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0500291
1*是文人不自由 ——一生显赫而寂寥的陈寅恪。
2.本书引发“陈寅恪热”,并带出许多话题:关于传统文化、关于人文精神、关于学人风骨……还有陈寅恪可歌可泣的传奇人生。
3.本书由香港《明报月刊》独家提供全部资料,根据大量珍贵的档案、访谈和文献等*手资料写作而成,在书里澄清了很多历史疑问。书中一大批与陈寅恪有交往的名作家之命运也有明晰的描写。
本书由香港《明报月刊》独家授权,集辑了《明报月刊》自创刊以来50年之所有与陈寅恪有关的文集、文本、印象、掌故等,取名为《四海无人对夕阳:陈寅恪档案》,其中“四海无人对夕阳取自陈寅恪*有名的一首诗: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陈寅恪的一生,是中国旧时代知识分子典型的一生。陈寅恪的家世显赫,出身名门,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但生逢乱世,报国而不得,他的一生,是显赫的一生,也是寂寥的一生。他恪守文人的清高和骨气而不移,对得起自己名字中的那个“恪”字。
掌故
旧时王谢家—史家陈寅恪的家世………………………. 001
陈寅恪为何不就历史第二所所长………………………… 011
一代宗师坎坷晚年的真实写照………………………….. 017
一面之缘—回忆陈寅恪先生………………………….. 020
吴宓和《雨僧日记》………………………………….
026
再谈吴宓和《雨僧日记》………………………………
030
晚年的吴宓与陈寅恪—三谈吴宓和《雨僧日记》………….. 035
金应熙与陈寅恪师门恩怨细析………………………….. 040
陈寅恪和冼玉清……………………………………..
049
陈寅恪之香港缘……………………………………..
051
陈寅恪与“牛津”缘悭一面的真相—牛津大学聘请陈寅恪档案.. 057
程曦并未“叛离”陈寅恪—《陈寅恪的后20年》回响…….. 064
评说
提到陈寅恪想起蒋百里………………………………..
067
英雄时代走向凡人时代
—由陈寅恪热到王小波热看中国人文精神的蜕变………. 070
卓荦孤怀身殉道—掩卷叹息陈寅恪殉道后的二十载春秋…… 079
传记掀起文化旋风……………………………………
086
解读陈寅恪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 087
也谈陈寅恪先生的晚年心境—与余英时先生商榷………….. 092
陈寅恪晚年心境的再商榷………………………………
105
文本
《柳如是别传》果有寄托乎?………………………….. 118
痛哭古人 留赠来者—《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 123
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
130
陈寅恪笔下的《郑成功载记》………………………….. 133
读《陈寅恪先生论集》………………………………..
139
附录
陈寅恪经典语录……………………………………….
148
陈寅恪生平与创作简表(1890—1969) 151
旧时王谢家
—史家陈寅恪的家世
汪荣祖 文
民国三十四年之冬,陈寅恪卧病伦敦,他去英国是要医治目疾,然后接受牛津大学的聘约。但是,经过开刀之后,目光非但没有恢复,失明反而加剧,几乎全盲。异乡病目,感怀身世时局之余,曾作了这样一首诗:
沉沉夜漏绝尘哗,听读佉卢百感加。
故国华胥犹记梦,旧时王谢早无家。
文章瀛海娱衰病,消息神州竞鼓笳。
万里乾坤迷去住,词人终古泣天涯。
寅恪所听读的是熊式一的英文小说《天桥》,其中提到李提摩太和戊戌维新故事,而李教士与陈家有旧。至于“旧时王谢”当指为世所重的义宁陈家了。义宁在清朝时称州,陈家籍修水县。寅恪的祖上原居福建上杭,属于客家系统,他的六世祖才由闽入赣。客家人自中原移居到闽粤一带,历千余年,但一直保持原有的方言和习惯,不与当地同化。这种情形有点像犹太人在西方社会,难免受到当地人的歧视和排挤。譬如,在咸丰元年(一八五〇年),广西的客家村落,遭到本地人的掠夺与欺侮,终于发生大械斗,客家斗败,男女老幼三千多人只好弃田逃难。后来这些人随北山里矿工队加入了洪秀全的金田起义。
