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04314丛书名: 人民文学出版社名著名译丛书
编辑推荐
本书是凡尔纳*著名的小说之一,也是世界科幻小说的经典之作,笔调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小说叙述了英国人福格先生因和朋友打赌,而在八十天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书中不仅详细描写了福格先生一行在途中的种种离奇经历和他们所遇到的千难万险,而且还在情节的展开中使人物的性格逐渐立体化。沉默寡言、机智、勇敢、充满人道精神的福格,活泼好动易冲动的仆人等等。作品发表后,引起了轰动,多次再版。
目 录
一主与仆
二让确信自己终于找到了理想的主人
三一席能让菲利斯·福格破费一大笔钱的谈话
四菲利斯·福格让仆人让大吃一惊
五伦敦交易市场上出现了新股票
六便衣警察菲克斯急于执法
七护照对警方没用
八让好像话多了点儿
九红海和印度洋向福格现吉兆:顺利通过
十幸运的让弃鞋而逃
十一菲利斯·福格出高价买了一头坐骑
十二福格和他的同伴冒险穿越森林以及随之发生的事
十三让再次证明:幸运之神喜欢勇者
十四菲利斯·福格对美丽的恒河河谷视而不见
十五装钞票的袋子又少了几千镑
十六菲克斯对让讲的事装作一无所知
十七新加坡至香港途中发生的事
十八菲利斯·福格、让和菲克斯各行其是
十九让对主人太关心了,结果惹了事
二十菲克斯与菲利斯·福格直接打交道
二十一“坦卡代尔”号船长险些失去二百镑的奖金
二十二让看得很清楚,即使到了地球的另一面,也好兜里有钱
二十三让的鼻子变得老长
二十四横越太平洋
二十五旧金山一瞥:集会的日子
二十六坐上了太平洋铁路公司的特别快车
二十七让在时速二十英里的火车上听了一堂摩门教的课
二十八让没能把人说服
二十九只有在联合太平洋铁路上才能碰到的种种怪事
三十菲利斯·福格只是尽了责任
三十一便衣警察真为菲利斯·福格着想了
三十二菲利斯·福格和厄运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三十三菲利斯·福格显示了应变的才能
三十四给了让一个说恶毒俏皮话的机会
三十五对主人的命令,让闻风而动
三十六“福格股票”在证券市场又大受欢迎
三十七事实证明,菲利斯·福格打赌没赢到一分钱,但他赢得了幸福
二让确信自己终于找到了理想的主人
三一席能让菲利斯·福格破费一大笔钱的谈话
四菲利斯·福格让仆人让大吃一惊
五伦敦交易市场上出现了新股票
六便衣警察菲克斯急于执法
七护照对警方没用
八让好像话多了点儿
九红海和印度洋向福格现吉兆:顺利通过
十幸运的让弃鞋而逃
十一菲利斯·福格出高价买了一头坐骑
十二福格和他的同伴冒险穿越森林以及随之发生的事
十三让再次证明:幸运之神喜欢勇者
十四菲利斯·福格对美丽的恒河河谷视而不见
十五装钞票的袋子又少了几千镑
十六菲克斯对让讲的事装作一无所知
十七新加坡至香港途中发生的事
十八菲利斯·福格、让和菲克斯各行其是
十九让对主人太关心了,结果惹了事
二十菲克斯与菲利斯·福格直接打交道
二十一“坦卡代尔”号船长险些失去二百镑的奖金
二十二让看得很清楚,即使到了地球的另一面,也好兜里有钱
二十三让的鼻子变得老长
二十四横越太平洋
二十五旧金山一瞥:集会的日子
二十六坐上了太平洋铁路公司的特别快车
二十七让在时速二十英里的火车上听了一堂摩门教的课
二十八让没能把人说服
二十九只有在联合太平洋铁路上才能碰到的种种怪事
三十菲利斯·福格只是尽了责任
三十一便衣警察真为菲利斯·福格着想了
三十二菲利斯·福格和厄运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三十三菲利斯·福格显示了应变的才能
三十四给了让一个说恶毒俏皮话的机会
三十五对主人的命令,让闻风而动
三十六“福格股票”在证券市场又大受欢迎
三十七事实证明,菲利斯·福格打赌没赢到一分钱,但他赢得了幸福
前 言
前言
几句闲话,引出一桩大事:八十天环游地球。
一八七二年十月二日下午,菲利斯·福格先生和几位绅士正在伦敦改良俱乐部里打惠斯特牌。谈话中不免也提到当时正闹得沸沸扬扬的英格兰银行被窃案。有人认为,窃贼早晚会落入法网;也有人认为,地球这么大,窃贼总能找到个安身立命之处……于是就引起关于地球大小的争论,进而又引起环游地球需要多少天的争论。斯图尔特先生说需要三个月。这时,金口难开的菲利斯·福格先生说话了:“只需要八十天。”此言一出,举座哗然,其他四个人都认为实际上做不到,终竟打起赌来!赌注为两万英镑。百余年前,两万英镑是个大数目!
