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803809
推荐1:青春期≠叛逆
推荐2:孩子没那么难管,只是你不懂!
推荐3:孩子不说,妈妈却不能不懂的青春禁区。
推荐4:管教孩子,你做对了吗?好妈妈应该知道的心理学。
推荐5: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早恋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人格问题……透析问题孩子的行为模式,破译问题孩子的心理,针对性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推荐6:理解并回应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建立起和孩子之间的亲密联结。
当孩子进入青春发育期,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他们也就由此进入了青少年期。可以说青春发育期是青少年期的前奏和序幕,在青春发育期,孩子们必须适应身体上的各种变化,也要让自己的心灵加速成长,才能与生理生长速度相适应。因此,所谓的青少年期,实际上就是孩子们走向成人阶段的过渡时期,是他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阶段。
很多细心的父母都会发现,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之间虽然只隔着一个暑假,但是孩子在这期间似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的身高体突飞猛进,似乎一夜之间就追上了妈妈的身高,开始逼近爸爸的身高了;曾经对父母非常信任的孩子,开始变得郁郁寡欢,不爱说话,无忧无虑的时刻少了;孩子突然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了,男生不再是那个头发乱蓬蓬油腻、拖着鼻涕的邋遢的小男孩,女生也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这一切,都是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导致的。父母很困惑,不知道孩子为何会这样?什么都不愿意和自己倾诉,而只喜欢把事情都憋闷在自己的心里。实际上,父母无需困惑,仔细回想一下自己的青春期,你就会发现自己在青春期的表现和孩子现在的表现如出一辙。也许你的青春期没有如今流行的各种电子产品,但是你和孩子的烦恼和忧愁都是一样的。
爱普生涯咨询专家表示:孩子从12岁开始就进入心理断乳期,他们要尝试着离开父母,独立面对生活。这个时期的孩子叛逆心理很重,他们不想继续与父母一起外出,不想继续当父母的“跟屁虫”,甚至对于父母所说的话,哪怕他们心里知道是对的,表面上也要坚持与父母抗衡。他们绝不想继续对父母言听计从。他们此时尽管会面临很多的苦恼,需要向比自己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但是他们宁愿那个人是同学,而不是父母。因此,很多父母都感觉到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其实不然。
爱普生涯咨询师团队在对大量的青少年辅导过程中发现:父母,不但不能抱怨青少年期的孩子表现出来的种种异常,而且还要竭尽所能地帮助孩子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这就是智慧家长的写照。如今,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也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所以刚刚离开父母庇护的他们,毋庸置疑会面临许多人生难题。例如: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如何在这个危机四伏的社会中保护自己,如何抵制那些违禁品的诱惑,如何控制自己不做出错误的事情,如何博得异性的青睐,如何与身边的人更好地相处,等等。这些都是孩子需要拼尽全力学习、耗费心思去解决的。
明智的父母不会一味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知道一棵树苗要想成长为参天大树,就要保证根基的稳固。否则,树苗如果歪斜了,就会变得孱弱,甚至会被淘汰。父母对待孩子,也应该像对待一棵小树苗一样,唯有先构筑好孩子成长的根基,走入孩子的内心,解开孩子的心结,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知易行难,这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要做到却很难。每一个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一定都经历过困惑无助的时刻。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自尊心更强,心思更加细腻,而且还非常抵触与父母交流。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要成功打开他们的心扉,父母就要懂点青少年行为心理学,爱普生涯咨询师团队从常年的实践总结中发现:当父母学会从孩子的言行举止中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时,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了解并理解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内心。请每一个家长扪心自问:我做好准备走入孩子的内心了吗?我做好准备接纳孩子的一切行为表现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本书能帮你更进一步成为孩子认可的好父亲或好母亲。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千万不要有任何迟疑和犹豫,就从当下这本书开始学习吧!
