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3224810丛书名: 当代经济学文库
编辑推荐
本书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特色且能与国际接轨的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是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内容简介
《区域经济学原理》一书提出了均质和非均质空间对立统一的观点,并合理吸收了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它从区位到区域形成作为理论框架构建的核心,并努力使用规范的经济学语言演绎了从区位到区域的路径和内在机理。此外,本书还初步构建了具有时空结合特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型,特别是对区域经济循环发展规律的研究使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同时本书还结合中国实际,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要素适宜度概念,试图打破传统区域经济不平衡转向平衡发展的研究范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
同时本书还结合中国实际,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要素适宜度概念,试图打破传统区域经济不平衡转向平衡发展的研究范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
目 录
第1章 导论 第2章 均质与非均质空间分析 2.1 空间问题与经济学 2.2 均质与非均质空间的含义 2.3 传统空间分析路径的特征与局限 2.4 经济空间——均质与非均质的对立统一 第3章 要素禀赋与经济空间 3.1 斯密的要素禀赋观 3.2 要素和要素禀赋 3.3 要素禀赋与空间分析 第4章 区位 4.1 区位与区位理论 4.2 基于要素禀赋的区位内涵和特征 4.3 要素禀赋与区位变迁 4.4 区位差异与区位主体偏好 第5章 区位选择与聚集经济 5.1 区位选择到聚集经济的演绎分析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微观基础 5.2 均质空间下从区位选择到聚集经济实现的路径 5.3 聚集经济的微观机理——一个非均质空间下的区位选择假说 第6章 聚集经济、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 6.1 经济功能区 6.2 要素禀赋、聚集与经济功能区 6.3 经济区域形成 6.4 经济功能区裂变与经济区域空间结构演进 6.5 经济区域特征及其边界 第7章 经济区域形成理论的实证分析——以中国特殊经济区为例 7.1 中国特殊经济区的内涵 7.2 中国经济特区的演进过程 7.3 中国特殊经济区形成与演变的理论分析 第8章 区域经济发展 8.1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本质 8.2 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动力机制 8.3 区域经济发展模型 8.4 区域经济发展的循环规律 第9章 区域经济不平衡与协调发展 9.1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概念、特征与衡量 9.2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内在动因 9.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的窘境与思考 9.4 要素适宜度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10章 要素适宜度与主体功能区 10.1 主体功能区 10.2 要素适宜度与主体功能区演进机制 10.3 要素适宜度与主体功能区协调制度 第11章 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 11.1 区域主体及其特征 11.2 区位主体与区域主体 11.3 区域主体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基于厂商和居民的分析 11.4 空间经济自组织诱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12章 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 12.1 福利型地方政府与空间经济自组织 12.2 经济人地方政府与空间经济自组织 12.3 双目标地方政府与空间经济自组织 第13章 区域经济政策 13.1 区域经济政策概述 13.2 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与分类 13.3 区域经济政策效应与评价 13.4 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 第14章 区域协调组织与区域治理 14.1 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经济组织 14.2 区域治理 14.3 区域治理系统要件 14.4 区域治理的运行分析 14.5 发达国家区域治理的制度框架 第15章 中国的区域治理分析 15.1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实践 15.2 中国区域治理的特色和模式 15.3 中国区域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15.4 完善中国区域治理模式的思考
前 言
区域经济学产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是认识和解决区域问题的一个重要学科,其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区域经济学是在研究和解决诸多区域或空间经济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从西方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现状来看,其基本理论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不同流派从不同的研究侧重点出发,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然而,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尽管伴随二战后宏观经济学的快速发展和计量革命,区域经济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主流经济学不断成熟的同时,区域经济学却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区域经济学在中国获得了快速发展,很多区域经济学研究人员为建立适应国情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作了大量工作,相继出版了大量的教材和研究著作。由于研究者的理论基础、研究角度、专业背景等的不同,所提出的学科体系、理论框架甚至核心概念表述都有很大差异,可谓众说纷纭、百家争鸣。
南开大学是在国内较早开设区域经济学科的高校,有一批优秀的区域经济学学者,长期
