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54867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综合全面地介绍了北极的自然地理、气候、生物、极地居民和生活、北极探险及旅行。
●由中科院院士刘嘉麒先生作为科学顾问,海洋局、极地办专业人员负责撰稿及审稿。
●170幅精美图片,丰富高清,是一本北极百科式的全面写真。
●介绍了中国的六次北极科学考察,展示中国北极科考的**成果。
●纪念中国北极科考20周年献礼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北极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状况,北极众多的特有生物、北极的居民和当今时代人们对于北极的探索、开发与利用等,并对北极的旅游做了分析和介绍,全书能帮助读者对北极有一个更加系统、清晰的认识。从科学角度、国际视角,向读者介绍一个全面的北极,既讲述了科学探索和利用北极,也介绍了北极别样的生活和旅行,使向往北极的读者能获得对北极的系统了解和清晰全面的把握。
目 录
前言一 追梦北极
前言二 五星红旗在北极
一、北冰洋孕育的神秘世界
多样的地貌景观
丰富的自然资源
冰冷的“热土”
未来北极
二、变幻莫测的冰海风云
北极海冰
极昼与极夜
北极光
北极气候
北极雾与霾
三、多样的生物天堂
哺乳动物
鸟类
鱼类
深海生物
四、独特的北极生活
北极的土著居民
因纽特人
北极人的生活变迁
北极的移民
北极城镇
五、探险家的神往之地
寻找通往中国的航线
北极点的发现与探索
伟大的探险家
探险时代向科学时代的过渡
六、中国人的北极科考
中国历次北极科考
“雪龙”号破冰船
中国北极黄河站
七、别样的北极旅行
伊努维克:拜访因纽特人
阿拉斯加:魔力北极光
摩尔曼斯克:的北极城
北欧五国:乘游轮探冰海之旅
北极旅游咨询
后记
前 言
前言一:追梦北极 李栓科
极地是我儿时的梦想。还是刚开始识字时,上中学的大哥给我一本发黄的译著《斯科特和阿蒙森》,我在一知半解中记住了这两位大探险家以生命对赌的荣辱成败。当时令我不解的是地球的南端和北端为什么储存了那么多的冰雪?太阳跑到哪里去了?上了中学、大学,不仅从地理专业教材中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工作后还亲自参加了对南北极的科学考察。
对南极的亲身体验当属1989年10月参加中国南极考察队,在东南极大陆的中国南极中山站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野外考察。1990年4月回到了春暖花开的北京。同年底,再次参加南极考察队,在中山站度过了13个月。岁月匆匆,当我再回到北京时,已是遍地花红树绿,无处可觅极地融冰化雪之情景。
1995年4月,我又参加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北极点科学考察。4月5日,考察队员到达加拿大北部的丘吉尔市,在哈德孙湾专门进行滑雪和驾狗橇的训练。队员们几乎都是初蹬滑雪板,在蹒跚学步中不停地摔倒爬起,开始还有人统计每日摔跤的次数,渐渐地也就习以为常了。当队员们基本能直线滑行,便开始增加负重,即身负装有急救衣物、食品及重要科考资料的大背包滑行,因为在北冰洋上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险情,如果队伍因突然的冰裂而分离,每人的背包就是重要的生活和急救保证。队员们刚开始驾驶狗橇总有些新鲜感,很快却发现驾狗橇是很危险、很辛苦的。狗的速度不易掌握,往往在冰凌重重、冰缝密集、冰障嶙峋处,狗却显得格外亢奋,总是高速冲刺,人要赶上去简直会跑得背过气去;一旦在相对平坦的冰面上,狗则显得不屑一顾,松懈中拉力大大下降,驾橇人又不得不在后面持续向前推动装满物资的狗橇,十分消耗体力。
爱斯基摩狗非常强壮剽悍,其动作之敏捷、吠声之尖嚎、体形之粗壮,与家狗相去甚远,而与野狼则格外相似。它们对主人的忠诚、对人类的亲善却是任何狗都无法比拟的,即使主人故意弄痛或碰伤它们,也只有委屈的哀鸣,同时抬起头来流露出可怜的眼神,而绝不会反击。爱斯基摩狗具有特殊的寒区生存能力,我们曾在丘吉尔市看见刚出生不久的狗仔子被主人用绳索套住,伏冰卧雪,在寒风中吞食冻硬的肉干和冰雪。
在向北极点进发的日子里,爱斯基摩犬就成了我们不能缺少的队员,当遇到大面积冰裂时,总是犬队率先冲过冰隙;每遇在冰面上觅食的北极熊偷袭,总是犬队先嗅到其味道并发出警报。经过13个昼夜在北冰洋上的滑雪行进,我们终于在5月6日10时55分到达北极点。
当三发红色信号弹升空时,队员们欢呼了,与我们同甘苦的亲密朋友――爱斯基摩狗也抖擞精神,长嚎狂吠。当我们脱掉脏污不堪的防寒手套,展开那面珍藏的国旗时,队员们激动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寒风中抖动,队员们围着拍下了一张张照片。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脚步走到了这里,让鲜艳的五星红旗次竖在了北极点,一群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站在了北极点上。他们当中有总领队位梦华、中科院海洋所的赵进平、冰川所的效存德、地质所的刘小汉、遥感所的刘少创,以及中央电视台的张军和毕福剑、哈尔滨电视台的郑鸣、香港南北极考察协会主席李乐诗……由25人组成的科考队,历尽艰辛,团结互助,闯过一道道危险,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它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科学家有能力深入北冰洋高纬度海区进行科学考察研究。考察队以原始的方式抵达了北极点,这也是首次由民营企业家赞助的科学考察项目,意义非凡。
限于装备条件,本次考察研究成果有限,但却引起国家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科学界成功进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对我国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北极综合考察无疑也起了推动作用。