觉醒篇 ——青少年成长的7大行为轨迹
1. 我要独立:独立行动,不再当父母的“跟屁虫”
2. 我的心思:孩子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3. 我与父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场修行
4. 我的世界:我的耳朵开始有了过滤器
5. 我的秘密:锁上了抽屉,孩子也关闭了心
6. 我的叛逆:孩子为何总是对叨扰抓狂
7. 我的青春:孩子喜欢和父母一起“想当年”
修炼篇 ——青少年必经的8大心理历程
1. 我要尊重:你根本就不尊重我
2. 我不能输:我输了,该怎么办呢
3. 我很委屈:面对挑战的委屈少年
4. 我要成功:我的成功之母
5. 我的嫉妒:妒忌之火,歇斯底里
6. 我的奋斗:没有人能永远成为赢家
7. 我的压力:压力下的成长小故事
8. 我的拒绝:不懂说不,陷入被动
亲子篇 ——青少年时代的7堂父母课程
1. 我就不听:我偏偏要与妈妈对着干
2. 我的烦恼:是你要与我争吵的
3. 追风少年:妈妈,你落伍了
4. 我的妈妈:有一个理解我的妈妈真好
5. 不想吵架:每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
6. 世纪碰撞:当更年期遭遇青春期
7. 我想飞走:离家出走——父母心中永远的伤痛
学业篇 ——青少年学业的6重学习挑战
1. 我不想笑:不是我冷漠,是你们对我太冷漠
2. 讨厌学校:我再也不想去学校
3. 喜欢语文:我就是喜欢语文
4. 单腿独步:学习上的瘸腿大王
5. 无聊生活:枯燥乏味的学习何时休
6. 自主选择:自己选择,才能一往无前
社会篇 ——青少年人际的8大关键问题
1. 我与朋友:乖宝宝突然“狐朋狗友”满天飞
2. 宅男宅女:藏在家中无人识——宅男宅女的青春梦
3. 追梦人生:追星一族,只是需要一个偶像用来崇拜
4. 我不知道:各自为政的友谊,少了几许谅解
5. 谁主人生:是你要生我的
6. 自信力量:自信的人生才能不断成长
7. 与食为敌:孩子为何厌食与贪食
8. 反对社会:孩子为何厌恶社会
折腾篇 ——青少年青春的6大现象提示
1. 我不争吵:争吵一开始,就意味着输掉
2. 冲动旋涡:冲动是魔鬼,控制冲动才能保持理性
3. 我只是我:记住,没有人是宇宙的主宰
4. 迷惘青春:少年看守所——迷惘青春的栖息地
5. 欺凌人生:校园霸凌现象,为何愈演愈烈
6. 性教育缺失:冒险性性行为,校园里的“桃色事件”
爱护篇 ——青少年自残的6个警醒案例
1. 自残之殇:当自残成为一种要挟
2. 我的伤害:自我伤害的病理性原因不容忽视
3. 流行自残:自残就像重感冒,极具传染性
4. 抑郁挽歌:抑郁症,青少年心中的哀歌
5. 我与环境:青少年自残,也许是受到环境影响
6. 绝望之巅:自杀,再也无法弥补的绝望
激进篇 ——青少年犯罪的6个案例解读
1. 成人诱惑:抽烟,真的意味着成长吗
2. 安全意识:即使人高马大,也要保护自己
3. 我要刺激:酒精的诱惑真的那么大吗
4. 不归之路:犯罪——一条人生的不归路
5. 吸毒欲望:不要用毒品来挑战人性的软弱
6. 麻花人生:较劲的人生——青少年心理扭曲的根源
游戏篇 ——青少年网瘾的6个借鉴案例
1. 暴力欲望:血腥和暴力,网络游戏的副产物
2. 我的自律:青少年为何会上网成瘾呢
3. 我的逃避:游戏,是青少年的世外桃源地
4. 低头家族:如果爸爸妈妈都是低头族
5. 巨大的网:无处不在的网——互联网的通天之手
6. 疯狂人生:不疯狂不成魔——游戏世界里的悲喜人生
爱情篇 ——青少年恋爱的6大案例评鉴
1. 我的烦恼:少年维特之烦恼
2. 怦然心动:预防早恋要未雨绸缪
3. 生命之重:早孕的苦果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4. 学会拒绝:教会青少年拒绝异性的求爱
5. 陪伴力量:陪伴青春期的少年一起失恋吧
6. 同性爱恋:青少年的同性恋倾向
大学篇 ——青少年大学的8大人生启示
1. 我的心情:充满阴霾的天空,让心能拧出水来
2. 生命之思:大学校园中,自杀率为何持续攀升
3. 我与同学:大学生之人际关系的困惑
4. 焦虑来袭:当焦虑情绪不断蔓延
5. 勇敢直面:与其逃避竞争,不如形成核心竞争力
6. 创业之举:大学生创业,让人生先一步起飞
7. 先苦后甜:厚积薄发,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8. 把握时机:为何机会总是擦肩而过
