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37220
本书收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是专为中小学生朋友们课内外阅读准备的,版本完善,校勘精良。
★ 广泛传阅、家喻户晓的经典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五名北军俘虏乘坐气球,从南军大本营里士满出逃,途中遭遇风暴,被抛到南太平洋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这些落难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过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不仅制作了狩猎用的弓和箭,还制造出陶器、玻璃、风磨、电报机、炸药,还测绘出小岛的地图,并把它命名为“林肯岛”。他们在小岛上生活了将近四年,把小岛建设成一个富庶的乐园。他们也有危急的时刻,也有几乎抵挡不住的灾难,甚至多次面临死亡,但是总有一个神秘人物在暗中帮助他们。后来才知道这人就是《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艇长。他们还发现了一个在岛上生活了十二年的“野人”,他竟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那个背叛了格兰特船长、坏事做尽的海盗……*后,在一次火山爆发中,几个人险些丧命,直到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罗伯特所指挥的“邓肯”号来岛上救援。整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出版至今虽然已有一百多年,但一直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推崇和喜爱。
此次收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特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制作,书前配有“导读”,书后有“知识链接”,以给青少年朋友以必要阅读指引和知识积累。
导读
第一部分 空中遇险
第二部分被遗弃的人
第三部分林肯岛的秘密
知识链接
导读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博物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开创者之一。他一生共写了六十多部科幻小说,一类“在未知的世界中漫游”,另一类“在已知的世界中漫游”。凭借大量著作和突出贡献,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儒勒·凡尔纳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城市南特,辽阔的海洋、扬起的风帆和汽笛的鸣响,孕育了他对大自然的奇妙幻想。他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十一岁时,他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了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狠揍,并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这一童年的经历,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十八岁时,凡尔纳遵父嘱,去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一次他巧遇法国作家大仲马,两人的友谊从此开始,并一度合写戏剧,为凡尔纳走上创作之路创造了有利条件。凡尔纳在巴黎还幸运地结识了探险家雅克·阿拉戈(1790—1855),并与经常出入他家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地理学家等科学家交往颇深,在他们的影响下刻苦钻研数学、物理、化学和地理等自然科学,同时阅读当时流行的爱伦·坡的侦探小说,借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写作的技巧。在继续创作的过程中,凡尔纳发现当时文坛上的人都在找出路,都在试图把其他领域的知识融进文学,而只剩下地理学还没有被开发。于是凡尔纳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试验,创作出《冰川上面过冬》等作品,但未发表。凡尔纳创作出《气球上的五星期》后,十六家出版社无人理睬,他愤然将书稿投入火中,却被妻子抢救出来。书稿被送入第十七家出版社,终于如愿出版。赏识此书的编辑叫赫茨尔,从此凡尔纳遇到了知音,和他结下了终身友谊。赫茨尔与凡尔纳签订合同,一年为其出版两本科幻小说。从此凡尔纳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多方面的探索时期,写下了一系列科学幻想冒险小说,内容囊括了陆地、海洋和天空。作者想象力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故事生动幽默,妙语横生,其作品既引人入胜,又很有教育意义,适合各种年龄的读者,能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
而且,凡尔纳的幻想不是异想天开,都是以科学为依据的。在小说《神秘岛》中,他所预见到的许多科学器械和科学发展,后来都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实有之物,包括潜艇、水下呼吸器、电视以及太空旅行。他写的虽然都是平凡小事,但读后却令人激动不已。正如1884年教皇在接见凡尔纳时曾说:“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显示,凡尔纳被翻译的作品,其数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在法国,2005年被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的百年忌辰。
《神秘岛》是凡尔纳著名的“海洋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的最后一部。 作家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象,以现实和浪漫相结合的手法讲述的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五个被困在南军中的北方人,利用机会乘气球逃脱了。