北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举足轻重。地球上8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近二百年来,北极苔原带向北收缩了数百千米,永久冻土的消融不仅使洋面升高,还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近一百年来,北极地区平均温度升高2~4℃,人类的生产活动对北极地区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北极烟雾和酸雨已开始向北半球的国家大施报复。
根据近五十年气象气候学的研究证明,北极地区的气候与大气环流的变化,对整个北半球具有超前的预警和控制作用,因而成为各国科学家前赴后继、投身北极考察研究的根本动力。我国科学家应进入北极国际科学研究的行列,为解决21世纪中国生存环境的变化及其调整、为解决全球性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正是这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追踪北极地区各学科的国际研究水平,自1995年远征北极点的考察之后,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海洋局组织多领域、多学科、阵容庞大的中国北极科考队,从1999-2014年,乘着中国“雪龙”号破冰船,连续六次对北极进行科学考察,并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新奥尔松建起了中国首个北极考察站――“黄河站”,成为中国科学家对北极地区开展海洋、大气、地质,以及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和对生物、环境的持续观测与研究的平台,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研究基地。
十六年间,中国的北极科考队,围绕“北极快速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这一主题,一次次取得丰厚的成果,一个个研究课题获得重大突破,不断地将我国北极科学研究推向新的水平。为解决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中国科学家已进入北极国际研究的行列,并不断地发出我们的声音,提出我们的主张。
该书的撰写与出版,不仅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北极这块神奇的土地,认识研究北极环境变化的意义,同时亦能从中感受几百年来那些探险家、科学家在北极的探索与研究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所彰显的伟大精神。
极地是我儿时的梦想。还是刚开始识字时,上中学的大哥给我一本发黄的译著《斯科特和阿蒙森》,我在一知半解中记住了这两位大探险家以生命对赌的荣辱成败。当时令我不解的是地球的南端和北端为什么储存了那么多的冰雪?太阳跑到哪里去了?上了中学、大学,不仅从地理专业教材中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工作后还亲自参加了对南北极的科学考察。
对南极的亲身体验当属1989年10月参加中国南极考察队,在东南极大陆的中国南极中山站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野外考察。1990年4月回到了春暖花开的北京。同年底,再次参加南极考察队,在中山站度过了13个月。岁月匆匆,当我再回到北京时,已是遍地花红树绿,无处可觅极地融冰化雪之情景。
1995年4月,我又参加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北极点科学考察。4月5日,考察队员到达加拿大北部的丘吉尔市,在哈德孙湾专门进行滑雪和驾狗橇的训练。队员们几乎都是初蹬滑雪板,在蹒跚学步中不停地摔倒爬起,开始还有人统计每日摔跤的次数,渐渐地也就习以为常了。当队员们基本能直线滑行,便开始增加负重,即身负装有急救衣物、食品及重要科考资料的大背包滑行,因为在北冰洋上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险情,如果队伍因突然的冰裂而分离,每人的背包就是重要的生活和急救保证。队员们刚开始驾驶狗橇总有些新鲜感,很快却发现驾狗橇是很危险、很辛苦的。狗的速度不易掌握,往往在冰凌重重、冰缝密集、冰障嶙峋处,狗却显得格外亢奋,总是高速冲刺,人要赶上去简直会跑得背过气去;一旦在相对平坦的冰面上,狗则显得不屑一顾,松懈中拉力大大下降,驾橇人又不得不在后面持续向前推动装满物资的狗橇,十分消耗体力。
爱斯基摩狗非常强壮剽悍,其动作之敏捷、吠声之尖嚎、体形之粗壮,与家狗相去甚远,而与野狼则格外相似。它们对主人的忠诚、对人类的亲善却是任何狗都无法比拟的,即使主人故意弄痛或碰伤它们,也只有委屈的哀鸣,同时抬起头来流露出可怜的眼神,而绝不会反击。爱斯基摩狗具有特殊的寒区生存能力,我们曾在丘吉尔市看见刚出生不久的狗仔子被主人用绳索套住,伏冰卧雪,在寒风中吞食冻硬的肉干和冰雪。
在向北极点进发的日子里,爱斯基摩犬就成了我们不能缺少的队员,当遇到大面积冰裂时,总是犬队率先冲过冰隙;每遇在冰面上觅食的北极熊偷袭,总是犬队先嗅到其味道并发出警报。经过13个昼夜在北冰洋上的滑雪行进,我们终于在5月6日10时55分到达北极点。
当三发红色信号弹升空时,队员们欢呼了,与我们同甘苦的亲密朋友――爱斯基摩狗也抖擞精神,长嚎狂吠。当我们脱掉脏污不堪的防寒手套,展开那面珍藏的国旗时,队员们激动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寒风中抖动,队员们围着拍下了一张张照片。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脚步走到了这里,让鲜艳的五星红旗次竖在了北极点,一群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站在了北极点上。他们当中有总领队位梦华、中科院海洋所的赵进平、冰川所的效存德、地质所的刘小汉、遥感所的刘少创,以及中央电视台的张军和毕福剑、哈尔滨电视台的郑鸣、香港南北极考察协会主席李乐诗……由25人组成的科考队,历尽艰辛,团结互助,闯过一道道危险,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它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科学家有能力深入北冰洋高纬度海区进行科学考察研究。考察队以原始的方式抵达了北极点,这也是首次由民营企业家赞助的科学考察项目,意义非凡。
