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418784
梁实秋71岁,遇见了小他30岁的韩菁清,他已满头白发,而她尚青丝披肩,她试着让他“悬崖勒马”,他却决绝地回应:“不要说是悬崖,就是火山口,也要拥抱着跳下去。”她*终跨越了30岁的鸿沟,对他说:我愿爱你,像你爱我!
杜拉斯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然而今日的我们到底有多少真的为爱勇敢过?房子、车子、钱、未来……真的与爱有关吗?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又能怎样?
前任永远是心中的疼,怎么都无法从心口挖掉。愿你不再有前任,愿你勇敢,愿你智慧。
推荐:
世事秋凉,道阻且长,愿你我能去危就安,得偿所愿。
情字在口,欲说还休 /001
社交网络上的监视者 /014
失恋与失恋 /035
一生中的某次爱情 /060
像你不爱我 /071
爱的天涯海角 /083
双城记 /091
第N次表白 /104
无名站台 /109
爱情罗生门 /122
我的网红男朋友 /132
不曾用真情,至少不曾是爱情 /141
那些无人知晓的秘密 /144
奇迹 /147
可惜我们分过手 /152
然而要走的仍是你 /157
人海中我却想不起你的样子 /160
爱是什么,我不知道 /163
没有人比你更爱我 /167
完美报复 /170
分手后不要做朋友 /173
而我不过是你的普通朋友 /176
勇敢的人,也曾自卑 /179
信是岁月书,寄与昨日客 /183
情字在口,欲说还休
1
至今时今日,我与陆明已经是十二年的老同学了,但我们更多的是不得不说的另一层关系,十年的兄妹。不是血浓于水,也没有亲密无间,我们之间是疏离的,很少见面,也很少聊天。
故事要从2005年的秋天说起,那时我们一起在读寄宿制的实验高中。当时的校址在大凌河的东边,麒麟山下,如今学校已经搬去了新城区,旧校区卖给了补习学校,有几次我路过那里,那里看起来还同当年一样,但我却再也没有进去过。
后来的老同学聚会,大家总是喜欢说以前的事情,对过去的事,好像每个人都记得特别清楚,可我却忘记了很多,甚至想不起,我、于嘉伟、陆明究竟是因为什么样的因由,变成了兄妹,只记得是2007年春天的事。
我们的兄妹关系从那时开始,而后来我们所有的牵绊都是从那时开始的。
在我与嘉伟、陆明结拜之后,我和陆明因为总是在每周日休息的下午去逛书店而更为相熟一些,小城的几家书店不大,但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却是很大的地方,那里有我们不曾去过的远方。我们都想要去远方,即使不知道远方到底是哪里,但在那个年纪里,却只想要逃离。
我们常去九州的那家书店,从学校门口坐10路公交车,下车再走几步就到了,我和陆明常常挑到一本书就坐在地上开始看,有些书一个下午根本看不完,并不富足的我们舍不得买,等到下次再去,有时候那本书就已经卖光了,只好发狠说,下次一定要快些读完。
除了周末,我和陆明不知道从何时起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天晚自习之后等同学快走完了,才一起走出教室。学校住宿条件那时还很差,只有一幢宿舍楼,楼的一半是男生,一半是女生,每层的中间用木门锁起来,每天所有人都从同一个大门进去,男生向左,女生向右。从教室回宿舍的路大约三分钟,我们一起下楼,转弯,也不常常讲话,我们都是不善表达的人,有时候甚至不讲话,就各自走着,在匆匆回宿舍的人群中,我们静默地走着,但在一楼大厅分手前,我们会说:再见。
那时的我们虽然很少讲话,却悄悄地写了许多的信,在每个分别后的夜晚,写一页,第二天交给对方,要第三天早上才能收到对方的回信。明明离得很近,明明每天都可以讲话,却好像好多话不能讲出来,只好每天晚上在被窝里,打着小手电筒,闷着头一笔一笔地写。
年少时的男女相近总有些暧昧的情愫在里面,而我和陆明的相近,也开始被大家开起玩笑来,睡在我上铺的何欣总是在我写完信后,从上铺伸出脑袋来打趣我:“你和陆明是不是在谈恋爱啊?”
我摇头否认。“我们是兄妹啊,怎么可能谈恋爱!”
“可我看你们比谈恋爱还黏糊吧。”何欣一副怀疑的样子。
“你想多了!”
“陆明还不错啊,你可是近水楼台。”
“如果你觉得他不错的话,你咋不追?”
何欣终于不再问我,可偶尔也会从同学之中听到这样那样的声音。到后来连嘉伟也总是说:你们两个是不是瞒着我有事?
我们开始不去书店,也不再写信,也不再一起回宿舍,连平时也不讲话,像是一种默契。默默地在澄清一个事实一样。
在某个下雪的晚上,趁着课间到教室外面透气的我们,还是在操场上遇到了。
“你要好好学习呀。”陆明说。
“你也加油啊。”
“以后想去哪里读书?”
“想去南方呢。”我说。
“为什么不留在北方?”
“太冷了呀,我想去到暖一点儿的地方。”
“那去哪个城市呢?”
“还没想好。你呢?”
“我啊,我也没想好。”
说这些话的那晚,天正飘着雪,城市的夜空在雪、云和灯光的作用下黄黄亮亮的,我们像是微缩城市里的两只小小人偶。后来我忘了许多许多的事,但我始终记得那晚的我们,以及我们走在雪地里的吱吱响声。
高考倒计时的数字从三位数到两位数,一天天地变小,我们三个似乎都在认真地学习,的一次去玩是我2008年的生日,那天恰好是放假,前一天晚上,八点半下晚自习后,我和嘉伟、陆明三个人趁着大家都回宿舍的时候,从食堂后面的围墙跳了出去,找了家商店买了手电,又买了些饮料和食物就往麒麟山走,我们想找个蛋糕店买个蛋糕,可是学校周边并没有,后来我们又返回商店买了几根蜡烛和面包代替。
如果白天从学校到麒麟山也不过一个小时,那晚我们三人一路唱歌聊天,到麒麟山已经十一点,山顶的信号塔周围修了矮墙,我们坐在矮墙上,说起两个月后的高考,讲期待的大学和远方,抱怨做不完的作业和讨厌的老师,后来我们累了,就静静地坐着,在山顶望着整个小城的灯光一点点地暗下去,后只剩一排一排的路灯。四月的北方,还有些冷,夜晚刮着风,终于挨到了十二点,他们两个人用衣服围着,在面包上点了蜡烛,催我许愿,吹蜡烛,我握着双手,闭着眼睛说:“希望……”
“愿望不要说出来啊傻瓜,那样就不灵了!”嘉伟拍着我的脑袋说。
那没说出来的愿望,我只好在心里默念。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