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9119931丛书名: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
本书在内文中设置不同版块激发考生的学习兴趣。“易错警示”对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细致讲解,提醒考生留意命题陷阱,对比记忆,攻破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对内文知识点进行补充说明,帮助考生加深理解,深化记忆;“案例分析”主要见于法律篇,将具体的法律知识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对比分析,生动形象。
在知识点呈现形式上,文中采取图表结合的形式,便于考生更快速更直观地记住重要知识点。
本书正文部分对部分重要知识点还设置了视频讲解,考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视频讲解。”
《中公版·2020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历年真题精解公共基础知识》严格依据考试真题编写,特点如下:
一、真题再现,精心选取了10套考试真题,让考生能够身临其境,并且在部分真题旁配备了视频讲解,帮助考生充分理解知识点。
二、选取的真题具有代表性,能够让考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把握命题趋势。
三、解析透彻,以点带面,做到深入浅出,注重实用。
《中公版·2020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全真模拟试卷公共基础知识》严格按照山东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精心编写而成,题型与题量与山东事业单位考试真题一致,使考生可以更好地体验到真实的考试环境。同时,试卷还附带了详细的解析,帮助考生在自测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解题方法和里面所包含的知识,从而进入更好的复习状态。
《中公版·2020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历年真题精解公共基础知识》精心选取了5套山东省事业单位统考真题(2015—2019年)以及5套其他重要地市考试真题(2018年4套、2017年1套),涵盖内容丰富。
通过真题,考生能真实地感受考试难易程度及考查的知识点。中公编研团队还为真题题目制定了详细的解析,并对真题中存在较多疑问的题目进行视频讲解,以题目来回顾知识点,帮助考生掌握作答思路,提高解题能力。让考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命题特点,为考生复习助力加油。”
《中公版·2020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全真模拟试卷公共基础知识》严格按照山东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精心编写而成,内含10套试卷,适合报考相关科目的考生使用。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写作题”等,题型多样,题量丰富,为考生备战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助力加油。
入编,你准备好了吗?(1)
第一章山东省情(5)
第一节 省情概况(5)
第二节 重要城市简介(9)
第三节 山东省时政文件(13)
第二章 国情地理(17)
第一节 我国的自然环境(17)
第二节 我国的资源、能源与自然灾害(21)
第三节 我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24)
第四节 自然地理概况(25)
第一章事业单位概况(35)
第一节 事业单位概述(35)
第二节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36)
第三节 事业单位改革制度(43)
第二章 公民道德建设(47)
第一节 公民道德概述(47)
第二节 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48)
第三节 职业道德(50)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5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64)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67)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概述(67)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独创理论(69)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2)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72)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77)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8)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80)
第四章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83)
第一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点)(83)
第二节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点)(85)
第三节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点)(88)
第四节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90)
第五节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点)(92)
第一章市场经济(97)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9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9)
第二章 微观经济(105)
第一节 市场体系(105)
第二节 市场机制(106)
第三节 市场结构(108)
第三章 宏观经济(111)
第一节 宏观经济调控(111)
第二节 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113)
第三节 货币与货币政策(115)
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17)
第四章 国际经济(120)
第一节 开放经济(120)
第二节 国际金融(122)
第三节 世界经济组织(124)
第一章法理学(130)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30)
第二节 法的概述(132)
第三节 法律关系(135)
第四节 法的运行(136)
第二章 宪法(140)
第一节 宪法基本理论(140)
第二节 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142)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44)
第四节 国家机构(146)
第三章 监察法(148)
第一节 监察机关的设立及职责(148)
第二节 监察范围、管辖和权限(149)
第三节 监察程序(150)
第四章 民法(153)
第一节 民法总则(153)
第二节 合同法(162)
第三节 婚姻法(164)
第四节 继承法(165)
第五章 刑法(168)
第一节 犯罪(168)
第二节 刑罚(173)
第六章 行政法(178)
第一节 公务员法(178)
第二节 行政行为(180)
第三节 行政复议(183)
第七章 诉讼法(185)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185)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190)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194)
第八章 经济法(200)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200)
第二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2)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法(203)
第九章 社会法(206)
第一节 劳动法(206)
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207)
第十章 商法(209)