后记:每一个用心的父母都曾经深感失败
觉醒篇——青少年成长的7大行为轨迹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两次断乳期:一次是年幼时断开母乳,开始吃五谷杂粮,人间百味;一次是进入青春期,尤其是12~16岁之间的青少年,进入心理断乳期。在这个期间,少年的学识增加,阅历更丰富,个体不管是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独立性越来越强,心思越来越重,不再完全依赖父母,愿意自己独自行走人生。
1. 我要独立:独立行动,不再当父母的“跟屁虫”
从12岁开始,孩子们开始进入心理断乳期。12岁,正是孩子们进入初中的转折点,不仅在学业上面临巨大改变,孩子的身心也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因而孩子越来越独立,自我意识彻底觉醒。在此期间,孩子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人生经验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因而不再愿意当父母的“跟屁虫”,喜欢一个人独自行动,或者与同学相伴
而行。
曾经,孩子过生日的时候,只要吃生日蛋糕,或者在父母的陪伴下去吃肯德基、必胜客,就会觉得很开心。然而,曾几何时,孩子不愿意再与父母一起过生日,而是想与同学一起过生日。每当出门的时候,孩子也不想再和父母结伴而行,而是要自己一个人四处走走。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孩子觉得不适应,而是父母觉得难以面对。由此可见,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因而作为父母,一定要尊重渐渐长大的孩子,学会放手。要知道,哪怕父母的爱再深沉,也无法始终陪伴在孩子的身边,更不可能照顾和保护孩子一辈子。所以明智的父母爱孩子,更懂得适时放手,给予孩子更大的独立空间。
整个小学期间,因为亿航都长得比较瘦小,也因为男孩子的心理发育比女孩子晚,所以爸爸妈妈始终都把亿航当成小孩子对待。每天,不管是上学还是放学,爸爸妈妈哪怕工作再忙,也必然要有一个人抽出时间接送他。也因为家离得比较远,回家还要坐公交车,所以虽然五六年级期间亿航几次提出要自己独立上学和放学,但是爸爸妈妈都没有同意。
转眼之间,亿航已经是初一的学生了。学校离家更远了,爸爸妈妈甚至做出决定,即让妈妈辞掉工作,专门负责接送亿航。然而,开学才一个月,亿航就不愿意了。他每天下午放学,看到等候在学校门口的妈妈,都觉得很不高兴,眉头皱起。妈妈问亿航:“你怎么了?在学校里有不开心的事情吗?”亿航极其不满地说:“妈妈,你以后能不能不要来接我了,我会自己坐公交车回家的。”妈妈当即否定:“那怎么行,咱们家离得很远啊!”亿航说:“我们班里有很多同学的家,离得比咱们家还远呢!但是他们从小学五六年级就自己上学放学了。现在,班里很多同学都笑话我,说我是还没断奶的小娃娃!”不管亿航怎么说,妈妈就是不同意亿航自己上下学。亿航对妈妈也越来越不满,终于在一天早晨对妈妈歇斯底里地喊出道:“如果你再送我,我就不去上学了。”妈妈愣住了:“亿航,我可是专门辞掉工作照顾你的,你知道家里经济上多么紧张吗?”亿航不以为然:“但是,我已经长大了,我就想自己上学和放学。”可想而知,妈妈和亿航之间爆发了一场争吵。
妈妈发现,亿航不仅不愿意被她接送,而且还不愿意和他们一起外出了。他先是申请自己独立去家附近的书法班上课,后来又申请去更远的超市购物,最终居然不管去哪里都不愿意父母跟随。他的原则就是如果爸爸妈妈跟着,他就不去了。妈妈只好与爸爸商量该怎么办,爸爸看着似乎一夜之间长高了很多的亿航,说:“哎,孩子长大了,想要自己飞了,由不得我们了。这样吧,给他配备一个定位手机,先让他自己上学和放学吧,不过,一定要做好安全教育,要让他先经过考核,才能自己独立上学和放学。”就这样,爸爸妈妈无奈地接受了亿航独自上学和放学的事实。从此,亿航经常与家附近的同学结伴而行,觉得开心极了。
