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94399
作者曾任中化集团总经济师,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从事能源研究33年,是中国石油研究领域的*专家,具有权威话语权。
本书是对中国石油领域发展的全面梳理和展望,堪称中国版的《奖赏》。
自
序
第1章
吸引眼球的伤心话题
第2章
从洛克菲勒到“七姊妹”
第3章
石油输出国组织登上国际石油舞台
第4章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
第5章 1986年的油价暴跌和20世纪90年代的低油价
第6章 2001—2017年国际石油价格的轮回
第7章 2001—2017年的石油与国际重大事件
第8章
中国成为国际石油市场至关重要的力量
第9章
两次油价轮回是国际石油形势大动荡的突出表现
第10章
供需结构主导了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
第11章
市场参与结构制导了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
第12章
交易方式结构引导了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
第13章
石油市场是一个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14章
周期性波动是未来国际石油市场的常态
第15章
石油与我国的经济、安全和外交
后
记
注
释
序
从我1985 年9 月开始学习、研究国际石油问题以来,已历时33年。在这33 年的时间里,我的个人身份历经从学生、研究人员、企业工作人员到准政府工作人员的多次转变,与石油有关的日常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以及对石油、能源问题的观察、分析和研究一直是我的工作主线,其间还长时间深度参与政府部门有关能源问题的研究、政策的制定和重大能源项目的咨询评估等工作。33 年来,不同类型和不同层面的工作经历,让我对世界和我国石油及能源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相关思考也不断成熟和完善。
1985 年9 月,我考入云南大学西南亚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世界石油问题。三年时间里,我系统地学习了世界石油问题的各相关课题,包括经济学、世界经济政治等学科,从一个以世界和中国通史知识为主的历史系本科学生转行成为以经济学为主的世界石油问题硕士研究生。我在这三年学习期间初步形成了本书的主体框架构想并基本完成了核心内容的撰写工作。
1988 年8 月毕业后, 我到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即现在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工作,从事世界石油问题的研究。在该所工作的6 年间,除了完成大量日常的研究工作和任务外,我于1992 年8 月完成了《石油与当代国际经济政治》的写作,该书于1993 年1 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发行。其间发生了1990 年8 月的海湾危机和1991 年1 月的第一次海湾战争,我所在部门的研究方向和关注的地区就是中东、非洲地区,当时发生的很多事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1993 年1 月—1994 年1 月,由单位派遣,我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政治学系和非洲研究中心从事一年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并到哈佛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等机构进行了访问。
1994 年8 月,我离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到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即现在的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化公司”)
工作至今。在这24 年间,我在中化公司从事了多岗位的工作,比如,参与了中化公司最早的与法国道达尔公司有关利比亚马布鲁克油田合作项目、青岛大炼油项目和高新技术投资项目等。2004—2016 年的13 年时间里,我一直负责中化石油中心的战略规划工作,并先后负责大连西太平洋炼厂、中化泉州1 200 万吨/ 年大炼油、中化石油仓储业务等业务和组织绩效管理、科技管理、法律事务等职能工作,直接协调、组织了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及相关经营管理工作。24 年中化公司的工作经历,使我从一个单纯的研究人员转变为企业的实际工作者和管理者,对具体能源项目的建设和经营管理有了亲身及实际的工作经验。多年来,在我的组织和主持下,中化石油中心还承担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及外部机构委托课题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课题为国家有关能源、石油天然气规划的制订和政策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也为有关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多年来的课题研究,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也让我和我的研究团队获得了很多奖项。在24 年的工作期间,我还参加了大量与能源、石油有关的国际交流活动,如世界石油大会、中美石油天然气论坛、与国际能源署的交流等,这些国际交流活动开阔了我的眼界,使我对世界石油行业的认识更加深刻。
自1994 年以来,我一直参与国家有关政府部门能源和石油问题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多年来参与了各个历史阶段的国家发改委有关能源及石油问题的研究工作。从2003 年年中开始我还长期作为工作人员,被借调到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国家能源局从事日常工作。其间,我承担了大量国家石油天然气规划、石油储备规划的撰写和大量文件的处理及日常工作,直接承担并亲身体验了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是如何对我国能源、石油天然气行业进行管理及协调的。也是从1994 年开始,我就一直参加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现在的国家发改委有关国家石油储备问题的研究工作,
