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45737
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蚂蚁金服。创新、贪婪,颠覆、谦卑,霸道、弱势,谨慎、激进……我们经常听到人们用这样一些含义完全相反的词汇来描述他们对蚂蚁金服的印象,这也许是因为蚂蚁金服本身是一家动态、多面的公司,其业务模式也尚未发展成熟。未来这家公司会变成什么样子,尚存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了解这样一家从无到有并且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一部分的企业,显然是意义深远的。
蚂蚁金服无疑是目前中国*代表性的金融科技巨头,同时也是全球估值*的金融科技企业。
本书作者团队通过深度访谈、观察与研究,完整地记录了蚂蚁金服从2003年10月到2017年4月期间的发展历程,再现了蚂蚁金服所经历的几乎每一个重大的突破和挫折。详细地描述了蚂蚁金服在支付、小微信贷、财富管理、消费金融、保险、信用等领域的业务发展历程,剖析其战略方向、发展布局、投融资逻辑与未来前景。蚂蚁金服以技术作为自身的“护城河”,面向金融机构开放数据、技术、服务,并在此之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新金融生态圈,通过打造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征信与风控体系,深刻重塑了传统金融业务,并为普惠金融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新解”。
第一章 从诞生到上户口
第一节 诞生
第二节 开疆拓土
第三节 成长的阵痛
第四节 支付宝上户口
第五节 “双11”背后的技术改造之路
第二章 支付宝的野心:推进无现金社会
第一节 All in 无线
第二节 二维码支付先驱者
第三节 移动支付大战硝烟弥漫
第四节 移动支付:不仅是支付
第二部分 小蚂蚁的普惠金融梦
第三章 余额宝掀起理财变革
第一节 余额宝横空出世
第二节 招财宝再战江湖
第三节 终极必杀器——蚂蚁聚宝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的小微企业贷款
第一节 阿里搭台,银行唱戏
第二节 阿里小贷:互联网与大数据助力小微信贷
第三节 网商银行:开在云上的银行
第五章 让信用等于财富
第一节 芝麻信用:建立个人信用账户
第二节“信用即财富”时代到来
第三节 刚刚上路的中国信用体系建设
第三部分 重构大金融版图
第六章 一只蚂蚁构建的新金融生态圈
第一节 蚂蚁的前世
第二节 蚂蚁的使命
第三节 投融资的逻辑
第四节 进击的蚂蚁
第七章 全球化发展的未来图景
第一节 渐次铺开的全球化蓝图
第二节 普惠金融的全球实践
第三节 鲜花与荆棘并存的全球化之路
第八章 开垦农村金融的贫瘠之地
第一节 支付先行
第二节 抓住信贷命门
第三节 风口中的农村金融
第九章 开放平台:用技术重塑金融
第一节 互联网 保险的想象空间
第二节 互联网推进器的进化之路
第三节 明确前行方向:专注做一家科技公司
后记
蚂蚁金服是一部活的金融发展史
文/黄益平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蚂蚁金服》是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组织撰写的第一本关于数字金融企业的书。我们选择蚂蚁金服作为数字金融企业书系的第一个选题,因为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国人可能已经对自己使用的数字金融服务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但每当我向外国朋友介绍可以在手机上完成的交易的种类,往往都会听到令人愉悦的惊呼。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智能手机发红包、付电费、买机票、订外卖、投资理财产品和申请贷款,甚至有一天,在当代商城附近,当我向一位行乞的人表示身上没有带现金时,对方拿出手机说可以扫他的二维码。蚂蚁金服并非数字金融的原始发明者,但今天它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数字金融公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蚂蚁金服,数字金融行业肯定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如果向身边的朋友随机做一个调查,我们会发现一千个人的心目中有一千个蚂蚁金服。创新、贪婪、颠覆、谦卑、霸道、弱势、谨慎、激进……我们经常听到人们用这样一些含义完全相反的词汇来描述他们对蚂蚁金服的印象,这也许是因为蚂蚁金服本身是一家动态、多面的公司,其业务模式尚未发展成熟。未来这家公司会变成什么样子,尚存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了解这样一家从无到有并且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一部分的企业,显然是有意义的。现在市面上已有一些关于蚂蚁金服的文章和书籍,帮助我们认识这家充满活力、引领潮流的公司。但客观地说,我们发现,有些文字所记录的可能是作者脑海中想象的逻辑,而不一定是蚂蚁金服真实的故事。
