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29028丛书名: 国家电子商务发展丛书
《乡村振兴与农村电商发展》*的特点在于前瞻性和实战性:不仅从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问题现状出发,基于产业经济学分析思路对农村电商发展演进脉络进行了深度剖析,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的发展路径,而且针对电商下乡、电商扶贫、深化服务、电商实践、县域电商等主题开展深度分析,结合国外农村电商发展启示,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未来中国农村电商的前景与展望。《乡村振兴与农村电商发展》可供意欲投资或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的企业、组织机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业界同人参考,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参考教材。
章乡村振兴——“三农”问题现状、机遇与挑战001
节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现状、机遇与挑战001
一、何为“三农”问题001
二、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现状002
三、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机遇005
四、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挑战006
第二节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问题的治理逻辑及框架007
一、乡村振兴战略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必要性007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007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010
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框架011
第三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辟“三农”新格局的实现路径013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则013
二、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三农”新格局的实现路径014
第二章农村电商——从产业经济学角度鸟瞰农村嬗变017
节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演进脉络017
一、农村电商发展背景017
二、农村电商发展历程018
第二节农村电商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019
一、生产规模化020
二、产品标准化020
三、品质生态化020
四、平台多元化021
第三节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021
一、“综合服务商 网商 传统产业”模式022
二、“区域电商服务中心 青年网商”模式022
三、“生产方 电商公司”模式022
四、“集散地 电子商务”模式022
五、“农产品供应商 联盟 采购企业”模式023
六、“专业市场 电子商务”模式023
第四节产业融合视角下农村电商生态体系构成023
一、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与特征024
二、农村电商生态体系的内部结构和组织形态026
三、农村电商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的对策027
第三章相辅相成——乡村振兴与农村电商的分野交互030
节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特征及经验030
一、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030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特征033
三、农村电商发展的成功经验034
第二节我国发展农村电商的制约因素及挑战038
一、农村基础设施发展落后,制约了电商的快速发展038
二、农产品缺乏规范化和品牌化,产业未来发展面临风险038
三、农村电商物流没有实现全覆盖,影响了电商的发展速度039
四、农村电商金融手段单一,无法满足电商创业者多样化需求039
五、农村高端电商人才缺乏,导致农村电商发展后劲不足040
六、农村电商认知不成熟,制约了农村电商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040
第三节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农村电商的路径选择040
一、我国农村电商未来的发展趋势041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农村电商的路径选择042
第四章电商下乡——同步农村消费升级与工业品下行044
节消费升级下农村电商的进阶之路044
一、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现状分析044
二、农村电商的进阶之路047
第二节工业品下行与农产品上行的流通体系重塑050
一、工业品下行方面的机遇与挑战051
二、农产品上行(零售)方面的机遇与挑战052
三、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的关系053
四、工业品下行与农产品上行流通体系的重新塑造054
第三节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的实施与促进055
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义055
二、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的实施规划057
三、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的促进策略058
第五章电商扶贫——构建农产品市场化运作上行平台062
节我国农村贫困的现状及原因062
一、我国农村贫困的现状062
二、我国农村贫困的原因分析063
第二节实施农村电商扶贫的作用机理066
一、关于农村电商扶贫学者观点066
二、具体作用机理066
第三节农产品上行面临的问题及挑战068
一、农产品上行面临的具体问题068
二、农产品上行面临的具体挑战069
三、解决农产品上行问题的着手点070
第四节农产品上行渠道畅通的保障机制071
一、农业产业化视野下农产品上行思路071
二、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的四种保障机制073
第六章深化服务——地方政策、人才工程与教育体系075
节农村电商的政策支持现状及演进075
一、农村电商发展政策支持的现状075
二、农村电商发展政策支持的演进077
第二节农村电商人才发展现状及瓶颈080
一、农村电商发展现状080
二、农村电商人才现状及瓶颈082
第三节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083
一、差异化培养模式083
二、“学校 企业”模式083
三、非正式交流实践模式084
四、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084
五、“走出去”模式084
六、“请进来”模式085
第七章电商实战——品牌建设推广以及平台集成整合086
节农村电商典型运营模式及案例086
一、我国农村电商发展背景086
二、农村电商典型运营模式086
三、总结090
第二节农村电商主流平台及推广应用091
一、B2B模式092
二、B2C模式092
三、C2C模式093
第三节农村电商区域公共品牌塑造及路径094
一、农村电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094
二、农村电商区域公共品牌的塑造路径095
第八章县域电商——村、乡镇与县域经济案例与分析096
节政府驱动型案例096
一、简介096
二、发展历程097
三、经验启示097
第二节服务驱动型案例099
一、遂昌模式的发展历程099
二、遂昌模式的主要特征100
三、遂昌电商优化建议102
第三节网商驱动型案例103
一、简介103
二、发展历程104
三、经验启示105
第四节产业驱动型案例106
一、简介106
二、发展历程107
三、经验启示108
第五节综合发展型案例109
一、简介109
二、发展历程109
三、成功经验110
四、借鉴意义111
第九章他山之玉——国外农村电商的发展历程与启示113
节国外农村电商的起源和发展113
一、美国农村电商114
二、英国农村电商115
三、韩国农村电商115
四、日本农村电商116