义宁陈家并不是寻常的客家人,他们耕读传家考取功名,爬到社会的上层,跻身于士大夫阶层。但客家的读书人也免不了受歧视。义宁客家子弟因勤于读书,分去了许多当地秀才的名额,当地人便想阻止客家学子去应试。后来清廷另设“怀远籍”名额,才平息纷争。寅恪的高祖与曾祖都是由“怀远籍”入学,成为监生的。
陈家既属士大夫阶级,自然站在太平军相对的一面。太平天国为曾国藩的湘军所灭,固然由于文正公的才能,但得力于地方士绅和团练的帮助,实在不小。国藩在南昌时,就得到江西举人刘于浔的大力支助。刘的武力扎根于地方团练,后来扩充为“江军”。寅恪的曾祖伟琳是义宁书院的创办人,便是在江西办团练的士绅之一,后以功保任知府,不久授河北道,创设“致用精舍”。寅恪的祖父宝箴也因助父办团,得到曾国藩赏识,曾许为“半杯旨酒待君温”,推重可知。又据湘人朱克敬说,宝箴曾调停曾国藩与沈葆祯之争。时葆祯为江西巡抚,当太平军攻江西之际,奏请留用厘金养兵,而不归国藩大营;国藩疑葆祯买己,乃与之绝交,后来葆祯虽致书道歉,曾亦不答。宝箴在江南时听到此事,乃去劝说,朱氏记此事甚详:
(宝箴)从容言曰:舟行遇风,柁者篙者桨者,顿足叫骂,父子兄弟若不相容,须臾风定舟泊,置酒慰劳,欢若平时,甚矣,小人喜怒之无常也。国藩曰:向之诟惧舟之覆,非有私也。舟泊而好,又何疑焉?又铭曰:然曩者公与沈公之争,亦惧两江之覆耳;今两江已定,而两公之意不释,岂所见不及船人哉?国藩大笑,即日手书付沈,为朋友如初。
此一美谈,颇可见宝箴之机智与谋略。其实,除平曾沈之争外,他亦尝平沈葆祯与席宝田之争,且在江西以举人身份助席累用奇计决胜,并得擒太平天国幼主洪福瑱。叙功保知府。
未久,宝箴升迁河北道,又擢浙江按察使。后因开封狱事罢官。复出之后,任湖北按察使,以清廉闻名,受到张之洞的赏识。
庚申(一八六五年)会试,宝箴未能中榜,留居京师三年,得与四方隽秀之士交游,与易佩绅、罗亨奎尤以道德经济相切摩,时人尊称为“三君子”。
中法因越南而发生战争时,宝箴已为翰林院侍讲学士,曾与张佩纶共同上奏,力主集结水师,与德国联合,使越南内属,以达到存越固边的目的。惜朝廷权臣中无此魄力之人,更无能利用德法矛盾之人,而越南终为法所夺。
甲午(一八九四年)中日战起,大学士李鸿藻等又曾请宝箴商讨军事,翁同龢在日记中记道:
午正,赴督办处,诸公皆集,请陈右铭(宝箴)商事,右铭从曾文正军营,颇知兵机,其言以游击之师为主,津北津南,须分两大支兵御之。
宝箴论兵剀切,重臣如李鸿章、翁同龢等亦屈尊就教,但真有魄力用宝箴计策者,实亦无人。甲午战争终于失败,马关签约之后,宝箴复屡次上疏,列陈利害得失。是年八月,荣禄乃保荐宝箴为湖南巡抚,使他有独当一面,一展雄图的机会。
湖南本是富饶之地,人物亦盛。同治中兴名臣,极多出自湖南。但湖南的保守势力,亦复不小。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大受湘人讥骂,有联为证: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但光绪十四年以后,总督张之洞在两湖筹办军备、设工厂、通汽船、开学堂,两湖新政已渐次推行。陈宝箴一到任,维新变法活动更积极展开。宝箴对洋务的认识在曾国藩幕府时已开始,且早于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年)为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一书撰序出版。《抗议》一书可能是晚清部倡议变法的专著,冯氏生前原想请曾国藩序介付梓,但曾氏认为言过“偏激”而作罢。宝箴能注意此书,可见他对维新的向往已非一日。《抗议》出版之后很受重视,光绪皇帝亦受此书影响,曾下旨印发翰林院参阅。冯桂芬的弟子叶昌炽,在《缘督庐日记钞》中记道:
戊戌五月十四日……《校邠庐抗议》发各衙门加签,翰林院分四十本,坊缺。七月二十七日……校邠师身后受特达之知。
《抗议》的流通,可见变法逐渐为人接受,而陈宝箴显然是得风气之先的人物。
光绪二十一年七月,陈宝箴由直隶布政使转任湖南巡抚之后,意气颇豪,“以刚直闻,思以湖南一隅致富强,为东南先”。同时翰林江标发表为湖南学政主持一省育才大计。江为光绪十五年进士,曾于同文馆习外事,熟知西洋情形。江乃利用学政的地位将广学会各类译著,介绍给三湘人士。光绪廿三年,黄遵宪亦入湘为按察使,新政更进入新的阶段,黄曾任日本公使,撰日本国志,是一位提倡改革的健将。
