数人停下了脚步,同时,这两辆车的司机也从各自的车上走了下来。
那辆小型车在进入丁字路口时一刻都没有减速,过错明显就在这一方,通常情况下,轿车司机会责备小型车司机说:“太危险了!你为什么突然插了进来?”但这次,轿车司机只是以平静的语气问道:“没问题吧?没受伤吧?”
驾驶小型车的是一位50岁左右的男子,他回答道:“嗯,没问题。不过,您的车的后部好像凹了下去。”
这时,坐在轿车后座上那位年长的、看起来很富有的绅士,悠然地走下了车,回应道:“不,不用担心。您的车的保险杠没问题吧?”
这种温和的、担心着对方的态度,让小型车的司机感到很过意不去。
“实在对不起!是我没注意。我来承担修理费……”
“不,由我们共同来承担,怎么样?”
年长的男士拿出名片说道:“这是我的名片。您如果有什么问题,请联系我。”
小型车的司机也赶紧从口袋中找出名片递过去,不安地低着头说:“对不起。如果有什么事请务必联系我……”
事情继续这样平和地发展着。
围观的几个行人原本以为会看到激烈的争吵,结果事情的发展脱离了人们的预想,完全没有发展成什么麻烦事。对那位稍施一礼离去后的绅士,人们议论道: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有钱人不吵架’吧?”
“这个人真了不起!估计是哪个公司的社长吧?”
两个当事人相互道歉、鞠躬的样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是我半年前所碰到的场面。
遭受意外时不急于指责对方,能在得到对方感谢的同时,理顺事态,这样的处理既巧妙,又优秀。
只是当时在场的那个男子所说的“有钱人不吵架”,仍然印在我的心上。
没有责怪对方的疏忽大意,反而担心对方是否受伤,也不向对方要求车辆凹痕的修理费用,可以说,正是因为有金钱上的余裕,才能这样做事吧?那么,修理费由自己来承担,是不是吃亏了呢?其实并非如此。事情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解决,还收获了对方的敬意,从这点来看,也可以说是占便宜了。那个有钱人可能是在准确地计算了整件事情之后,才做出那样的举动吧。
从有钱人的立场而言,不吵架、不大声发脾气,可能会更不费事、更顺利地处理好事情,所以才做到不去生气。
对人而言,无论是谁,都“不想吃亏”,而“避免吃亏”就是最佳选择。
那个有钱人不吵架、不生气,就是因为他遵循了这个原则。
但是,“不吵架,不生气”未必就适合“有钱人”以外的人。
不过,普通人因遇到不公正对待而生起气来时,也会被忠告说:“常言道:有钱人不吵架。生气得不到任何结果。不生气为好。”也就是说,将“有钱人不吵架”作为“生气不好”的理由,扩大应用到有钱人以外的人。
大多数人并不是有钱人,所以,当被劝说“有钱人不吵架”时,人们通常会明确地否定道:“我不是有钱人。”
但是这时就会有人将“有钱人”替换为“钱财宽裕的人”“成功的人”,以“钱财宽裕的人不吵架”“成功的人不生气”为理由,向你劝说道:不生气为好。
在这里,作为第二个问题,我想提出疑问:生气真的不好吗?
虽然认真埋头工作是好事,但上司不断将新的工作交给你,无法忍受重负的部下难免会生起气来。
这时,不知从哪里传来悄声低语:“还是辞职为好。生气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
这时,你会想到“嗯,没什么值得生气的”,因而停止“生气”。
请你不要忘记,“有钱人不吵架”(生气也得不到什么)这句话就如同“有魔力的低语”一般,让你相信“生气不好”。
是“好”还是“坏”,不生气试试就不会知道
任何事都是如此,在没有尝试之前,其结果是不可预知的。
而尝试之后,结果是好是坏,是顺利还是不顺利,就会明了。
已经习惯了方便舒适生活的我们,都会非常想保持这种舒适愉快的状态。
也许正因为如此,对于那些结果不明确的事情,我们会尽量去避免。
在做事前,我们会制订计划,做好准备,以确保事情按照预想的趋势发展,然后才去着手行动。当然,这样做不仅安全,顺利进行的可能性也大。
这里有两种选择,你会选择哪种呢?
