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08238
引言
章 放牛伢的春暖花开
过目成诵的“小神童”
爱思考的熊孩子
对答如流的放牛伢
子曰诗云的小叔子
第二章 巴河边45度角的仰望
裸行,潇潇洒洒
夜闯“鬼”庙又何妨
思想开了一扇窗
第三章 好男儿志在四方
初入“东方芝加哥”
豆腐坊里做帮工
花园山的秘密聚会
地下革命宣传员
第四章 身先士卒刺头兵
流血流泪是常有的事儿
上司头上的孬兵
“义结金兰”挑大梁
第五章 地下运动很冒险
改名换姓去教书
达城庙里偷金佛
雄楚楼上的大情怀
战友情,驻心中
第六章 政治这玩意儿很伤人
喜结连理事儿
政治,竟然是肮脏的
在上海滩留下的一个遗憾
第七章 “登堂入室”去北大
“空空道人”学佛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第八章 天地之间有了一个“熊十力”
离开北大,“南漂”
以天下忧而忧
瑜伽精舍中的冥想生活
第九章 谈笑不羁有鸿儒
以文会友识“牛人”
毒舌三分又何妨
一人应战论众敌
第十章 国难当头谁好过
一次艰辛的逃离
难得饱一次口福
师生共度难日子
第十一章 志不同道不相谋
恰似曾经少年时
冷脸面对新权贵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第十二章 爱他人胜过爱家人
关心学生胜过自己的孩子
怎不牵挂故乡的亲人
学生的家就是自己的家
第十三章 去留之间的正确抉择
一封重要的试探信
北上京城目睹新气象
意气相投的忘年交
重回北大,依然那么“跩”
第十四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
京城虽好,却不是久居之地
知我者,陈毅也
永怀一颗悲悯的心
“魏晋人”的风度
第十五章 不是每个疯子都是精神病
春天虽然迟到,但毕竟还是来了
结束语
熊十力年表
引 言
毋庸置疑,熊十力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
他没爹可拼,没学历可包装,却硬是从一个货真价实的“屌丝”成长为“高大上”的哲学大家,演绎了一个经典的逆袭传奇。
陈毅说:“熊十力是中国的国宝。”
蔡元培称之为“两千年来以哲学家之立场阐扬佛学精深之人”。
《大英百科全书》把他与冯友兰并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
在这样一位杰出的哲学家身上,更有着独特的气质品性令人着迷,那便是他的率真与狂放。梁漱溟说:熊十力是中国的“狂者”。
“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说这话时,熊十力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与其说这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不如说是一种自信的率真。事实上,在其八十四载人生历程中,熊十力确乎给这话作了生动的阐释。
在人生岔路口,熊十力弃政从学,率真得伟大。以哲学名世的他,幼年的人生理想并非做学问,而是闹革命。长大后,他成为辛亥革命的猛将,担任过湖北督军府参谋,后来又追随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护法运动的失败给了他巨大打击,目睹世风日下,“党人竞权争利”,痛惜“革命终无善果”,常常“独自登高,苍茫望天,泪盈盈雨下”。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如果随波逐流,谋个一官半职,对于他来说并非难事。但是,他天生有忧国忧民之情怀。经过一番思索,他觉得国家祸乱不断,皆因军阀官僚贪淫侈糜、卑屈苟且、残忍猜妒、诈骗伪善,以及国民昏然无知。
革命不如革心。于是,他决然脱离政界,致力于学术研究,以期探讨人生的本质,增进国民的道德。这是熊十力人生中的重大转折,与当年的鲁迅弃医从文,如出一辙。他曾自谓:“决志学术一途,时年已三十五矣,此为余一生之大转变,直是再生时期。”
在学术论辩中,熊十力“脚踢”同侪,率真得独特。废名,本名冯文炳,与熊十力是湖北老乡,对佛学也有深厚造诣,在北大任教时,熊十力常与废名探讨佛经,但是观点常常不同,每次两人凑到一起,总是吵得不可开交。有一天,两人碰面后,照例争吵,声音挺大。突然,有人听见房里声音戛然而止,推门一看,只见两人已经扭在一起,互相卡住对方的脖子,根本发不出声音。众人将两人拉开,熊十力趁废名不备,踢了一脚,废名也不示弱,报以拳头,熊十力斗不过,边骂边落荒而逃。可是,没过两天,两人又凑到一块,依然又辩论得面红耳赤。国学大师梁漱溟也常常与熊十力观点不同,有一次两人争论不休,熊十力气得不行,趁梁转身时,偷袭三拳,还大骂其“笨蛋”,可不久两人又和好如初。
