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563394
解开人类对文明本质的思索之谜,巧妙结合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美术史的创新大作。
文明是巨大建筑?法典?运河?是“野蛮”的反义词?是一种“状态”?还是人与自然的各种可能性?
每种环境类型里的人类都殚精竭虑,试图适应环境或者改变环境,作者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实验。冲破“以西方为中心”的线性历史观点,重塑人类文明的含义。在全新的文明史里,人类被放回“自然环境”的脉络,变成实际面对自然挑战的物种,不论荒原、沙漠、沙地、高地或洪水经常泛滥的冲积平原,“文明”不再是一种标准,而是多种环境下的生存宝地。
这是一本奇特的文明史,也是一本充满新意的文明史。作者的注目焦点不在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文明史,而是生态环境。
作者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实验,以风、雨、气温、地形、洋流、纬度、海陆比例等元素为依据,将人类文明分成九大类型十七种生存实境,细数历史上人与环境的各种可能。
区别于其他书籍,本书具有深刻的内涵,作者独树一帜,文字引人深思。文明的高下是可以评断的,不过我们应该自我警惕,避免套用过去染上特定意识形态的社会发展度量表,而应该以社会如何与环境互动为依据,替文明化的成果打成绩。在作者新颖的历史架构之下,“文明”不等于“进步”,人类文化不能自外于自然环境。作者陈列在我们眼前的不只是文明的影像,还有文明兴起与枯朽带来的问题,令人目不暇接。
自 序I
导· 论· 文明欲:多种文明与单一文明
上 册
卷· 荒原:荒漠、冻原、冰
章 冰的主宰:栖居冰的世界与冻原
欧洲冰河时代·北斯堪的纳维亚·亚洲冻原·北极区美洲·格陵兰
第二章 土地死亡:沙漠中的适应与反适应
北美洲西南·秘鲁北部·撒哈拉·戈壁·卡拉哈里
第二卷· 草叶集:不可耕作的草原
第三章 刮风:北美草原与茂密的稀树草原
大平原·非洲稀树草原·萨赫勒沙漠之边
第四章 文明的康庄大道:欧亚大陆草原
中亚·蒙古·俄罗斯
第三卷· 下雨:热带低地与后冰河期森林的文明
第五章 原始林:后冰河期的温带林区
滥伐森林的事例·美国密西西比冲积平原·北美温带森林·欧洲
第六章 黑暗之心:热带低地
弗雷德里克·亨德里克岛·奥尔梅克心脏地带·亚马孙下游流域·低地区玛雅·高棉谷地·贝宁城
第四卷· 发亮的泥地:渐渐干燥的气候里的冲积土
第七章 荒凉平坦的沙地:误导人的近东案例
恰尔尚巴冲积平原·约旦河谷·苏美尔与埃及
第八章 鞋与稻米:超越发源环境的中国与印度
印度河·黄河·长江
第五卷· 天空之镜:文明开化的高地
第九章 云中的花园:新大陆的高地文明
古中美洲与安第斯山
第十章 攀上乐园:旧大陆的高地文明
新几内亚·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伊朗·中国西藏
下 册
第六卷· 水域边缘:海洋塑造的文明
第十一章 诸神如何分派:小岛文明
南太平洋·夏威夷与复活节岛·阿留申群岛·马尔代夫· 马耳他·米诺斯文化的克里特岛·威尼斯
第十二章 海岸上的视野:沿海文明的本质
海上民族·腓尼基与斯堪的纳维亚·航海的尼德兰
第十三章 追逐季风:亚洲的沿海文明
日本·航海的阿拉伯·东南亚·科罗曼德尔与古吉拉特·中国福建
第十四章 尤里西斯的传统:希腊罗马沿海
维奥蒂亚·希腊外海·雅典·爱琴海与爱奥尼亚海· 罗马·罗马帝国·文艺复兴及其背景
第七卷· 破浪:驯服大洋
第十五章 几乎是绝地的环境:海洋文明的兴起
从印度洋到大西洋·从大西洋到印度洋
第十六章 亚特兰蒂斯再浮现:大西洋文明之形成
文化传播——从欧洲到美国,再从美国传回欧洲
第十七章 大西洋时代与人类未来:从西方中心到全球视野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从太平洋到世界
尾声 德里克贾曼的花园
中英对照
注释
媲美汤因比,具有原创的洞见……充满各式各样的新奇故事,令人兴奋。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这是一部具有争议的著作,充满了极其新颖而又独特的观点。
——《独立报》The Dependent
他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文明的图像,同时提出了有关文明的危机和衰退的问题。这一切令我们由衷赞叹。
——《旁观者》The Spectator
从阿梅斯托气势磅礴的写作风格,涵盖古今中外读者熟悉或者不熟悉的文明案例,可以感受到他的野心。作者重新评价了许多概念,包括“两河流域是文明的滥觞”这样习以为常的观点。他滔滔雄辩、引证事实论证,标举出杰出历史学家的地位。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 Weekly
一部充分展示了学识与激情的智慧之作。
——《观察家报》The Observer
如同贾德·戴蒙的《枪炮、病菌与钢铁》,阿梅斯托从地理学、农业、生态环境评估各文明的表现。成功者,往往能跨越不同环境,应用多样资源的文明。任何环境,包括极地、沙漠、都可能有文明的诞生,但相似的自然环境不保证有相同的发展。
——《图书馆月刊》Literary Journal
他与你攀谈,提出一个有趣的话题,然后话题就此无限展开……这是一本充满乐趣且可读性极高的书。
——《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