说干就干,福格先生立即带着当天雇来的仆人、外号“让”的法国小伙子于晚八时四十五分乘火车出发,登上了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旅程。主仆二人,下了火车上轮船,下了轮船上火车,风尘仆仆,一路走去,惟恐延误。始料所不及的是,一到苏伊士,就遇到了障碍——便衣警察菲克斯。原来,为捉拿英格兰银行的窃贼归案,苏格兰场向世界各主要港口派出了大批便衣警察,而那个被派往苏伊士的菲克斯,根据通报的窃贼体貌特征,认定菲利斯·福格就是案犯!他立即向伦敦申请逮捕证,准备缉拿。
如此一来,一方面是下了大注跟人打赌的福格悬重赏提高船速,一方面是等着逮捕证的菲克斯千方百计要把他拖住,两下里较劲,为故事平添了几分紧张。在苏伊士未能把福格拖住,菲克斯就下决心跟踪,跟到孟买,跟到加尔各答,跟到香港;他虽然搞了些小动作,让福格在加尔各答吃了一场官司,在香港误了轮船,却没能阻止福格终回到英国;直到利物浦,他才得以将福格逮捕,几乎使福格环游地球的计划功亏一篑。
在菲克斯设置的人为障碍之外,还有很多因素造成福格旅程延误。孟买到加尔各答的火车有五十英里的路尚未修完,他们不得不出天价买下一头大象代步;途中遇到寡妇殉葬,于是又冒着生命危险做一件善事,救下了一个叫阿乌达的女人(后来成了福格太太);乘火车穿越美国大陆时,中途遭遇印第安人打劫,救了全车人身家性命的让却做了俘虏,福格先生宁肯打赌失败,也要把仆人救回,结果错过了火车;后来他们是乘带帆的雪橇(真正的“旱船”!)赶到纽约的,但还是错过了轮船。横跨大西洋的行程不但险象环生,后还没了燃料,只好拆了船,把船上的可燃之物都拿来当燃料烧了。
环游地球途中虽然也有一些惊险故事,但让人感到紧张的还是时间。福格一行应该在十二月二十一日晚上八点四十五分回到伦敦改良俱乐部。在时间上,作者把故事安排得起伏跌宕,扣人心弦,而细究起来,又合情合理,不像眼下许多电视剧那样不管不顾,“出人意表”,却不能自圆其说。比如,福格认为自己迟到了五分钟,于是,自认倒霉,一整天待在家里,闭门不出,闹得让和阿乌达夫人也都惶惶不可终日。但是,阿乌达夫人以身相许,又使事情出现了转机——被打发去找神父谈婚礼事宜的让突然发现,他们不是迟到了五分钟,而是早到了二十四小时,但发现这一点的时候,离真正的后时限却只剩下了十分钟!菲利斯·福格在伦敦改良俱乐部大客厅门口出现的时候,和他打赌的四个对手正在“读秒”,距离后时限只有三秒!在三秒钟里决定两万英镑的输赢,不可谓不惊险!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儒勒·凡尔纳的一部闻名遐迩的小说,在《巴黎时报》上连载时就引起了轰动。纽约和伦敦的记者竟然每天都要用电报通告虚构的菲利斯·福格先生所在的位置!横渡大西洋的轮船公司也纷纷向儒勒·凡尔纳提出建议,说如果安排福格先生乘坐他们公司的轮船回英国,可以送给作者一大笔钱!