坚持区域经济理论研究。 1997 年,我和安虎森教授共同组织了当时南开大学部分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经过一年多的讨论和研究,于 1999 年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区域经济学》一书。该书出版发行以来,受到的欢迎程度是我们初所没有预料到的,几乎国内所有的设有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专业的高等学校都把该书作为或者列为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必修课的教材或专业参考书。大量的读者通过多种方式对该书提出了富有见地的评价。
在编写《区域经济学》一书时,我们归纳和梳理了国内外的很多研究成果,试图构建一
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尽管大多数读者都对其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我们深知,这本书距离
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在构建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道路上仅仅是迈出了步。在《区域经济学》出版后,我们将其作为了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生教学的一个重要教材和博士生研究中的一个“镖靶”,不断进行丰富与完善。在反复的研讨中我们理清了更多问题,如经济区域是怎样形成的?区位理论和区域形成理论是什么关系?区域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是什么等等。博士生的区域经济学课程采取了滚动开发和双向互动的原则,根据多年的研究积累,我们设置了区位、区域、区域发展、区域经济微观基础、区域政策和区域治理等专题,每级学生选择相关专题重点研究,所有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又成为下一届学生进行深化研究的基础。近十年来,我们坚持采用这一方法进行博士生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并将相关的专题作为博士论文选题和博士后的重点研究内容,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材料,对国际前沿研究文献的把握也越来越深入和及时,先后形成了 26 篇博士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
除了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我们极力提倡学生深入实际经济生活,了解区域经济的现实
需求和困境。面临国内外区域经济领域不断涌现的新的现象和问题,我们通过调查和讨论,
将实际问题不断进行抽象,回到理论层面进行更一般的思考和研究。从而既保证了我们的研
究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依据,也保证了应用经济学源于实践回到实践的要求。
能够长期坚持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南开大学具有优良的传统和严谨治学的学风,鲍觉
民先生、蔡孝箴先生、季任钧先生、郭鸿懋先生等老一辈南开学人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树立了榜样;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个人的特殊经历,在担任南开大学教授的同时,我还曾兼任
天津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国土与规划管理局副局长、天津市滨海新区管委会
副主任和天津市滨海新区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这样的经历使我能处于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前沿,为结合国情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004 年《区域经济学》出版了第二版,虽然我们当时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成果。我们对《区域经济学》一书选择了保留初版体系特色,对相关内容修改和完善的做法。在这一年,南开大学“ 985 工程”区域经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获得批准设立。区域经济学理论创新研究作为该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使我们得以在已有的研究队伍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南开大学一些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中青年学者组建了区域经济学理论创新研究团队,将多年研究积累的成果加以系统化。其成果就是200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区域经济学丛书(《区域经济学原理》、《区位的经济学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与协调发展》、《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区域协调组织与区域治理》)。
《区域经济学原理》是这个系列研究成果的高度概括。如果说《区域经济学》一书主要是梳理、归纳并综合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那么,《区域经济学原理》则是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基础上的一次大胆创新,目的就是构建符合中国特色且能与国际接轨的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相比,《区域经济学原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完善:
,《区域经济学》一书虽然研究的是空间问题,但却没有对空间属性做出判断,而《区域经济学原理》提出了均质和非均质空间对立统一的观点,并合理吸收了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这是对《区域经济学》一书的进一步完善;
第二,《区域经济学》意识到了建立区位理论和区域形成理论之间联系的重要性,但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区域经济学原理》一书则从区位到区域形成作为理论框架构建的核心,并努力使用规范的经济学语言演绎了从区位到区域的路径和内在机理;
第三,《区域经济学》对微观基础的研究不足,而《区域经济学原理》则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将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组织机理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第四,《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仍沿用了宏观经济增长模型,《区域经济学原理》则初步构建了具有时空结合特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型,特别是对区域经济循环发展规律的研究使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第五,《区域经济学》没有特别地研究区域不平衡问题,而《区域经济学原理》则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提出了要素适宜度概念,试图打破传统区域经济不平衡转向平衡发展的研究范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
