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263711
编辑推荐
彩色大图版,软精装,图片精美;内容系统全面;从版式设计上,方便查阅。
内容特点:
1.直观 以彩色简图、原理图、解剖图、分解图等的形式详细介绍汽车组成系统、总成和零部件,使复杂的汽车结构、原理一目了然。
2.系统 按照汽车结构特点编写,与目前典型的汽车构造教材内容顺序相对应,便于学习汽车结构与原理。
3.对应 英汉专业术语相对应,插图和专业术语相对应。以插图引导专业术语,以令人赏心悦目、色彩绚丽的图画配以简明、精准的专业术语解释。
4.通俗 以图解形式讲述汽车的结构与原理,零起点,即使没有任何基础也同样适合,通俗直观、易于掌握。
内容特点:
1.直观 以彩色简图、原理图、解剖图、分解图等的形式详细介绍汽车组成系统、总成和零部件,使复杂的汽车结构、原理一目了然。
2.系统 按照汽车结构特点编写,与目前典型的汽车构造教材内容顺序相对应,便于学习汽车结构与原理。
3.对应 英汉专业术语相对应,插图和专业术语相对应。以插图引导专业术语,以令人赏心悦目、色彩绚丽的图画配以简明、精准的专业术语解释。
4.通俗 以图解形式讲述汽车的结构与原理,零起点,即使没有任何基础也同样适合,通俗直观、易于掌握。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图解的方式,系统地介绍汽车的结构与原理,并突出了新知识、新技术。全书主要内容由五部分组成,部分主要介绍汽车的总体结构;第二部分描述汽车发动机,包括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电动汽车等;第三部分详细介绍汽车的底盘,包括离合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悬架、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等;第四部分介绍汽车车身;第五部分介绍汽车电器,包括启动系统、充电系统、点火系统、汽车空调和安全气囊等。除传统汽车结构外,本书还增加了许多汽车新结构和新技术等,如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CVT变速器、双离合器变速器等内容。
本书从入门讲起,可作为掌握汽车技术的自学读本,即使无任何基础也同样适用。书中所有专业术语采用英汉两种语言相互对照,并与插图相对应,方便学习与查阅。本书内容系统全面,插图直观精美,可作为学习汽车技术的参考书、工具书,适合汽车专业的师生、汽车技术人员、汽车维修人员以及汽车爱好者使用。
本书从入门讲起,可作为掌握汽车技术的自学读本,即使无任何基础也同样适用。书中所有专业术语采用英汉两种语言相互对照,并与插图相对应,方便学习与查阅。本书内容系统全面,插图直观精美,可作为学习汽车技术的参考书、工具书,适合汽车专业的师生、汽车技术人员、汽车维修人员以及汽车爱好者使用。
目 录
第1部分 汽车概述
第1章 汽车分类 /002
第2章 汽车组成 /003
2.1 发动机 /006
2.2 底盘 /007
2.3 车身 /008
2.4 汽车电器 /009
第3章 汽车参数 /010
第2部分 发动机
第1章 发动机概述 /012
第2章 发动机类型 /016
2.1 汽油发动机 /016
2.2 柴油发动机 /017
2.3 转子发动机 /018
第3章 发动机总体构造 /019
3.1 曲柄连杆机构 /019
3.2 配气机构 /020
3.3 冷却系统 /021
3.4 燃料供给系统 /022
3.5 润滑系统 /023
3.6 点火系统 /024
3.7 启动系统和充电系统 /025
第4章 发动机工作原理 /026
4.1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026
4.2 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027
4.3 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028
4.4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029
第5章 发动机术语 /030
5.1 上止点与下止点 /030
5.2 燃烧室容积 /030
5.3 压缩比 /031
第6章 机体组 /032
6.1 概述 /032
6.2 气缸盖 /033
6.3 气缸体 /034
6.4 气缸垫 /035
第7章 活塞连杆组件 /036
7.1 概述 /036
7.2 活塞 /037
7.3 连杆 /037
第8章 曲轴飞轮组 /038
8.1 概述 /038
8.2 曲轴的功用 /039
8.3 曲轴的安装位置 /040
8.4 曲轴工作原理 /041
第9章 配气机构 /042
9.1 概述 /042
9.2 配气机构组成 /043
9.3 配气机构类型 /044
9.4 气门正时 /046
9.5 配气机构部件 /047
第10章 可变气门正时与可变气门升程 /053
10.1 概述 /053
10.2 丰田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055
10.3 本田智能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
电子控制 /056
10.4 奥迪气门升程系统 /057
第11章 燃料供给系统 /060
11.1 概述 /060
11.2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061
11.3 化油器 /062
