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84908
你极度嫉妒,又异常清醒,这太奇怪了。
克服因嫉妒产生的羞耻感、占有欲,正视嫉妒心;
学会信任,摆脱疑神疑鬼的自己。
你是否曾受到嫉妒的困扰?
嫉妒是否影响了你的人际关系?
你是否因嫉妒而感到身心俱疲?
如果以上问题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这本书对你而言再适合不过了!
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罗伯特·L. 莱希博士在这本书中向我们全面剖析了嫉妒心理。他阐明了嫉妒产生的原因,解释了嫉妒如何控制我们的情绪和想法,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并且理解自己的嫉妒心理。
同时,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实践验证原则,本书还将带领读者一步步疏导自身的嫉妒心理——通过自我接纳、正视内心、共同面对等方式 来处理这种令人困惑又无法忽视的心理情绪,从而减少嫉妒带来的问题及种种身心折磨。
本书或将成为你读过的*好的有关嫉妒的自助读物。*重要的是,它为那些需要改善关系的伴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Part One 嫉妒心的力量
章 竞争性情感的演变 / 003
第二章 嫉妒心之于你,是个困扰吗? / 016
第三章 依恋与承诺 / 023
Part Two 嫉妒心是如何演变成问题的
第四章 被嫉妒心操控 / 043
第五章 导致朋友或伴侣离开你的嫉妒性行为 / 069
Part Three 扭转嫉妒心
第六章 学会自我接纳 / 087
第七章 与你的思想共舞 / 104
第八章 和你的嫉妒心对话 / 125
第九章 正视自己的嫉妒心 / 151
第十章 共同面对 / 161
第十一章 克服过去,克服嫉妒 / 183
第十二章 学会释怀 / 198
结语 / 217
致谢 / 221
前言
跟菲利斯做朋友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她的笑声总是很有感染力,她聪明、幽默,对身边每一个人都十分友好。她也很有想法,充满魅力,因此大家都喜欢和她做朋友。但是一旦事情涉及她的男朋友迈克,菲利斯就好像变了一个人,感情上的嫉妒几乎吞噬了她,时常让她感到恶心、焦虑和愤怒。只要迈克去参加聚会,她就会变得焦躁不安,时刻担心他会与前女友重修旧好。如果迈克和前女友一起吃饭,菲利斯就会非常生气,尽管迈克不断强调她只是一个“普通朋友”。菲利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因为她始终无法消除脑海中的嫉妒。“我觉得自己快要疯了。”她跟我说这句话的时候低着头, 避开了眼神交流。
这让我想到了史蒂芬。刚开始和瑞秋约会的时候,他完全没有嫉妒的感觉,但现在就不一样了。他会时不时地翻看瑞秋的社交媒体主页,有时候还会查看她的手机,看看她是否已经厌倦了自己。史蒂芬整天在想:“她是不是在和别的男人约会?”“脸书(Facebook)上加她好友的那个人是谁?”“(对于我们的关系)她是不是还在观望?” 因此他完全无法把注意力放到工作上,每天都借酒消愁,也因为不想让朋友看到自己这副狼狈悲惨的模样,他拒绝与朋友见面。他告诉我: “我确实没有十足的证据证明瑞秋出轨了,但我也确实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她。我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焦虑不安了。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我们分手了,我心里会不会好过一点,至少我不用整天担心她出轨了。”
其实,几乎每个人都产生过嫉妒的感受,可能对配偶、伴侣、朋友、兄弟姐妹或其他家庭成员。读完这本书你就会发现,其实嫉妒就跟人类的爱与恐惧一样,也是一种很普遍的情感。
嫉妒普遍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不分国界,不分年龄大小, 甚至连动物也会嫉妒。