第六,《区域经济学》较为详细地研究了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学原理》则在《区域经济学》基础上将视角转向了区域治理问题,这是与研究区域经济政策不同的方式和理念。因而,《区域经济学原理》不是简单替代或者摒弃《区域经济学》一书的思想和成果,而是在其基础上的一次突破和创新,并与之相辅相承。
《区域经济学原理》一书得到了我国区域经济学界的高度评价。在区域经济学界德高望重的时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教授,时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陈栋生研究员,时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顾问的南开大学的蔡孝箴教授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北京大学的杨开忠教授专门为其撰写了书序。中国人民大学的孙久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魏后凯、倪鹏飞研究员,兰州大学的郭爱君教授等诸多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该书做了书评。2009年,《区域经济学原理》一书获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也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领域的获奖著作)。
《区域经济学原理》一书致力于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又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区域经济学研究
框架。国内区域经济学界的前辈和专家学者们对该书的肯定,坚定了我们沿着这一思路走下去的信心。为此,我们咬住青山不放松,继续坚持以往的做法,一方面将《区域经济学原理》一书作为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教学的“标靶”教材,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对该书进行“吹毛求疵”,不断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另一方面针对该书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组织教师和博士生开展专题研究,不断充实和深化本书的研究内容。
我们以为,经济学是致用科学,判断一个经济理论好与坏的根本标准是看其能否指导现实。对现实有指导力的理论,首先要对现实有很好的解释力。因此,在教学和研究中,我们既密切跟踪国际前沿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也更加注意把握中国区域经济实践的进展,努力对其进行分析,在形成新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对本书提出的理论进行实证分析,使其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更具解释力。
在保留初版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第二版主要在三个方面做了修改和增订:一是针对初版中存在不足之处,吸纳了专家学者和读者的意见,对书中的一些内容做了增减和调整,这主要体现在增加了区域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第13章)。同时,对书中容易产生歧义的一些文字重新进行了表述,进一步对附在各章后的参考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补充。二是对书中一些薄弱的环节和内容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吸纳了近些年来我们在这些方面的一些较为成熟的成果,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功能区形成的理论模型”(第6章)、“要素适宜度的定义、内涵与测度”(第9章)、“区域治理的定义、内涵”(第14章)等。三是大篇幅增加了对书中所阐述的基本理论的实证分析,如,以中国特殊经济区为例对区域形成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第7章);以中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为例对区域发展和要素适宜度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第10章);以中国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践为例,在对一般区域治理理论进行实证的同时,提炼出中国区域治理的特征和制度框架(第15章)等。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区域经济学原理》的持续研究一直得到南开大学985工程、区域经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鼎力支持和资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还要感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和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在这一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在本书第二版的修订过程中,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孙兵博士,哈尔滨商业大学的郝大江博士,北华航空航天学院的孙海军博士提供了很有见地的研究成果。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的博士生程栋、曹清峰全程参与了修订初稿的工作。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范蔚文社长,是他的远见和真诚提议,使我下决心对本书进行修编。也感谢xxx责任主编,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保证了本书第二版的尽快问世。
本书第二版仍然是我们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它仍有待于在教学和实践中接受进一步的检验。由于水平和能力所限,本书第二版也难免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甚至是错误,我们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负责,希望读者和学界同仁斧正。
从西方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现状来看,其基本理论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不同流派从不同的研究侧重点出发,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然而,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尽管伴随二战后宏观经济学的快速发展和计量革命,区域经济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主流经济学不断成熟的同时,区域经济学却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区域经济学在中国获得了快速发展,很多区域经济学研究人员为建立适应国情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作了大量工作,相继出版了大量的教材和研究著作。由于研究者的理论基础、研究角度、专业背景等的不同,所提出的学科体系、理论框架甚至核心概念表述都有很大差异,可谓众说纷纭、百家争鸣。
