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01751
编辑推荐
迄今所知民国*畅销的中国通史,合计重印190次!精校精编,皮面珍藏! 顾颉刚赞他开创中国通史写作新纪元,钱穆喜欢听他的课,余英时读他的书长大,李敖佩服他头脑新,易中天《品三国》频引用。 吕思勉是公认研读文献*多的学者,数遍通读《二十四史》。真正的史学大师,自风流。 《中国通史(彩图珍藏版)(精)》为你带来别样的中国历史。
内容简介
《中国通史(彩图珍藏版)(精)》是吕思勉在20世 纪30年代为高中学生精心撰写的一部中国通史。作者 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对远古至近代中国的政治、地理、 社会、文化等作了全面叙述。全书旁征博引,形式活 泼,条理清晰,见解独到,是一部优秀的中国通史普 及读物。
目 录
例言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第二章 我国民族的形成
第三章 中国疆域的沿革
第四章 本国史时期的画分
第二编 上古史
第一章 我国民族的起源
第二章 太古的文化和社会
第三章 唐虞的政治
第四章 夏代的政教
第五章 商代的政教
第六章 周初的政治
第七章 古代的封建制度
第八章 我国民族的滋大
第九章 春秋的霸业
第十章 战国的七雄
第十一章 中原文化的广播和疆域的拓展
第十二章 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
第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政制改革
第十四章 上古的社会
第三编 中古史
第一章 秦之统一及其政策
第二章 秦汉之际
第三章 前汉的政治
第四章 新莽的改制
第五章 后汉的政治
第六章 两汉的制度
第七章 秦汉的武功
第八章 两汉对外的交通
第九章 两汉的学术
第十章 佛教和道教
第十一章 两汉的社会
第十二章 三国的鼎立
第十三章 晋的统一和内乱
第十四章 边徼民族和汉族的同化
第十五章 南北朝的对峙
第十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
第十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第十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
第十九章 隋之统一与政治
第二十章 唐的开国及其盛世
第二十一章 隋唐的武功
第二十二章 隋唐的对外交通
第二十三章 隋唐的制度
第二十四章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
第二十五章 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输入
第二十六章 中外文化的接触
第二十七章 唐中叶以后的政局
第二十八章 隋唐的社会
第二十九章 五代的混乱
第三十章 宋的统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第三十一章 变法和党争
第三十二章 辽夏金的兴起
第三十三章 宋和辽夏的关系
第三十四章 宋和金的关系
第三十五章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第三十六章 宋的制度和社会
第三十七章 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
第三十八章 中西文化的交通
第三十九章 元的制度
第四十章 元帝国的瓦解
第四十一章 明初的政局
第四十二章 明和北族的关系
第四十三章 明朝的殖民事业和外患
第四十四章 明末的政局
第四十五章 明的制度
第四十六章 元明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第四十七章 元明的宗教和社会
第四编 近代史
第一章 明清之际
第二章 欧人的东略
第三章 基督教和西方科学的传入
第四章 清初的内政
第五章 清初的外交
第六章 清代的武功
第七章 清中叶的内乱
第八章 鸦片战争
第九章 太平天国和捻党之乱
第十章 英法联军之役
第十一章 爱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第十二章 西北事变和中俄交涉
第十三章 晚清的政局
第十四章 中法战争和西南藩属的丧失
第十五章 中日战争
第十六章 中俄密约和沿海港湾的租借
第十七章 维新运动和戊戌政变
第十八章 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
第十九章 远东国际形势
第二十章 日俄战争和东三省
第二十一章 清末的宪政运动