11.4 化油器原理 /063
第12章 汽油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064
12.1 概述 /064
12.2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组成 /065
12.3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结构 /066
12.4 EFI主要部件 /067
12.5 汽油缸内直喷系统 /069
第13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072
13.1 概述 /072
13.2 高压油泵 /073
13.3 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系统 /076
13.4 高压共轨系统原理 /077
第14章 排气系统 /078
14.1 概述 /078
14.2 排气歧管 /079
14.3 废气再循环 /080
14.4 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083
14.5 三元催化转换器 /085
第15章 增压器 /086
15.1 涡轮增压器 /086
15.2 机械增压器 /089
第16章 发动机润滑系统 /092
16.1 概述 /092
16.2 发动机润滑系统工作原理 /093
16.3 发动机润滑油路 /094
16.4 机油泵 /095
16.5 干式油底壳 /095
第17章 发动机冷却系统 /096
17.1 概述 /096
17.2 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097
17.3 节温器 /098
17.4 散热器 /098
17.5 散热器盖 /099
第18章 电动汽车 /100
18.1 纯电动汽车 /100
18.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02
18.3 燃料电池汽车 /106
第3部分 底盘
第1章 底盘概述 /109
1.1 传动系统 /111
1.2 行驶系统 /112
1.3 转向系统 /113
1.4 制动系统 /114
第2章 传动系统 /115
2.1 概述 /115
2.2 离合器 /116
2.3 变速器 /117
2.4 传动轴和万向节 /120
2.5 主减速器 /121
2.6 差速器 /122
第3章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123
3.1 前置前驱 /123
3.2 前置后驱 /124
3.3 后置后驱 /125
3.4 中置后驱 /126
第4章 离合器 /127
4.1 概述 /127
4.2 离合器组成 /128
4.3 离合器原理 /130
4.4 离合器操纵机构 /132
第5章 手动变速器 /133
5.1 概述 /133
5.2 变速器原理 /134
5.3 手动变速器原理 /135
5.4 5挡手动变速器 /136
5.5 同步器 /139
第6章 自动变速器 /142
6.1 概述 /142
6.2 液力变矩器 /143
6.3 行星齿轮传动 /146
6.4 自动变速器换挡
执行机构 /148
6.5 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 /150
第7章 无级变速器 /152
7.1 概述 /152
7.2 CVT原理 /153
7.3 CVT滑轮控制机构 /154
第8章 双离合器变速器 /155
8.1 双离合器变速器原理 /155
8.2 大众DSG变速器 /158
第9章 四轮驱动 /161
9.1 概述 /161
9.2 分时四驱 /162
9.3 适时四驱 /163
9.4 全时四驱 /164
9.5 分动器 /165
第10章 传动轴 /167
10.1 概述 /167
10.2 万向节 /168
第11章 差速器 /170
11.1 概述 /170
11.2 差速器原理 /171
11.3 限滑差速器 /173
第12章 悬架系统 /174
12.1 概述 /174
12.2 悬架的类型 /175
12.3 麦弗逊式悬架 /177
12.4 双叉臂式悬架 /179
12.5 扭转梁式悬架 /180
12.6 稳定杆 /181
12.7 多连杆悬架 /182
12.8 空气悬架 /183
12.9 减振器 /185
第13章 轮胎 /187
13.1 概述 /187
13.2 车轮定位 /188
第14章 转向系统 /192
14.1 概述 /192
14.2 齿轮齿条式转向系统 /193
14.3 循环球式转向系统 /196
14.4 转向系统部件 /198
14.5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199
14.6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201
第15章 制动系统 /203
15.1 概述 /203
15.2 制动系统的结构 /204
15.3 液压制动系统 /206
15.4 鼓式制动器 /207
15.5 盘式制动器 /208
15.6 制动助力器 /210
15.7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211
第4部分 车身
第1章 概述 /214
第2章 车架 /215
2.1 概述 /215
2.2 车身分类 /215
第3章 汽车安全系统 /217
di5部分 汽车电器