南开大学是在国内较早开设区域经济学科的高校,有一批优秀的区域经济学学者,长期
坚持区域经济理论研究。 1997 年,我和安虎森教授共同组织了当时南开大学部分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经过一年多的讨论和研究,于 1999 年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区域经济学》一书。该书出版发行以来,受到的欢迎程度是我们初所没有预料到的,几乎国内所有的设有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专业的高等学校都把该书作为或者列为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必修课的教材或专业参考书。大量的读者通过多种方式对该书提出了富有见地的评价。
在编写《区域经济学》一书时,我们归纳和梳理了国内外的很多研究成果,试图构建一
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尽管大多数读者都对其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我们深知,这本书距离
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在构建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道路上仅仅是迈出了步。在《区域经济学》出版后,我们将其作为了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生教学的一个重要教材和博士生研究中的一个“镖靶”,不断进行丰富与完善。在反复的研讨中我们理清了更多问题,如经济区域是怎样形成的?区位理论和区域形成理论是什么关系?区域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是什么等等。博士生的区域经济学课程采取了滚动开发和双向互动的原则,根据多年的研究积累,我们设置了区位、区域、区域发展、区域经济微观基础、区域政策和区域治理等专题,每级学生选择相关专题重点研究,所有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又成为下一届学生进行深化研究的基础。近十年来,我们坚持采用这一方法进行博士生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并将相关的专题作为博士论文选题和博士后的重点研究内容,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材料,对国际前沿研究文献的把握也越来越深入和及时,先后形成了 26 篇博士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
除了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我们极力提倡学生深入实际经济生活,了解区域经济的现实
需求和困境。面临国内外区域经济领域不断涌现的新的现象和问题,我们通过调查和讨论,
将实际问题不断进行抽象,回到理论层面进行更一般的思考和研究。从而既保证了我们的研
究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依据,也保证了应用经济学源于实践回到实践的要求。
能够长期坚持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南开大学具有优良的传统和严谨治学的学风,鲍觉
民先生、蔡孝箴先生、季任钧先生、郭鸿懋先生等老一辈南开学人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树立了榜样;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个人的特殊经历,在担任南开大学教授的同时,我还曾兼任
天津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国土与规划管理局副局长、天津市滨海新区管委会
副主任和天津市滨海新区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这样的经历使我能处于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前沿,为结合国情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004 年《区域经济学》出版了第二版,虽然我们当时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成果。我们对《区域经济学》一书选择了保留初版体系特色,对相关内容修改和完善的做法。在这一年,南开大学“ 985 工程”区域经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获得批准设立。区域经济学理论创新研究作为该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使我们得以在已有的研究队伍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南开大学一些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中青年学者组建了区域经济学理论创新研究团队,将多年研究积累的成果加以系统化。其成果就是200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区域经济学丛书(《区域经济学原理》、《区位的经济学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与协调发展》、《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区域协调组织与区域治理》)。
《区域经济学原理》是这个系列研究成果的高度概括。如果说《区域经济学》一书主要是梳理、归纳并综合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那么,《区域经济学原理》则是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基础上的一次大胆创新,目的就是构建符合中国特色且能与国际接轨的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相比,《区域经济学原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完善:
,《区域经济学》一书虽然研究的是空间问题,但却没有对空间属性做出判断,而《区域经济学原理》提出了均质和非均质空间对立统一的观点,并合理吸收了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这是对《区域经济学》一书的进一步完善;
第二,《区域经济学》意识到了建立区位理论和区域形成理论之间联系的重要性,但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区域经济学原理》一书则从区位到区域形成作为理论框架构建的核心,并努力使用规范的经济学语言演绎了从区位到区域的路径和内在机理;