① 未来的事情不清楚,所以,最好保持现在的状态。
② 未来的事情不清楚,但正因为如此,才要进行各种尝试,改变现状。
选择①,会让你安逸,但现状不会改变。
选择②,如果尝试失败的话,受到的损失会很大,所以,有些人会放弃。但是,如果你不想让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继续下去,而是想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状态,建议你选择②。
“生气不好”的说法,是以“即使生气事情也不会因此而变得顺利”为前提条件的。
但到底是顺利还是不顺利,只有生过气之后才会明白。
确实,生气是一种伴随着失败可能性的危险的交流方式。
因为你是边说着“你错了”“你做得非常不恰当”“请改正”边接近对方,所以,对方会认为你“是不是想和我作对啊”,因而做出强烈的抵触行为。结果,你所提出的“请改正”这个核心内容本身被无视,你反而被对方视作“自以为是的家伙”“啰唆、讨厌的人”,进而被对方“敬而远之”。
这样,人们就会想着不要去生气,将希望寄托于即使自己不说对方也会意识到问题、对方不久就应该能“改变”等期待之上,进而停止生气。
上述的行为类型绝不少见。
不过,这里也有你没看到的东西:
第一,如果保持沉默,对方会意识不到问题。更可能的情况是,对方即使意识到了,也会装作意识不到。
第二,如果生气后事情发展得不顺利(比如对方态度很差),并不是生气本身不好,而是在生气的方法上存在问题。如果能够在生气的方法上动脑筋,并进行改变,那么,对方接受你的态度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如果意识到了问题却什么都不做,你就会变成一个不会生气的人。
虽然感觉到了可能会有不顺利的危险,但为改变现状、为消除不满,还是选择了生气。我认为,这样的态度,在现在,非常重要。
“生气”与“批评”有什么不同?
当我们提及“生气”这个问题时,一定会有人提出疑问:“这说的不是‘批评’吗?”进而,人们还会问:“批评与生气有什么不同?”
实际上,“批评”与“生气”的区别是很微妙的,也有人会说:“批评”如果被滥用,就会变成“生气”,等等。
第一,“批评”是那些承担着教育他人的职责的人,指出对方的态度、行为、想法等错误以及违反规则之处,以希望对方改正为目的所进行的交流。
人都是不完美的,有很多弱点,在失败时也会做出令人不满意的行为。同时,人也是一种意识不到自己的弱点与浅薄之处的“令人难堪的存在”。
要想改变这些弱点、缺点,使自己进步,就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这就需要“批评”这种形式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人们会受到启发,进而完善自我。
“你错了!”
“这样的做法不行!”
因为诸如此类的批评都伴随着否定的态度,所以,反过来对方的抵触情绪就会很强。结果,一旦批评对方的话,对方就可能会有如下反应:
● 顶嘴,或抱怨
● 怄气,一言不发
● 说想辞职
会有很多人无法接受批评的语言,进而做出上述的反应,这样,做出批评的一方中有人也很可能会变得气愤,或盛气凌人。
因为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在说正确的事情,所以,对“不能听自己讲话”“不能按照自己说的去做”的对方,就会以气势汹汹的态度,大声斥责道:
“凭什么抱怨啊!”
“你这是什么态度啊!”
“被批评了就说要辞职,简直岂有此理!”
如果不控制情绪,严加指责的话,就已经不是“批评”了,但也不是“生气”,而是“发火”。
第二,“生气”属于,只要是人,无论是谁都能感知的自然的情感,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
如果说“批评”是为了培养人,那么,“生气”则是为了活得像自己,对于“不当的行为”“只图自己方便的要求”“不守约”“伤害人的言论”等,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 要求改善
● 希望理解,进行道歉
大声斥责他人,或大发雷霆进行指责,就不属于“生气”。这些行为与“生气”相比,看似相同,实际上完全不同,这样的行为必须与合理的生气——“在应该生气的时候传达生气的情感,让对方认可,谋求问题的解决”——加以区别。
“批评”之中会混入不讨人喜欢的“生气”,所以,两者的差别有时难以分辨。
“批评”与“生气”是属于目的相异的不一样的交流方式。
大发雷霆地发泄怒火的行为,既不是“批评”,也不是“生气”,这点必须注意。
从对生气的误解中解放出来!