黄与宝箴交谊极深,固然由于二人志趣相投,但黄陈二家上代已有戚谊,黄家籍广东梅县,也是客家人氏。在湖南由于黄遵宪的介绍,康有为的大弟子梁启超亦到湖南,任时务学堂的总教习,而且分教习全由梁启超聘请。时务学堂原为王先谦的私学,宝箴将它收为官办,经费由士绅捐献和省政公费支出,方针则系“取彼之长辅我之短,必以中学为根本”。“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原则非常明显。同时刊布《湘报》以及《湘学新报》,发扬体用之义。江标在《湘学新报》的序文里说得很明白:
三代时道器合,选举亦与学校合,汉唐以后,两者始分,于是反让西人建学育才,诸法符契周官,自任学政,于兹三年,思以体用赅贯之学,导湘人士。
梁启超既主时务学堂教席,康有为的公羊维新之义亦随之入湘。但湘中公羊之学并不自梁启超始。南学会的会长皮锡瑞便是今文大师。说到南学会又是陈宝箴抚湘的一大建树。南学会虽是学会,但已具议院的雏形,会员由品行端方、才识开明的士绅中选拔,一切新政均交南学会议决,会中且常举行讨论会与演讲会,作开民智、伸民权的宣传。
戊戌变法之年,陈宝箴所在的湖南与北京互通声气,是毋庸置疑的。光绪左右的四章京林纾、刘光第、谭嗣同、杨锐都是由陈宝箴推荐去的。宝箴和张之洞一样,计划持重缓进的长远变法。但是变法一旦开始,难免有沉不住气的人,想一蹴而就。《湘报》上的言论日见激烈,梁启超亦不讳言提倡湖南独立,以及宣传“扬州十日”等反满言论。张之洞觉得过于激烈,提出警告,宝箴亦不得不于光绪二十四年正月辞退众教习,梁启超等乃离开长沙。但戊戌政变之后,宝箴仍然被牵连,受到永不叙用的处分,而于光绪廿六年郁死。
与宝箴同时受到永不叙用处分的是他的儿子三立。三立即寅恪之父,字伯严,因曾居散原山,故以散原为号。三立于光绪八年中举人。光绪十一年丙戌会试又中试,随即应殿试,成进士,分发在吏部任职。当时部吏弄权,积重难返,已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三立虽有经世的大志,无奈浮沉郎署,难有展布。他的不满之情,可在文廷式的《闻尘偶见》中得知:
陈伯严吏部曰:举五千年之帝统,三百年之本朝,四万万人之性命,而送于三数昏妄大臣之手。
光绪二十年,宝箴受命抚湘,三立自亦翛然同去,侍亲任所。湘中的改革,可说是他父子俩的合作。他与年轻同事谭嗣同(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陶葆廉(陕甘总督陶模之子)、吴保初(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志趣为相投,而且都想有所作为。他们四人,不仅为名门之后,而且学术优秀,见称于时,所以有“四公子”的名号。
戊戌政变发生后,三立在《崝庐记》一文中曾说:
初吾父为湖南巡抚,痛窳败无以为国,方深观三代教育理人之原,颇采泰西富强所已效相表里者,放行其法。会天子慨然更化,力行新政。吾父图之益自喜,竟用此得罪。
因变法的失败,继而有庚子事变,旧日维新人士称乱思动,想恢复光绪皇帝的实权,继续推行新政,所谓勤皇,激烈的有唐才平的起事。从近刊布的《陈三立与梁鼎芬密札》看,三立亦曾积极参加勤王运动,全函如下:
读报见电词,乃知忠愤识力,犹曩日也。今危迫极矣,以一弱敌八强,纵而千古,横而万国,无此理势。若不投间抵隙,题外作文,度外举事,洞其症结,转其枢纽,但为按部就班,敷衍搪塞之计,形见势绌,必归沦胥,悔无及矣。窃意方今国脉民命,实悬于刘、张二督之举措(刘已矣,犹冀张唱而刘可和也)。顾虑徘徊,稍纵即逝。独居深念,讵不谓然。顷者:陶观察之说词,龙大令之书牍,伏希商及雪澄,斟酌扩充,竭令赞助。且由张以劫刘,以冀起死于万一。精卫之填、杜鹃之血,尽于此纸,不复有云。节庵老弟密鉴。立顿首。六月十三日金陵发。
由此密札看,三立意气仍然甚豪。可惜他深寄希望的张之洞,仍然效忠慈禧,勤皇未成。自此之后,清廷苟延残喘,更难有作为。三立失望之余,又适宝箴于庚子年去世,伤痛逾恒,从此不再过问政治,自号“神州袖手人”。
光绪卅二年议筑南昌到九江铁路,三立任总办。后又任江西方志编纂,皆系荣誉性质,未管实际事务。除此,只是家居吟诗,成为大诗人,久居南京,直到民国廿二年,才移家北平,住宅称“散原精舍”。
三立的诗,自成宗派,当时有资格和他唱和的人,并不很多。在八十岁时,他的老师前清太子太傅陈宝琛仍然健在,曾赠诗祝寿:
平生相许后凋松,投老匡山第几峰。
见早至今思曲突,梦清特地省闻钟。
真源忠孝吾犹敬,余事诗文世所宗。
五十年来彭蠡月,可能重照两龙钟?
