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法律 Legal法律考试司法考试2018 2018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左宁刑诉法攻略·讲义卷

司法考试2018 2018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左宁刑诉法攻略·讲义卷

左宁刑诉法技术流精讲,更实用的刑诉法讲义,免费配套视频音频课件。与真题卷完美契合,一套通关法考

作者:左宁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ISBN: 9787509390856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3.99

类别: 司法考试, 法律考试 SKU:5c2390a0421aa985877a16f4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390856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过关考生推荐法考图书,刑诉法*选精讲教材。左宁老师刑诉法功底深厚,善于将繁杂的刑诉法条文和知识点归纳整理、化繁为简。本书注意结合案例讲解知识点,总结考试命题规律,归纳提炼考查要点,结合图表快速记忆。本书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应试技巧,实用性极高。通过此书,考生不仅能理解和掌握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制度、重难点法条和理论,还能洞悉出题人的考查方式,将静态的书本知识转换成动态的做题战斗力。

 

内容简介

  1.组合拳战斗法。

  针对一个目标知识点,先用[要点释义]进行演绎,然后用[图表精要]进行归纳,用[题眼点睛]进行提点,再用[典型真题]进行训练,让考生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深入掌握目标知识点。

  2.知识点与图表相融合。

  对于每一个重点知识,先用[要点释义]、[题眼点睛]等方式进行解析,继而用[图表精要]进行归纳,让考生迅速掌握本知识点的逻辑架构和要点。

  3.重视理论拓展。

  以“马工程”教材中的通说为依据,融合命题人的理论偏好和观点,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尽量通俗易懂,在阐述方式上尽量融合案例。

  4.强调规律总结。

  书中的[题眼点睛]和[刑诉纵横]属于规律总结,对命题规律、考查频率、相似概念和制度的区别以及同一制度的不同表现规律等进行归纳总结。

  5.突出案例教学。

  针对法考考试命题方式“案例化”的倾向,本书特别注意用案例方式来阐明知识点。

  6.配套视频音频讲解。

  登陆指南针官网或洛客网观看或下载登陆指南针官网或洛客网观看或下载

目  录

  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1

  节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2

  一、刑事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2

  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与渊源/ 2

  三、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3

  四、刑事诉讼法与法治国家/ 4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 4

  一、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 4

  二、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4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5

  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 6

  二、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 6

  三、诉讼效率与公正/ 6

  第四节 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 7

  一、刑事诉讼目的/ 7

  二、刑事诉讼价值/ 9

  三、刑事诉讼主体/ 9

  四、刑事诉讼职能/ 10

  五、刑事诉讼构造/ 10

  六、刑事诉讼阶段/ 13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14

  节 基本原则概述/ 15

  一、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15

  二、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特点/ 15

  第二节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16

  第三节 严格遵守法律程序/ 16

  一、基本含义/ 16

  二、程序法定原则/ 17

  第四节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18

  一、独立的主体/ 18

  二、独立的根据/ 18

  三、独立的对象/ 18

  四、独立的方式/ 19

  五、独立的理论/ 19

  第五节 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20

  第六节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20

  第七节 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21

  第八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22

  第九节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22

  一、基本含义/ 23

  二、相应规定/ 23

  三、理论重点/ 23

  第十节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24

  第十一节 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26

  一、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6

  二、遇有法定情形时的处理/ 27

  第十二节 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29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31

  节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32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组织体系与职权/ 32

