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236731
此书分为中学卷、小学卷,链接如下:
《)》《)》
《》《
■ 孩子与孩子思想的碰撞,激发孩子写作的潜力。
选择同龄人的获奖作品,孩子与孩子,同龄人的思想碰撞,更容易激发孩子写作。
■近200篇文章,近400页的作文书,售价低廉,性价比巨高。
比不一般的作文书,价格高,篇目少,这本书,名家点评、内容实在,踏踏实实的一本好书。
■ 主办方权威,评论家权威,评审权威。
全国的作品选拔大赛,北京作家协会主办,毕淑敏、曹文轩等多位知名作家逐篇点评,特别推荐百余位优秀老师评选。
我找到了爱的钥匙
美的爱
一碗牛肉面
爱在马路边
大爱无言
爱在不经意间流露
那份拐角的爱
雪天中的爱
爱需要用心感受
天堂之路
心之清
卖茶叶蛋的老奶奶
守望
帮助的前提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爱的镜头
伴着爱起程
寻爱记之爱与被爱
平淡之爱
木棉花般的爱
厚重的爱
第二辑 爱的味道
爱是目送
从未说过爱,但爱不曾离开
牵着手,慢慢走
悠长的雨巷
柠檬蜜中的爱
爱在三轮车中
门前的树,爱的流露
爱的味道
盛满爱的水
红豆粥
叙此平生亲
为爱起航犹未晚
爷爷,一直都在
花儿又落时节
爱在窗外
爱是花的蜜
毛鼻头团子中裹着爱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爷爷·小路·我
奶奶,天晴了
大爱“有”声
那人,那屋,那荷花
第三辑 父爱如山
照片里的爱
孩子,继续努力
我爱你
爱在细微处
那一碗红枣羹
阿水
我爱你,以我独有的方式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那弯月牙弧
父爱无言
一把伞,两颗心
我读懂了你
那车-那拐·那人
父爱融于单车
我以为你不爱我
你的目光
悄悄的父爱
第四辑 以爱之名
爱我,请别伤害我
论“爱”
血玫瑰
喜欢是占有,而爱是放手
热爱汉字
爱,还是不爱
寻找“爱先生”
爱与距离
以爱之名
伟大的爱
用爱播种希望
爱在身边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爱要懂得割舍
青春的鱼
致亲爱的你
留点爱给自己
一米阳光·荡漾
学会感恩——让生命变得多姿多彩
第五辑 香爱满屋
爱,弥漫天桥
短信
杏儿红了
母爱的伟大
爱
爱在手
香爱满屋
一封信笺倾尽爱
放手也是一种爱
爱的叮咛
母亲的唠叨
不变的是那一缕茶香
母爱——无可替代
母亲的背,我的依靠
唠叨妈妈的唠叨爱
水晶
红灯·爱
那天,我经过“握手楼”
成全母亲
爱的味道
风一样的她给我风一样的爱
致爱的你
一个“小气”的人
爱的加减法
无微不至的爱——母爱
永远的“圣诞老人”
饺子·爱
爱,从未说出口
第六辑 美的爱
扛起的爱
她的爱,我得不到了
爱,不需要表白
梅红碎花伞
如果这都不算爱
清欢一刻
暖的幸运星
爱的方式
爱是一架等力的天平
留恋
爱让生活更加美好
伴着笑声离去
友情使用说明书
爱,不求回报
答案
爱的饺子
泪
她
爱似蜜糖染时光
爱在蓝天
携手
爱被拆成两界
说不尽的爱
第七辑 小说·童话
微成长·瓶中沙
两颗子弹
神奇松鼠卡卡
芥末小姐
谁动了我的面包
瓶子里的那个你
天石的呼唤
当黑暗与光明交织时
语文公式
夜的音
忆时光
又见那抹微光
在另一个世界遇到这里的你
父亲的血
巧合
梦
狼道
小狐狸搬家
足尖上的“多多”
追梦的少年
梦开始的地方