我们给本书的定位是专业畅销书,一要好看,二要准确。可读性是任何好书的必要条件,唯有如此,思想才能得到更好地传播,不然学术研究可能会退化成专家们自娱自乐的游戏。翻看《蚂蚁金服》,确实有不少令人忍俊不禁的情节。支付宝第一笔交易完成的过程就写得相当精彩,先是淘宝财务妹子狂奔到担保交易小组的办公室通报第一笔业务过来了,没过两分钟,财务妹子又狂奔回来说,买家不想买了,要退款。最后,在这个财务妹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担保交易的第一笔业务才没有流产。字里行间,我们能够充分地感受到现场富有戏剧性的情绪波动。
当然,本书并非文学作品,写作组最核心的任务还是要以独立的立场忠实地记录蚂蚁金服十几年的发展过程,把那些影响蚂蚁金服发展的重要事件,尤其是在那几个关键转折点的考虑、选择和反复,客观、清楚地展示给读者,不能戏说。为此,写作组约谈了蚂蚁金服的许多现任和前任高管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反复地求证一些具体的过程和细节。当然,这本书所讲述的故事是否更接近现实,这个问题只能由亲身经历过那些故事的人来回答。书中也记述了一些比较敏感的事件,比如支付宝控制权的转移和“圈子”引发的不良行为。写作组只尽量客观地记录这些事件,至于价值判断,则留给读者自己来做。
《蚂蚁金服》是一部金融发展史,它完整地记录了蚂蚁金服从2003年10月到2017年6月期间的发展历程,再现了蚂蚁金服所经历的几乎每一个重大的突破和挫折,包括支付宝创立、余额宝上线、金融云正式推出、芝麻信用建立、网商银行开业和无现金联盟成立。更重要的是,读蚂蚁金服的历史,也会给人一种重温金融发展史的感觉,因为蚂蚁金服的发展历程同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和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金融史书通常将金融业的起源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寺庙和公元前6世纪希腊寺庙的货币保管和放款业务。而根据耶鲁大学席勒教授的讲述,现代银行起源于金匠业,客户将他们富余的黄金存在金匠铺,并获得一定的回报;有需求的客户向金匠铺暂时借用黄金,同时支付一定的费用。金匠铺在这中间承担信用中介的角色并赚取利差,这就是现代银行的前身。但这个过程发生在公元前,今天我们只有到金融教科书中去领会最初金融产生的逻辑。
蚂蚁金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重温金融产生、发展过程的机会。阿里巴巴为什么会做支付宝?它的故事其实与巴比伦寺庙的故事是一脉相承的,金融交易最初都是由实体经济的需求所催生的。阿里巴巴做网购平台,需要解决支付问题,但支付问题的前提是信任。无论从技术的角度还是从意愿的角度看,当时的商业银行都无法令人满意地解决淘宝的问题,因为淘宝上的交易数量巨大,但是单笔金额很小,通过人工来完成这样的支付交易,必定是成本高、收益低的买卖。阿里巴巴提供担保,建立支付宝个人账户,并利用数字技术提高交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降低成本,正是顺应实体经济的需求而为。
蚂蚁金服的故事很复杂,也很动态,要准确地理解它所走过的每一步,其实并不容易。但套用微观经济学的框架,每一家企业都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化,蚂蚁金服也不例外。我们经常听到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的高管声称要发展普惠金融、为穷人服务、让世界不再有难做的生意。我丝毫不怀疑他们的真诚和情怀,但归根结底,蚂蚁金服的经营目标与其他大多数企业是一样的,就是追求收益最大化,没有这一条,蚂蚁金服也就无从立足。为穷人提供金融服务、扩大市场份额等,都是为了追求上述目标而采取的经营策略。准确地说,它们是手段,不是目标。
蚂蚁金服追求收益的经营活动也受到一系列条件的约束,特别是金融环境、数字技术和监管政策。可以说,这三个约束条件的动态演变决定了蚂蚁金服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轨迹。
第一,中国的金融体系庞大,但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存在一个巨大的空白地带。今天的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已经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但这个金融体系的服务对象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和高净值人群。应该说,金融机构通常只愿意服务最上层20%的客户,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但在中国,由于存在诸如产权歧视、利率管制和僵化的不良考核等因素,对中小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比如,我们之前在浙江的调查发现,只有20%的小微企业曾经获得过银行信贷。再比如,央行的征信系统包含8.8亿人的信息,其中只有3.8亿人有过信贷记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