限于装备条件,本次考察研究成果有限,但却引起国家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科学界成功进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对我国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北极综合考察无疑也起了推动作用。
北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举足轻重。地球上8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近二百年来,北极苔原带向北收缩了数百千米,永久冻土的消融不仅使洋面升高,还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近一百年来,北极地区平均温度升高2~4℃,人类的生产活动对北极地区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北极烟雾和酸雨已开始向北半球的国家大施报复。
根据近五十年气象气候学的研究证明,北极地区的气候与大气环流的变化,对整个北半球具有超前的预警和控制作用,因而成为各国科学家前赴后继、投身北极考察研究的根本动力。我国科学家应进入北极国际科学研究的行列,为解决21世纪中国生存环境的变化及其调整、为解决全球性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正是这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追踪北极地区各学科的国际研究水平,自1995年远征北极点的考察之后,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海洋局组织多领域、多学科、阵容庞大的中国北极科考队,从1999-2014年,乘着中国“雪龙”号破冰船,连续六次对北极进行科学考察,并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新奥尔松建起了中国首个北极考察站――“黄河站”,成为中国科学家对北极地区开展海洋、大气、地质,以及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和对生物、环境的持续观测与研究的平台,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研究基地。
十六年间,中国的北极科考队,围绕“北极快速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这一主题,一次次取得丰厚的成果,一个个研究课题获得重大突破,不断地将我国北极科学研究推向新的水平。为解决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中国科学家已进入北极国际研究的行列,并不断地发出我们的声音,提出我们的主张。
该书的撰写与出版,不仅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北极这块神奇的土地,认识研究北极环境变化的意义,同时亦能从中感受几百年来那些探险家、科学家在北极的探索与研究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所彰显的伟大精神。
在线试读
冰冷的“热土”
人类总是不断地扩展生存的空间。在人口不断膨胀、资源和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人们自然要把目光投向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的极区。受国际条约的制约,南极的领土问题处于“冻结”状态。但已经进行的科学考察和建立的考察站,实际上也是一种势力和利益的划分。北极则不同,那里的自然环境总体上好于南极,已有加拿大、美国、俄罗斯、芬兰、瑞典、丹麦、挪威和冰岛8个国家拥有领土或领海,约200万人口常住在那里。随着气候变暖,北极会逐渐变得更适于人类居住。地球上大部分国家和人口在北半球,人们进入北极要比南极容易得多,这使冰冷的北极成为人们关注的“热土”。
1920年,由挪威、美国、英国、爱尔兰、丹麦、法国、意大利、日本、荷兰、英国和瑞典在巴黎签署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即《斯瓦尔巴条约》)规定,斯瓦尔巴群岛永远不得为战争目的所利用,挪威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连同熊岛等“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商业以及科学考察等活动,该条约于1925年8月14日生效。中国在该条约生效之前,于1925年7月1日加入《斯瓦尔巴条约》,据此早就可以到那里进行科学考察,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苏联自20世纪30年代便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上的巴伦支堡开采煤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撤离,战后又返回,如今仍有近千人生活在那里。城镇建在海滨的山坡上,全是俄罗斯式建筑,笼罩着浓厚的俄罗斯民族文化,俄罗斯国旗在城中飘扬,是座名副其实的俄罗斯城。俄罗斯有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矿藏,为什么要跑到如此遥远的一个海湾开采年产只有百万吨的小矿呢?其用意不言自明。