谁都可以生气。
通过生气,表达自己真正的心情,实现心意相通的交流。为此,不是随便地生气,而是要掌握“生气的艺术”,“在该生气时好好地生气”。
“有钱人不吵架”是有魔力的低语
沿着笔直道路前行的轿车经过丁字路口时,一辆小型车一刻未停地从左侧插了进来。
因为事发突然,直行的轿车虽然紧急刹车,但也未能完全避开闯入的车辆,在“吱”的一声刹车声后,现场紧接着传来“咚”的一声车辆碰撞声。
直行轿车的后侧面与从左侧闯入的小型车的保险杠发生碰撞,两辆车分别被弹至一米以外,同时停了下来。
附近的行人有数人停下了脚步,同时,这两辆车的司机也从各自的车上走了下来。
那辆小型车在进入丁字路口时一刻都没有减速,过错明显就在这一方,通常情况下,轿车司机会责备小型车司机说:“太危险了!你为什么突然插了进来?”但这次,轿车司机只是以平静的语气问道:“没问题吧?没受伤吧?”
驾驶小型车的是一位50岁左右的男子,他回答道:“嗯,没问题。不过,您的车的后部好像凹了下去。”
这时,坐在轿车后座上那位年长的、看起来很富有的绅士,悠然地走下了车,回应道:“不,不用担心。您的车的保险杠没问题吧?”
这种温和的、担心着对方的态度,让小型车的司机感到很过意不去。
“实在对不起!是我没注意。我来承担修理费……”
“不,由我们共同来承担,怎么样?”
年长的男士拿出名片说道:“这是我的名片。您如果有什么问题,请联系我。”
小型车的司机也赶紧从口袋中找出名片递过去,不安地低着头说:“对不起。如果有什么事请务必联系我……”
事情继续这样平和地发展着。
围观的几个行人原本以为会看到激烈的争吵,结果事情的发展脱离了人们的预想,完全没有发展成什么麻烦事。对那位稍施一礼离去后的绅士,人们议论道: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有钱人不吵架’吧?”
“这个人真了不起!估计是哪个公司的社长吧?”
两个当事人相互道歉、鞠躬的样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是我半年前所碰到的场面。
遭受意外时不急于指责对方,能在得到对方感谢的同时,理顺事态,这样的处理既巧妙,又优秀。
只是当时在场的那个男子所说的“有钱人不吵架”,仍然印在我的心上。
没有责怪对方的疏忽大意,反而担心对方是否受伤,也不向对方要求车辆凹痕的修理费用,可以说,正是因为有金钱上的余裕,才能这样做事吧?那么,修理费由自己来承担,是不是吃亏了呢?其实并非如此。事情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解决,还收获了对方的敬意,从这点来看,也可以说是占便宜了。那个有钱人可能是在准确地计算了整件事情之后,才做出那样的举动吧。
从有钱人的立场而言,不吵架、不大声发脾气,可能会更不费事、更顺利地处理好事情,所以才做到不去生气。
对人而言,无论是谁,都“不想吃亏”,而“避免吃亏”就是最佳选择。
那个有钱人不吵架、不生气,就是因为他遵循了这个原则。
但是,“不吵架,不生气”未必就适合“有钱人”以外的人。
不过,普通人因遇到不公正对待而生起气来时,也会被忠告说:“常言道:有钱人不吵架。生气得不到任何结果。不生气为好。”也就是说,将“有钱人不吵架”作为“生气不好”的理由,扩大应用到有钱人以外的人。
大多数人并不是有钱人,所以,当被劝说“有钱人不吵架”时,人们通常会明确地否定道:“我不是有钱人。”
但是这时就会有人将“有钱人”替换为“钱财宽裕的人”“成功的人”,以“钱财宽裕的人不吵架”“成功的人不生气”为理由,向你劝说道:不生气为好。
在这里,作为第二个问题,我想提出疑问:生气真的不好吗?
虽然认真埋头工作是好事,但上司不断将新的工作交给你,无法忍受重负的部下难免会生起气来。
这时,不知从哪里传来悄声低语:“还是辞职为好。生气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
这时,你会想到“嗯,没什么值得生气的”,因而停止“生气”。
请你不要忘记,“有钱人不吵架”(生气也得不到什么)这句话就如同“有魔力的低语”一般,让你相信“生气不好”。
是“好”还是“坏”,不生气试试就不会知道
任何事都是如此,在没有尝试之前,其结果是不可预知的。
而尝试之后,结果是好是坏,是顺利还是不顺利,就会明了。
已经习惯了方便舒适生活的我们,都会非常想保持这种舒适愉快的状态。
也许正因为如此,对于那些结果不明确的事情,我们会尽量去避免。
在做事前,我们会制订计划,做好准备,以确保事情按照预想的趋势发展,然后才去着手行动。当然,这样做不仅安全,顺利进行的可能性也大。
这里有两种选择,你会选择哪种呢?