第三,《区域经济学》对微观基础的研究不足,而《区域经济学原理》则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将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组织机理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第四,《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仍沿用了宏观经济增长模型,《区域经济学原理》则初步构建了具有时空结合特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型,特别是对区域经济循环发展规律的研究使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第五,《区域经济学》没有特别地研究区域不平衡问题,而《区域经济学原理》则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提出了要素适宜度概念,试图打破传统区域经济不平衡转向平衡发展的研究范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
第六,《区域经济学》较为详细地研究了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学原理》则在《区域经济学》基础上将视角转向了区域治理问题,这是与研究区域经济政策不同的方式和理念。因而,《区域经济学原理》不是简单替代或者摒弃《区域经济学》一书的思想和成果,而是在其基础上的一次突破和创新,并与之相辅相承。
《区域经济学原理》一书得到了我国区域经济学界的高度评价。在区域经济学界德高望重的时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教授,时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陈栋生研究员,时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顾问的南开大学的蔡孝箴教授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北京大学的杨开忠教授专门为其撰写了书序。中国人民大学的孙久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魏后凯、倪鹏飞研究员,兰州大学的郭爱君教授等诸多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该书做了书评。2009年,《区域经济学原理》一书获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也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领域的获奖著作)。
《区域经济学原理》一书致力于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又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区域经济学研究
框架。国内区域经济学界的前辈和专家学者们对该书的肯定,坚定了我们沿着这一思路走下去的信心。为此,我们咬住青山不放松,继续坚持以往的做法,一方面将《区域经济学原理》一书作为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教学的“标靶”教材,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对该书进行“吹毛求疵”,不断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另一方面针对该书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组织教师和博士生开展专题研究,不断充实和深化本书的研究内容。
我们以为,经济学是致用科学,判断一个经济理论好与坏的根本标准是看其能否指导现实。对现实有指导力的理论,首先要对现实有很好的解释力。因此,在教学和研究中,我们既密切跟踪国际前沿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也更加注意把握中国区域经济实践的进展,努力对其进行分析,在形成新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对本书提出的理论进行实证分析,使其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更具解释力。
在保留初版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第二版主要在三个方面做了修改和增订:一是针对初版中存在不足之处,吸纳了专家学者和读者的意见,对书中的一些内容做了增减和调整,这主要体现在增加了区域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第13章)。同时,对书中容易产生歧义的一些文字重新进行了表述,进一步对附在各章后的参考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补充。二是对书中一些薄弱的环节和内容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吸纳了近些年来我们在这些方面的一些较为成熟的成果,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功能区形成的理论模型”(第6章)、“要素适宜度的定义、内涵与测度”(第9章)、“区域治理的定义、内涵”(第14章)等。三是大篇幅增加了对书中所阐述的基本理论的实证分析,如,以中国特殊经济区为例对区域形成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第7章);以中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为例对区域发展和要素适宜度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第10章);以中国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践为例,在对一般区域治理理论进行实证的同时,提炼出中国区域治理的特征和制度框架(第15章)等。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区域经济学原理》的持续研究一直得到南开大学985工程、区域经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鼎力支持和资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还要感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和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在这一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在本书第二版的修订过程中,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孙兵博士,哈尔滨商业大学的郝大江博士,北华航空航天学院的孙海军博士提供了很有见地的研究成果。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的博士生程栋、曹清峰全程参与了修订初稿的工作。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范蔚文社长,是他的远见和真诚提议,使我下决心对本书进行修编。也感谢xxx责任主编,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保证了本书第二版的尽快问世。
本书第二版仍然是我们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它仍有待于在教学和实践中接受进一步的检验。由于水平和能力所限,本书第二版也难免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甚至是错误,我们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负责,希望读者和学界同仁斧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