第二十二章 清代的制度
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学术
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社会
第五编 现代史
第一章 革命思想的勃兴和孙中山先生
第二章 清季的革命运动
第三章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四章 二次革命的经过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外交和蒙藏问题
第六章 帝制运动和护国军
第七章 二十一条的交涉
第八章 复辟之役和护法之战
第九章 参战的经过和山东问题
第十章 华盛顿会议和中国
第十一章 军阀的混战
第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成立
第十三章 五卅惨案和中国民族运动的进展
第十四章 国民革命的经过
第十五章 五三惨案和对日之交涉
第十六章 关税自主的交涉经过
第十七章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经过
第十八章 中俄的龃龉
第十九章 日本的侵略东北
第二十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
第二十一章 现代的经济和社会
第二十二章 现代的教育和学术
第六编 结论
第一章 我国民族发展的回顾
第二章 中国对于世界的使命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第二章 我国民族的形成
第三章 中国疆域的沿革
第四章 本国史时期的画分
第二编 上古史
第一章 我国民族的起源
第二章 太古的文化和社会
第三章 唐虞的政治
第四章 夏代的政教
第五章 商代的政教
第六章 周初的政治
第七章 古代的封建制度
第八章 我国民族的滋大
第九章 春秋的霸业
第十章 战国的七雄
第十一章 中原文化的广播和疆域的拓展
第十二章 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
第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政制改革
第十四章 上古的社会
第三编 中古史
第一章 秦之统一及其政策
第二章 秦汉之际
第三章 前汉的政治
第四章 新莽的改制
第五章 后汉的政治
第六章 两汉的制度
第七章 秦汉的武功
第八章 两汉对外的交通
第九章 两汉的学术
第十章 佛教和道教
第十一章 两汉的社会
第十二章 三国的鼎立
第十三章 晋的统一和内乱
第十四章 边徼民族和汉族的同化
第十五章 南北朝的对峙
第十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
第十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第十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
第十九章 隋之统一与政治
第二十章 唐的开国及其盛世
第二十一章 隋唐的武功
第二十二章 隋唐的对外交通
第二十三章 隋唐的制度
第二十四章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
第二十五章 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输入
第二十六章 中外文化的接触
第二十七章 唐中叶以后的政局
第二十八章 隋唐的社会
第二十九章 五代的混乱
第三十章 宋的统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第三十一章 变法和党争
第三十二章 辽夏金的兴起
第三十三章 宋和辽夏的关系
第三十四章 宋和金的关系
第三十五章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第三十六章 宋的制度和社会
第三十七章 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
第三十八章 中西文化的交通
第三十九章 元的制度
第四十章 元帝国的瓦解
第四十一章 明初的政局
第四十二章 明和北族的关系
第四十三章 明朝的殖民事业和外患
第四十四章 明末的政局
第四十五章 明的制度
第四十六章 元明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第四十七章 元明的宗教和社会
第四编 近代史
第一章 明清之际
第二章 欧人的东略
第三章 基督教和西方科学的传入
第四章 清初的内政
第五章 清初的外交
第六章 清代的武功