——案例来自爱普生涯青少年生存能力成长中心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也变得越来越想摆脱父母为他们支撑起的一片天,越来越不愿意在父母的保护和照顾下成长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彻底觉醒,也拥有了“反抗”的力量,不愿意再当需要人照顾的小宝宝。他们非但不愿意当父母的跟屁虫,甚至在很多事情的选择上也越来越有主见,例如为自己购买什么样的衣服和鞋子,为自己报名参加哪些课外辅导班,这都是孩子想要表达自主的领地。
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独立是他们的最大愿望,他们不再依赖父母和老师,而愿意更多地亲近同龄人,从而与同龄人之间建立起平等、尊重的关系。他们要不断寻找和建立自己的人际相处之道,他们愿意独自撑起自己的天空,也从此尽情享受独立自主的生活。因而父母不要一味地限制和管束孩子,而应该知道孩子总会长大,无论如何,父母不可能陪伴他们一辈子。明智的父母会教会孩子如何自在独行,支持孩子展开独立行动,这样就会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2. 我的心思:孩子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不但独立性增强,不愿意再作为父母的附属品出现,而且还更多地喜欢与自己的同龄人相处,开始不喜欢和父母说心里话。这一点,相比起前者,更是让很多父母抓狂。父母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何原本一出了校门,小嘴就叽里呱啦说个没完的孩子,突然之间变成了一个闷葫芦。以前是父母觉得孩子啰唆、烦人,不让孩子说得太多,如今却是父母迫不及待地想听孩子的心声,孩子却完全放弃表达,哪怕父母询问,他们也什么都不想说。突然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似乎失去了沟通的桥梁。父母看着一夜之间长大的孩子,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更不知道他要做什么。这样一来,父母当然会感到很失落。
其实,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关闭心门,不愿意把自己的所有心思都告诉父母,是很正常的现象。毕竟孩子长大了,不可能事无巨细的都向父母汇报。随着与同龄人交往的增多,他们也开始拥有小秘密,并且他们更愿意与同龄人交心。尤其是很多父母并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即使在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和观点后,也对孩子所说的一切表示否定和反对,这也会导致孩子更不愿意与父母交流。这种现象在亲子关系中非常普遍,当孩子一次又一次在父母那里感受到失败和挫折,就会渐渐地疏远父母,直至彻底关闭心门。从以上这两个角度而言,父母既要尊重理解孩子保守自己的秘密,也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孩子之间构建如同朋友般亲密无间的关系。
正在读初三的米佳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一直以来,她学习成绩在班级年级都是名列前茅的。为此,爸爸妈妈对米佳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他们也早早地为米佳规划好了人生之路:重点高中——名牌大学——考研究生或者出国深造。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爸爸妈妈不仅对米佳呵护备至,也对她要求严格,决不允许米佳有任何差错。
