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56144
导论 科学的多元统一:一个永不知足的学科在认识论上的贡献
第一章 问卷与统计
第一节 沉默的伎俩
第二节 民族志与人类学
第三节 询问与记录
第四节 统计与比较法
附录 《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节选
第二章 实地调查:最初的尝试
第一节 实地观察
第二节 先驱:“人类观察者学会”
第三节 内部研究法与北美民族志
第四节 实地调查:精细化研究和谱系法
附录 里弗斯《论收集社会信息和婚姻家庭信息的谱系法》
第三章 参与观察
第一节 方法革命
第二节 民族志实践与功能论
第三节 参与观察与专著
第四节 “严格意义上的日记”
第五节 马林诺夫斯基的遗产
附录 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导论
第四章 田野中意义的协商
第一节 阐释学转向
第二节 深描
第三节 从人类学家的视角
第四节 反思
第五节 民族志的撰写
第六节 作为作者的人类学家
附录 格尔茨《文化的阐释》第一章
第五章 身本人类学
第一节 民族志的新角度
第二节 作为民族志调查工具的身体
第三节 身体化与注意力的身体形式
第四节 用身体学习技能
第五节 从身体到文本:权威、权威化与作者
附录 卡索达斯《作为人类学范式的身体化》
我与马力罗教授的结识是在2014年,当时我正在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专业就读博士二年级,马力罗教授作为访问学者为研究生开设人类学课程。我选修了其中的一门,叫“Fieldwork and Methodology”(实地调查与方法论)。哲学与人类学的融贯,是该课程最大的特点,教授在课堂上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思辨能力让人折服。教授具有哲学背景,熟稔西方哲学,他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述复杂艰涩的哲学知识,其化繁为简的功力令人惊叹。从哲学角度思考人类学问题,让我对西方哲学的认识更为透彻、对人类学的理解更加深刻。在教授的启发下,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都很积极,然而语言不畅还是对教学效果有所影响。教授和我都注意到这一点,于是我们商量,决定将讲义译成中文,以便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讲义的译本。马力罗教授在书中延续了他在课堂上的思辨风格,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对百余年来的人类学进行反思。马力罗教授认为,西方现代哲学的认识论基础是主客分离原则,它主张知识是对客观或外在世界的中立性呈现,否定知识的人为性或建构性,结果是用客观性来抹杀主体性。这充分体现在以笛卡尔、培根、伽利略和牛顿的认识论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中。而自诞生之日起便以自然科学为模板的人类学,也同样落入主客分离的窠臼。它以实地调查为基石,却将调查过程排斥在分析之外;它笃信田野资料能忠实地反映客观,而无视调查者的主体性对观察和描述的干扰。在马力罗教授看来,这些都是有损真知的鄙陋之见。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不能排除人的主体性,主体与客体、理论与事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他提出要用主客互动来超越主客对立,来解放往日受到重重压制的主体性,来恢复知识和科学的真实面目。马力罗教授在书中的批判触及人类学和现代科学的认识论根基,启发我们对传统人类学及现代科学概念进行反思。
教授的著作逻辑严密,行文一气呵成。然而翻译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这本书的主题属于我的专业,但其中有很多我感觉生疏的跨学科词汇。我只能一边查资料,一边向教授请教。实际上,翻译是在不断的讨论和商议中进行的。另一方面,虽然我平时经常阅读英文著作,但阅读和翻译毕竟是两码事。如何在保持学术性的前提下用中文贴切并流畅地传达作者的思想,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它实际上考验的不是译者的英文能力,而是他的中文水平和专业水平。英文不济倒可以原谅,如果一个博士被人批评说中文差、专业差,面子上总是有点过不去,我的提心吊胆多出于此。
我一直觉得译者所负的责任要比作者大得多。作者只需要对读者负责,译者却同时要对读者和作者负责。坏书当然译不好,好书被译坏的例子却比比皆是,这给我很大的警示。我曾为一个单词苦思冥想几个小时,为找不到合适的中文表达而忧愁烦闷好几天,我在每一个词句上都小心翼翼,就是怕自己的胡译乱译使读者受蔽、使作者蒙羞。尽管如此,书中肯定还有许多不当或错误之处,我作为责任人,已做好接受批评的准备。
吴孝刚
于中央党校红楼公寓
2017年12月22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