第七章 清中叶的内乱
第八章 鸦片战争
第九章 太平天国和捻党之乱
第十章 英法联军之役
第十一章 爱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第十二章 西北事变和中俄交涉
第十三章 晚清的政局
第十四章 中法战争和西南藩属的丧失
第十五章 中日战争
第十六章 中俄密约和沿海港湾的租借
第十七章 维新运动和戊戌政变
第十八章 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
第十九章 远东国际形势
第二十章 日俄战争和东三省
第二十一章 清末的宪政运动
第二十二章 清代的制度
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学术
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社会
第五编 现代史
第一章 革命思想的勃兴和孙中山先生
第二章 清季的革命运动
第三章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四章 二次革命的经过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外交和蒙藏问题
第六章 帝制运动和护国军
第七章 二十一条的交涉
第八章 复辟之役和护法之战
第九章 参战的经过和山东问题
第十章 华盛顿会议和中国
第十一章 军阀的混战
第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成立
第十三章 五卅惨案和中国民族运动的进展
第十四章 国民革命的经过
第十五章 五三惨案和对日之交涉
第十六章 关税自主的交涉经过
第十七章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经过
第十八章 中俄的龃龉
第十九章 日本的侵略东北
第二十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
第二十一章 现代的经济和社会
第二十二章 现代的教育和学术
第六编 结论
第一章 我国民族发展的回顾
第二章 中国对于世界的使命
免费在线读
历史事实,前后相衔。强欲分之,本如“抽刀断 流,不可得断”。但是为明了变迁大势起见,把历史 画分做几个时期,也是史家常用的法子。
中国的历史,当分几期,这是显而易见的。三代 以前,我国还是个列国并立的世界,当划为一期。自 秦以后,便入于统一的时代了。自此,直至近世和欧 人接触以前,内部的治化,虽时有变迁;对外的形势 ,亦时有涨缩;然而大体上,总是保守其闭关独立之 旧约。这个当画为一期。从中欧交通以后,至民国成 立之前,其间年代,虽远较前两期为短;然这是世运 的进行,加我以一个新刺戟,使之脱离闭关自守之策 ,进而列于世界列国之林的,亦当画为一时期。民国 成立,至今不过二十二年。却是我国改良旧治化,适 应新环境的开始。一切都有更始的精神。以后无穷的 希望,都将于此植其基。其当另画为一期,更不待言 。
所以自大体言之,我国的历史,可画分为上古、 中古、近世、现代四个时期。这是大概的画分。若更 求其详,则每一时期中,亦可更分几个小阶段。
在上古期中,巢、燧、羲、农,略见开化的迹象 。自黄帝御宇,东征西讨,疆域大拓。自此称为天子 的,其世系都有可考。虽然实际还是列国并立,然已 有一个众所认为共主的,这是政治情势的一个转变。
东周以后,我民族从各方面分歧发展。地丑德齐之国 渐多,王朝不复能号令天下。号令之权,移于“狎主 齐盟”的霸主。战国时代,霸主的会盟征伐,又不能 维系人心了。诸侯各务力征,互相兼并,到底从七国 并而为一国。杂居的异族,亦于此竞争剧烈之秋,为 我所攘斥,所同化。隆古社会的组织,至此时代,亦 起剧烈的变迁。学术思想,在这时代,亦大为发达, 而放万丈的光焰,遂成上古史的末期。
中古史中:秦汉两代,因内国的统一而转而对外 。于是有秦皇汉武的开边。因封建制度的铲除,而前 此层累的等级渐次平夷;而君权亦因此扩张。实际上 ,则因疆域的广大,而政治日趋于疏阔,人民在政治 上的自由,日以增加;而社会亦因此而更无统制。竞 争既息,人心渐入于宁静。而学术思想,亦由分裂而 入于统一。这是第一期。因两汉的开拓,而有异族入 居塞内的结果。因疆域广大,乱民蜂起之时,中央政 府不能镇压,而地方政府之权不得不加重,于是有后 汉末年的州郡握兵,而成三国的分裂。晋代统一未久 ,又有五胡乱华之祸。卒致分裂为南北朝。直至隋代 统一,而其局面乃打破。这是第二期。隋唐之世,从 积久战乱之余,骤见统一,民生稍获苏息,国力遂复 见充实。对外的武功,回复到秦汉时代的样子。这是 第三期。唐中叶以后,军人握权,又入于分裂时代。
其结果,则政治上的反动,为宋代的中央集权。而以 国力疲敝之政,异族侵入,莫之能御,遂有辽、金、 元的相继侵人。明代虽暂告恢复,亦未能十分振作, 而清室又相继而来。这是第四期。
