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4121221
化学家法拉第小时候看《谈谈化学》,对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植物学家吴征镒小时候看《植物名实图考》,从此迷上了植物学;现在,轮到小朋友看这部《细菌世界历险记》了 ,或许,将来的生物学家就有你喔。
在《细菌世界历险记》中,高士其有效揭去了科学神秘的面纱。他用拟人化的手法,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神秘的科学讲得形象生动,明白晓畅。他以其诗人的情怀和极具人性化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精妙的科学世界,让读者在与其零距离接触的同时,又能沐浴文学的清辉,乐享知识繁荣滋养。
科学童话:菌儿自传
我的名称/1
我的籍贯/4
我的家庭生活/9
无情的火/14
水国记游/19
生计问题/25
呼吸道的探险/29
肺港之疫/35
吃血的经验/41
乳峰的回顾/48
食道的占领/55
肠腔里的会议/61
清除腐物/67
土壤革命/76
经济关系/81
科学小品:细菌和人
人生七期/90
人身三流/94
色——谈色盲/100
声——爆竹声中话耳鼓/105
香——谈气味/108
味——说吃苦/111
触——清洁的标准/115
细菌的衣食住行/119
细菌的大菜馆/122
细菌的形态/127
细菌的祖宗——生物的三元论/129
清水和浊水/133
地球的繁荣与土壤的劳动者/136
细菌学的课/141
毒菌战争的问题/146
凶手在哪儿/150
科学趣谈:细胞的不死精神
细胞的不死精神/155
单细胞生物的性生活/160
新陈代谢中蛋白质的三种使命/166
民主的纤毛细胞/171
纸的故事/174
漫谈粗粮和细粮/177
炼铁的故事/183
谈眼镜/186
“天石”/188
灰尘的旅行/190
电的眼睛/193
镜子的故事/196
摩擦/199
热的旅行/201
温度和温度计/204
从历史的窗口看技术革命/206
土壤世界/209
水的改造/216
衣料会议/218
光和色的表演/222
血的冷暖/224
星际航行家离开地球以前/226
谈寿命/229
未来的旅行/231
蜜蜂的故事/234
庄稼的朋友和敌人/235
大海的宝藏/238
大力宣传戒烟/241
笑/242
痰/245
梦幻小说/247
《细菌世界历险记》 章 科学童话:菌儿自传
我的名称
为什么“我”要自称“菌儿”?我们平时所说的“寄生虫”是虫子吗?
这一篇文章,是我老老实实的自述,请一位曾直接和我见过几面的人用笔记出来的。
我自己不会写字,写出来,就是蚂蚁也看不见。
我也不曾说话,就是有一点声音,恐怕苍蝇也听不到。那么,这位记笔记的人,怎样接收我心里所要说的话呢?那是暂时的一种秘密,恕我不公开吧。
闲话少讲,且说我为什么自称作“菌儿”。
我原想取名为微子,可惜中国的古人,已经用过了这名字,而且我嫌“子”字有点大人气,不如“儿”字谦卑。
自古中国的皇帝,都称为天子。这明明要挟老天爷的声名架子,以号召群众,使小百姓们吓得不敢抬头。古来的圣贤名哲,又都好
称为子,什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真是“子”字未免太名贵了,太大模大样了,不如“儿”字来得小巧而逼真。