一个世纪以前,《八十天环游地球》就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成了几代人的读物。另外,这部小说已被多次搬上银幕,一九五六年所拍的一部更获得了奥斯卡“影片”奖。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有人称他为“奇异幻想的巨匠”,说他是“惊人的科学预言家,能想象出半个世纪乃至一个世纪以后的科学成就”。儒勒·凡尔纳自己也说过,能够想象出来的东西,日后必定会出现。他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博览群书,厚积薄发,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一炮打响,引起轰动,使他成了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后来一发而不可收,又写了一系列科学幻想冒险小说,卷帙浩繁,不下六七十种,被收入一套名为《奇异的旅行》的丛书。比较重要的,有《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等。作者想象力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其作品既引人入胜,又很有教育意义,适合各种年龄的读者。而且,凡尔纳的幻想不是异想天开,都有科学依据,对人有启迪作用。现代潜艇之父西蒙·莱克就说过:“儒勒·凡尔纳是我生命的总导演。”西蒙·莱克于一八九二年读了《海底两万里》,即向美国海军部提交了一份设计,准备建造潜艇。莱克造的潜艇“阿格努特”号,一八九六年下水,一八九八年试航成功,引起轰动,连儒勒·凡尔纳都给他打去了电报:“我写《海底两万里》纯粹基于想象,但我深信我所写的东西将成为历史——近你们在巴尔的摩所做的一千海里的航行就是好的证明。”儒勒·凡尔纳也预见过太空旅行,写过一只小狗乘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遨游太空的情景……此外,他所预见到的很多器械,后来都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实有之物。
译者
二○○五年七月
几句闲话,引出一桩大事:八十天环游地球。
一八七二年十月二日下午,菲利斯·福格先生和几位绅士正在伦敦改良俱乐部里打惠斯特牌。谈话中不免也提到当时正闹得沸沸扬扬的英格兰银行被窃案。有人认为,窃贼早晚会落入法网;也有人认为,地球这么大,窃贼总能找到个安身立命之处……于是就引起关于地球大小的争论,进而又引起环游地球需要多少天的争论。斯图尔特先生说需要三个月。这时,金口难开的菲利斯·福格先生说话了:“只需要八十天。”此言一出,举座哗然,其他四个人都认为实际上做不到,终竟打起赌来!赌注为两万英镑。百余年前,两万英镑是个大数目!
说干就干,福格先生立即带着当天雇来的仆人、外号“让”的法国小伙子于晚八时四十五分乘火车出发,登上了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旅程。主仆二人,下了火车上轮船,下了轮船上火车,风尘仆仆,一路走去,惟恐延误。始料所不及的是,一到苏伊士,就遇到了障碍——便衣警察菲克斯。原来,为捉拿英格兰银行的窃贼归案,苏格兰场向世界各主要港口派出了大批便衣警察,而那个被派往苏伊士的菲克斯,根据通报的窃贼体貌特征,认定菲利斯·福格就是案犯!他立即向伦敦申请逮捕证,准备缉拿。
如此一来,一方面是下了大注跟人打赌的福格悬重赏提高船速,一方面是等着逮捕证的菲克斯千方百计要把他拖住,两下里较劲,为故事平添了几分紧张。在苏伊士未能把福格拖住,菲克斯就下决心跟踪,跟到孟买,跟到加尔各答,跟到香港;他虽然搞了些小动作,让福格在加尔各答吃了一场官司,在香港误了轮船,却没能阻止福格终回到英国;直到利物浦,他才得以将福格逮捕,几乎使福格环游地球的计划功亏一篑。
在菲克斯设置的人为障碍之外,还有很多因素造成福格旅程延误。孟买到加尔各答的火车有五十英里的路尚未修完,他们不得不出天价买下一头大象代步;途中遇到寡妇殉葬,于是又冒着生命危险做一件善事,救下了一个叫阿乌达的女人(后来成了福格太太);乘火车穿越美国大陆时,中途遭遇印第安人打劫,救了全车人身家性命的让却做了俘虏,福格先生宁肯打赌失败,也要把仆人救回,结果错过了火车;后来他们是乘带帆的雪橇(真正的“旱船”!)赶到纽约的,但还是错过了轮船。横跨大西洋的行程不但险象环生,后还没了燃料,只好拆了船,把船上的可燃之物都拿来当燃料烧了。