然而,他们在飞行过程中,不幸遇上了风暴。气球破裂了,他们意外地流落到了太平洋中的一个荒岛上。但这个小群体并没有因此而陷入绝望,因为他们都是一些杰出的人,其中有: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坚毅果敢,富有创造精神;
彭克洛夫,水手,耿直善良,敢想敢干,勇于冒险 ;杰丁·斯皮莱,《纽约先驱报》的记者,性格刚毅,精明强干, 知识渊博; 纳布,黑人,塞勒斯·史密斯的仆人,忠厚温和,心灵手巧,机智敏捷;哈伯特,船长的后代,孤儿,约十八岁,是小团体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他机灵聪慧、勤奋好学、博学多才。
为了生存下去,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他们以工程师史密斯为首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挥聪明才智,战天斗地,利用岛上丰富的资源,
制造出了砖块、陶器、玻璃、风磨、电报机……并种上了庄稼和蔬菜,饲养了家畜和家禽,使自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荒岛的面貌,使其变成了一个人间乐园。其间他们曾多次与猛兽和海盗搏斗。在一起驱逐入侵猴群的事件中,他们捕获了一头黑猩猩,并驯化了它,为它取名朱普,教会了它一些技能,让它成了他们的好帮手、好伙伴。他们还挽救了被流放在孤岛上,独居十二年的罪犯艾尔通,帮他恢复了人性,使他成为了他们的忠实伙伴。而艾尔通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后,作出了一系列壮举,如豹口勇救哈伯特、
孤身潜入海盗船探险、抗击海盗入侵等。而每当他们处于困境时,总有一位神秘人物,向他们伸出援手,使他们绝处逢生、化险为夷。
故事以火山爆发、林肯岛的沉没、这个小群体的幸运获救和回国而告终。他们能有这样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也多亏了神秘人物尼摩艇长,是他,在太平洋风雨交加之时,不顾自己病入膏肓,独自驾船去几千英里之外的塔波尔岛,即艾尔通被流放的那个岛,留下了一张救助岛上五个人的纸条;也多亏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信守了十二年前的承诺,按时返回塔波尔岛,发现了那张纸条,并及时赶到林肯岛,救起了即将遭受灭顶之灾、葬身于大海的小群体。
他们后来用尼摩艇长赠送的财宝,购买了一块领地,按照林肯岛的模式,创建了一个陆地岛,而这个小群体的成员全都一起生活在那里,像从前那样团结一致,并继续发挥各自的所长,把它变成了一个兴旺发达之地,一个理想的小社会。
《神秘岛》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让人欲罢不能;对人物的刻画逼真、有趣、传神,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对大自然的描写,则是十分生动、具体、细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尤其是对火山爆发的描写,那惊心动魄、势不可挡的场面,给人以极大的震撼,让人久久难以忘怀。而《神秘岛》除了好看,引人入胜,还极具教育意义。这个小群体在创业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精神品质,如热爱生活、乐观豁达、勇于冒险、富于创新、信守承诺、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友爱等,十分令人敬佩,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故事中所融入的丰富的科学知识,则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激起了我们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总之,《神秘岛》充满了正能量,是我们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容错过的一部好书。
知识链接
经典名篇是人类思想智慧和审美感受的结晶,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中外经典的整理、译介和出版上有着卓越贡献和值得信赖的品质,“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同样如此。
——著名作家
王蒙
我这些年是提倡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的。要给孩子自由阅读的空间,也可以读些“闲书”,这样才能培养兴趣。人民文学出版社这套书品种齐全、版本可靠、质量上乘,非常适合学生阅读。
——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 温儒敏
作为专业的文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套“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书目完整而全面,在古典名著、外国作品的整理和译介上,也都采用了独家的大师底本,值得推荐!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 曹文轩
统编语文教科书陆续使用后,文学阅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空前提高。人民文学出版社这套书紧扣统编教材的内容,充分照顾到了学生拓展阅读的需要,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是一套理想的语文读本。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朱永新
“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紧密对接语文教学的*动态,对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及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均大有裨益。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顾之川
这套书不仅有典范文本,还将“知识链接”与导读内容精心组合,为学生更充分、深刻地理解作品及做进一步思考和讨论,提供了必要指引,是中小学生阅读经典的上佳之选。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
教育部教师司教师培训专家 苏立康
1865年的那场飓风——空中喊叫——龙卷风卷走了气球——气球破裂——只见大海一片——五名乘客——悬篮里发生的事——天际海岸——惨剧结束
“我们是在上升吗?”