第1章 汽车电器概述 /219
第2章 启动系统 /220
2.1 概述 /220
2.2 起动机部件与工作原理 /221
2.3 起动机结构 /222
第3章 充电系统 /225
3.1 概述 /225
3.2 发电机 /225
3.3 蓄电池 /228
第4章 点火系统 /230
4.1 概述 /230
4.2 传统机械触点式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231
4.3 电子点火系统 /232
4.4 火花塞 /233
第5章 仪表 /234
第6章 空调系统 /235
6.1 概述 /235
6.2 空调系统组成 /236
6.3 空调系统原理 /237
6.4 压缩机 /238
第7章 安全气囊 /239
参考文献 /240第1部分 汽车概述
第1章 汽车分类 /002
第2章 汽车组成 /003
2.1 发动机 /006
2.2 底盘 /007
2.3 车身 /008
2.4 汽车电器 /009
第3章 汽车参数 /010
第2部分 发动机
第1章 发动机概述 /012
第2章 发动机类型 /016
2.1 汽油发动机 /016
2.2 柴油发动机 /017
2.3 转子发动机 /018
第3章 发动机总体构造 /019
3.1 曲柄连杆机构 /019
3.2 配气机构 /020
3.3 冷却系统 /021
3.4 燃料供给系统 /022
3.5 润滑系统 /023
3.6 点火系统 /024
3.7 启动系统和充电系统 /025
第4章 发动机工作原理 /026
4.1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026
4.2 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027
4.3 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028
4.4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029
第5章 发动机术语 /030
5.1 上止点与下止点 /030
5.2 燃烧室容积 /030
5.3 压缩比 /031
第6章 机体组 /032
6.1 概述 /032
6.2 气缸盖 /033
6.3 气缸体 /034
6.4 气缸垫 /035
第7章 活塞连杆组件 /036
7.1 概述 /036
7.2 活塞 /037
7.3 连杆 /037
第8章 曲轴飞轮组 /038
8.1 概述 /038
8.2 曲轴的功用 /039
8.3 曲轴的安装位置 /040
8.4 曲轴工作原理 /041
第9章 配气机构 /042
9.1 概述 /042
9.2 配气机构组成 /043
9.3 配气机构类型 /044
9.4 气门正时 /046
9.5 配气机构部件 /047
第10章 可变气门正时与可变气门升程 /053
10.1 概述 /053
10.2 丰田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055
10.3 本田智能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
电子控制 /056
10.4 奥迪气门升程系统 /057
第11章 燃料供给系统 /060
11.1 概述 /060
11.2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061
11.3 化油器 /062
11.4 化油器原理 /063
第12章 汽油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064
12.1 概述 /064
12.2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组成 /065
12.3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结构 /066
12.4 EFI主要部件 /067
12.5 汽油缸内直喷系统 /069
第13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072
13.1 概述 /072
13.2 高压油泵 /073
13.3 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系统 /076
13.4 高压共轨系统原理 /077
第14章 排气系统 /078
14.1 概述 /078
14.2 排气歧管 /079
14.3 废气再循环 /080
14.4 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083
14.5 三元催化转换器 /085
第15章 增压器 /086
15.1 涡轮增压器 /086
15.2 机械增压器 /089
第16章 发动机润滑系统 /092
16.1 概述 /092
16.2 发动机润滑系统工作原理 /093
16.3 发动机润滑油路 /094
16.4 机油泵 /095
16.5 干式油底壳 /095
第17章 发动机冷却系统 /096
17.1 概述 /096
17.2 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097
17.3 节温器 /098
17.4 散热器 /098
17.5 散热器盖 /099
第18章 电动汽车 /100
18.1 纯电动汽车 /100
18.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02
18.3 燃料电池汽车 /106