“东方少年中国梦”第二届新创意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小学组获奖名单
祝福今日的小荷,期待明天的盛莲。 ——毕淑敏
小作者们注重观察生活,懂得知恩与感恩,用自己心中理解的爱,构建着自己未来的梦想。作为*旨在培养少年作家梯队,发现与鼓励文学才华横溢的少年作者的活动,这样的公益性作文大赛让人感动,更应参与。——曹文轩
“东方少年 中国梦”新创意作文大赛,唤醒了喜欢写作的少年儿童追求梦想的大幕,他们在心灵里种植着“爱”和“梦”的种子,沐浴着文学的雨露参与其中。事实证明,参与就有收获,收获就有快乐。——金波
作文大赛好手云集,佳作纷呈。小作者们以其切身的真情实感,精致细腻的笔触,清澈流淌的文字,独具匠心的视角,抒发对未来的理想和憧憬之情。 ——张之路
我找到了爱的钥匙
北京市密云县第五中学初二 (1)班 王雨岑
人们常常用优美的诗篇赞颂师爱的无私、母爱的细腻与父爱的深沉,然而,很多人却不知世界上还有一种爱,它来自陌生人。在日常生活中,陌生人给予的爱大多是平淡的,但是这爱却像钥匙,能够开启人们的心扉。
那是夏天的一个傍晚,我骑着电动自行车去买书。
那天很热,天地间泛滥着刺眼的光。快要到书店时,我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服且肮脏不堪的老人拎着一个巨大的、鼓鼓囊囊的编织袋,在书店前面路旁的垃圾桶里翻来翻去。
走近他时,一股酸臭味熏得我只想吐。我一手捂住鼻子,一手推着车,想快速找个合适的位置放车。无奈他那巨大的袋子挡住了我的路。我于是没好气地说:“把袋子挪开,我要过去!”正在翻垃圾桶的老人听到我的喊声,先是怔了一下,然后迅速把袋子挪了个地儿,给我让开路。
跨进书店玻璃门,顿时凉快了许多。虽然周末买书的人多,但是很安静。没过多久,一阵嘈杂声传了过来。竟是刚才看到的那位老人,他想进来,却被工作人员阻止了,但是他不死心,趴在玻璃门向里面张望。
我买了书,付完款后朝门口走去。但突然发觉:钥匙不见了!我拎着书又回到柜台,把去过的地方认认真真地找了个遍,却怎么也没找到钥匙,我的心一下子没了着落,车打不开,怎么回家呀?
没找到钥匙,无可奈何地走出书店,我开始盘算如何跟妈妈交代,无意中发现那个脏兮兮的老人还在,他坐在地上,倚着自己的大袋子睡着了。我上上下下打量我的车,可是依然没看到钥匙。我彻底绝望了!于是掏出手机,向妈妈求助:“妈,我的钥匙找不着了,您来接我吧!……”我再也说不下去,伤心地哭了起来。
这时一旁打盹儿的老人听到我的声音,醒了过来,起身向我走过来,说:“姑娘,你锁车时,忘了把钥匙拿下来了!你看钥匙在我这里!”说着,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一个塑料袋子,里面装着我的钥匙。
我顿时激动万分,迅速地从老人手中拿了过来。老人继续说道:“姑娘,天黑了,回家的时候慢点儿骑车。”说完便转身背起自己的大编织袋,消失在夜幕中了。我一时只顾着自己激动了,竟然连声谢谢都没来得及跟老人说。
然而,他那朴实的爱,却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不应该小看捡垃圾的老人,他虽然衣衫褴褛,满身灰尘,却有一颗纯洁质朴的心。他不仅清洁着我们的环境,也在默默地尽自己所能传递着世界上质朴的爱。
感谢老人,他不仅帮我找到了钥匙,而且帮我找到了人间珍贵的东西——爱,感谢他用爱的钥匙开启了我的心扉。我一定要把老人交给我的“爱的 钥匙”传递下去!