第一节 公司法(209)
第二节 合伙企业法(211)
第一章科技常识(215)
第一节 三次科技革命(215)
第二节 高新技术(217)
第三节 我国近现代科技成就(222)
第二章 生活常识(225)
第一节 物理常识(225)
第二节 化学常识(227)
第三节 生物常识(230)
第四节 医学常识(233)
第五节 安全常识(235)
第一章人文常识(241)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241)
第二节 中国名家名篇(247)
第三节 外国名家名篇(257)
第二章 历史常识(264)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264)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史(276)
第一章管理学基本理论(289)
第一节 管理概述(289)
第二节 管理职能(290)
第三节 决策(296)
第二章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298)
第一节 公共管理概述(298)
第二节 公共政策(299)
第三节 公共决策(301)
第四节 公共危机管理(302)
第三章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304)
第一节 政府职能(304)
第二节 行政组织(305)
第三节 行政领导(307)
第四节 行政执行(308)
第五节 行政监督(309)
第一章公文基础知识(313)
第一节 公文简介(313)
第二节 公文行文规则(316)
第三节 公文格式(318)
第二章 公文处理(325)
第一节 公文拟制(325)
第二节 公文办理(326)
第三节 公文管理(327)
第三章 常用法定公文写作(330)
第一节 决定通知(330)
第二节 公告通告通报(332)
第三节 报告请示批复(333)
第四节 函意见(335)
事业编,我来了!(337)
《中公版·2020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历年真题精解公共基础知识》
2019年3月山东省事业单位统考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写作(综合类)试卷
2018年3月山东省事业单位统考(地市)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写作(综合类)试卷
2017年3月山东省事业单位统考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写作(综合类)试卷
2016年5月山东省事业单位统考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写作(综合类)试卷
2015年5月山东省事业单位统考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写作(综合类)试卷
2018年7月山东省泰安新泰、肥城、东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2018年3月山东省东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精选)
2018年3月山东省淄博市事业单位统考公共基础知识试卷(精选)
2018年1月山东省济南市事业单位统考(综合类)笔试试卷
2017年5月山东省济宁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类)笔试试卷(精选)
《中公版·2020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全真模拟试卷公共基础知识》
【试卷部分】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一)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二)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三)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四)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五)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六)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七)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八)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九)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十)
【答案部分】全真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真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真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真模拟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真模拟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真模拟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真模拟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真模拟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真模拟试卷(九)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真模拟试卷(十)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节 省情概况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其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2.地形地貌
山东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地势。泰山雄踞中部,为全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为全省陆地最低处。山东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山东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
3.河流湖泊
山东水系比较发达,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济宁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个相连湖的总称(由于微山湖面积比其他三湖大,习惯上统称微山湖)。微山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济宁市,邻接江苏省徐州市,现属微山县管辖,是山东省第一大湖,也是中国大型淡水湖泊之一。北五湖自北而南为东平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马场湖,其中以东平湖最大。
4.气候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期,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全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山东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二、自然资源
1.水资源
山东分属黄、淮、海三大流域。黄河水是山东主要可以利用的客水资源。长江水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山东可以利用的另一主要客水资源。
山东水资源具有总量不足,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等主要特点。
2.海洋资源
山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海带、裙带菜、石花菜为重要的养殖品种。山东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为盐业、盐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矿产资源
山东矿产资源分类及其主要资源如下表所示:
2017年年初,山东省发现了一个世界级的巨型单体金矿床——三山岛矿区西岭金矿。该矿床位于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胶西北莱州—招远地区,目前已备案金金属量382.58吨,预计勘探结束后,可提交金资源量550吨以上,有望成为国内有史以来最大的金矿。