第3部分 底盘
第1章 底盘概述 /109
1.1 传动系统 /111
1.2 行驶系统 /112
1.3 转向系统 /113
1.4 制动系统 /114
第2章 传动系统 /115
2.1 概述 /115
2.2 离合器 /116
2.3 变速器 /117
2.4 传动轴和万向节 /120
2.5 主减速器 /121
2.6 差速器 /122
第3章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123
3.1 前置前驱 /123
3.2 前置后驱 /124
3.3 后置后驱 /125
3.4 中置后驱 /126
第4章 离合器 /127
4.1 概述 /127
4.2 离合器组成 /128
4.3 离合器原理 /130
4.4 离合器操纵机构 /132
第5章 手动变速器 /133
5.1 概述 /133
5.2 变速器原理 /134
5.3 手动变速器原理 /135
5.4 5挡手动变速器 /136
5.5 同步器 /139
第6章 自动变速器 /142
6.1 概述 /142
6.2 液力变矩器 /143
6.3 行星齿轮传动 /146
6.4 自动变速器换挡
执行机构 /148
6.5 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 /150
第7章 无级变速器 /152
7.1 概述 /152
7.2 CVT原理 /153
7.3 CVT滑轮控制机构 /154
第8章 双离合器变速器 /155
8.1 双离合器变速器原理 /155
8.2 大众DSG变速器 /158
第9章 四轮驱动 /161
9.1 概述 /161
9.2 分时四驱 /162
9.3 适时四驱 /163
9.4 全时四驱 /164
9.5 分动器 /165
第10章 传动轴 /167
10.1 概述 /167
10.2 万向节 /168
第11章 差速器 /170
11.1 概述 /170
11.2 差速器原理 /171
11.3 限滑差速器 /173
第12章 悬架系统 /174
12.1 概述 /174
12.2 悬架的类型 /175
12.3 麦弗逊式悬架 /177
12.4 双叉臂式悬架 /179
12.5 扭转梁式悬架 /180
12.6 稳定杆 /181
12.7 多连杆悬架 /182
12.8 空气悬架 /183
12.9 减振器 /185
第13章 轮胎 /187
13.1 概述 /187
13.2 车轮定位 /188
第14章 转向系统 /192
14.1 概述 /192
14.2 齿轮齿条式转向系统 /193
14.3 循环球式转向系统 /196
14.4 转向系统部件 /198
14.5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199
14.6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201
第15章 制动系统 /203
15.1 概述 /203
15.2 制动系统的结构 /204
15.3 液压制动系统 /206
15.4 鼓式制动器 /207
15.5 盘式制动器 /208
15.6 制动助力器 /210
15.7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211
第4部分 车身
第1章 概述 /214
第2章 车架 /215
2.1 概述 /215
2.2 车身分类 /215
第3章 汽车安全系统 /217
di5部分 汽车电器
第1章 汽车电器概述 /219
第2章 启动系统 /220
2.1 概述 /220
2.2 起动机部件与工作原理 /221
2.3 起动机结构 /222
第3章 充电系统 /225
3.1 概述 /225
3.2 发电机 /225
3.3 蓄电池 /228
第4章 点火系统 /230
4.1 概述 /230
4.2 传统机械触点式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231
4.3 电子点火系统 /232
4.4 火花塞 /233
第5章 仪表 /234
第6章 空调系统 /235
6.1 概述 /235
6.2 空调系统组成 /236
6.3 空调系统原理 /237
6.4 压缩机 /238
第7章 安全气囊 /239
参考文献 /240
第1章 汽车分类 /002
第2章 汽车组成 /003
2.1 发动机 /006
2.2 底盘 /007
2.3 车身 /008
2.4 汽车电器 /009
第3章 汽车参数 /010
第2部分 发动机
第1章 发动机概述 /012
第2章 发动机类型 /016
2.1 汽油发动机 /016
2.2 柴油发动机 /017
2.3 转子发动机 /018
第3章 发动机总体构造 /019
3.1 曲柄连杆机构 /019
3.2 配气机构 /020
3.3 冷却系统 /021
3.4 燃料供给系统 /022
3.5 润滑系统 /023
3.6 点火系统 /024
3.7 启动系统和充电系统 /025
第4章 发动机工作原理 /026
4.1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026
4.2 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027
4.3 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028
4.4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029
第5章 发动机术语 /030
5.1 上止点与下止点 /030
5.2 燃烧室容积 /030