指导老师:梁秀丽
(本文获得“东方少年 中国梦”第二届新创意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特等奖)
曹文轩点评
或许每个人都会说这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显然作者拥有这样的眼睛,身体力行地张望这个世界。她眼中的美,是一处贫瘠与脏旧下的风景,以善的形态留存,以人的本真的色彩生辉。作者用一件寻常小事放大了人世间关于“美”的情感,记录下了“美”逐渐显露的过程。这欲扬先抑的手法,同样也出现在了文章的书写中,以阶梯式书写的方式,呈现了一篇优秀作文的样貌。“钥匙”这处隐喻,也切题、点睛。
美的爱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胜境中学初一(3)班 □ 施维
在那个冬天里,卖火柴的小女孩死了。她上了天堂,她见到了慈祥的奶奶,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也吃到了美味的烤鸭。小女孩依偎在奶奶的怀里,诉说着自己的苦难,奶奶听了,非常难过,却只能心疼地抚摸着小女孩长长的头发,无声地叹息。
第二天,镇上的人都发现了小女孩的尸体,他们每个人都不愿承认是自己的错,他们都在推脱责任。有人说,自己昨天确实未见着小女孩,没有办法买她的火柴,所以才没有买。
小女孩的奶奶看到了这一幕,十分生气,这些人看到小女孩的死,不仅不同情她,还互相推脱责任。她决定,一定要给这些人一个教训。小女孩知道了这件事,连忙阻止了奶奶,她觉得,这些人本性都是善良的,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
小女孩很快就被埋葬了,她的坟墓很小,很简单,但却有很多人来。他们都是偷偷来的,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对不住小女孩,希望以此给自己的心灵一点点慰藉。那个抢了小女孩大拖鞋的小男孩也来了。他抱着那只抢来的大拖鞋,光着脚丫跪到小女孩坟前。他的妈妈心疼小男孩,想要男孩把鞋穿上,但他却很倔强。因为他想要体验一下,小女孩临死前没有穿鞋的感觉。
小女孩看到了这些,又心疼又开心,她对奶奶说:“奶奶,看到了吧,他们每个人心里都还有爱,我们应该给他们机会。”
那个冬天,也许是小女孩的死,唤醒了人们的爱心,那个小镇上,再也没有贫穷受苦的人,因为他们得到了大家的帮助,整个小镇呈现出一片安详的景象。
小女孩很开心,因为她知道: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爱。
指导教师:胡宝新
(本文获得“东方少年 中国梦”第二届新创意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二等奖)
张品成点评
作为一篇著名童话的“续写”,作者是具备了极强的自信心和勇气的,从流畅的文笔中就能看得出来。用言简意赅四字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爱”,这是本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作者借助那篇凄美的童话,用凝练的笔触演绎出一个温暖的故事,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阅读文学作品不是简单的阅读,更不只是读故事。在阅读中注入自己的思想,参与创作,借助大师们文字营造的意境发挥想象才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真谛。
一碗牛肉面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北初级中学 (901)班 □ 王虹
冬天的傍晚,天总是黑得特别快,刚从书店出来时天还是浅灰色,没过一会儿,头顶的天已渐渐换上了黑色的大衣。我拿着刚买的复习资料走在华灯初上的街头,街灯顺次亮了起来,橘黄色的灯光从上而下倾泻,在脚边投影出一个深黑的圆。道路两旁的树早已掉光了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伸向那漆黑的穹顶,兀自坚守着一份寂寞,一份萧条。
肚子传来咕咕的抗议声,我看到路边一家面馆的玻璃门上挂着一块“欢迎光临”的牌子,由于这个时间还不是用餐高峰,店里没有一位顾客。我推开玻璃门进去,将冷风隔绝在外。这时,一位看上去老板娘模样的大娘笑呵呵地走过来,问我要吃些什么。我坐定后将资料放在桌上,边掏钱包边对大娘说:“一碗牛肉面。”于是,大娘对里面大声喊:“一碗牛肉面!”然后悄悄地坐在我对面。她很瘦,头发黑白参半,一双不大的眼睛却很明亮。
她笑着和我搭话:“姑娘,读几年级了?”
“初三了。”
“哦,初三啦……那很关键啊,快期末考了吧?”