“不!恰恰相反!我们是在下降!”
“比这更糟,赛勒斯先生!我们是在下坠!”
“看在上帝的分儿上,赶紧把压载物扔掉!”
“最后一口袋已倒空了!”
“气球升高了吗?”
“没有!”
“我仿佛听见波涛在哗哗作响!”
“大海就在悬篮下面!”
“大概离我们不到五百英尺!”
于是,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划破长空,只听得这样一些话在回荡:
“把所有的重物都扔出去!……所有的!然后便听天由命吧!”
这就是在1865年3月23日的白天,下午四点左右,在辽阔、广漠的太平洋的上空,突然响起的几句话。
想必谁都没有忘记那场可怕的风暴,它是在那年的春分时节,从东北方向刮来的。当时,气压计已下降到七百一十毫米。这是一场飓风,它不停地怒吼,从3月18日开始持续了二十六天。它所造成的灾害是大面积的,范围遍及美洲、欧洲和亚洲,广达一千八百海里;它斜穿过赤道,从北纬35°,直到南纬40°!城市被摧毁,森林被根除,堤岸被怒潮般涌来的大水冲垮。据法国船级社法国船级社,向船舶的持有者颁发证书,以证明其船舶级别的机构。统计,有数百条船被抛上海岸,整片整片的领土被龙卷风夷为平地。龙卷风所到之处,一切都被碾碎,有好几千人丧生,或在陆地上被压死,或在海上被吞没:这就是其狂怒的明证,这就是那场可怕的风暴过后所留下的惨状。论灾难程度,它超过了大肆蹂躏哈瓦那和瓜德罗普岛的那两场,一场发生在1810年10月25日,另一场发生在1825年7月26日。
然而,就在那么多的灾难在陆地上和海洋上形成之时,同样惊心动魄的一幕正在动荡不安的空中上演。原来,有只气球被龙卷风带到了风顶,又被卷进了风柱的回旋运动中,它正在以每小时九十海里的速度穿越空间,同时自转着,仿佛被某股气流的旋涡控制住了似的。
该气球的下方,有只悬篮在摆动,里面有五名乘客,不过仅勉强可见,因为他们被夹杂着水汽的浓雾包围着。那悬篮荡来荡去,一直荡到了洋面上。
这只气球——这场可怕风暴的真正的玩具,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从世界的何处升起的呢?它显然不可能是在风暴期间出发的。然而,飓风已持续了五天,而在18日那天,其最初的征兆便已有所显示。这便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认为,该气球来自很遥远的地方,因为,它每昼夜得穿越近两百海里,难道不是吗?
可自从出发以来,究竟飞越了多少路程,这些乘客们无论如何是无法估算出来的,因为他们缺乏任何参照依据。甚至大概还发生了这等怪事:尽管他们身处凶猛的风暴之中,却并没有在经受这种凶猛。他们在挪动、自转,却丝毫感觉不到这种转动,也感觉不到自己在水平方向挪动。他们的双眼无法穿透聚集在悬篮下的浓雾。在他们周围,除了雾,还是雾。云层的不透光甚至到了这种程度:无法分辨白昼和黑夜。当他们待在高空区时,便是置身在这茫茫的黑暗之中,任何光线,任何有人居住的地面上的声音,任何太平洋上的咆哮,都到不了他们那儿。唯有气球的急剧下降能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正在滚滚波涛上面经受着危险。
然而,在扔掉了弹药、武器、粮食之类的重物后,气球又升到了大气的高层,达到了四千五百英尺的高度。乘客们一旦辨认出大海就在悬篮下面后,顿感上面的危险其实没有下面来得可怕,便毫不犹豫地把所有的东西,哪怕是最有用的,都扔出去,他们已别无所求,只求别失去这气体——他们那飞行器的灵魂,因为是它在维持着他们,使他们居于这深渊之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