5.3 压缩比 /031
第6章 机体组 /032
6.1 概述 /032
6.2 气缸盖 /033
6.3 气缸体 /034
6.4 气缸垫 /035
第7章 活塞连杆组件 /036
7.1 概述 /036
7.2 活塞 /037
7.3 连杆 /037
第8章 曲轴飞轮组 /038
8.1 概述 /038
8.2 曲轴的功用 /039
8.3 曲轴的安装位置 /040
8.4 曲轴工作原理 /041
第9章 配气机构 /042
9.1 概述 /042
9.2 配气机构组成 /043
9.3 配气机构类型 /044
9.4 气门正时 /046
9.5 配气机构部件 /047
第10章 可变气门正时与可变气门升程 /053
10.1 概述 /053
10.2 丰田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055
10.3 本田智能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
电子控制 /056
10.4 奥迪气门升程系统 /057
第11章 燃料供给系统 /060
11.1 概述 /060
11.2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061
11.3 化油器 /062
11.4 化油器原理 /063
第12章 汽油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064
12.1 概述 /064
12.2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组成 /065
12.3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结构 /066
12.4 EFI主要部件 /067
12.5 汽油缸内直喷系统 /069
第13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072
13.1 概述 /072
13.2 高压油泵 /073
13.3 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系统 /076
13.4 高压共轨系统原理 /077
第14章 排气系统 /078
14.1 概述 /078
14.2 排气歧管 /079
14.3 废气再循环 /080
14.4 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083
14.5 三元催化转换器 /085
第15章 增压器 /086
15.1 涡轮增压器 /086
15.2 机械增压器 /089
第16章 发动机润滑系统 /092
16.1 概述 /092
16.2 发动机润滑系统工作原理 /093
16.3 发动机润滑油路 /094
16.4 机油泵 /095
16.5 干式油底壳 /095
第17章 发动机冷却系统 /096
17.1 概述 /096
17.2 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097
17.3 节温器 /098
17.4 散热器 /098
17.5 散热器盖 /099
第18章 电动汽车 /100
18.1 纯电动汽车 /100
18.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02
18.3 燃料电池汽车 /106
第3部分 底盘
第1章 底盘概述 /109
1.1 传动系统 /111
1.2 行驶系统 /112
1.3 转向系统 /113
1.4 制动系统 /114
第2章 传动系统 /115
2.1 概述 /115
2.2 离合器 /116
2.3 变速器 /117
2.4 传动轴和万向节 /120
2.5 主减速器 /121
2.6 差速器 /122
第3章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123
3.1 前置前驱 /123
3.2 前置后驱 /124
3.3 后置后驱 /125
3.4 中置后驱 /126
第4章 离合器 /127
4.1 概述 /127
4.2 离合器组成 /128
4.3 离合器原理 /130
4.4 离合器操纵机构 /132
第5章 手动变速器 /133
5.1 概述 /133
5.2 变速器原理 /134
5.3 手动变速器原理 /135
5.4 5挡手动变速器 /136
5.5 同步器 /139
第6章 自动变速器 /142
6.1 概述 /142
6.2 液力变矩器 /143
6.3 行星齿轮传动 /146
6.4 自动变速器换挡
执行机构 /148
6.5 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 /150
第7章 无级变速器 /152
7.1 概述 /152
7.2 CVT原理 /153
7.3 CVT滑轮控制机构 /154
第8章 双离合器变速器 /155
8.1 双离合器变速器原理 /155
8.2 大众DSG变速器 /158
第9章 四轮驱动 /161
9.1 概述 /161
9.2 分时四驱 /162
9.3 适时四驱 /163
9.4 全时四驱 /164
9.5 分动器 /165
第10章 传动轴 /167
10.1 概述 /167
10.2 万向节 /168
第11章 差速器 /170
11.1 概述 /170
11.2 差速器原理 /171
11.3 限滑差速器 /173
第12章 悬架系统 /174
12.1 概述 /174
12.2 悬架的类型 /175
12.3 麦弗逊式悬架 /177
12.4 双叉臂式悬架 /179