  二、其他侦查机关的职权/ 33

  三、人民检察院的性质、组织体系与职权/ 34

  四、人民法院的性质、组织体系与职权/ 36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 37

  一、诉讼参与人概述/ 37

  二、被害人/ 39

  三、自诉人/ 41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42

  五、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 43

  六、单位当事人/ 44

  七、法定代理人/ 46

  八、诉讼代理人/ 46

  九、辩护人/ 47

  十、证人/ 48

  十一、鉴定人/ 49

  十二、翻译人员/ 51

  第四章 管 辖※※/ 52

  节 立案管辖/ 53

  一、公安机关立案的案件/ 53

  二、检察机关立案的案件/ 53

  三、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54

  四、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管辖权竞合的处理/ 56

  第二节 审判管辖/ 58

  一、级别管辖/ 59

  二、地区管辖/ 60

  三、移送管辖、指定管辖/ 61

  第三节 特殊情况的管辖/ 69

  第五章 回 避※/ 71

  节 回避的概念和适用人员/ 71

  一、回避的概念/ 72

  二、回避的适用人员/ 72

  第二节 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72

  一、回避的理由/ 72

  二、回避的种类/ 74

  第三节 回避的程序/ 74

  一、回避的期间/ 75

  二、回避的申请与决定/ 75

  三、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复议/ 77

  第六章 辩护与代理※※/ 78

  节 辩护制度概述/ 79

  一、辩护、辩护权与辩护制度(熟悉)/ 79

  二、有效辩护原则/ 79

  三、辩护制度的意义(熟悉)/ 80

  第二节 我国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81

  一、辩护的种类/ 81

  二、辩护人的范围与人数/ 83

  三、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85

  四、辩护人的责任/ 85

  五、辩护人的权利/ 86

  六、辩护人的义务/ 93

  七、拒绝辩护/ 94

  八、辩护词的基本格式与写法/ 95

  第三节 刑事代理/ 96

  一、刑事代理的含义和种类/ 96

  二、诉讼代理人的范围、责任和权利/ 98

  三、代理词的基本格式与写法/ 98

  第七章 刑事证据※※/ 99

  节 刑事证据/ 100

  一、刑事证据的概念、属性与意义/ 100

  二、刑事证据的种类与分类/ 102

  三、刑事证据原则与规则/ 110

  四、刑事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 122

  第二节 刑事证明/ 127

  一、刑事证明/ 128

  二、刑事证明对象/ 128

  三、刑事证明责任/ 130

  四、刑事证明标准/ 131

  第八章 强制措施※※/ 134

  节 强制措施概述/ 134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特点、种类/ 134

  二、公民的扭送/ 135

  第二节 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136

  一、拘传/ 136

  二、取保候审/ 138

  三、监视居住/ 141

  第三节 拘 留/ 143

  一、条件/ 143

  二、程序/ 144

  三、期限/ 144

  第四节 逮 捕/ 146

  一、机关/ 146

  二、逮捕的条件/ 146

  三、程序/ 147

  四、羁押必要性审查/ 150

  第五节 强制措施的撤销与变更/ 152

  一、一般规定/ 153

  二、申请变更、解除强制措施/ 153

  三、强制措施变更/ 153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 156

  节 附带民事诉讼概述/ 156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 157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157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 158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158