并作为工作人员从2004 年开始参与国家石油储备一期、二期项目的具体推进工作,大量有关国家石油储备的文件都是由我主笔撰写和起草的。参与政府部门的工作,对关于能源、石油问题的观察和研究非常有帮助,进一步提升了我对世界和我国能源、石油问题的理解,使我在作为一个能源企业工作人员的同时,还能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观察、了解行业主管部门是如何运作的,它们考虑问题的角度是什么,关注的能源、石油天然气行业的重点问题是什么。因此,这20 多年参与政府部门的工作经历非常难得,也非常宝贵。
第一章
吸引眼球的伤心话题
一、石油过去和现在都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
对比拙作《石油与当代国际经济政治》25 年前出版时和25 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没有改变的事实和现实是,石油在地区冲突和战争、大国间政治经济关系、大国自身的国内经济政策、国家间外交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石油与海湾危机和第一次海湾战争
20 世纪90 年代初,国际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海湾危机和由此引发的第一次海湾战争。1991 年1 月17 日晨,以美国为首的28 国联军发动了对伊拉克的进攻,历时5 个多月,自1990 年8 月2 日以来成为世界头条新闻的海湾危机终于演变为一场大战。在从危机演变为战争的这5 个多月时间里,世界各国的各色人物,从政治家、战略家、外交家到学者,或发表谈话或撰文,对这一事件做了详尽的讨论。在谈到这场危机的原因时,全世界基本上惊人地一致认为海湾危机是因石油而发。如1990 年8 月13 日,美国《纽约时报》通过电话采访亨利•基辛格、詹姆斯•施莱辛格和杰西•杰克逊等10 位名人,他们一致认为“海湾关系到美国的切身利益……首先是保卫石油”。这次被采访的另一个人、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委员帕特里德•施罗德更直截了当地指出:“我们在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主要利益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个字:石油。石油,石油,还是石油。”11990 年8 月16 日,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一篇题为《美国在海湾的真正利益》的文章,认为“美国在科威特危机中的真正至关重要的利益是确保波斯湾是工业化西方定价合理的石油的安全而稳定的源泉”,“比较直率地说,保证石油运输的畅通无阻最终是美国必须履行的责任”。2 美国前总统布什在1990 年8 月8 日就向沙特阿拉伯出兵而向全国发表的讲话中说:“我国消费的石油中有一半来自进口,现在可能面临对我国经济独立的重大威胁。”3 从这些著名人士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令人瞩目的海湾危机和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石油是一切问题的中心,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石油成为这场被人们称为“冷战”后第一场危机的中心,
是由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海湾石油在世界石油市场和能源供应中的地位,以及海湾危机和第一次海湾战争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决定的。
25 年后,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在2016 年竞选期间,多次发表讲话称,美国应该攫取伊拉克的石油资源,以弥补美军在战争中的损耗。2017 年1 月21 日,在其上任后的第二天,特朗普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发表讲话时宣称,美国“应该占有伊拉克的石油资源……战利品属于获胜者”,“不过没关系,或许还有机会”。2017 年2 月20 日,曾指挥部队参与过第一次海湾战争和第二次海湾战争的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突访伊拉克时表示,美军来到伊拉克不是为了攫取石油资源,一直以来,美国都在为进口到国内的石油和天然气支付相应的费用,未来也会继续这样做。4 马蒂斯的这番讲话,被媒体认为是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相关言论“和稀泥”,也引来了美国是
“活雷锋”的调侃。5
(二)石油在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2017 年3 月15—18 日,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 阿齐兹•阿勒沙特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之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3 月16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保持双边关系发展势头,促进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成果。在会谈中,习近平指出:“中国是沙特阿拉伯可靠稳定的原油出口市场,双方应共同打造能源领域一体化合作格局。”6 会谈后,两国元首见证了经贸、能源、产能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这些协议的总价值为650 亿美元。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能源合作仍将是世界头号原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与世界头号进口国中国之间关系的基石,沙特阿拉伯国王访问中国的主要目的,是“深化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沙特阿拉伯正在与中国最大的三家国有石油公司合作,寻求增加对华原油出口。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原油市场,去年沙特阿拉伯在中国市场上的一些份额被俄罗斯抢走”。7 在到访中国之前,沙特阿拉伯代表团先后访问了印度尼西亚和日本,这次亚洲巡访的时间为时约一个月,其主要目的就是“巩固沙特阿拉伯作为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的地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