12.5 扭转梁式悬架 /180
12.6 稳定杆 /181
12.7 多连杆悬架 /182
12.8 空气悬架 /183
12.9 减振器 /185
第13章 轮胎 /187
13.1 概述 /187
13.2 车轮定位 /188
第14章 转向系统 /192
14.1 概述 /192
14.2 齿轮齿条式转向系统 /193
14.3 循环球式转向系统 /196
14.4 转向系统部件 /198
14.5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199
14.6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201
第15章 制动系统 /203
15.1 概述 /203
15.2 制动系统的结构 /204
15.3 液压制动系统 /206
15.4 鼓式制动器 /207
15.5 盘式制动器 /208
15.6 制动助力器 /210
15.7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211
第4部分 车身
第1章 概述 /214
第2章 车架 /215
2.1 概述 /215
2.2 车身分类 /215
第3章 汽车安全系统 /217
di5部分 汽车电器
第1章 汽车电器概述 /219
第2章 启动系统 /220
2.1 概述 /220
2.2 起动机部件与工作原理 /221
2.3 起动机结构 /222
第3章 充电系统 /225
3.1 概述 /225
3.2 发电机 /225
3.3 蓄电池 /228
第4章 点火系统 /230
4.1 概述 /230
4.2 传统机械触点式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231
4.3 电子点火系统 /232
4.4 火花塞 /233
第5章 仪表 /234
第6章 空调系统 /235
6.1 概述 /235
6.2 空调系统组成 /236
6.3 空调系统原理 /237
6.4 压缩机 /238
第7章 安全气囊 /239
参考文献 /240第1部分 汽车概述
第1章 汽车分类 /002
第2章 汽车组成 /003
2.1 发动机 /006
2.2 底盘 /007
2.3 车身 /008
2.4 汽车电器 /009
第3章 汽车参数 /010
第2部分 发动机
第1章 发动机概述 /012
第2章 发动机类型 /016
2.1 汽油发动机 /016
2.2 柴油发动机 /017
2.3 转子发动机 /018
第3章 发动机总体构造 /019
3.1 曲柄连杆机构 /019
3.2 配气机构 /020
3.3 冷却系统 /021
3.4 燃料供给系统 /022
3.5 润滑系统 /023
3.6 点火系统 /024
3.7 启动系统和充电系统 /025
第4章 发动机工作原理 /026
4.1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026
4.2 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027
4.3 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028
4.4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029
第5章 发动机术语 /030
5.1 上止点与下止点 /030
5.2 燃烧室容积 /030
5.3 压缩比 /031
第6章 机体组 /032
6.1 概述 /032
6.2 气缸盖 /033
6.3 气缸体 /034
6.4 气缸垫 /035
第7章 活塞连杆组件 /036
7.1 概述 /036
7.2 活塞 /037
7.3 连杆 /037
第8章 曲轴飞轮组 /038
8.1 概述 /038
8.2 曲轴的功用 /039
8.3 曲轴的安装位置 /040
8.4 曲轴工作原理 /041
第9章 配气机构 /042
9.1 概述 /042
9.2 配气机构组成 /043
9.3 配气机构类型 /044
9.4 气门正时 /046
9.5 配气机构部件 /047
第10章 可变气门正时与可变气门升程 /053
10.1 概述 /053
10.2 丰田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055
10.3 本田智能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
电子控制 /056
10.4 奥迪气门升程系统 /057
第11章 燃料供给系统 /060
11.1 概述 /060
11.2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061
11.3 化油器 /062
11.4 化油器原理 /063
第12章 汽油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064
12.1 概述 /064
12.2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组成 /065
12.3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结构 /066
12.4 EFI主要部件 /067
12.5 汽油缸内直喷系统 /069
第13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072
13.1 概述 /072
13.2 高压油泵 /073