  一、理由/ 159

  二、时间/ 159

  三、起诉条件/ 159

  四、财产保全/ 159

  第四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程序/ 161

  一、与刑事审判的关系/ 161

  二、权利告知/ 161

  三、受理、立案/ 161

  四、附民当事人不到庭的处理/ 161

  五、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放弃/ 161

  六、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 161

  七、举证责任/ 161

  八、赔偿数额与调解/ 162

  九、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的情形/ 162

  十、刑事被告人无罪或者公诉人撤诉后对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 162

  十一、二审期间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 162

  十二、其他规定/ 162

  十三、附带民事诉讼法律文书/ 163

  第十章 期间、送达/ 165

  节 期 间/ 165

  一、期间的概念/ 166

  二、期间和期日的区别/ 166

  三、法定期间/ 167

  四、期间的计算/ 172

  五、期间的耽误与恢复/ 173

  第二节 送 达/ 174

  一、送达的概念/ 174

  二、送达的种类/ 174

  三、送达回证/ 176

  第十一章 立 案※/ 177

  节 立案的概念和特征/ 177

  一、立案的概念/ 177

  二、立案的特征/ 178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178

  一、立案的材料来源/ 178

  二、立案的条件/ 179

  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 180

  第四节 立案监督/ 181

  第十二章 侦 查※※/ 183

  节 概 述/ 184

  一、侦查概念/ 184

  二、侦查工作的原则/ 184

  三、侦查的司法控制/ 185

  四、对非法侦查行为的救济/ 186

  第二节 侦查行为/ 187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 187

  二、询问证人、被害人/ 188

  三、勘验、检查/ 189

  四、搜查/ 189

  五、查封、扣押、查询、冻结/ 190

  六、鉴定/ 190

  七、技术侦查措施/ 192

  八、通缉/ 193

  九、辨认/ 193

  第三节 侦查终结/ 194

  一、侦查终结的条件和对案件的处理/ 194

  二、侦查的羁押期限/ 195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197

  一、一般规定/ 197

  二、侦查终结的处理/ 197

  三、侦查期限/ 197

  第五节 补充侦查/ 198

  一、补充侦查的概念/ 198

  二、补充侦查的种类/ 198

  第六节 侦查监督/ 199

  一、监督的方式/ 199

  二、监督的救济/ 199

  三、核准追诉/ 199

  第十三章 起 诉※※/ 201

  节 起诉概述/ 201

  一、起诉的概念/ 202

  二、刑事公诉理论/ 202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 203

  一、审查起诉与提起公诉/ 203

  二、不起诉/ 206

  三、刑事起诉书的写作/ 209

  第三节 提起自诉的程序/ 210

  一、自诉案件的范围/ 210

  二、自诉案件的提起条件/ 211

  三、提起自诉的程序/ 211

  第十四章 刑事审判概述※※/ 212

  节 刑事审判的概念/ 213

  一、刑事审判概念/ 213

  二、刑事审判特征/ 213

  三、刑事审判程序/ 214

  第二节 刑事审判的模式/ 215

  第三节 刑事审判的原则/ 217

  一、审判公开原则/ 217

  二、直接言词原则/ 217

  三、辩论原则/ 218

  四、集中审理原则/ 218

  第四节 审级制度/ 219

  一、审级制度的概念/ 219

  二、两审终审制/ 219

  第五节 审判组织/ 219

  第十五章 审程序※※/ 224

  节 公诉案件审程序/ 225

  一、公诉案件庭前审查/ 225

  二、开庭审判前的准备/ 226

  三、法庭审判/ 227

  四、单位犯罪案件的审理/ 232

  五、延期审理、中止审理与终止审理/ 233

  六、法庭秩序/ 236

  七、律师更换/ 237

  八、审程序的期限/ 238

  九、人民检察院出席审法庭及对审判活动的监督/ 238

  第二节 自诉案件审程序/ 238

  一、自诉案件的范围/ 238

  二、自诉案件的受理、审理/ 239

  三、刑事审判决书的写作/ 240

  第三节 简易程序/ 243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 243

  二、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特点/ 243

  三、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243

  四、简易程序的决定适用和审判程序/ 244

  第四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246

  第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 248

  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249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250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的审判/ 253

  一、第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 253

  二、第二审案件的审理/ 255

  三、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的处理/ 260

  第四节 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核准/ 260

  第五节 主要相关法律文书/ 261

  一、上诉状/ 261

  二、抗诉书/ 262

  第十七章 死刑复核程序※/ 264

  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特点/ 264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264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 264

  第二节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265

  一、死刑案件核准权/ 265

  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报请复核/ 266

  三、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266

  四、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复核后的处理/ 269

  第三节 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271

  第四节 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 272

  第十八章 审判监督程序※※/ 274

  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274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277

  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 277

  二、申诉/ 277

  三、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 280

  第三节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282

  第十九章 执 行※※/ 287

  节 执行概述/ 288

  一、执行的概念/ 288

  二、执行的依据/ 288

  三、执行机关/ 288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288

  一、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与变更/ 289

  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

  决的执行/ 291

  三、有期徒刑缓刑、拘役缓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判

  决的执行/ 291

  四、财产刑和附带民事裁判的执行/ 292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程序/ 295

  一、死刑立即执行的变更/ 295

  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变更/ 295

  三、暂予监外执行/ 295

  四、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 297

  五、缓刑、假释的撤销/ 300

  第四节 对新罪和申诉的处理/ 301

  一、对新罪、漏罪的处理/ 301

  二、发现错判和对申诉的处理/ 301

  第五节 人民检察院对判决、裁定执行的监督/ 301

  第二十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303

  节 一般规定/ 303

  一、概述/ 303

  二、相关制度/ 304

  第二节 附条件不起诉/ 306

  第三节 犯罪记录封存/ 308

  一、概述/ 309

  二、主要规定/ 309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310

  第二十一章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314

  节 概 述/ 314

  一、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 314

  二、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意义/ 315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条件与结果/ 315