嫉妒有时是我们与他人的一种特殊的联结关系。因此,一旦这个联结出现问题,我们就会觉得受到威胁挑衅,这便是嫉妒。在一些交情一般的关系中,人们很少会嫉妒,因此嫉妒往往也说明对方对你而言很重要。但当这种情绪过分强烈时,就像菲利斯和史蒂芬那样, 为了摆脱嫉妒,我们往往可能做些令自己后悔的事情——嫉妒确实会带来不少问题。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我已经写了25 本心理学方面的书了,主题包括焦虑、抑郁及行为改变等。不少极具天赋的心理治疗专家也写过这类书。但令我意外的是,市面上竟还没有一本书从认知行为疗法角度去剖析嫉妒这种困扰着大多数人的情感。这实在是太奇怪了,因为嫉妒本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包含着我们所研究过的许多心理状态,比如焦虑、沉思、自我批判、愤怒及矛盾化解等。也因此,写作一本关于嫉妒的书迫在眉睫。
认知行为疗法是当下全球价值的治疗方式,它能够有效治疗抑郁、焦虑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该疗法重点集中于调整患者现阶段的思维、行动以及人际互动。同时,认知行为疗法为患者提供自助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和解决心理上的各种问题。
在这本书中,我引用和借鉴了大量有效的技巧与概念,帮助读者更好地处理这种令人困惑又无比浓烈的情绪——嫉妒。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些许启发,能够帮助他们更客观地看待和处理嫉妒心理,不要让嫉妒毁了生活。
很多优秀的人也会受到嫉妒的困扰。他们深爱自己的伴侣,也想互相信任,共同走下去。但人有时就会莫名地焦虑和发怒,完全不受自己控制,往往事后才感到内疚羞愧。曾经有位女士就因为情绪失控而毁掉了自己的感情,她因此流下了悔恨的泪水。男人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够陪伴自己一生,但嫉妒会使他们变得多疑、咄咄逼人, 甚至去翻看对方的社交媒体。在另一个案例中,一个丈夫非常爱他的妻子以及三个孩子,但也终被嫉妒压垮,甚至产生了自杀的想法。幸运的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终战胜了嫉妒,挽回了自己的婚姻。
嫉妒是可悲的,因为往往是深爱却又感到不安才会让人产生嫉妒。嫉妒驱使下所做的一切终都会破坏这段自己明明想要保护的感情。不仅如此,嫉妒的想法、情绪、行为往往还会导致内心深处产生羞愧与内疚的情感。当你正受到嫉妒的困扰时,你会觉得自己快疯了, 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有权利嫉妒。长期以来我们所接受的文化似乎都对负面的、痛苦的情绪有偏见——如果你拥有这些消极情绪,那么你这个人一定是有问题的。但是通过这本书,我想要告诉读者的是,嫉妒本身也是人类情感的一部分,是人类开展亲密关系的一个要素。
出于好意,总有些朋友甚至是治疗专家会给你出些主意,但有时这些建议并没有什么用处,甚至还会使事情变得更糟。下面这些话你可能曾经听到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说这些话并不准确甚至毫无帮助。
“你肯定是太自卑了。”
——事实是嫉妒也可能是自尊心太强的体现,也许是你根本无法接受不公平的对待。因此事情并不像旁人想的那样简单。
“不要老想着这些了。”
——逃避嫉妒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必须学会接纳自我,而不是受控于自我。
“凡事看开一点吧。”
——这句话往往让人感觉更糟糕,因为一旦事情到了只能看开的地步,也就说明没什么希望了。
“你何苦折磨自己呢?”
——这句话可谓是完全本末倒置了,因为嫉妒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保护,保护自己不受背叛的伤害。
“你有什么资格嫉妒呢?”
——每个人都是自己思想和情绪的主宰,怎么会没有资格?用这种方式来劝说只会让你更有危机感,被抛弃的感觉只会更加强烈。
“我做错了什么?”