“嗯。”
她看了一眼门外——干涩的冷风吹乱了行人的头发,寒冷使行人纷纷束紧了大衣。她眨了眨眼睛,喃喃地说道:“快过年了,看着天气估计是要下雪,又要期末考……你们这些娃哟,真辛苦……”
我笑笑,不语。
我看到价格表上一碗牛肉面标价八元,我低头拿出钱包,可里面只孤零零地躺着一张五元的纸币。我拿钱的手顿时僵在空气中,一时间,局促和羞臊占据了我几乎空白的大脑。糟了!一定是刚买书的时候忘了数钱了,就只剩五块钱……怎么办呢……
大娘看我脸色不对:“姑娘,你怎么了?哪儿不舒服吗?”
我摇摇头:“大娘,真不好意思,我钱带少了,只有五块钱了……”
不想,大娘笑了起来:“我还以为怎么了呢!没事,这点钱不打紧,五块就五块呗!”她那双本不大的眼睛一笑便眯成了一条线,接着又转而朝里面厨房吩咐道,“老头子!那面里多放些牛肉和青菜,孩子需要营养。”
我赶忙站起来说不用,我钱都没带够,怎么好意思再接受你们的好意呢。可大娘还是热情地招呼我坐下。一刹那,感动、惊讶、温暖一齐涌上心头。我吃着那碗食料“丰富”的牛肉面,冬日的寒冷仿佛在这氤氲的水汽中逐渐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源于陌生人带来的一份关爱。
和大娘打完招呼后,我走出面馆。冷风在一颗被爱意和温暖包围住的心面前,次显得那么无力。我握紧了手中的资料,嘴角勾勒出一个会心的笑。面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我似乎觉得更有力量了。
(本文获得“东方少年 中国梦”第二届新创意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二等奖)
李学斌点评
普通人的善良、爱心,不经意的理解、感动。生活原本就没有多少轰轰烈烈,那么,写文章好的方式就是在平淡、平凡里体味瞬间的温暖和美好,在暗淡、沉寂中发现倏忽的光亮与灿烂。文章写出了生活里弥足珍贵的暖意,而对这份体验的描述也就成了全文的闪光点。
爱在马路边
北京市密云县第七中学初一(7)班 □ 杨蕴哲
“哎呀!别急呀,前面有车。”“卖煎饼咯……”伴随着一阵吵闹声,放学交响曲又拉开了序幕,孩子的嬉笑声、车笛声、买卖东西的讨价还价声,构成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今天下小雨,淅沥淅沥不停,更多的人不愿意多停留,急匆匆地往家赶。
咚的一声巨响,我心里咯噔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盯向前方,我也顺着众人目光向前看,原来是一辆拉水果的三轮车侧翻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滚到马路边的泥水里。水果车的主人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乌黑的皮肤,朴素的穿着,她摔下三轮车后没有先看看自己有没有磕破,也没顾得上自己衣服上、身上的泥,径直冲向了那片水果,争分夺秒地抢救这些水果。上一秒人们还在小心翼翼地走着路,生怕雨水溅到自己的衣服上,下一秒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扑向了那些水果,有的甚至顾不上打伞,也顾不上泥浆溅湿裤脚,像看见宝贝一样扑向了那片水果。那个女人想去阻止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她呆呆地看着人们蜂拥而至,我看不清她脸上滑落的是雨水还是泪水,只觉得雨更大了,黑压压的乌云在我头上。
我想去阻止,可想想又觉得不关我的事,再说我也阻止不了,算了,快回家吧!刚要走,只看“抢水果大军”一阵嘈杂,每个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我出于好奇穿过了层层“人墙”一探究竟。我看见一位白发的老婆婆,拄着拐杖,打着伞,手里拿着四五个苹果,慢吞吞地走向了卖水果的女人,把苹果郑重地塞在了那个女人手里,又把手里的伞一并交给了那个女人,眼里有怜悯有惋惜还有安慰,接着她慢吞吞地走出了“人墙”,吃力地弯下了腰捡了几个被“抢水果大军”忽略的苹果,又慢吞吞走回来塞给了卖水果的女人。我看见有几个手里、兜里装满了水果的人低下了头,或者装作看别的地方。终于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打破了这沉默,把手里、兜里、包里所有的水果都拿了出来,还给了那个女人,还说了一句“对不起”就跑了。经他这么一带动,大家都纷纷把自己抢到的水果物归原主,有几个人帮那个女人按不同种类分好装进了箱子里,有几个人推着女人的三轮车去前边不远的修车摊修车去了,还有人甚至掏出钱买了那些被踩烂的水果,帮那个女人减少损失。我看见了一滴眼泪顺着女人的脸颊滑了下来,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一缕阳光又照向大地,一道彩虹架在了天空上。
