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417503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一部象征纯真和勇气、充满想象与冒险的世界童话经典。
◎在英语大字典中,“彼得·潘”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被收录。
◎《彼得·潘》被多次改编成舞台剧,动画,电影等作品,较有名的有1991年斯皮尔伯格执导的《铁钩船长》,2002年迪士尼推出的自编续集电影《重返梦幻岛》,2003年环球影业的电影版《小飞侠彼得.潘》。
◎扑朔迷离、似幻似真的意象,初看似觉不可能发生,细想想却都有它的心理依据。
《彼得·潘》实际上是成人怀恋美好童年的一个神话。一方面,它用生动、明快的笔法描述了一个至真至纯的儿童世界,让人看到了人类生命中*美好的一个阶段。另一方面,作者又满怀遗憾和无奈地暗示:童年虽美好,却无法挽留,人终究要长大步入堕落的成人世界。从童年到成年的转变,人类不仅失掉了童年和童真,同时也是个性受到压抑和人性被扭曲的过程。而彼得·潘的存在,说明人类有着周而复始、永存不灭的童年和童心,这份童心让人们心旷神怡、遐思无限,忘却成人世界的喧嚣浮华,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彼得·潘》被多次改编成舞台剧,动画,电影等作品,较有名的有1991年斯皮尔伯格执导的《铁钩船长》,2002年迪士尼推出的自编续集电影《重返梦幻岛》,2003年环球影业的电影版《小飞侠彼得.潘》。
◎扑朔迷离、似幻似真的意象,初看似觉不可能发生,细想想却都有它的心理依据。
《彼得·潘》实际上是成人怀恋美好童年的一个神话。一方面,它用生动、明快的笔法描述了一个至真至纯的儿童世界,让人看到了人类生命中*美好的一个阶段。另一方面,作者又满怀遗憾和无奈地暗示:童年虽美好,却无法挽留,人终究要长大步入堕落的成人世界。从童年到成年的转变,人类不仅失掉了童年和童真,同时也是个性受到压抑和人性被扭曲的过程。而彼得·潘的存在,说明人类有着周而复始、永存不灭的童年和童心,这份童心让人们心旷神怡、遐思无限,忘却成人世界的喧嚣浮华,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特别推荐:
内容简介
达林先生家里的三个小孩,经受不住空中飞来的神秘孩子彼得·潘的诱惑,很快学会了飞行,趁父母不在,连夜飞出窗去,飞向奇异的“梦幻岛”。这岛上既有凶猛的野兽,又有原始部落中的“红人”,还有可怕的海盗,仙女和美人鱼,这些经常出现在儿童梦中和幻想中的一切。孩子们脱离了成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在彼得·潘的率领下,自己处理一切事务,尽情玩耍,也历经了各种危险。可是后来,这些离家出走的孩子——尤其是其中的大姐姐温迪,开始想妈妈了,在她的动员下,孩子们告别了给他们带来过无限欢乐的“梦幻岛”,飞回了家中。后来他们都长成了大人。只有彼得·潘永不长大,也永不回家,他老在外面飞来飞去,把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带离家庭,让他们到“梦幻岛”享受自由自在的童年欢乐。
目 录
译序 / 001
章 彼得闯了进来 / 005
第二章 影子 / 017
第三章 走啦,走啦! / 030
第四章 飞行途中 / 049
第五章 乌有岛成真 / 062
第六章 小屋 / 078
第七章 地下的家 / 091
第八章 美人鱼的礁湖 / 100
第九章 乌有鸟 / 118
第十章 快乐的家 / 123
第十一章 温迪的故事 / 133
第十二章 孩子们被劫走了 / 145
第十三章 你相信有小仙子吗? / 152
第十四章 海盗船 / 164
第十五章 “不是胡克死,就是我亡。” / 175
第十六章 回家 / 190
第十七章 温迪长大成人 / 203
媒体评论
我相信,对于这个纸醉金迷的堕落时代,《彼得•潘》是一部伟大、精炼、令人振奋的珍贵作品。
——美国著名作家 马克•吐温
孩子们哪有不想飞的,哪有不想到荒漠野外去探险的,哪有不盼着拿枪弄棒和坏人打斗一场的?
孩子们哪有不想飞的,哪有不想到荒漠野外去探险的,哪有不盼着拿枪弄棒和坏人打斗一场的?
——中国散文家、学者 梁实秋
这是一部富有想象力的杰作,是这个地球上很少能接触到的完美的东西。
这是一部富有想象力的杰作,是这个地球上很少能接触到的完美的东西。
——美国演员 约翰尼·德普
即使一生只写《彼得·潘》这么一部作品,单就这部作品的恒久魅力,也足以证明詹姆斯·马修·巴里是无比杰出的剧作家了。
即使一生只写《彼得·潘》这么一部作品,单就这部作品的恒久魅力,也足以证明詹姆斯·马修·巴里是无比杰出的剧作家了。
——英国文学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