  第三节 其他规定/ 316

  一、公安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解程序中的作用/ 317

  二、当事人和解的内容/ 317

  三、和解协议的履行/ 317

  四、代为和解/ 317

  五、和解后反悔的处理/ 318

  第二十二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320

  第二十三章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327

  第二十四章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 333

  节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概述/ 333

  一、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 333

  二、涉外刑事诉讼程序所适用的案件范围/ 334

  三、涉外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 334

  第二节 刑事司法协助/ 334

  一、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 334

  二、刑事司法协助的主体/ 334

  第三节 相关法条重点/ 335

前  言

  刑事诉讼法的考查地位与命题特点

  刑事诉讼法在法考中地位重要。从历年真题考查分值上来看,刑事诉讼法稳居第三位,仅次于刑法和民法,平均每年考查80分左右,是考生应当重点学习、绝不可弃的大科目。

  近年来,刑事诉讼法的考查难度越来越高,这与法考难度整体升高的大环境有关。2002年首届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仅为7%,可以说是难的一次司法考试。由于我国存在司法职业群体的需求缺口,随后几年的司法考试通过率逐年升高,一年达到20%以上。不过,随着司法职业群体缺口的逐渐缩小,司法考试通过率也开始逐年下降,近几年稳定在10%左右。10%的通过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100名考生里至少有90人过不了。出题人在出题时一定会想:“我出一道什么样的题才能让100个学生里至少90个学生答错呢?”因此,近年来题目出得越来越有水平,考查范围越来越广,命题角度越来越刁钻。刑事诉讼法科目尤为突出,可以说,难度在直线上升。

  近年来,刑事诉讼法的命题特点主要体现于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考查法条的范围广泛。2012年司考首次考查现行《刑事诉讼法》,现行《刑事诉讼法》只有290个条文,当年考生只需要复习好这200多个条文就足以应对考试。2013年1月1日,现行《刑事诉讼法》正式施行,同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机关纷纷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定,从2013年开始,考生需要复习的法条数量从200多条骤然增加至近2000条。随着相关立法解释、司法解释、部门规定的逐渐增多,法条的复习数量只会越来越多。

  其次,考查对法条的深入理解与应用。法考命题有一个“重者恒重”的规律,即对于显然的重难点知识,每年屡考不厌。这些重难点知识考生基本都会复习到,且会重点复习,考查这些东西似乎难不住大家了。但是重难点又必须考,用什么方式既考查了重难点知识,又能难住考生呢?那就是转移考查的重点。从考查法条背诵能力转移为考查法条应用能力。譬如,在取保候审制度中,大家都知道保证人和保证金只能择一,这是一个重点考点。但如果出题人直接提问保证人和保证金可否同时存在?考生一定能回答:“不可以”。这样命题又如何能实现10%的通过率呢?所以,出题人会转换方式设计选项,譬如,“保证人没有遵守监督义务,可以没收保证人交纳的保证金”,这句话对吗?如果不仔细看,感觉“没收保证人交纳的保证金挺顺嘴的啊,正确吧。”这样就把题做错了。因为保证人和保证金不可能同时存在。

  再次,在案例化的基础上考查法条背后原理。和司法考试相比,法考的命题强调案例化,要求在选项中尽可能避免直接考查法条表面知识点,而是通过案例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法条的应用能力。要想正确应用这些条文,需要掌握这些条文背后的原理。譬如,刑诉法中经常考查让大家头疼不已的“应当”还是“可以”。其实,这表明上是在考查法条背诵能力,但实质是在考查考生对法条背后法理的掌握。譬如,有一年真题选项中说,“在国有财产受到损害时,人民检察院应当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正确吗?答案是错误。正确答案是“在国有财产受到损害时,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为什么是“可以”呢?是因为,当国家利益受损时,理应由受损的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企等)启动附带民事诉讼,如果受损单位不启动,人民检察院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才会启动附带民事诉讼。这需要考生理解这一法理。除了考查法条原理,一些纯诉讼原理知识点,譬如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无罪推定、程序正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侦查的司法控制、公诉理论、审判中心主义等考点近年来都一一考查,成为考试特色之一。