13.3 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系统 /076
13.4 高压共轨系统原理 /077
第14章 排气系统 /078
14.1 概述 /078
14.2 排气歧管 /079
14.3 废气再循环 /080
14.4 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083
14.5 三元催化转换器 /085
第15章 增压器 /086
15.1 涡轮增压器 /086
15.2 机械增压器 /089
第16章 发动机润滑系统 /092
16.1 概述 /092
16.2 发动机润滑系统工作原理 /093
16.3 发动机润滑油路 /094
16.4 机油泵 /095
16.5 干式油底壳 /095
第17章 发动机冷却系统 /096
17.1 概述 /096
17.2 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097
17.3 节温器 /098
17.4 散热器 /098
17.5 散热器盖 /099
第18章 电动汽车 /100
18.1 纯电动汽车 /100
18.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02
18.3 燃料电池汽车 /106
第3部分 底盘
第1章 底盘概述 /109
1.1 传动系统 /111
1.2 行驶系统 /112
1.3 转向系统 /113
1.4 制动系统 /114
第2章 传动系统 /115
2.1 概述 /115
2.2 离合器 /116
2.3 变速器 /117
2.4 传动轴和万向节 /120
2.5 主减速器 /121
2.6 差速器 /122
第3章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123
3.1 前置前驱 /123
3.2 前置后驱 /124
3.3 后置后驱 /125
3.4 中置后驱 /126
第4章 离合器 /127
4.1 概述 /127
4.2 离合器组成 /128
4.3 离合器原理 /130
4.4 离合器操纵机构 /132
第5章 手动变速器 /133
5.1 概述 /133
5.2 变速器原理 /134
5.3 手动变速器原理 /135
5.4 5挡手动变速器 /136
5.5 同步器 /139
第6章 自动变速器 /142
6.1 概述 /142
6.2 液力变矩器 /143
6.3 行星齿轮传动 /146
6.4 自动变速器换挡
执行机构 /148
6.5 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 /150
第7章 无级变速器 /152
7.1 概述 /152
7.2 CVT原理 /153
7.3 CVT滑轮控制机构 /154
第8章 双离合器变速器 /155
8.1 双离合器变速器原理 /155
8.2 大众DSG变速器 /158
第9章 四轮驱动 /161
9.1 概述 /161
9.2 分时四驱 /162
9.3 适时四驱 /163
9.4 全时四驱 /164
9.5 分动器 /165
第10章 传动轴 /167
10.1 概述 /167
10.2 万向节 /168
第11章 差速器 /170
11.1 概述 /170
11.2 差速器原理 /171
11.3 限滑差速器 /173
第12章 悬架系统 /174
12.1 概述 /174
12.2 悬架的类型 /175
12.3 麦弗逊式悬架 /177
12.4 双叉臂式悬架 /179
12.5 扭转梁式悬架 /180
12.6 稳定杆 /181
12.7 多连杆悬架 /182
12.8 空气悬架 /183
12.9 减振器 /185
第13章 轮胎 /187
13.1 概述 /187
13.2 车轮定位 /188
第14章 转向系统 /192
14.1 概述 /192
14.2 齿轮齿条式转向系统 /193
14.3 循环球式转向系统 /196
14.4 转向系统部件 /198
14.5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199
14.6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201
第15章 制动系统 /203
15.1 概述 /203
15.2 制动系统的结构 /204
15.3 液压制动系统 /206
15.4 鼓式制动器 /207
15.5 盘式制动器 /208
15.6 制动助力器 /210
15.7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211
第4部分 车身
第1章 概述 /214
第2章 车架 /215
2.1 概述 /215
2.2 车身分类 /215
第3章 汽车安全系统 /217
di5部分 汽车电器
第1章 汽车电器概述 /219
第2章 启动系统 /220
2.1 概述 /220
2.2 起动机部件与工作原理 /221
2.3 起动机结构 /222
第3章 充电系统 /225
3.1 概述 /225
3.2 发电机 /225
3.3 蓄电池 /228
第4章 点火系统 /230
4.1 概述 /230
4.2 传统机械触点式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231
4.3 电子点火系统 /232
4.4 火花塞 /233
第5章 仪表 /234
第6章 空调系统 /235
6.1 概述 /235
6.2 空调系统组成 /236
6.3 空调系统原理 /237
6.4 压缩机 /238
第7章 安全气囊 /239
参考文献 /240