① 未来的事情不清楚,所以,最好保持现在的状态。
② 未来的事情不清楚,但正因为如此,才要进行各种尝试,改变现状。
选择①,会让你安逸,但现状不会改变。
选择②,如果尝试失败的话,受到的损失会很大,所以,有些人会放弃。但是,如果你不想让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继续下去,而是想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状态,建议你选择②。
“生气不好”的说法,是以“即使生气事情也不会因此而变得顺利”为前提条件的。
但到底是顺利还是不顺利,只有生过气之后才会明白。
确实,生气是一种伴随着失败可能性的危险的交流方式。
因为你是边说着“你错了”“你做得非常不恰当”“请改正”边接近对方,所以,对方会认为你“是不是想和我作对啊”,因而做出强烈的抵触行为。结果,你所提出的“请改正”这个核心内容本身被无视,你反而被对方视作“自以为是的家伙”“啰唆、讨厌的人”,进而被对方“敬而远之”。
这样,人们就会想着不要去生气,将希望寄托于即使自己不说对方也会意识到问题、对方不久就应该能“改变”等期待之上,进而停止生气。
上述的行为类型绝不少见。
不过,这里也有你没看到的东西:
第一,如果保持沉默,对方会意识不到问题。更可能的情况是,对方即使意识到了,也会装作意识不到。
第二,如果生气后事情发展得不顺利(比如对方态度很差),并不是生气本身不好,而是在生气的方法上存在问题。如果能够在生气的方法上动脑筋,并进行改变,那么,对方接受你的态度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如果意识到了问题却什么都不做,你就会变成一个不会生气的人。
虽然感觉到了可能会有不顺利的危险,但为改变现状、为消除不满,还是选择了生气。我认为,这样的态度,在现在,非常重要。
“生气”与“批评”有什么不同?
当我们提及“生气”这个问题时,一定会有人提出疑问:“这说的不是‘批评’吗?”进而,人们还会问:“批评与生气有什么不同?”
实际上,“批评”与“生气”的区别是很微妙的,也有人会说:“批评”如果被滥用,就会变成“生气”,等等。
第一,“批评”是那些承担着教育他人的职责的人,指出对方的态度、行为、想法等错误以及违反规则之处,以希望对方改正为目的所进行的交流。
人都是不完美的,有很多弱点,在失败时也会做出令人不满意的行为。同时,人也是一种意识不到自己的弱点与浅薄之处的“令人难堪的存在”。
要想改变这些弱点、缺点,使自己进步,就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这就需要“批评”这种形式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人们会受到启发,进而完善自我。
“你错了!”
“这样的做法不行!”
因为诸如此类的批评都伴随着否定的态度,所以,反过来对方的抵触情绪就会很强。结果,一旦批评对方的话,对方就可能会有如下反应:
● 顶嘴,或抱怨
● 怄气,一言不发
● 说想辞职
会有很多人无法接受批评的语言,进而做出上述的反应,这样,做出批评的一方中有人也很可能会变得气愤,或盛气凌人。
因为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在说正确的事情,所以,对“不能听自己讲话”“不能按照自己说的去做”的对方,就会以气势汹汹的态度,大声斥责道:
“凭什么抱怨啊!”
“你这是什么态度啊!”
“被批评了就说要辞职,简直岂有此理!”
如果不控制情绪,严加指责的话,就已经不是“批评”了,但也不是“生气”,而是“发火”。
第二,“生气”属于,只要是人,无论是谁都能感知的自然的情感,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
如果说“批评”是为了培养人,那么,“生气”则是为了活得像自己,对于“不当的行为”“只图自己方便的要求”“不守约”“伤害人的言论”等,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 要求改善
● 希望理解,进行道歉
大声斥责他人,或大发雷霆进行指责,就不属于“生气”。这些行为与“生气”相比,看似相同,实际上完全不同,这样的行为必须与合理的生气——“在应该生气的时候传达生气的情感,让对方认可,谋求问题的解决”——加以区别。
“批评”之中会混入不讨人喜欢的“生气”,所以,两者的差别有时难以分辨。
“批评”与“生气”是属于目的相异的不一样的交流方式。
大发雷霆地发泄怒火的行为,既不是“批评”,也不是“生气”,这点必须注意。
从对生气的误解中解放出来!
谁都可以生气。
通过生气,表达自己真正的心情,实现心意相通的交流。为此,不是随便地生气,而是要掌握“生气的艺术”,“在该生气时好好地生气”。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