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09191
为什么苏东坡辗转黄州、惠州、儋州历尽困苦却能写出传世名作?
苏东坡与“苏门四学士”没有文人相轻,只有惺惺相惜,靠的是什么?
“文艺全才”苏东坡还做过什么造福百姓的大事?
你知道吗?竟然有“坡粉”专程辗转步行几千里为苏东坡送信,竟然有“坡粉”因痴迷苏东坡的诗文休掉美貌的妻子,“吸睛力”十足,赶快打开书卷吧。
《人生智者苏东坡》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个豁达幽默的苏东坡形象。
苏东坡生前就被视为奇才,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均达到*水平,在政治上尽管颠簸流离,但每到一个地方,都实实在在行善积德,造福百姓。苏东坡传奇的一生值得书写的东西太多了,本书从“身世”“情义”“肝胆”“谈笑”四个方面形成二十余个独立成篇的小故事,给读者呈现了苏东坡的智者形象:直面坎坷的智慧,为人的侠肝义胆,生活的达观幽默。
作者叙述故事的能力超强,每个故事的情节都引人入胜且独立成篇,符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
目录
身 世
一举成名……………………………………… 2
写诗惹祸……………………………………… 7
谪居黄州……………………………………… 15
再贬岭南……………………………………… 24
放逐海南岛…………………………………… 31
终于北归……………………………………… 37
情 义
三位太后 …………………………………… 42
贤妻和知己…………………………………… 48
苏门四学士…………………………………… 55
“劲敌”佛印… ………………………………64
肝 胆
胆小和胆大…………………………………… 72
直如弦………………………………………… 77
判案的秘诀…………………………………… 83
行善和造福…………………………………… 88
任性为文……………………………………… 95
谈 笑
美食家的幽默………………………………… 100
妙语解颐……………………………………… 105
苏式笑话……………………………………… 109
身后事………………………………………… 114
“坡粉”无处不在… …………………………120
附录 苏东坡生平速览 ……………………… 124
序言
千古奇才
苏东坡(1037—1101),名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其子苏过,均为宋代卓有成就的文学家。
生前,苏东坡就被视为奇才。据高太后(宋仁宗赵祯的皇后,宋神宗赵顼的祖母)回忆,宋神宗特别喜爱苏东坡的诗文,吃饭时也让人诵读,十分入迷,举着筷子,竟忘记了夹菜,不断赞叹道:“奇才!奇才!”
苏东坡奇就奇在他的文学、艺术天赋极高,既是全才,又是巨擘,在各个方面均达到了当时的水准。
他的文章与唐代文豪韩愈齐名,有“韩潮苏海”的美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后世将他们并称为“苏黄”,是宋代诗坛执牛耳者。
他的词作与辛弃疾齐名,后世将他们并称为“苏辛”,是宋代词坛豪放派领袖。
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后世将“苏黄米蔡”合称为宋代四大家。
他的绘画与文与可齐名,他是宋代“湖州竹派”的开创人之一和主要画家。
除了文艺成就无人能出其右,苏东坡的性格魅力和办事能力也是有口皆碑。在顺境中,即使贵为翰林学士和礼部尚书,他仍能保持谦和;在逆境中,即使被流放到天涯海角,他仍能保持乐观。他言语幽默,为人善良。与他交谈,妙趣横生。与他交友,可托生死。他敬重前辈,对文豪欧阳修终生执弟子礼。他提携后进,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个个名满天下。他关心民生疾苦,所到之处,无论为官大小,皆能造福一方。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是美食家、药物学家和酿酒高手。“东坡肉”“东坡酥”“东坡酒”至今仍是名菜、名点和名酒。
苏东坡是一位千古奇才,他的影响力极大,受到中国老百姓为广泛而持久的热爱。
王开林
精彩章节苏式笑话苏东坡写过一部《志林》(又名 苏式笑话