4.生物资源
山东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以北温带针、阔叶树种为主。山东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山东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烤烟、麻类产量都很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山东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山东境内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16种。
5.旅游资源
山东主要旅游资源如下表所示:
三、历史文化
1.历史简况
山东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发祥地之一。目前发现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可以把山东的历史上推到四五十万年以前。举世闻名的原始社会末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都是在山东首先被发现的。自夏朝开始,山东进入奴隶制社会。商朝建立以前,山东是商族活动的中心,商前期的五次迁都,有三次在山东境内。商朝建立后,山东仍是其统治的中心地区。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鲁国融合周文化与东方文化,为“礼仪之邦”。齐、鲁作为周王朝的两大支柱,经济、文化取得更快发展,对以后山东地方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社会生产关系逐步发生变革,齐、鲁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因此山东地区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相对早一些。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表明在鲁国已出现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田常杀齐简公,“专齐之政”,齐国成为当时中国最早出现的一个封建大国。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齐是最后被灭的诸侯国。自此以后,在两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山东地区虽有时也曾为割据势力所盘踞,但总的来说,属于历代封建王朝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历史名人
孔子,名丘,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论语》中。其一生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仁”,“仁”表现于现实生活中各种关系的具体准则,就是“礼”。政治上孔子提出实行德政。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办学的教育家,他主张“有教无类”。孔子主张治学先要立人,注意因材施教。
孟子,名轲,子舆,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孟子政治思想的基点在于“民本”“仁政”和“王道”。他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并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主张性善。孟子一生的言行由他与其弟子编辑成《孟子》一书。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列,合称“四书”,成为封建社会的重要教材,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墨子,姓墨,名翟,鲁国人,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
王羲之,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他处于完成汉书体转变的晋代,在我国书法史上继往开来,影响巨大,号称“书圣”。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其代表作之一。
季羡林,希逋,又齐奘,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人。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被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四、民风民俗
1.民间艺术
(1)彩印花布
彩印花布,也称为“花包袱”“包袱皮”,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印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时期,它以奇异的艺术形式、独特的面貌、古朴而浓艳的风格见长。彩印花布主要以大红、翠绿、桃红、紫、黄等色套印,图案富丽堂皇,民间通常以“鹅黄鸭绿鸡冠紫,鹭白鸦青鹤顶红”来形容彩印花布的绚丽多彩,彩印花布题材多以牡丹、凤凰、荷花、富贵、福寿为主,大多选材于吉祥的民间故事传说和历史故事传说,诸如“鱼穿莲”“四喜石榴”“凤穿牡丹”“吉庆有余”“富寿图”“五毒肚兜”等,选题独特,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农村姑娘出嫁时的必备之物。
(2)风筝
风筝,古名“纸鸢”,又名“鹞子”,是流行于山东各地的一种玩具,尤以潍坊为盛。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至今已有两00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兴盛,走向民间却是在明代。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1988年,潍坊市被国内外风筝界选为“世界风筝之都”。
(3)祭孔乐舞
祭孔乐舞是孔子的后代、历代皇帝和地方官吏举行祭祀孔子仪式时的专用乐舞。每年春秋季二月和八月的头一个丁日和孔子诞辰纪念日,均要在孔庙举行祭祀大典,故又称“丁祭音乐”(元代称“大成登歌之乐”,明代称“大成乐”,清代又称“中和韶乐”)。祭孔乐舞包括“宫悬之乐”“八佾之舞”“轩悬之乐”“六佾之舞”及“登歌”等。整个乐舞由歌生、舞生、乐生三大部分组成,还有指挥作乐、起舞的麾生、旌生等。其所用乐器有金、石、丝、竹、革、木、匏、土八类。乐舞音乐庄严肃穆,舞姿雍容大方,具有古朴典雅的风格特征。
2.民间曲艺
(1)山东清音
山东清音又名“平调三弦”“平调清腔”,为山东稀有曲种之一。清末,山东清音由青州武大锣传至济南,再由其徒梨花传至济宁,后由梨花授徒程四妮,程四妮再传王凤玉、王凤仙,后分别传至曹州、濮阳。其起初多为女艺人、盲艺人演唱。演唱山东清音时,手操琵琶,脚踏“摇金”(即铁尺、金牌,后改为手持),三弦琵琶伴奏。唱腔为七音宫调式,由“大清腔”“曲溜子”派生出“评头”“小清腔”“串子”“溜子”和“彩腔”5个板腔。传统书目仅知有《白蛇传》《蜜蜂记》《独占花魁》等中篇,以及取材于《红楼梦》及民间故事的唱段60余个。
(2)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是北方大鼓之鼻祖,原称犁铧大鼓,因其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自《老残游记》之后,山东大鼓始取其谐音美其称为“梨花大鼓”。其发源于鲁西北运河沿岸农村,最初是敲击犁铧碎片唱农歌的自由吟唱形式,后来改为支架鼓和两枚铁片或铜片,并用三弦、四胡伴奏。演唱者左手执鼓槌,右手执铁(铜)片,边敲边唱。这种曲艺形式自明末清初创立门户开始,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清末著名小说家刘鹗的《老残游记》中就曾插叙了白妞(王小玉)、黑妞在明湖居演出山东大鼓的盛况。演唱山东大鼓的著名艺人有郭老占、何老凤、范其凤以及谢大玉、李大玉、孙大玉、赵大玉“四大玉”等。
(3)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是山东地方戏曲中较古老的剧种之一,在明代由陕西的秦腔逐步演变而来,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在鲁西南地区广为流传。该剧种唱腔激昂高亢,板式复杂多变,表演形式粗犷,架势夸张,长于表现山东人豪爽放达的性格,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其主要流行于山东西南部的菏泽、济宁、泰安等地的大部分市县,以及聊城、临沂等地区的广大城镇乡村。因流行区域的不同,群众对其称呼亦有别称,如以菏泽为中心的,习惯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为“汶上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