在领土和资源问题上,各国向来是不含糊的。1991年在北极圈内有领土和领海的8个国家签署了《北极环境保护策略》,并在1996年成立了北极理事会。此外,1991年成立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旨在“和平、科学、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协调并指导各国的北极考察活动,中国在1996年成为该组织第16个成员国。
中国的极地事业起步晚,对北极真正的科考活动从20世纪末才开始。北极科考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由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海洋局组织的北极科考活动,如北极海上考察及黄河站的建站工作;另一个是在一些企业的赞助下进行的科考活动,比如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持、由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组织的北极点科学探险考察;中国香港的爱国人士和学子也为北极的科学探险考察做出了贡献。不管哪些形式都是中华儿女在北极留下的足迹。
2004年7月28日,黄河站正式建立,中国人在地球的北极终于有了自己的落脚点。黄河站建在斯瓦尔巴群岛中的岛――斯匹次卑尔根岛西北部海滨的新奥尔松城,位于北纬79°,黄河站是这里第8座科学考察站。新奥尔松是一座设备先进、名副其实的科学城,整个社区都是为科学活动服务的。全社区冬季不过几十人,夏季多不超过200人。人员虽少,但事务繁多,有的身兼多职,既管理邮局、商店和旅馆,又负责机场、码头来往人员的接送,工作效率非常高;社会安全也非常好,连乘飞机都不需要安检。
人类总是不断地扩展生存的空间。在人口不断膨胀、资源和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人们自然要把目光投向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的极区。受国际条约的制约,南极的领土问题处于“冻结”状态。但已经进行的科学考察和建立的考察站,实际上也是一种势力和利益的划分。北极则不同,那里的自然环境总体上好于南极,已有加拿大、美国、俄罗斯、芬兰、瑞典、丹麦、挪威和冰岛8个国家拥有领土或领海,约200万人口常住在那里。随着气候变暖,北极会逐渐变得更适于人类居住。地球上大部分国家和人口在北半球,人们进入北极要比南极容易得多,这使冰冷的北极成为人们关注的“热土”。
1920年,由挪威、美国、英国、爱尔兰、丹麦、法国、意大利、日本、荷兰、英国和瑞典在巴黎签署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即《斯瓦尔巴条约》)规定,斯瓦尔巴群岛永远不得为战争目的所利用,挪威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连同熊岛等“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商业以及科学考察等活动,该条约于1925年8月14日生效。中国在该条约生效之前,于1925年7月1日加入《斯瓦尔巴条约》,据此早就可以到那里进行科学考察,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苏联自20世纪30年代便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上的巴伦支堡开采煤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撤离,战后又返回,如今仍有近千人生活在那里。城镇建在海滨的山坡上,全是俄罗斯式建筑,笼罩着浓厚的俄罗斯民族文化,俄罗斯国旗在城中飘扬,是座名副其实的俄罗斯城。俄罗斯有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矿藏,为什么要跑到如此遥远的一个海湾开采年产只有百万吨的小矿呢?其用意不言自明。
在领土和资源问题上,各国向来是不含糊的。1991年在北极圈内有领土和领海的8个国家签署了《北极环境保护策略》,并在1996年成立了北极理事会。此外,1991年成立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旨在“和平、科学、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协调并指导各国的北极考察活动,中国在1996年成为该组织第16个成员国。
中国的极地事业起步晚,对北极真正的科考活动从20世纪末才开始。北极科考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由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海洋局组织的北极科考活动,如北极海上考察及黄河站的建站工作;另一个是在一些企业的赞助下进行的科考活动,比如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持、由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组织的北极点科学探险考察;中国香港的爱国人士和学子也为北极的科学探险考察做出了贡献。不管哪些形式都是中华儿女在北极留下的足迹。
2004年7月28日,黄河站正式建立,中国人在地球的北极终于有了自己的落脚点。黄河站建在斯瓦尔巴群岛中的岛――斯匹次卑尔根岛西北部海滨的新奥尔松城,位于北纬79°,黄河站是这里第8座科学考察站。新奥尔松是一座设备先进、名副其实的科学城,整个社区都是为科学活动服务的。全社区冬季不过几十人,夏季多不超过200人。人员虽少,但事务繁多,有的身兼多职,既管理邮局、商店和旅馆,又负责机场、码头来往人员的接送,工作效率非常高;社会安全也非常好,连乘飞机都不需要安检。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