有一段时间,米佳迷恋在网络上写小说,而且她还有了很多粉丝。因为写小说耽误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米佳的学习成绩大幅下降,从班级里的中等生变成了中下等学生。爸爸妈妈对此无知无觉,直到期中考试之后召开家长会,他们才了解米佳如今的学习情况。回到家里,妈妈怒气冲冲,当即没收了米佳的笔记本电脑,而且还责令米佳在中考结束之前再也不许在网上写任何字,不许更新小说。原本相对开明的爸爸看到米佳学习成绩下滑,也和妈妈站在统一战线上。米佳伤心极了,她最大的兴趣就是写小说,而且她的小说人气那么旺,怎么能就放弃了呢!每到周末的时候,米佳借口去找同学做作业,会悄悄地把小说更新。有一次,爸爸妈妈正好周末加班,米佳也想趁此机会更新。然而妈妈临时回家,发现米佳正在写小说,母女俩爆发了世界大战,吵得不可开交,妈妈一气之下还把电脑砸坏了。米佳冲动地跑出家门。直到深夜,爸爸才在公园里找到她。米佳告诉爸爸:“我不想回家了,觉得快要窒息了,连在网上写小说发泄自己都不行,我不想学习了。”看到米佳沮丧和受伤的样子,爸爸意识到妈妈的做法也许有问题,因而向米佳保证:“我去做妈妈的工作,如果以后周末你先完成作业,可以有半天的时间自由安排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好吗?”米佳绝望地摇摇头:“妈妈不会同意的。”爸爸心疼的把米佳抱在怀里说:“妈妈会同意的,我保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爸爸才把米佳劝回家。之后,爸爸严肃地和妈妈就米佳的教育问题展开交流。妈妈也意识到女大不由娘,知道继续这样强权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这才有意识地改变教育方法。
——案例来自爱普生涯青少年生存能力成长中心
当父母对孩子冷嘲热讽、或对孩子的行为表示不理解和坚决反对时,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再也不愿和父母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心里话。他们或者放弃自我、随波逐流,或者采取出格的办法向父母示威及抗议,也或者从此保持沉默,以无声的方式表达对家庭教育的绝望。不得不说,这样的方法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甚至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高压政策一定会让孩子们彻底关闭心扉,不愿意与父母进行任何交流。
交流是人际相处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一旦缺少交流,人与人之间就无法相互了解和理解,自然无法和谐相处。明智的父母知道,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平等的对待,才能让孩子信任父母,打开心扉向父母倾诉。记得朋友圈里曾经流传一句话,意思是说父母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自己活得更好,从而在精神上引领孩子。不得不说,这样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也是为人父母者值得穷尽一生去追求的。所谓引领,是给孩子树立楷模,从而让孩子主动学习,而绝不是高压强制要求孩子怎么做,这样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父母与孩子的相处陷入被动
之中。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最重要的是改变心态,不再把孩子当成是年幼无知的小孩子对待,更尊重孩子,也学会给予孩子自主思考和选择的权利,从而符合孩子不断成长的状态,也更加满足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这样一来,父母了解孩子、指引孩子,也会成为孩子的亲密陪伴,而无需靠着猜测去揣摩孩子的心意。
3. 我与父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场修行
龙应台在《目送》中,描述了好几个母亲目送孩子渐行渐远的情形,做母亲的牵肠挂肚,而孩子却离开的很决绝,甚至连头也没回,同路也不愿意搭乘母亲的车。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做为女儿目送父亲的情形,也包括最后一次目送去世的父亲入土为安的情形。最终,龙应台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看到这样的文字,父母的心中未免惆怅,作为子女,又何曾能够体会父母心中的失落和欣喜交加的微妙感情呢?