苏东坡写过一部《志林》(又名《东坡志林》),里面收录了一些段子,读来令人喷饭。
有两个穷光蛋,在一起谈论志向。一个穷光蛋说:“长这么大,我从没吃过一顿饱饭,睡过一回足觉。哪天我要是得志了,一定填饱肚子,吃完饭就睡觉,睡完觉又吃饭。”另一个穷光蛋说:“我跟你的做法不同,吃完上顿饭,紧接着吃下顿饭,哪有工夫去睡觉!”苏东坡到庐山游览,听说马道士喜欢睡觉,在睡梦中得到了诸多妙趣。但他认为,马道士终究比不上那两个穷光蛋,深得吃饭、睡觉的要领。
三位鹤发童颜的老翁结伴而行,路人好奇,打听他们的年龄。位老翁说:“我的年龄多大?早已记不清了。我只依稀记得,年轻时与盘古(开辟天地的神话人物)有过交情。”第二位老翁说:“每当沧海变成桑田的时候,我就用一支竹签做记号,如今我标记过的竹签已堆满十间屋子。”第三位老人说:“我喜欢吃蟠桃,吃完了就将桃核扔在昆仑山下,近才发现桃核与昆仑山一样高了。”三位老翁吹牛不打草稿,也不怕把牛皮吹成破渔网。
古人逢年过节,为了祈福和避邪,喜欢用桃木做成祥符,用艾叶扎成假人,将它们悬挂在大门两侧。总是艾人在上,桃符在下。有一天,桃符抬起头来,大骂艾人:“你是什么东西?竟敢抢占上风!”艾人俯首对桃符说:“你已经半截身子入土,怎敢与我较量高低?”桃符与艾人大开骂战,门神实在看不过眼了,就笑着劝解道:“你们只不过是傍人门户,居然还有心有力争这口闲气!”世间确实有不少男女,死爱面子活受罪,自己没根底,没着落,却将虚荣当饭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苏东坡调侃的就是这类可怜虫。
在河中间的岛上,蚌遇见了螺,它说:“你的形体优美,就像俊秀的鸾凤和孤独的云朵,纵然地位不高,也足以令我敬重。”听完蚌的恭维话,螺不免有点飘飘然,它说:“你讲的是公道话。但我想不通,为什么珍珠这样的宝贝,造物主不肯给我,却反而愿意给你呢?”蚌说:“这没办法,造物主只肯将宝贝授予内慧的,不肯将宝贝授给外秀的。我张开口,你就能见到我的心。你的外表虽美,但内慧不够,所以只能不辞劳苦,委曲求全。”很显然,苏东坡更看重坦诚相见、具备真才实学的人,对徒有其表、自以为是的人缺乏好感。
京城有个道士,在相国寺附近兜售一些官方明令禁止的符咒和药方,他打出一则广告:“本人专卖不输钱的神奇验方。”京城赌徒不。少,这个广告特别吸引眼球。有位富家公子痴迷于赌博,他毫不犹豫,花费重金买断了这个验方。道士反复叮嘱,公子回家之后才可打开信封,否则就会失灵。那位富家公子回家后,急不可耐地揭晓谜底,一张黄纸上只写了十二个字:“唯有不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道士故弄玄虚,这句玩笑话帮他赚到了一大笔钱,但他的验方确实无懈可击,富家公子明明做了冤大头,也找不出理由,去官府状告道士诈骗钱财。
苏东坡患了红眼病,有人说不能吃肉。苏东坡决定接受这个建议,但他的嘴不同意,它说:“我给你作嘴,它给你作眼,为什么你厚待它,却薄待我?它患病,却要我废食,我坚决反对这种不合情理的做法!”苏东坡拿不定主意,仍打算吃肉,于是灵机一动,对眼说:“有朝一日我的嗓子哑了,你看任何东西,我都不禁止。”这样子一碗水端平,嘴和眼就不再闹意见了。
苏东坡是文艺全才,交际面广,不可能不讲点文艺界的段子。他说,蜀地有个收藏家,喜欢收藏大画家戴嵩的作品,戴嵩以画牛著称,他画的牛有精神有劲道,让人看着就过瘾。一天,这位收藏家在院子里晒画,同村的牧童恰好路过,就在篱边驻足欣赏,但牧童看到戴嵩的《斗牛图》后,摇头大笑。收藏家问牧童何故发笑,牧童说:“牛打架时,尾巴都是紧夹在两腿中间,这幅画里面的牛尾巴却直立在后面,太假了吧!”艺术家对自己笔下描绘的对象观察不够细致,就
会暴露硬伤,闹出笑话来。
有位无名诗人带着诗稿去拜访苏东坡,表面上是请大师点拨他,指教他,实际上是希望苏东坡夸奖他,称赞他,好借此博得声名。苏东坡对这位诗人的心思洞若观火,他让对方当众朗诵自己的得意之作。这位诗人毫不怯场,他的朗诵可谓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表演一番之后,这位无名诗人两眼放光,神气中颇有几分洋洋自得,他问苏东坡:“不知先生以为如何?”苏东坡的回答令对方喜出望外:“可得十分!”紧接着,苏东坡补充道:“诗作可得三分,诵读可得七分。”后来,“三分诗七分读”就成为了讽刺某些劣质朗诵诗的定评。
苏东坡讲的段子太多了,跟他交往的人总是笑口常开,乐不可支,福气不浅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