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1139302
1. 影响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传世佳作。
2. 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诚意之作。
3.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扛鼎之作。
4. 科学易懂,家长老师们的入门级床头读物。
5. 指导家长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解读孩子的行为表现,让你读懂孩子。
6. 帮助你探究问题的根源。让你头大的“问题儿童”,也许是你的问题导致的。
7. 洞察心理内核,打开孩子的情感之门,孩子们渴望家长们读一读的好书。
看懂孩子成长的心灵密码,家长***的亲子教育进阶攻略。
教育儿童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儿童教育心理学》可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指南,为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效的指导,用通俗易懂的理论,结合事例,向读者传授教育之道。书中强调人格的统一,阐发问题成因,指出常见的教育错误,关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并一一给出答案。答案中不仅有方法,还有依据,科学严谨,是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一部扛鼎之作。
书中指出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对儿童的各种表现进行解读。孩子是一面镜子,通过孩子成人也可以反观自身,完善自我。这本书也可以让家长朋友们见微知著,在未形成障碍前,就有效预防问题的产生,使孩子能够在正确的指引下良性发展。
章 引言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性
第三章 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第四章 如何引导儿童追求优越感
第五章 儿童的自卑情结
第六章 如何预防儿童的自卑情结
第七章 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
第八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
第九章 注意儿童在新环境的表现
第十章 儿童在学校的表现
第十一章 外在环境如何影响儿童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第十三章 教育的误区
第十四章 对父母的教育
附录一 个体心理问卷
附录二 五个孩子的案例及其评论
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的失败者”!
——心理学家 阿德勒
阿德勒,拒绝成为精神分析的某个零件。他既有点像科学家弗洛伊德,又和预言家荣格相似,他就是他自己,传播福音的人。
——《纽约先驱论坛》
阿德勒的影响力比一般人所承认的要更大,因为其他的理论家都曾受到他的著作的影响。 ——心理学家 舒尔茨
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上是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
——社会心理学家 墨菲
阿德勒把生物学定向的本我心理学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这对于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叶浩生
一个人在18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占比超过60%,学校教育占30%,还有10%的影响来自社会教育。而现实中,很多家长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
——俞敏洪
阿德勒的思想对彼时的美国来说像是一剂恰到好处的良药。在教育领域,他强调教师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儿童,或者将问题归咎于遗传。
——路金波
章
引 言
就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于成人,教育问题总体来说是一个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的过程。当然,对于儿童来说,这也是一样的。不过,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毕竟,儿童尚未成年,在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方面能力很薄弱,还需要指导。如果时间足够长,我们完全可以寄希望于儿童自行培养,但人生有限,为了避免整个过程过于漫长曲折,成人就必须参与其中,对他们的成长加以关注和引导。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面临的的困难就是对儿童的不了解。对于成人来说,正确认识自我尚非易事,更何况还要全面了解儿童,并在这个基础上运用丰富的知识去指正和引导他们,其困难可想而知。
基于此,专门研究儿童心理的个体心理学便出现了。和其他心理学不同,个体心理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不允许两者出现任何脱节。个体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整体人格,并以科学方法追求整体人格充满活力的发展和表现。立足于此,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就等同于是实践知识,其实所谓的知识大都是源于对错误和谬误的认识;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只要他拥有这样的知识,就会懂得运用它来指导人格的发展。
这种研究方法使得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理论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依照个体心理学来看,个体的行为源于整体人格的引发和指引,所以说,个体的行为是对个体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在引言部分,我尝试先对个体心理学的观点作一个概括性的论述,在后面的章节将对各种问题进行更详细的探讨。