五、印度农村电商116
第二节国外农村电商平台的特征与发展趋势117
一、国外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特征117
二、国外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118
第三节国外农村电商扶贫的政策与案例分析119
一、国外农村电商平台的相关法律120
二、国外农产品电商平台案例分析120
第四节国外农村电商发展对我国的启示125
一、欧美农产品电商市场的发展特点125
二、国外农业电商对我国的启示127
第十章康庄大道——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景与展望129
节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历程129
一、观察四十年农村改革的七个重要时间节点129
二、改革开放四十年“三农”各要素正在发生深刻改变131
三、中国“三农”历史进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133
四、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乡村新征程134
第二节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137
一、新时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转变137
二、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建议138
参考文献141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总书记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进一步表示,将通过“五推进一加强”统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这让备受瞩目的乡村振兴战略再引热议,而农村电商的发展就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和互联网普及的当下,农业生产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农村电商应运而生。然而,零散的生产规模和落后的物流体系以及保守的思想观念、匮乏的网络技术人才等问题,使得在城市发展“如鱼得水”的电子商务,在农村似乎有些“水土不服”。因此,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的宏观政策层面的强化,为农村电商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寻求新机遇就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点。现实情况是,一些粮食销售、农产品采购等活动仍采用传统模式,农民与农产品购买企业缺乏信息沟通。信息不对称导致需求与消费的不对接,造成了“买难卖难”等问题。由此可见,若能真正发挥电子商务强大的信息系统和传播速度,使农产品通畅有效上行,农村电商的发展定会向前迈出一大步,这也是农村电商发展的愿景之一。然而,农民个体生产规模较小,提供的农产品数量有限且缺乏农业信息和市场信息,没有品牌意识,不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农民个体的单一网络零售模式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取价格、数量、品牌优势,不利于农村电商业务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发展摆在了突出位置,推动农业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必将带来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若能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将农民个体单一零售转变为政府、电商企业、零售商、传统经销商、专业农业合作社等协同推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推动农村电商与传统农村商业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必将带来农村电商销售规模的飞跃,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焕发出“互联网 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除了农产品上行难之外,物流也是农村电商发展的一个难点。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是电商平台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分布广、密度小且部分区域地处偏僻,道路交通不畅,物流配送不易。客观存在的种种困难,使得构建一个全方位覆盖的农村物流体系十分不易。虽然阿里巴巴、苏宁、等电商巨头在许多村镇建立了服务站点,以解决“后一公里”的运输难题。但是,在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消耗之下,电商企业的推进程度仍然有限。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配置,不仅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系统,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还会使物流难度大大降低。在此基础上,整合农村已有的基层电商站点资源,不断优化农村地区资源配置,降低农村物流难度和物流成本,依托强大的互联网信息系统和高效的电子商务系统,“后一公里”的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农村地区有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也是阻碍农村电商发展的一个掣肘。一方面,由于农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较差,致使农民的思想也较为保守封闭。文化水平的限制和网络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对电商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怀疑,购物仍然由传统方式主导。另一方面,农村电商缺乏专业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人才,拥有知识的年轻人多数聚集在城市,专业人才的流失大大减缓了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所以,振兴乡村,推动农村人才建设,应通过优惠政策引导、鼓励更多的专业人才投身农村信息建设之中;增强农村人才要素积累;加强农村信息化顶层设计;推动农村地区整体信息化建设,这是开展农村电商的必要条件。同时,要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力度,由政府主导开设电商相关课程,选派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指导学习和网上电商体验。只有加深农民网络信息认知,提高农民网络技能,才能真正激发农民学用农村电商的积极性。“加强乡村振兴的政策创设,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重视让我们看到了农村电商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农村电商来说,政府应从资金、基础设施、农业生产、信息建设、物流规划到法律保护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中的法律保护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农村电商处于探索阶段,只有建立健全和完善科学的电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营造有利于农村电商发展的制度环境,才能更好地推动电商市场良好运转,维护农民的利益,进而全面促进农村电商的超常规发展。虽然农村电商目前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是有庞大的农民群体为依托,其发展前景必定是广阔的。作为一种21世纪新型的商业模式,农村电商通过对传统购物模式的冲击,不仅可以在农村地区产生思想观念的更新,而且对推动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强大作用。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助推下,农村电商必定会驶上发展的快车道。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