我的身躯,永远是那么幼小。人家由一粒“细胞”出身,能积成几千,几万,几万万。细胞变成一根青草,一把白菜,一株挂满绿叶的大树,或变成一条蚯蚓,一只蜜蜂,一头大狗,大牛,乃至于大象、大鲸,看得见,摸得着。我呢,也是由一粒细胞出身,虽然分得格外快,格外多,但只恨它们不争气,不团结,所以变来变去,总是那般一盘散沙似的,孤单单的,一颗一颗,又短又细又寒酸。惭愧惭愧,因此今日自命作“菌儿”。为“儿”的原因,是因为小。
至于“菌”字的来历,实在很复杂,很渺茫。屈原所作《离骚》中,有这么一句:“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这里的“菌”,是指一种香木。这位失意的屈先生,拿它来比喻贤者,以讽刺楚王。我的老祖宗,有没有那样清高,那样香气熏人,也无从查考。
不过,现代科学家都已承认,菌是生物中之一大类。菌族菌种,很多很杂,菌子菌孙,布满地球。你们人类所熟识者,就是煮菜煮面所用的蘑菇香蕈之类,那些像小纸伞似的东西:黑圆圆的盖,硬短短的柄,实是我们菌族里的大汉。当心呀!勿因味美而忘毒,那大菌,有的很不好惹,会毒死你们贪吃的人呀。
至于我,我是菌族里小小,轻轻的一种。小得使你们肉眼,看得见灰尘的纷飞,看不见我们也夹在里面飘游。轻得我们好几十万挂在苍蝇脚下,它也不觉得重。真的,我比苍蝇的眼睛还小1000倍,比顶小一粒灰尘还轻 100倍哩。
因此,自我的始祖,一直传到现在,在生物界中,混了这几千万年,没有人知道有我。大的生物,都没有看见过我,也不知道我的存在。
不知道也罢,我也乐得过着逍逍遥遥的生活,没有人来搅扰。天晓得,后来,偏有一位异想天开的人,把我发现了,我的秘密,
就渐渐地泄露出来,从此多事了。
这消息一传到众人的耳朵里,大家都惊惶起来,觉得我比黑暗里的影子还可怕。然而始终没有和我对面会见过,仍然是莫名其妙,恐怖中,总带着半疑半信的态度。
“什么’微生虫’?没有这回事,自己受了风,所以肚子痛了。”“哪里有什么病虫?这都是心火上冲,所以头上脸上生出疖子疔疮来了。”
“寄生虫就说有,也没有那么凑巧,就爬到人身上来。我看,你的病总是湿气太重的缘故。”这是我亲耳听见过三位中医,对三位病家所说的话。我在旁暗暗地好笑。
他们的传统观念,病不是风生,就是火起,不是火起,就是水涌上来的,而不知冥冥之中还有我在把持活动。
因为冥冥之中,他们看不见我,所以又疑神疑鬼地叫道:“有鬼,有鬼!有狐精,有妖怪!”
其实,哪里来的这些魔物,他们所指的,就是我。而我却不是鬼,也不是狐精,也不是妖怪。我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一种生物,一种小小的生物。既是生物,为什么和人类结下这样深的大仇,天天害人生病,时时暗杀人命呢?
说起来也话长,真是我有冤难申,在这一篇自述里面,当然要分辨个明白,那是后文,暂搁不提。
因为一般人,没有亲见过,关于我的身世,都是出于道听途说,传闻失真,对于我未免胡乱地称呼。
虫,虫,虫–寄生虫,病虫,微生虫,都有一个字不对。我根本就不是动物的分支,当不起“虫”字这尊号。
称我为寄生物,为微生物,好吗?太笼统了。配得起这两个名称的,又不止我这一种。
唤我做病毒吗?太没有生气了。我虽小,仍是有生命的啊。
病菌,对不对?那只是我的罪名,病并不是我的职业,只算是我非常时的行动,真是对不起。
是了,是了,细菌是了,细菌是了。那固然是我的正名,却有点科学绅士气,不合乎大众的口头语,而且还有点西洋气,把姓名都颠倒了。
菌是我的姓。我是菌中的一族,菌是植物中的一类。
菌字,口之上有草,口之内有禾,十足地表现出植物中的植物。这是寄生植物的本色。
我是寄生植物中小的儿子,所以自愿称作菌儿。以后你们如果有机缘和我见面,请不必大惊小怪,从容地和我打一个招呼,叫声“菌儿”好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