  后,重视考查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能力。从近几年的刑事诉讼法真题来看,很少会有一道题的ABCD四个选项仅仅考查同一章节的知识点。现在的惯常做法是,在一道题中,题干看似考查一个知识点,而选项中却综合考查与此知识点相关的、体现于不同章节中的若干知识点。譬如,在2014和2015年的真题中,连续考查被害人权利,题干下面的四个选项分别是:A项考查第三章“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中作为诉讼参与人的被害人知识;B项考查第七章“刑事证据”中作为法定证据种类的被害人陈述知识;C项考查第十五章“审程序”中被害人出庭程序知识;D项考查第十六章“第二审程序”中被害人对一审裁判不服的救济程序知识。这种综合性的融会贯通式考查,不仅需要考生在复习中纵向地掌握各章节知识点,还要求考生能够横向地比较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章节中的相应规定,难度很高。

  本书编写特色

  可见,刑事诉讼法考试越来越难,而刑事诉讼法又是一门大法,不容放弃。本书正是为了契合上述刑事诉讼法的命题特点进行编著,力图让考生通过复习本书,不仅掌握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制度、重难点法条和理论,还能洞悉出题人的考查方式,将静态的书本知识转换成动态的做题战斗力,请考生认真学习。

  本书的特点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一本集刑事诉讼法条精析、理论解读、重点笔记提点、真题例举、表格、图例配套于一身的一本通讲义教材。具言之:

  [本章复习建议]和[本章知识框架]。每一章开头,对本章进行通俗解释,介绍本章重点制度,提点本章重点理论考点。每一章、节都有逻辑框架图示,让考生对本章、节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利于体系性地把握各章节知识。

  [要点释义]。用精炼的语言介绍知识点的概念、特征等基本制度与诉讼原理。

  [图表精要]。刑事诉讼法的法条知识繁杂,不易系统掌握。很多考生感觉仅通读法条无法掌握法条的精髓以及与其他法条之间的关系,经常看了前面忘后面。本书中设计了很多图表和图示,既有对重难知识点的总结,也有对整个章节的总结,方便考生记忆和复习。

  [题眼点睛]。[图表精要]和[要点释义]的目的是让考生成体系地掌握重难知识点,但对于这些知识点你真的掌握了吗?这些知识点中的题眼你真的精准理解了吗?这些知识点在历年真题中是以什么形式为难你的真的了然了吗?不一定。因此,本书在[图表精要]或者[要点释义]之后,一般会有[题眼点睛],对该知识点中的题眼和命题规律进行深入讲解。

  [理论拓展]。近年来理论知识考查力度增大,经常考查的重要理论点有约20处,针对这些理论,本书结合通说及“马工程”教材的理论观点,对重点理论知识点进行阐述和论证。

  [典型真题]与[破解关键]。法条、制度、理论都是静态的知识点,而真题则反映的是动态的知识运用能力。本书收录了2002年至2017年间在知识点考查与命题陷阱方面有代表性的真题,置于书中相关知识点之后,考生可以通过真题训练与知识点进行印证,实现将静态知识点转换为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动态战斗力。

  综上,本书的特色主要表现为:

  ,组合拳战斗法。针对一个目标知识点,先用[要点释义]进行演绎,然后用[图表精要]进行归纳,用[题眼点睛]进行提点,再用[典型真题]进行训练,可以说是用一套组合拳的方式集中对付一个知识点,可以让考生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深入掌握目标知识点。