爱,在每个地方,在家,在校园,在马路边,更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只要我们愿意拾起,人们的心中就会洒满金色的阳光,温暖人心。
指导老师:卜晓涛
(本文获得“东方少年 中国梦”第二届新创意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二等奖)
葛竞 点评
这篇文章的作者选择了一个我们常会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的题材,说明他是一个关注社会的有心人。文章中,对事件中每个人物的描写都很鲜明生 动,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这个事件,如果作者能更深入地去写一写文中“我”对此事的思考,而不仅停留描写在帮助者与被帮助者的行为上,会让这篇文章更加耐人寻味。
大爱无言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博文中学初二(14)班 □ 孙瑞
悲莫悲兮生别离
彼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却接到抗美援朝的指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一直谨记母亲教他的话,并没有多高文化程度的他,一生熟悉的,便是这句话。他义无反顾地走了,毫不顾她的深情挽留。她担心他不再回来,怎知他也日日忧心“别时容易见时难”。
只盼归田解甲,还能捧回你沏的茶
一场关于热血的洗礼,让他从乡野间粗鲁的小伙子出落成略带些潇洒气息的男子。他归来的那天,身着军装,肩佩荣章。她站在前来迎接凯旋战士的人群中一个小角落里。他四下寻她,却不见。而她看到他这副急切的模样,却掩嘴而笑。队伍散去后,他跑去找她,在那棵榕树下,她笑靥如花。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成亲那天,整个村里都热闹得很。结婚前,他对她说,我什么也没有,跟了我,你会吃苦的!她笑了笑,我什么苦都吃过。就这样,在那间简陋的不起眼的小屋里,住下了这样两个人,那间看似一推就倒的茅屋,却坚定地守住了他们的爱情。后来他们的生活很幸福,为了生计他们四处奔忙着。再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生活着。
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那一年唐山大地震,他又要义无反顾地走。她不理解为什么不能平平淡淡地过自己的生活。他说我们的生活是别人给的,我们应该回报。她不再挽留,她知道他的性子。临行前她泪眼婆娑地牵着两个孩子,一遍又一遍地叮嘱他要珍重自己,平安归来。为了她,也为了孩子。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他回来了,她又牵着孩子来村头接他。她面前这个男人失去了他的右臂,他飘飘摇摇地站在她对面,紧接着走回了家,一句话也没说。她听村里同行的人说是在救人的时候被砸在了石头下。她没有问他也没有说,她忙上忙下,忽然被他叫住:“你带着孩子走吧,我这个样子,没办法照顾这个家了!”她听后再也忍不住泪水,浑身发颤地抱住他,那么紧,似乎让他窒息。
自那之后,她就自己一个人操持起了这个家,他则在家里力所能及地帮助她,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他们熬到了安享天伦的时刻,她总是爱坐在门前矮墙上,倚着门框,直直地看着天空,好像在追寻着什么。他则在屋里咿咿呀呀的不晓得说些什么,或许这是只有他们能懂的爱的语言。有一天我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心里一惊,她怎么办呢?村里人都在惋惜的时候又传来噩耗,她也走了。我看到了那些老一辈人眼中闪烁的泪光。
那是崇敬,是羡慕。他们就这样过完了一生,被彼此的情爱紧紧相牵,也被人间的大爱重重包围。
指导教师:马英明
(本文获得“东方少年 中国梦”第二届新创意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三等奖)
董恒波点评
像一个电视连续剧的情节梗概,小作者用一篇千字文,展现了一对恩爱夫妻漫长而坎坷的一生。从新中国成立写起,作者挥笔横跨几十年的岁月,看似洋洋洒洒,其实并没有离开“爱”的主题。虽然,作品中的主人公连名字都没有,只有“他”和“她”来指代。但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却已跃然纸上,触手可及。且每段过渡的故事标题凝练而富有文学底蕴,让人回味无穷。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