前 言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汽车的产、销量已占世界位。汽车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汽车结构与原理是学习汽车知识、掌握汽车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图解是一种快速直观简捷的学习汽车结构的形式。本书采用图解的方式描述汽车的结构和原理,使内容更加直观、具体、形象、生动。书中的汽车专业术语采用英汉两种语言表达,读者可在了解汽车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汽车专业英语。
本书的特点如下:
1.直观性。以彩色简图、原理图、解剖图、分解图等的形式详细介绍汽车组成系统、总成和零部件,使复杂的汽车结构、原理一目了然。
2.系统性。按照汽车结构特点编写,与目前典型的汽车构造教材内容顺序相对应,便于学习汽车结构与原理。
3.对应性。英汉专业术语相对应,插图和专业术语相对应。以插图引导专业术语,以令人赏心悦目、色彩绚丽的图画配以简明、精准的专业术语解释。
4.通俗性。本书以图解形式讲述汽车的结构与原理,零起点,即使无任何基础也同样适合,通俗直观、易于掌握。
全书主要内容由五部分组成,部分主要介绍汽车的总体结构。第二部分描述汽车发动机,包括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电动汽车等。第三部分详细介绍汽车的底盘,包括离合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悬架、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等。第四部分介绍汽车车身。第五部分介绍汽车电器,包括启动系统、充电系统、点火系统、汽车空调和安全气囊等。除传统汽车结构外,本书还增加了许多汽车新结构和新技术等,如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CVT变速器、双离合器变速器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学习汽车技术的参考书、工具书,适合广大汽车爱好者、汽车专业的师生、汽车从业人员以及汽车驾驶员阅读。
本书由黑龙江工程学院张金柱主编,黑龙江工程学院韩玉敏、王云龙,哈尔滨技师学院和龙岩学院王悦新参加部分章节的编写。全书第二部分第1章至第13章由韩玉敏编写,第二部分第14章至第18章由王云龙编写,第三部分第1章至第4章由编写,第三部分第5章至第9章由王悦新编写,其余部分由张金柱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曾参考多种国内外出版的有关图书资料,在此谨向各书编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书所涉及的技术内容较新,范围较广,且笔者水平有限,因此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不吝指正。
本书的特点如下:
1.直观性。以彩色简图、原理图、解剖图、分解图等的形式详细介绍汽车组成系统、总成和零部件,使复杂的汽车结构、原理一目了然。
2.系统性。按照汽车结构特点编写,与目前典型的汽车构造教材内容顺序相对应,便于学习汽车结构与原理。
3.对应性。英汉专业术语相对应,插图和专业术语相对应。以插图引导专业术语,以令人赏心悦目、色彩绚丽的图画配以简明、精准的专业术语解释。
4.通俗性。本书以图解形式讲述汽车的结构与原理,零起点,即使无任何基础也同样适合,通俗直观、易于掌握。
全书主要内容由五部分组成,部分主要介绍汽车的总体结构。第二部分描述汽车发动机,包括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电动汽车等。第三部分详细介绍汽车的底盘,包括离合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悬架、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等。第四部分介绍汽车车身。第五部分介绍汽车电器,包括启动系统、充电系统、点火系统、汽车空调和安全气囊等。除传统汽车结构外,本书还增加了许多汽车新结构和新技术等,如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CVT变速器、双离合器变速器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学习汽车技术的参考书、工具书,适合广大汽车爱好者、汽车专业的师生、汽车从业人员以及汽车驾驶员阅读。
本书由黑龙江工程学院张金柱主编,黑龙江工程学院韩玉敏、王云龙,哈尔滨技师学院和龙岩学院王悦新参加部分章节的编写。全书第二部分第1章至第13章由韩玉敏编写,第二部分第14章至第18章由王云龙编写,第三部分第1章至第4章由编写,第三部分第5章至第9章由王悦新编写,其余部分由张金柱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曾参考多种国内外出版的有关图书资料,在此谨向各书编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书所涉及的技术内容较新,范围较广,且笔者水平有限,因此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不吝指正。
编 者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