说到人的发展,它有一个根本事实,那就是人的内心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一个人从出生那天开始,就在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崇高、完善和优越的美好景象。这种景象存在于每时每刻,并在潜意识中形成。这种有目的的追求,反映了我们人类所特有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不仅主宰了我们一生的具体行为,甚至还决定了我们的思想。事实上,我们的思想绝不是客观的,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保持一致的。
整体人格存在于每一个个体之中。每一个体既代表着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每一个体又是被其整体人格所塑造的。每一个体既是一幅精美的画作,同时也是画作的创作者。不过,他不是完美的画作者,因为他无法完全认识自己的灵魂和肉体。
在考察人格的构建时,要格外注意一点,即人格的整体性及其独有的生活目标与生活风格,并非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上。个体对客观事实的看法并非事实本身。所以,尽管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现实世界里,塑造自己的方式却并不相同。
每个人塑造自己的时候,都是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从心理层面来看,有些看法是健康的、正确的;有些看法却是不健康的、错误的。我们要对个体的成长过程进行全面的观察,尤其要关注他童年早期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因为这些心理问题和障碍对他以后的人生轨迹会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说明这一点,我们在这里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有一个52岁的女人,她特别喜欢贬损比她年长的女性。我们追溯她的童年时,发现她在小时候常常被忽视,因为所有人都在关注她的姐姐。她总有一种屈辱感,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我们用个体心理学的“纵向”观察方法来分析这个案例,就会发现,这样的心理机制从这个女人的童年,延续到了她生命的后,她的心理活动一直都是:担心别人看不起她;当她发现别人比她更受欢迎,或是占据上风时,她就会心里不平衡,怨恨对方。因此,尽管我们并不了解这个女人的生活或她的整体人格,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所了解的事实来解读她的心理。
从这点来看,心理学家就像小说作者一样,运用一个确定的行为主线、一种行为模式或者一种生活风格,来建构人物的生活,这样便可以确保人物的整体人格不会遭到破坏。如果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甚至还能预测这个女人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出现的行为,并能清晰地描绘出她特有的“生命主线”所附带的人格特征。
个体的追求或一切有目的的活动,都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尝试去改善自己的处境,以此来缓和或者消除自己的自卑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补偿。
自卑感和心理补偿机制有一点很重要,即它增加了人们犯错误的可能性。从客观层面来看,自卑感或许有助于个体的完善,但是它也可能造成单纯的心理调适,从而使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果个体有着过分严重的自卑感,那么他终只能在心理上加以克服,而无法在行为上彻底消除。
对于那些明显表现出补偿性的性格特征的儿童,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生来就身体虚弱或身体器官有缺陷的儿童;一类是从小受到严厉教育或不被父母关爱的儿童;一类是从小被宠坏的儿童。
这三种类型代表了问题儿童的三种基本处境。在对类儿童中的例子进行研究后,我们发现,尽管这些孩子并非全都有先天性的生理残疾,但很多孩子确实都表现出一些由身体缺陷所引发的心理特征。对另外两类被严厉教育或被宠坏的儿童进行研究后,我们发现,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其中一类问题儿童的心理特征,或是两类兼而有之。
上面所提到的三种基本处境,都会引发孩子的欠缺感和自卑感,从而刺激他们形成超越自身潜能的野心。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很难判断是过度的自卑感对个体的伤害更大,还是膨胀的野心对个体的伤害更大。两者会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出现。过度的自卑感会刺激儿童的野心极度膨胀,而这种野心有时又会毒害他的心灵,使他永远无法安分。由于受到了野心的过度浇灌,因此,这种不安分不会导致任何有意义的行为,终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这种野心又与个体的性格和脾性长期纠缠在一起,持续地给予儿童刺激,从而导致他们变得更加敏感、易怒或行为暴躁,并终走向过度的自卑。
从生理的角度看,这种人(《个体心理学杂志》中有这类人的案例)虽然已经发育成熟,但是他们的心智仍然还在沉睡,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他们不是变得神经质,就是变得性格古怪。
这种人心里只有他们自己,从来不会考虑别人,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就会进入一个状态,即他们终会成为不负责任的人,严重的甚至可能犯罪。不管是在道德上还是心理上,他们都是的自我主义者。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了逃避现实,为自己构筑起一个全新的虚幻世界。他们整天沉溺于幻想,做着白日梦,把虚幻的世界当成现实的世界。表面看来,尽管他们终于获得了心灵的安宁,而实际上,只是通过想象虚构了另一种现实,借此来达到心灵对现实的妥协。