环游地球途中虽然也有一些惊险故事,但让人感到紧张的还是时间。福格一行应该在十二月二十一日晚上八点四十五分回到伦敦改良俱乐部。在时间上,作者把故事安排得起伏跌宕,扣人心弦,而细究起来,又合情合理,不像眼下许多电视剧那样不管不顾,“出人意表”,却不能自圆其说。比如,福格认为自己迟到了五分钟,于是,自认倒霉,一整天待在家里,闭门不出,闹得让和阿乌达夫人也都惶惶不可终日。但是,阿乌达夫人以身相许,又使事情出现了转机——被打发去找神父谈婚礼事宜的让突然发现,他们不是迟到了五分钟,而是早到了二十四小时,但发现这一点的时候,离真正的后时限却只剩下了十分钟!菲利斯·福格在伦敦改良俱乐部大客厅门口出现的时候,和他打赌的四个对手正在“读秒”,距离后时限只有三秒!在三秒钟里决定两万英镑的输赢,不可谓不惊险!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儒勒·凡尔纳的一部闻名遐迩的小说,在《巴黎时报》上连载时就引起了轰动。纽约和伦敦的记者竟然每天都要用电报通告虚构的菲利斯·福格先生所在的位置!横渡大西洋的轮船公司也纷纷向儒勒·凡尔纳提出建议,说如果安排福格先生乘坐他们公司的轮船回英国,可以送给作者一大笔钱!
一个世纪以前,《八十天环游地球》就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成了几代人的读物。另外,这部小说已被多次搬上银幕,一九五六年所拍的一部更获得了奥斯卡“影片”奖。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有人称他为“奇异幻想的巨匠”,说他是“惊人的科学预言家,能想象出半个世纪乃至一个世纪以后的科学成就”。儒勒·凡尔纳自己也说过,能够想象出来的东西,日后必定会出现。他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博览群书,厚积薄发,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一炮打响,引起轰动,使他成了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后来一发而不可收,又写了一系列科学幻想冒险小说,卷帙浩繁,不下六七十种,被收入一套名为《奇异的旅行》的丛书。比较重要的,有《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等。作者想象力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其作品既引人入胜,又很有教育意义,适合各种年龄的读者。而且,凡尔纳的幻想不是异想天开,都有科学依据,对人有启迪作用。现代潜艇之父西蒙·莱克就说过:“儒勒·凡尔纳是我生命的总导演。”西蒙·莱克于一八九二年读了《海底两万里》,即向美国海军部提交了一份设计,准备建造潜艇。莱克造的潜艇“阿格努特”号,一八九六年下水,一八九八年试航成功,引起轰动,连儒勒·凡尔纳都给他打去了电报:“我写《海底两万里》纯粹基于想象,但我深信我所写的东西将成为历史——近你们在巴尔的摩所做的一千海里的航行就是好的证明。”儒勒·凡尔纳也预见过太空旅行,写过一只小狗乘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遨游太空的情景……此外,他所预见到的很多器械,后来都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实有之物。
译者
二○○五年七月
媒体评论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凡尔纳受读者欢迎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世界科幻小说的经典之作,笔调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小说叙述了英国人福格先生与朋友打赌,能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虽克服种种困难,但到伦敦却迟了五分钟,自以为失败,却因他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周,正好节约了一天时间而意外获得胜利,作品改为剧本后广受欢迎。小说中包含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凡尔纳痛斥了英国鸦片对中国人民的毒害,嘲笑了美国的武斗选举,更展现了各地的奇风异俗。
在线试读
一主与仆
一八七二年,萨维尔-罗七号那栋伯林顿花园洋房——一八一六年谢立丹谢立丹(1751—1816),英国剧作家,代表作是喜剧《造谣学校》。就是在这所房子里过世的——住的是菲利斯·福格先生。尽管福格先生好像刻意保持低调,不做任何会引人注意的事,他仍然是伦敦改良俱乐部里奇特也是出众的成员。