诗之首句即指壬午年宝琛曾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为题,三立应此诗中试,故谓“平生相许后凋松”。而两龙钟者,当然是指这一对白头师弟了。两年后,二老又在旧京聚首,宝琛已八十七岁。翌年,宝琛病逝,三立的挽诗是:
一掷耆贤与师违,猥成后死更何依。
倾谈侍坐空留梦,启圣回天俟见几。
终出精魂亲斗极,早彰风节动宫闱。
平生馀事仍难及,冠古诗篇欲表微。
此诗不但情见乎词,师弟情深十分感人,而且造句功炼沉着,很可见他作诗的素养。梁启超认为散原之诗,已超过唐宋诸家。梁氏于民国十二年在东南大学讲学期满,临行,特往三立寓所求诗,三立慨然赠之曰:
辟地贪逢隔世人,照星酒坐满酸辛。
旧游莫问长埋骨,大患依然有此身。
开物精魂馀强聒,著书岁月托孤呻。
大家要指藏禅窟,待卧西山访隐沦。
启超曾事宝箴,后来又与寅恪在清华同事,与陈家有三代交谊,可说颇不寻常。
说到散原老人的诗,人皆知他喜作黄山谷体。但不可忽略,他亦是同光间的“新”诗人之一,在此所谓“新”乃指用新思想、新名词入旧格律之调。许多维新人物如黄遵宪、康有为等所作诗,都有这种趋向。明显的,三立在《读侯官严氏所译社会通铨》一诗中,把近代新名词都用上了,不但一点都不勉强,而且纯熟而自然:
悲哉天化之历史,虱于穹宙宁避此。
图腾递入军国期,三世低昂见表里。
我有圣人传作尸,功成者退恶可欺?
蜕形范影视炉捶,持向神州呼吁之。
另一首诗的新名词更多:
我欲骑鲸戏三岛,横刀独立问风潮。
世变已成三等国,吾徒独癖一家言。
歌泣已开新世界,神仙真谪小蓬莱。
昨逢里老话蒙学,为问朝廷变法无?
从这些诗也可印证三立的变法思想。三立的九小姐曾对曾克端说乃父曾学过龚自珍,曾氏觉得惊奇。其实同光变法人物,在思想上,莫不受到自珍的影响,梁启超所谓:“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并非虚言。三立作诗,受到自珍的启发,原极自然。
三立死于“七七事变”那年,据说是绝食自杀,以抗议日本的侵略中国。自杀自有可能,因在他之前有梁巨川和王国维之死。但三立之死更象征老一代的凋零,随风而逝,永不会再有如此人物。三立先娶四川罗氏,早逝。后娶浙江俞氏,寅恪是俞氏所出第三子。长子衡恪,又名师曾,是大画家,所作事物、山水、花卉等,简练有力而富创造性,书法、篆刻亦自成一体,著有《中国画史》《不朽录》《陈师曾遗诗》等书。民国十二年俞氏逝世,衡恪突于开悼会时哀痛过度而死,年仅四十八岁。陈氏一门,三代英才,出了头等的政治家、诗人、画家。寅恪则成为流的史学家,声名不在父兄之下。
(《明报月刊》1975年第4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