近世这一期,是我们现在,直接承其余绪,而受 其影响的。清朝虽亦是异族,然其对于中国的了解, 较胡元为深。其治法,遵依中国习惯之处,亦较胡元 为多。因其能遵依中国的习惯,而利用中国的国力, 所以当其盛世,武功文治,亦有可观。假使世界而还 是中古时期的样子,则我们现在,把这客帝驱除之后 ,就更无问题了。然而闭关的好梦,已成过去了。欧 风美风,相逼而来,再不容我们的鼾睡。自五口通商 以后,而门户洞开,而藩属丧失,外人的势力,深入 内地。甚至画为势力范围,创作瓜分之论;又继之以 均势之说。中国乃处于列强侵略之下,而转冀幸其互 相猜忌,维持均势,以偷旦夕之安。经济的侵略,其 深刻,既为前此所无;思想的变动,其剧烈,亦非前 此所有。于是狂风横雨,日逼于国外,而轩然大波, 遂起于国中了。所以近世史可分为两个小期。西力业 已东渐,我国还冥然罔觉,政治上,社会上,一切保 守其旧样子,为前一期。外力深人,不容我不感觉, 不容我不起变化,为后一期。五口通商,就是这前后 两期的界线。
……P13-P15
中国的历史,当分几期,这是显而易见的。三代 以前,我国还是个列国并立的世界,当划为一期。自 秦以后,便入于统一的时代了。自此,直至近世和欧 人接触以前,内部的治化,虽时有变迁;对外的形势 ,亦时有涨缩;然而大体上,总是保守其闭关独立之 旧约。这个当画为一期。从中欧交通以后,至民国成 立之前,其间年代,虽远较前两期为短;然这是世运 的进行,加我以一个新刺戟,使之脱离闭关自守之策 ,进而列于世界列国之林的,亦当画为一时期。民国 成立,至今不过二十二年。却是我国改良旧治化,适 应新环境的开始。一切都有更始的精神。以后无穷的 希望,都将于此植其基。其当另画为一期,更不待言 。
所以自大体言之,我国的历史,可画分为上古、 中古、近世、现代四个时期。这是大概的画分。若更 求其详,则每一时期中,亦可更分几个小阶段。
在上古期中,巢、燧、羲、农,略见开化的迹象 。自黄帝御宇,东征西讨,疆域大拓。自此称为天子 的,其世系都有可考。虽然实际还是列国并立,然已 有一个众所认为共主的,这是政治情势的一个转变。
东周以后,我民族从各方面分歧发展。地丑德齐之国 渐多,王朝不复能号令天下。号令之权,移于“狎主 齐盟”的霸主。战国时代,霸主的会盟征伐,又不能 维系人心了。诸侯各务力征,互相兼并,到底从七国 并而为一国。杂居的异族,亦于此竞争剧烈之秋,为 我所攘斥,所同化。隆古社会的组织,至此时代,亦 起剧烈的变迁。学术思想,在这时代,亦大为发达, 而放万丈的光焰,遂成上古史的末期。
中古史中:秦汉两代,因内国的统一而转而对外 。于是有秦皇汉武的开边。因封建制度的铲除,而前 此层累的等级渐次平夷;而君权亦因此扩张。实际上 ,则因疆域的广大,而政治日趋于疏阔,人民在政治 上的自由,日以增加;而社会亦因此而更无统制。竞 争既息,人心渐入于宁静。而学术思想,亦由分裂而 入于统一。这是第一期。因两汉的开拓,而有异族入 居塞内的结果。因疆域广大,乱民蜂起之时,中央政 府不能镇压,而地方政府之权不得不加重,于是有后 汉末年的州郡握兵,而成三国的分裂。晋代统一未久 ,又有五胡乱华之祸。卒致分裂为南北朝。直至隋代 统一,而其局面乃打破。这是第二期。隋唐之世,从 积久战乱之余,骤见统一,民生稍获苏息,国力遂复 见充实。对外的武功,回复到秦汉时代的样子。这是 第三期。唐中叶以后,军人握权,又入于分裂时代。
其结果,则政治上的反动,为宋代的中央集权。而以 国力疲敝之政,异族侵入,莫之能御,遂有辽、金、 元的相继侵人。明代虽暂告恢复,亦未能十分振作, 而清室又相继而来。这是第四期。
近世这一期,是我们现在,直接承其余绪,而受 其影响的。清朝虽亦是异族,然其对于中国的了解, 较胡元为深。其治法,遵依中国习惯之处,亦较胡元 为多。因其能遵依中国的习惯,而利用中国的国力, 所以当其盛世,武功文治,亦有可观。假使世界而还 是中古时期的样子,则我们现在,把这客帝驱除之后 ,就更无问题了。然而闭关的好梦,已成过去了。欧 风美风,相逼而来,再不容我们的鼾睡。自五口通商 以后,而门户洞开,而藩属丧失,外人的势力,深入 内地。甚至画为势力范围,创作瓜分之论;又继之以 均势之说。中国乃处于列强侵略之下,而转冀幸其互 相猜忌,维持均势,以偷旦夕之安。经济的侵略,其 深刻,既为前此所无;思想的变动,其剧烈,亦非前 此所有。于是狂风横雨,日逼于国外,而轩然大波, 遂起于国中了。所以近世史可分为两个小期。西力业 已东渐,我国还冥然罔觉,政治上,社会上,一切保 守其旧样子,为前一期。外力深人,不容我不感觉, 不容我不起变化,为后一期。五口通商,就是这前后 两期的界线。
……P13-P15
老榕树 –
比较优秀的中国史入门读物,和华东师大出版社版本范式不同,没有分类的专门文化史。
男瓜 –
初评
本书包含丰富,气势磅礴。既适用于学者阅读,又适用于普通读者。
追评
装帧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