菲利斯·福格就在这位给英格兰带来过荣誉的伟大剧作家之后住进了这栋房子。这是个谜一样的人物,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位贵族,是英国上流社会有风度的绅士,除此之外,我们一无所知。
有人说他像拜伦——只是脑袋像,因为他的双脚无可挑剔——不过,是个留着胡子和颊髯的拜伦,是个对什么事都无动于衷的拜伦,好像活一千年也不会老。
菲利斯·福格肯定是英国人,但可能不是伦敦人。从来没有人在伦敦城里的交易所、银行或商号里见过他,也没有哪个港口或码头停泊过菲利斯·福格的船只。福格绅士也不曾在哪家董事会中露过面。无论是在律师协会还是圣殿骑士团会堂,也无论是在伦敦四律师学校的林肯院还是格雷院,从来都没有听到过他的名字。他也从来不打官司,既没进过大法官裁判所,没进过王座法院,没进过高等法院,也没进过教会法院。他不是工业家,不是批发商,不是零售商,也不是个从事农业的人。他不是大不列颠王家学会会员,不是伦敦学会会员,不是手工艺学会会员,不是拉塞尔学会会员,不是西方文学学会会员,不是法律学会会员,也不是直接隶属于国王陛下的艺术与科学联合会的会员。英国首都各种协会多如牛毛,但无论是口琴协会,还是为了消灭害虫才成立的昆虫协会,他一个也没有参加。
菲利斯·福格是改良俱乐部的成员,而且仅仅是改良俱乐部的成员。
如此神秘的一位绅士,居然能够和这个可敬组织的成员融洽相处,不免令人觉得奇怪。答案是:他是由银行家巴林兄弟介绍来的,福格在巴林兄弟银行里开了户。由于他的支票通常都能立即兑现,他因而有了“面子”,取得了一定的信用。
菲利斯·福格富有吗?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他是如何发迹的,那可就连消息灵通的人也说不清楚了;要想把这个问题搞明白,就只能去问菲利斯·福格本人。总的说来,他不挥霍,但也不吝啬,因为,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为了做好事、有益的事或善事需要赞助,他都会一声不响地捐钱,有时甚至不留姓名。
总之,没有比这位绅士更不好交际的了。能不说话他就不说话,似乎因为说话少而显得更加高深莫测。然而,他生活非常刻板,每天总是分秒不差地做同样的事,这就使一些想象力丰富的人心有不甘,想探个究竟。
他旅行过?有这个可能,因为,没人比他更精通世界地理,好像世界上就没有一个偏僻角落是他不十分清楚的。有的时候,他三言两语,就清楚明白地把在俱乐部里流传的关于失踪或迷路旅人的错误说法澄清;他能指出种种真正可能发生的情况,说出的话,常常似亲眼目睹,就像他视力超人一般。大量事实证明,他的话正确无误。他大概是个什么地方都去过的旅人——至少也曾经神游世界。
可是,若干年来,菲利斯·福格先生不曾离开过伦敦,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有幸比别人对福格先生了解得多些的人证明,除了在他每天从家里直接来俱乐部必经的那条路上,谁也说不出在别处见过他。他仅有的消遣是看报和打惠斯特牌(桥牌的前身)。这种静悄悄的游戏非常适合他的性格。他常常赢,但赢来的钱他从来不装腰包,而是列入善款,成为善款预算中很大的一笔钱。另外,还必须指出,福格打惠斯特牌,明显地是为了消遣,而不是为了赢钱。在他看来,玩牌如打仗,是和困难作斗争;不过,这是一种用不着运动、无须跑来跑去的斗争,不会疲乏,很合他的胃口。
我们不认识菲利斯·福格的妻子儿女——老实人无妻室,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也不认识他的亲友——无亲无友的事,在生活里就比较少见了。菲利斯·福格一个人独自生活在萨维尔-罗大街的家中,他的家,没人进去过,里面的情况也就无从谈起。一个仆人伺候他已经足够。他在俱乐部吃午饭和晚饭,时间固定,分秒不差,总在同一个餐厅,坐同一张桌子;他不招待同仁,也不邀请外人。他回家只是为了睡觉,子时准点躺下。改良俱乐部为会员准备的舒适房间,他从来不用。二十四小时里,他在家里度过十个小时,除了睡觉,就是梳洗。如果要散步,也是一成不变,就在俱乐部入口镶着细木地板的大厅里,或是在回廊中,踱着方步走来走去。回廊上部是个蓝花玻璃拱顶,由二十根用红云斑石做成的爱奥尼亚式柱子支撑着。如果他要吃饭,俱乐部的厨房、食品储藏室、配膳室以及供应鲜鱼牛奶的地方,就会把他们储藏的美味佳肴送到他的桌子上;伺候他的是俱乐部里神情庄重的仆役,他们身穿黑色礼服,足登软底绒鞋,给他铺的是萨克斯产的漂亮台布,用的是特制的瓷餐具;喝雪梨酒、葡萄牙产的波尔图葡萄酒和掺了香桂皮、香蕨与肉桂的葡萄酒;盛酒的杯子,是俱乐部的水晶杯,模子已经失传;饮料清凉爽口,因为是冰镇的,冰来自美国的湖里,是俱乐部花大价钱买来的。
如果生活在这样的条件里,还是个怪人,那就必须承认,怪也有怪的好处!