  第二,知识点与图表相融合。本书在写作之前,笔者考察了市面上已有的各种刑事诉讼法教辅书,有的作者重知识阐述,有的作者重图表符号,有的作者先阐述知识,在书后附图表。本书使用了与之不同的方式,对于每一个重点知识,先用[要点释义]、[图表精要]的方式进行解析,继而用[题眼点睛]进行归纳。这种编写方式的好处是:其一,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可以通过[要点释义]对知识点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全面掌握。通过[图表精要]迅速掌握本知识点的逻辑架构和规律。其二,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及复习第二遍或第三遍之后的同学,只看[图表精要]和[题眼点睛]即可完成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

  第三,重视理论拓展。[理论拓展]的特点在于:其一,以“马工程”教材中的通说为依据;其二,融合命题人的理论偏好和观点;其三,尽量保证内容丰满,包括理论点的背景、各种观点的博弈等等;其四,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尽量通俗易懂,在阐述方式上尽量融合案例。

  第四,强调规律总结。对知识点的规律总结体现于[题眼点睛]。具体来说:其一,总结历年真题中针对目标知识点的命题规律;其二,总结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章节中出现的规律;其三,总结相似概念、制度的区别;其四,总结同一制度的不同表现规律,如在不同的期间进行不同的诉讼活动等。

  第五,突出案例教学。与国家司法考试相比,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更为注重案例考查,考题基本全是微型或中型案例,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本书在写作中注意用案例方式来阐明知识点,集中体现于[要点释义]与[题眼点睛]中。

  本书使用注意

  ,主要写作根据。

  本书编写:(1)以“马工程”教材中的观点为根基;(2)吸收了命题人、著名学者的理论学说;(3)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书中简称《刑诉法》)、人民法院等六机关《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书中简称《六机关规定》)、《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书中简称《高法解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书中简称《高检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书中简称《公安部规定》)等法考大纲指定法条为根据。

  第二,重点标志。

  本书中对知识点的重要程度,使用“※”标示。

  无“※”:一般知识点,熟悉、理解即可。

  “※”:重要,需要特别熟练。

  “※※”:非常重要,需要尽量背过并能灵活应用。

  第三,阅读方法。

  从复习到考试,若能认认真真地将本书看上四遍为理想。这四遍应当是一个由厚到薄,由慢到快,由难到易的过程。

  遍:对于刑事诉讼法基础比较薄弱或者刚进入复习状态的考生,应当通学本书,做到没有死角,全都学懂。速度可以慢,但必须扎实。无需背诵,只求真正理解,可在书上随意写出心得或者点评。

  第二遍:有了一定基础后再次通读本书,应当将带“※”的知识点尽量熟悉,争取背过。将真题再做一遍,重点是将题目背后的法条和理论不断重复记忆。这一遍的目的在于巩固遍的成果,这一遍的质量高,第三遍会非常快。

  第三遍:只需要重点看带“※”章节中的[图表精要]、[题眼点睛]、[理论拓展],做到背过重点理论的核心思想和法条关键词。将[典型真题]再熟悉一遍,揣摩命题人的出题技巧。

  第四遍:通常就到了考试前的10天左右。通过本书每章节开头的[本章知识框架]联想本章的重要内容,将[图表精要]再过一遍即可。

  后,寄语考生朋友们。备考之路,苦,但远比生活操劳之苦甜。她不仅会让你增长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养,更会潜移默化地塑造你的人格、人性,让你成为一个高雅的人。经历了,你定会满载而归!祝愿大家备考顺利,高分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左宁

  2018年1月

抢先评论了 “司法考试2018 2018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左宁刑诉法攻略·讲义卷”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司法考试2018 2018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考法典(第四版)

EUR €39.99
阅读更多
缺货

2018司法考试柏浪涛刑法攻略真题 2018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柏浪涛刑法攻略真题卷 指南针法考2018司法考试柏浪涛讲刑法攻略

EUR €20.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司法考试2018 2018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汇编套装 可搭配指南针法条 柏浪涛 戴鹏 左宁法律条文与十年真题、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指导案例深度融合,配套瑞达法考厚大讲义指南针柏浪涛戴鹏左宁攻略,根据2018年《宪法修正案》、《监察法》、《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等全新编写,扫码即享拓朴法宝电

EUR €77.99
加入购物车

2018司法考试.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厚大讲义.理论卷:向高甲讲刑诉法

EUR €41.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