——这句话或许在理,但如果是从你嫉妒的人口中说出来,那么你可能会因此更执着于一探究竟。
“你只要相信我就行了。”
——被要求去信任某个人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因为这并不能为你的痛苦正名,也无法解释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你现在真是一塌糊涂。”
——这种话只会增加你的恐惧感,害怕自己被抛弃,这种情况下往往更容易感到嫉妒。
以上提到的几句话中,虽然有个别可能有所依据,但其中没有一句是真正有用的,因为它们根本与你的感受无关,更不能帮助你合理应对这些情绪。既然嫉妒本身就源于亲密关系中的危机感,那么一味地指责、逃避或嘲讽都只会让你感觉更糟,甚至更加嫉妒。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嫉妒呢?我希望通过此书, 读者能够真正理解什么是嫉妒,因为嫉妒本身就是一种强烈而又复杂的情绪综合体,其中包括了愤怒、焦虑、无助、怨恨以及绝望等令人困扰的情绪。我也希望读者能够明白,拥有这种情绪很正常,你并不是个异类。
第三章 依恋与承诺
史蒂夫的童年几乎都是在父母的争吵中度过的。在他的记忆中,每次爸爸一回到家,妈妈就显得格外焦躁,总是怒气冲冲地质问他到底去哪儿了。有那么几次,爸爸甚至搬出去住了,有时候是一周, 有时候是两个月,但终爸爸还是回来了。尽管如此, 史蒂夫还是很担心会不会有一天,爸爸再也不回来了,他也同样害怕万一什么时候妈妈也不要他了, 他就变成一个没人管、没人要的孩子了。 有时候他会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想象爸妈都抛下他的场景, 一个人默默流泪;有时候他会假装不舒服,这样他就不用去上学,可以让妈妈在家里陪着他了。跟妈妈一起待在家里让他有安全感,所以他完全无法忍受寄宿生活。史蒂夫11 岁时得知了爸爸有外遇的事情,妈妈咒骂着,歇斯底里地说再也不会相信爸爸了。
从史蒂夫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一个人过往的亲密关系往往对其有着深远的影响。童年及人生中任何一次经历都可能给人埋下猜疑、背叛和不信任的种子。如果你的父母曾闹过离婚,或是家里有人生过重病甚至离世,你可能就会有这种感觉,认为自己所依靠的人终会离去。现在的不安全感也许正是对过去情感伤害的一种映射。
依恋类型
在与他人的依恋关系中,每个人能感受到的安全感都是不同的, 我们的依恋类型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形成了。当看到爸爸或者妈妈离开房间时,婴儿通常会表现出以下四种类型中的任意一种:
反抗型:这种类型的婴儿会通过大哭、捶手蹬脚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害怕与不安。
矛盾型:妈妈离开时会极力反抗,但等她回到身边后,既寻求与妈妈的接触,又反抗其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
回避型:明明对妈妈有着依赖,却在与妈妈亲近自己时表现得十分警惕小心。
安全型:能够接受妈妈短暂的离开,并在其回到身边时给予热情、积极的回应。在依恋关系中,安全型的孩子能够适应独处,会更多地去关注周围的环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妈妈一定会回来。根据依恋理论,婴儿自出生开始就与其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 建立了一种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孩子的依恋类型主要取决于与其抚养者的关系,包括保护、支持、喂养以及社交关系。
当孩子知道母亲一定会回到自己身边时,他就会对母亲建立起依赖与信任,相信母亲是可靠、有责任心、有爱心的。有了这样的安全感之后,孩子就能够欣然接受母亲的离开,并安心地探索周边的环境。相反,有些孩子可能会觉得母亲的离开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从而表现出不安与焦虑。依恋理论指出,所有这些依恋类型都将伴随人们一生, 并且影响人们其他的亲密关系,尤其是恋爱关系。
在童年的亲密关系中,如果你始终无法信任对方,认为对方不够可靠,没有责任心,你们随时会分开,那么长大后,在处理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时,你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早期依恋
回忆一下童年时期的依恋关系,看看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形是否符合你的情况。
你是否曾经担心过父母离异,或是任意一方生病甚至离世?—— 成年后你会害怕突然失去某些事物或是害怕被抛弃。
你是否经历过父母分居或离异(即使事情没有真发生,而只是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你害怕自己亲密的关系破碎。
你们是否经常搬家?如果经常转学或者搬家,那么你与其他同龄人的友情都是极为短暂的,他们可能会埋怨你或者认为你不够忠诚。——你害怕独处,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了,孤立无援。
你是否曾经对恋爱对象感到失望,甚至被欺骗过?——你总觉得有人欺骗你,在背后玩弄你或是会突然离开你,因此你会过分关注一些潜在的威胁。
亲密关系
关注自己的亲密关系类型往往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当一段亲密关系刚开始发展时。通过这种方式,你能够更好地衡量在这段关系中,你是感到舒适自然,还是痛苦压抑;你是依赖着对方还是被需要的那个;你是拥有充分的安全感,还是总会感到焦虑不安。完成下面这个成年人依恋测试,看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