萨维尔-罗大街的房子,不豪华,却格外舒适,这是谁都知道的。主人的习惯一成不变,要干的活就变得很少。然而,菲利斯·福格对他那位惟一的仆人要求非常严格,做事一丝不苟,分秒不差。就在十月二日这天,菲利斯·福格把仆人詹姆斯·福雷斯特辞了——小伙子犯了个错误,送来刮胡子用的水是华氏八十四度而不是八十六度的——此刻他正在等候接替那小伙子的人,那人应该在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之间到。
菲利斯·福格在扶手椅上正襟危坐,双脚并拢,像个接受检阅的士兵,两只手放在膝盖上,挺胸昂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挂钟的指针——挂钟结构复杂,能够指示年、月、日、时、分、秒。到十一点半,菲利斯·福格就要按照每天的习惯离开家,到改良俱乐部去了。
就在这时,有人敲菲利斯·福格待的小客厅的门。
被解雇了的詹姆斯·福雷斯特走了进来。
“新仆人来了。”他说。
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小伙子走上前来,鞠了一躬。
“您是法国人,叫约翰是不是?”菲利斯·福格问道。
“我叫让,外号‘让’,”新来的仆人答道,“如果先生不介意,就叫我‘让’好了。我天生多才多艺,什么事也难不倒我,所以得了这么个外号。我认为自己是个诚实的小伙子,先生,有什么说什么。我干过的行当不少,当过流浪歌手、马戏演员;在马戏团里,我能像莱奥塔尔那样表演高空特技,像布隆丹那样表演走钢丝;后来,为了让我的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我又当了体操教练;来英国之前,我在巴黎当过消防队员,档案里还记着我扑灭过几次大火呢!到现在,我离开法国已经五年,因为想体察一下家庭生活,到英国以后就一直当男仆。可眼下我没有了工作,听说菲利斯·福格先生是联合王国里时间观念强、喜欢深居简出的人,我就自告奋勇,来到先生这里,希望能在先生这里安安静静地生活,忘掉一切,就连‘让’这个外号也把它忘了……”
“‘让’这个外号,我觉得挺好,”福格接过话茬,“您是被人推荐给我的,所以,有关您的情况我知道得不少。您了解我的要求吗?”
“知道,先生。”
“那好。几点了?”