在课堂教学时,熊十力掌击学生,率真得可爱。在讲课的时候,熊十力喜欢站在中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并伴以各种手势,像慷慨激昂的演说家。讲得兴起时,常常会随手在学生头或肩上猛拍一掌,然后哈哈大笑。以至于很多学生对他“惧怕不已”,上课时尽量找那些远离先生的位置。哲学家张东荪比熊十力小一岁,有一次,他听熊十力讲哲学,像学生一样恭敬肃立,洗耳静听。讲着讲着,熊十力把持不住,一巴掌拍在张东荪的肩上。由于力度太大,使得张东荪呲牙咧嘴,连连后退。熊十力见状,禁不住大笑不止,张东荪早就耳闻他这个“怪癖”,自然也不介怀。
在日常生活中,熊十力好恶随心,率真得可敬。35岁时,熊十力从师学佛,穷得只有一条裤子,夜晚洗了,晾干接着穿,有时没得换,他就光着腿,外套一件长衫,人送绰号“空空道人”,他欣然接受。他虽学富五车,但对现代交通和电力则少有了解,听说寄信是走水路,就一定要家人到江边邮局去交寄,若有寄往铁路沿线的邮件,一定要人送到火车站去邮寄,说是如此投信才到得快一些,固执得让人觉得好笑。为了专心治学,他的书桌上长期贴着一张字条:“说话勿超过三分钟”,以提醒到访者不可久坐。他曾独住一小院,常有人敲错门,于是他在门上贴出一张白纸,上书几行字:“近来常常有人来此找××人,××人以前确是在此院住,现在确是不在此院住。我确是不知道××人在何处住,请不要再敲门。”其憨态跃然纸上。有一次,朋友王元化来访,他在洗澡,便招呼王元化进门,自己仍裸身坐在澡盆中,对谈多时。熊十力爱吃鸡,学生或者朋友到访时,如果能捎带一只鸡,他基本上会照单全收。在重庆结识郭沫若后,郭每次到访,总会带一只鸡作见面礼。然而,蒋介石曾多次让人送他金钱,前后共计几百万元,他则坚辞不受,并大骂老蒋。
熊十力的学生徐复观曾在蒋介石侍从室工作,邀请他赴宴。晴天朗日,他打着灯笼来到酒楼。徐复观不解地问:“先生,何故白日打灯笼?”他则说:“如今暗无天日,一片漆黑,岂能不掌灯?”相传还有一次,邵力子邀他一起为蒋介石祝寿,席间,高官显贵们吟诗作赋,赞颂老蒋。他刷刷写好诗后,佯装尿急而逃席。众人拿诗一看,那诗写道:“脖上长着瘪葫芦,不花钱买篾梳子,虮虱难下口,一生无忧,秃秃秃,净肉,头!”脑袋光光的蒋介石气得差点背过气。
熊十力就是这么一个有情、有趣、有料的大怪人、大善人、大哲人。罗曼·罗兰曾说:“一个勇敢而率真的灵魂,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爱,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不做影子,而做人。”是的,诚如此言,率真狂放的熊十力一生不做影子,而做人。
巧诗大骂卖国贼
1932年11月,在离开六年之后,熊十力重回北平,继续在北大讲授唯识学,每周到校上一次课。“南漂”六年,世事变化令人感叹,当年离开时,这个城市叫作“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如今,这座城市已成故都,更名为“北平”。熊十力暂住在崇文门外缨子胡同16号,那是梁漱溟的家,当时,梁漱溟在山东邹平从事乡村建设工作,房子正空着。
北平的冬天很冷。作家梁实秋在《北平的冬天》中写道:“在北平,裘马轻狂的人固然不少,但是极大多数的人到了冬天都是穿着粗笨臃肿的大棉袍、棉裤、棉袄、棉袍、棉背心、棉套裤、棉风帽、棉毛窝、棉手套。穿丝棉的是例外。至若拉洋车的、挑水的、掏粪的、换洋取灯儿的、换肥子儿的、抓空儿的、打鼓儿的……哪一个不是衣裳单薄,在寒风里打颤?在北平的冬天,一眼望出去,几乎到处是萧瑟贫寒的景象,无需走向粥厂门前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饥寒交迫的境况。北平是大地方,从前是辇毂所在,后来也是首善之区,但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地方。”
作为哲学家,熊十力所感受到的北平冬天,比起梁实秋的感受,恐怕不会有更多的暖意,或许还会更冷。病未痊愈的熊十力,冬天是不能穿皮毛大衣和烤火的,否则会咳嗽得厉害。不过,熊十力在冬天里的生活也并非毫无暖意,平日里,一大帮学生和朋友的到访,总能给他所租住的梁宅带来融融暖意。