正如龙应台所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场修行,就是渐行渐远。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的人格更加独立,随着知识不断丰富、人生阅历增长,孩子想要成为“大人”,不但行为上与父母疏远,而且精神上也日渐独立。因此面对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很多父母在苦恼的同时,也觉得非常纠结:一则,他们想让孩子尽快长大成人,能够独立飞翔,二则当看到孩子渐渐远离自己,又觉得怅然若失,不知道曾经黏在自己身边的小屁孩为何一夜之间就长大了。这就是父母面对孩子成长的矛盾心理,然而他们归根结底要承受这样的失落和空空荡荡,欣慰地看着孩子渐行渐远。曾经有人说,并非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表达是很有道理的。年幼的孩子初入幼儿园,在幼儿园里高兴地玩耍,父母却在家里坐立不安,不知道孩子是否还在因为离开父母而哭泣,不知道孩子是否吃好玩好已经睡午觉了呢?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日常的亲子关系。
周日上午,爸爸起床之后喊儿子小磊一起去附近的商场里买运动服和运动鞋。小磊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不愿意起床。等到爸爸来喊第二遍的时候,小磊说:“你是想让我丢人吗?我不能自己去买吗?我有个同学家就住在商场附近,他看见之后全班同学都会知道,非得笑话我。”爸爸说:“你怎么知道该买什么样子的啊,而且万一你买贵了怎么办?”小磊不以为然:“你要是觉得我买贵了,我就自己出钱,不用你的钱,行了吧?我都多大了,还要跟你一起去买衣服鞋子,同学们非得说我是弱智。”
虽然爸爸很想像往常一样和儿子一起去买衣服和鞋子,一起看电影、吃午饭,但是小磊拒绝接受爸爸的好意,坚持要自己去。后来,不管做什么事情,小磊都不愿意和爸爸相伴而行,这使得爸爸不止一次感慨:“哎呀,儿子曾经是我的跟屁虫,没想到现在我变成了被儿子拒绝的跟屁虫。”以前,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小磊也会和爸爸说。但是如今,爸爸故意和小磊搭讪,他也不愿意和爸爸说自己的心里话。爸爸失落极了:我与儿子到底怎么了?
——案例来自爱普生涯青少年生存能力成长中心
对于青少年而言,当走出家庭的小天地,开始尽情地游览和观赏大千世界,他们很容易把家里望眼欲穿的父母抛之脑后。这一点,从许多大一学生身上的表现就可以得到验证。每年大一开学,许多新生都会因为初次离开父母,缺少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对父母日思夜想。等到一个学期过去,他们就算放假了也不想回家,要和同学结伴而行去旅游,或者四处做兼职,增加社会体验。这种情况下,思念从某种意义上变成了单相思,空巢的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思念孩子,却不得不压抑自己,告诉自己不能再束缚孩子,而只能留在家里等着孩子的归来。
总而言之,孩子的成长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面对孩子长大的现状觉得空落落的。但是,哪怕他们无比眷恋孩子小时候对自己的依靠和信赖,孩子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长大。实际上,为了让自己不至于那么担心和失落,父母首先要抓住生活中的很多机会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这样等到孩子长大了,独立了,父母至少不会因为担心孩子无法照顾自己而夜不能寐。其次,父母要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和孩子一起成长。很多父母始终把孩子看得很小,这样一旦发现孩子要离开自己总是无法接受。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随时感受到孩子点点滴滴的成长,那么父母就能伴随孩子一起长大,也循序渐进地接受孩子渐行渐远的事实。大自然中,老鹰会残忍地锻炼雏鹰飞行的能力,鹿妈妈在生下小鹿之后也会迫不及待地踢着小鹿勉强支撑四蹄站起来,这是因为生存环境险恶,妈妈们都知道唯有让孩子尽快把握生存技能,才能避开危险。人类社会中,虽然爸爸妈妈可以照顾孩子长大,但是一味地宠溺孩子也会导致孩子不能自理,唯有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孩子,才能放心地看着孩子走远,走到属于他们的广阔人生天地中。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