“十一点二十二分。”让答道,从背心的小口袋里掏出一只银怀表。
“您的表慢了。”福格先生说。
“请先生恕我直言,我要说,这是不可能的。”
“您的表慢了四分钟。没关系,记住慢四分钟就行了。所以,从这一刻起,从一八七二年十月二日星期三上午十一点二十六分起,您就是我的仆人了。”
说完这句话,菲利斯·福格站了起来,左手把帽子拿起来戴在头上,动作像个机器人,然后就走了出去,没再多说一句话。
让听到街门响了一声:他的新主人出去了;接着又听到响了第二声:这次出去的是他的前任詹姆斯·福雷斯特,他也走了。
在萨维尔-罗大街的房子里,只剩下让一个人了。
一八七二年,萨维尔-罗七号那栋伯林顿花园洋房——一八一六年谢立丹谢立丹(1751—1816),英国剧作家,代表作是喜剧《造谣学校》。就是在这所房子里过世的——住的是菲利斯·福格先生。尽管福格先生好像刻意保持低调,不做任何会引人注意的事,他仍然是伦敦改良俱乐部里奇特也是出众的成员。
菲利斯·福格就在这位给英格兰带来过荣誉的伟大剧作家之后住进了这栋房子。这是个谜一样的人物,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位贵族,是英国上流社会有风度的绅士,除此之外,我们一无所知。
有人说他像拜伦——只是脑袋像,因为他的双脚无可挑剔——不过,是个留着胡子和颊髯的拜伦,是个对什么事都无动于衷的拜伦,好像活一千年也不会老。
菲利斯·福格肯定是英国人,但可能不是伦敦人。从来没有人在伦敦城里的交易所、银行或商号里见过他,也没有哪个港口或码头停泊过菲利斯·福格的船只。福格绅士也不曾在哪家董事会中露过面。无论是在律师协会还是圣殿骑士团会堂,也无论是在伦敦四律师学校的林肯院还是格雷院,从来都没有听到过他的名字。他也从来不打官司,既没进过大法官裁判所,没进过王座法院,没进过高等法院,也没进过教会法院。他不是工业家,不是批发商,不是零售商,也不是个从事农业的人。他不是大不列颠王家学会会员,不是伦敦学会会员,不是手工艺学会会员,不是拉塞尔学会会员,不是西方文学学会会员,不是法律学会会员,也不是直接隶属于国王陛下的艺术与科学联合会的会员。英国首都各种协会多如牛毛,但无论是口琴协会,还是为了消灭害虫才成立的昆虫协会,他一个也没有参加。
菲利斯·福格是改良俱乐部的成员,而且仅仅是改良俱乐部的成员。
如此神秘的一位绅士,居然能够和这个可敬组织的成员融洽相处,不免令人觉得奇怪。答案是:他是由银行家巴林兄弟介绍来的,福格在巴林兄弟银行里开了户。由于他的支票通常都能立即兑现,他因而有了“面子”,取得了一定的信用。
菲利斯·福格富有吗?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他是如何发迹的,那可就连消息灵通的人也说不清楚了;要想把这个问题搞明白,就只能去问菲利斯·福格本人。总的说来,他不挥霍,但也不吝啬,因为,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为了做好事、有益的事或善事需要赞助,他都会一声不响地捐钱,有时甚至不留姓名。
总之,没有比这位绅士更不好交际的了。能不说话他就不说话,似乎因为说话少而显得更加高深莫测。然而,他生活非常刻板,每天总是分秒不差地做同样的事,这就使一些想象力丰富的人心有不甘,想探个究竟。
他旅行过?有这个可能,因为,没人比他更精通世界地理,好像世界上就没有一个偏僻角落是他不十分清楚的。有的时候,他三言两语,就清楚明白地把在俱乐部里流传的关于失踪或迷路旅人的错误说法澄清;他能指出种种真正可能发生的情况,说出的话,常常似亲眼目睹,就像他视力超人一般。大量事实证明,他的话正确无误。他大概是个什么地方都去过的旅人——至少也曾经神游世界。
可是,若干年来,菲利斯·福格先生不曾离开过伦敦,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有幸比别人对福格先生了解得多些的人证明,除了在他每天从家里直接来俱乐部必经的那条路上,谁也说不出在别处见过他。他仅有的消遣是看报和打惠斯特牌(桥牌的前身)。这种静悄悄的游戏非常适合他的性格。他常常赢,但赢来的钱他从来不装腰包,而是列入善款,成为善款预算中很大的一笔钱。另外,还必须指出,福格打惠斯特牌,明显地是为了消遣,而不是为了赢钱。在他看来,玩牌如打仗,是和困难作斗争;不过,这是一种用不着运动、无须跑来跑去的斗争,不会疲乏,很合他的胃口。
我们不认识菲利斯·福格的妻子儿女——老实人无妻室,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也不认识他的亲友——无亲无友的事,在生活里就比较少见了。菲利斯·福格一个人独自生活在萨维尔-罗大街的家中,他的家,没人进去过,里面的情况也就无从谈起。一个仆人伺候他已经足够。他在俱乐部吃午饭和晚饭,时间固定,分秒不差,总在同一个餐厅,坐同一张桌子;他不招待同仁,也不邀请外人。他回家只是为了睡觉,子时准点躺下。改良俱乐部为会员准备的舒适房间,他从来不用。二十四小时里,他在家里度过十个小时,除了睡觉,就是梳洗。如果要散步,也是一成不变,就在俱乐部入口镶着细木地板的大厅里,或是在回廊中,踱着方步走来走去。回廊上部是个蓝花玻璃拱顶,由二十根用红云斑石做成的爱奥尼亚式柱子支撑着。如果他要吃饭,俱乐部的厨房、食品储藏室、配膳室以及供应鲜鱼牛奶的地方,就会把他们储藏的美味佳肴送到他的桌子上;伺候他的是俱乐部里神情庄重的仆役,他们身穿黑色礼服,足登软底绒鞋,给他铺的是萨克斯产的漂亮台布,用的是特制的瓷餐具;喝雪梨酒、葡萄牙产的波尔图葡萄酒和掺了香桂皮、香蕨与肉桂的葡萄酒;盛酒的杯子,是俱乐部的水晶杯,模子已经失传;饮料清凉爽口,因为是冰镇的,冰来自美国的湖里,是俱乐部花大价钱买来的。
如果生活在这样的条件里,还是个怪人,那就必须承认,怪也有怪的好处!