1933年春,熊十力搬到后门二道桥。房子原先是钱穆的,经汤用彤撮合,钱穆让出一进房子给熊十力居住。那段时间,钱穆、蒙文通、汤用彤、张尔田和张东荪兄弟经常和熊十力一起交游纵谈。特别是与蒙文通的交往,如前所述,他们俩经常因为观点不同而争论不休,汤用彤在一旁“观战”,钱穆从中解劝缓冲。两人虽然当面吵个不休,但是,在别人面前,他们却都推崇对方的学识。
几个月后,熊十力又搬到了沙滩银闸胡同6号。这里原是谢石麟与亲戚合租的房子。熊十力回北平仅三年,却搬家三次,可谓居无定所,但是,他对此并不介意。在与友人交游纵谈的同时,他潜心治学,成果显著:出版了《新唯识论》,并与刘衡如等人论战,先后发表了《破〈破新唯识论〉》《答某君难新唯识论》《略释“法”字义》《杂感》《循环与进化》《无吃无教》《英雄造时势》《易佛儒》《答谢石麟》等著作和文章,特别是1933年5月9日,他给胡适写了一封长信,大约有五千字,要胡适“在根本处注意,莫徒作枝节之论”。
胡适收到长信后,并没有生气,将长信加上标题《要在根本处注意》,并写上编者附记,一起发表在《独立评论》上,还给了熊十力一笔稿费。在编者附记中,胡适写道:“熊十力先生现在北京大学讲授佛学,著有《新唯识论》等书,是今日国内能苦学深思的一位学者。……熊先生此次来信,长至五千字,殷殷教督我要在根本处注意,莫徒作枝节之论。他的情意可感佩,所以我把全文发表在此。”
写长信直陈己见,这是熊十力的率直;全文刊发长信,这是胡适的宽怀。那个时代的学人们正是以这种率直和宽怀,构建了令后世仰慕的特殊关系。除此之外,熊十力与胡适之间还有一次令人瞩目的交集。
1935年,已经占领东北三省的日本人又觊觎我国华北地区,于是策动一些亲日派汉奸发动所谓“五省自治运动”,阴谋变华北五省为“第二个东北”。5月2日和3日,天津《国权报》社长胡恩溥和天津《振报》社长兼伪满洲国中央通讯社记者白逾桓,先后在天津日本租界内被刺身亡,这两家报纸都是由日本特务赞助的汉奸报纸。两人的死,其实是日本人所为。但是,5月29日,华北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却放话,说上述两人的死是国民党蓝衣社所为。
6月9日,酒井隆约见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就胡、白被杀事件,向何应钦递交梅津美治郎拟订的“备忘录”。梅津美治郎是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在“备忘录”中,他竟然提出国民政府宪兵第三团、军委会政训处等撤出华北的无理要求。酒井隆甚至还狂妄地向何应钦提出,让国民党中央军撤出河北,并罢免对日本态度强硬的河北省主席于学忠。
何应钦一面向蒋介石报告事态,一方面与酒井隆当面交涉。日本人吃定了国民党政府的软弱无能,多次故意挑衅撒野,逼迫何应钦就范。6月10日,何应钦第四次与酒井隆面谈时,酒井隆竟然使出流氓无赖手段,完全不顾外交礼仪,把臭烘烘的靴子脱掉,放到谈判桌上,然后盘腿坐在椅子上,并不时地用佩刀敲打桌子,要求何应钦按照日方拟订的条约签字。
不过,何应钦当时并没有应允。酒井隆见一招不成,竟大发脾气,骂骂咧咧地走出门。走到院子里的时候,他又做出更加下流的事情,竟然解开裤带,当着众人的面,撒起尿来。
在日本人的一再纠缠下,何应钦特地到南京向蒋介石汇报华北的情况。由于蒋介石当时正在加紧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根本无暇北顾,便授意何应钦于7月6日正式复函梅津美治郎,表示对“所提各事均承诺之”。何应钦与梅津美治郎之间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就是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实际上,通过这个协定,国民政府完全放弃了华北主权,为后来日本全面侵华打开了华北大门。
《何梅协定》的签订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巨大愤慨,社会各界都义愤填膺。中国妇女革命的领袖、中国同盟会首位女会员、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女士就曾以独特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愤怒。她派人把自己的一条旧裙子送给蒋介石,在裙子上题了一首诗:
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
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
吾侪妇女们,愿赴沙场死。
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在诗中,何香凝女士愤怒地抨击了蒋介石不抗日的卖国行径,表达了自己愿作巾帼英雄奔赴抗日前线的决心。与裙子一起送给蒋介石的,还有一副对联:
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
厕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顽
这幅对联由续范亭所作,联中嵌有蒋中正(字介石)的名字,几乎是指名道姓地咒骂。续范亭是国民党元老,曾经退隐江湖,不问政事,“九一八”事变后,他感到国难当头,自己应该担起责任,便马上出山呼吁抗战。参加国民党“五大”时,因抗日主张得不到理睬,有朋友建议他前往中山陵去“哭陵”,以示对蒋介石政府的抗议,但是,续范亭却说:“大丈夫流血不流泪,只有用热血才能把这些败类冲到人类行列之外。”
第二天清晨,续范亭穿戴整齐,叫了一辆黄包车去了中山陵园,直到下午仍然未归。朋友们感觉不对劲,忙赶往中山陵,结果在孙中山的灵堂前,发现续范亭倒在血泊之中,昏迷不醒,腹部已被他自己剖开一个大口子。幸亏朋友们及时发现,经抢救,续范亭才终脱险。
由此可见,人们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是多么的愤恨。这种背景之下,熊十力这帮做学问的夫子们也没有沉默,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主张。当时,住在北平的熊十力,每天忧心如焚,大骂蒋介石是“王八蛋”“卖国贼”,并主动跑到邓高镜家中,说:“时局至此,我们难道要坐等着去当亡国奴吗?”
邓高镜是墨子研究专家,也正为时局发愁,痛恨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熊十力一来,正好凑在一块儿,商量起应对办法来。商量来商量去,后决定由熊十力给汤用彤写一封信,让他出面去敦请胡适领头,联合一批爱国人士,共同发表声明反对《何梅协定》。熊十力之所以不直接写信给胡适,也许是顾忌过去曾与胡适之间的一些过节。过去,他是瞧不起胡适的,曾经还让偷偷听课的胡适“滚蛋”。
终,在熊十力、邓高镜和汤用彤等人的努力下,胡适出面牵头,联合北平教育界人士,发表联合宣言,坚决反对任何脱离中央、破坏国家统一的阴谋。同时,胡适还撰写《华北问题》一文,指出日本人逼迫华北“自治”,“正是一百分的侵略我主权,正是一百分的干涉内政,正是一百分的谋我疆土!”当熊十力读到这样的文章时,内心有了些许的宽慰。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总算有了一些实际效果。
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和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
熊十力一向对蒋介石没有什么好感。曾经流传这样一个小故事,非常有趣。说的是蒋介石过50岁生日的时候,时任国际反侵略同盟中国分会副主席、国民外交学会会长的邵力子,邀请熊十力一起去为蒋介石祝寿。席间,高官显贵们吟诗作赋,赞颂老蒋。熊十力刷刷写好诗后,佯装尿急而逃席。众人拿诗一看,那诗写道:
脖上长着瘪葫芦,
不花钱买篦子,
虮虱难下口,
一生无忧,
秃秃秃,
净肉,
头!
这是一首倒宝塔诗,使脑袋光光的蒋介石气得差点背过气。
如今,熊十力听到蒋介石被抓的消息,先是一喜,后又一忧。喜的是,令人讨厌的老蒋居然也成了人家的“阶下囚”;忧的是,老蒋被抓,会不会引发全国性的内乱呢?那一段时间,熊十力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把几份报纸都快翻烂了。
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蒋介石签订抗日协议,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张。得知这个消息的那天,熊十力特地宰杀一只母鸡,炖了香喷喷的一罐子鸡汤,畅畅快快地吃了一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