社会情感是儿童正常发展的晴雨表,对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起着决定性和指导性作用。只要社会情感发生障碍,就会严重危害儿童的心理发展。因此,心理学家和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围绕社会情感的根本原则,个体心理学发展出了相应的儿童教育方法。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生活,孩子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不应该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要想了解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仔细观察他入学时的表现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对于儿童来说,学校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刚入学的表现,能反映出孩子是否已经为适应新环境做好了准备,特别是他是否对如何与人相处做好了准备。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一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很多孩子成年后回忆起自己初入学时的情景,都会觉得那简直是一场噩梦。但是,如果教育得当,学校教育其实能够很好地弥补儿童早期教育的缺失。理想的学校其实是家庭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媒介,不仅能教授孩子文化知识,还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教给孩子为人处事的方式。不过,在等待理想学校的出现以弥补家庭教育缺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错误明确指出来。
学校能够暴露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错误,恰恰是因为对孩子来说,学校还不是一个十分理想的环境。比如,在孩子入学前,父母如果没有教会他如何与他人相处,那孩子在入学后就会感到孤独,成为别人眼中孤僻不合群的孩子,结果导致孩子更加孤僻。长此以往,孩子就可能发展成问题儿童。一旦出现这些问题,人们常常认为责任在学校,却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其实在于家庭教育,学校只是让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显现出来了而已。
问题儿童能否在学校取得进步,个体心理学还无法断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儿童在入学时遭遇失败,是一种危险预警。这不是学习上的失败,而是心理上的失败。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儿童逐渐丧失了自信,慢慢变得灰心气馁。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回避有意义的行动和任务,转而去寻求自由自在以及所谓的成功的捷径。他们会抛弃社会所认可的正确的发展道路,转而选择那些可以获得某种优越以补偿其自卑感的个人发展道路。
对于这些丧失信心的儿童来说,所谓的成功的捷径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他们看来,比起走社会所认可的发展道路,甩开社会的道德责任会更好,因为这样他们不需要花费什么力气,就能获得征服的满足感。尽管他们常常表现出十分大胆的样子,但选择捷径却暴露了其内在的怯懦。
他们只愿意做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事情,以炫耀自己的优越。尽管他们的行为看起来勇敢无畏,但选择捷径的实质恰恰是由于他们的胆怯和懦弱。就像我们见过的那些罪犯,虽然外表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但骨子里其实十分脆弱;同样的道理,那些平时表现得勇敢无畏的儿童,往往会在没有什么危险的环境中暴露出一定的脆弱感。
比如,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儿童在站立的时候,总是要靠着其他物体才能挺直身体。传统的治疗方法和对这种现象的理解,往往针对这种表象本身,而忽略了更为根本的问题。人们总是告诉这样的孩子:“站直了!”但重要的其实不是孩子靠着物体站直这一点,而应看到孩子希望得到帮助和支持的心理。借助惩罚或奖励,我们或许能很快使他们改掉这种软弱的行为,但问题的根源依然存在,他们希望获得帮助的心理并没有得到满足。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读懂孩子行为背后潜藏的心理,并用同情和理解去帮助孩子消除这种行为的根源。
通常情况下,通过孩子身上某种单一的迹象,我们就能推断出他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在行为上渴求依靠某种东西,我们立即就能得出结论:这个孩子肯定有焦虑、依赖这类特征。将这个孩子的情况与我们所研究的案例作比较,就可以重新推导出这类儿童的人格,而且很容易判断出来:这个孩子属于被宠坏的那一类问题儿童。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另一类——从未受过关爱的问题儿童的性格特征。纵观那些罪大恶极的人的一生,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他们在童年时代都缺乏父母的关爱。因此,他们就形成了满怀嫉妒和怨恨的冷酷性格。他们不希望别人获得幸福。一旦他们有了孩子,或是对孩子负有教育责任,那么他们就不希望孩子的童年比他们的童年过得更幸福。这类人不仅对自己的孩子是这样,对别人的孩子也是如此。
我们提出这样的观念和看法并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是在客观陈述那些在成长时期受到恶劣对待和严厉教育的人的精神状态。这类人还会用许多所谓正当的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比如“不打不成器”这类理由,其实这都是他们为自己开脱的借口。这些人拼命找证据和例子,想要来证明自己的行为没问题,但结果都无法证明自己是对的。因为呆板、专横的教育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只会使孩子越来越疏远他们的教育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