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656687
编辑推荐
《谈美书简》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晚年创作的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书中的12封信对怎样学习美学、马列主义美学体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美学范畴,做了生动而详细的阐释。以“无所为而为的玩索”的心态,去找寻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内容简介
《谈美书简》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晚年创作的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书中的12封信对怎样学习美学、马列主义美学体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美学范畴,做了生动而详细的阐释。还包括《谈美》《美学拾穗集》。
目 录
谈美
序
开场话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
八 “依样画葫芦”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十 空中楼阁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
序
开场话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
八 “依样画葫芦”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十 空中楼阁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书简
一 代前言:怎样学美学?
二 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三 谈人
四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些误解
五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六 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七 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八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
九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十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一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十二 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
媒体评论
朱光潜的书不但内容、观点启发了我,而且他的语言很流畅、不油滑,典雅而不冷僻,对当时的我非常有帮助,现在的年轻一代可能不会去找朱光潜的书去看,我建议他们读一读。—— 余光中
朱光潜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和认真求实、勤学奋进的治学育人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学术向前发展的珍宝,不仅属于20世纪,也不仅属于中国。—— 吴泰昌
免费在线读
我刚才说,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相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
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 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的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那一般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相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
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 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的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那一般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