萨维尔-罗大街的房子,不豪华,却格外舒适,这是谁都知道的。主人的习惯一成不变,要干的活就变得很少。然而,菲利斯·福格对他那位惟一的仆人要求非常严格,做事一丝不苟,分秒不差。就在十月二日这天,菲利斯·福格把仆人詹姆斯·福雷斯特辞了——小伙子犯了个错误,送来刮胡子用的水是华氏八十四度而不是八十六度的——此刻他正在等候接替那小伙子的人,那人应该在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之间到。
菲利斯·福格在扶手椅上正襟危坐,双脚并拢,像个接受检阅的士兵,两只手放在膝盖上,挺胸昂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挂钟的指针——挂钟结构复杂,能够指示年、月、日、时、分、秒。到十一点半,菲利斯·福格就要按照每天的习惯离开家,到改良俱乐部去了。
就在这时,有人敲菲利斯·福格待的小客厅的门。
被解雇了的詹姆斯·福雷斯特走了进来。
“新仆人来了。”他说。
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小伙子走上前来,鞠了一躬。
“您是法国人,叫约翰是不是?”菲利斯·福格问道。
“我叫让,外号‘让’,”新来的仆人答道,“如果先生不介意,就叫我‘让’好了。我天生多才多艺,什么事也难不倒我,所以得了这么个外号。我认为自己是个诚实的小伙子,先生,有什么说什么。我干过的行当不少,当过流浪歌手、马戏演员;在马戏团里,我能像莱奥塔尔那样表演高空特技,像布隆丹那样表演走钢丝;后来,为了让我的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我又当了体操教练;来英国之前,我在巴黎当过消防队员,档案里还记着我扑灭过几次大火呢!到现在,我离开法国已经五年,因为想体察一下家庭生活,到英国以后就一直当男仆。可眼下我没有了工作,听说菲利斯·福格先生是联合王国里时间观念强、喜欢深居简出的人,我就自告奋勇,来到先生这里,希望能在先生这里安安静静地生活,忘掉一切,就连‘让’这个外号也把它忘了……”
“‘让’这个外号,我觉得挺好,”福格接过话茬,“您是被人推荐给我的,所以,有关您的情况我知道得不少。您了解我的要求吗?”
“知道,先生。”
“那好。几点了?”
“十一点二十二分。”让答道,从背心的小口袋里掏出一只银怀表。
“您的表慢了。”福格先生说。
“请先生恕我直言,我要说,这是不可能的。”
“您的表慢了四分钟。没关系,记住慢四分钟就行了。所以,从这一刻起,从一八七二年十月二日星期三上午十一点二十六分起,您就是我的仆人了。”
说完这句话,菲利斯·福格站了起来,左手把帽子拿起来戴在头上,动作像个机器人,然后就走了出去,没再多说一句话。
让听到街门响了一声:他的新主人出去了;接着又听到响了第二声:这次出去的是他的前任詹姆斯·福雷斯特,他也走了。
在萨维尔-罗大街的房子里,只剩下让一个人了。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