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838587
近几年,重症康复医学在国际上逐渐发展,而在中国,则是刚刚起步,广大的临床医务工作者迫切希望可以学习和借鉴到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治疗。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连续多年是美国综合医院排名领先,其重症医学和重症康复在美国名列前茅,是重症康复的带领者,已经在本行业建立了良好的声誉。本书由他们重症医学的 Robert教授主编,从临床实践出发, 就重症遗留问题给予了充分和实用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指导临床教育,而且可为临床康复工作和临床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
本书系统阐述了重症监护后的遗留问题,包括慢性器官功能障碍、认知和行为障碍、神经肌肉和肌肉骨骼疾病,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治疗与康复策略,同时分析了损伤和修复的机制,强调家庭在疾病治疗中的特殊地位。
本书不仅为重症康复从业者提供了国际上先进的治疗与康复经验,也为重症医学科医生的工作和临床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第1篇离开ICU后的生活1
第1章引言3
第2章全球危重症及其长期结局5
第3章危重症后的死亡率16
第4章支持长期机械通气的医院的作用36
第5章缓和医疗和危重症的重叠46
第6章危重症后的恢复模式58
第7章危重症后的生活质量72
第8章长期危重症的成本和资源利用86
第9章ICU幸存者的护理: 家庭照顾者的负担94
第10章幸存与康复: 一位患者的角度107
第11章从家庭的角度看待危重症后遗症114
第2篇危重症后的慢性器官功能障碍117
第12章引言119
第13章慢性多器官功能障碍120
第14章ICU相关长期呼吸衰竭和呼吸机依赖131
第15章急性肾损伤的长期结局141
第16章严重烧伤及其长期意义150
第17章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的后果162
第3篇危重症后认知和行为障碍175
第18章引言177
第19章危重症后认知障碍178
第20章危重症后的抑郁情绪状态189
第21章危重症的创伤后应激障碍204
第22章危重症的睡眠障碍与康复212
第4篇危重症后的神经肌肉和肌肉骨骼疾病223
第23章引言225
第24章ICU获得性肌无力的长期影响229
第25章危重症后骨关节疾病239
第5篇损伤和修复的生物学机制257
第26章引言259
第27章脓毒症预后的遗传因素261
第28章危重症的生理储备和衰弱270
第29章认知储备282
第30章急性肾损伤、修复和再生的病理生理学292
第31章心肌梗死后的心肌重构307
第32章脓毒性脑病316
第33章危重症神经病变、肌病和钠离子通道病328
第34章危重症对骨骼肌结构的影响334
第35章危重症的骨骼肌质量调节346
第36章危重症中的营养不良: 影响、原因和治疗方法356
第6篇ICU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策略369
第37章引言371
第38章肾脏替代治疗的选择和肾功能恢复373
第39章脱机策略380
第40章ICU内镇静药物使用的再思考393
第41章睡眠促进策略412
第42章胰岛素和血糖管理对神经肌肉功能的影响422
第43章ICU的物理治疗疗法和作业治疗432
第44章神经肌肉电刺激: 一种新的治疗和康复策略在ICU中的应用440
第45章ICU的运动与早期康复451
第7篇ICU后的治疗和康复策略463
第46章引言465
第47章ICU中呼吸肌肌力和外周肌力评估470
第48章持续康复的临床路径484
第49章延迟脱机495
第50章危重症后康复护理模式506
第51章转出ICU后的康复516
第52章ICU后疾病与康复的叙述528
第53章ICU随访诊所534
康复医学作为“四位一体”医学新概念组成部分的学科内涵,表明它们并不是医疗程序上“时间的延续”,而应当是与医疗程序“叠加”的。也就是说,不是“没有疾病或损伤时是保健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事,有病或损伤时是治疗医学的事,治疗后的功能障碍或残疾是康复医学的事”。特别是对于重症、疑难、复杂和少见疾病或损伤的急性期,甚至在重症监护时,康复医学要不要介入、能不能介入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有观点认为康复医学应当是“与后遗症或残疾相关的医学”,似乎与关注疾病急性期重症医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从20世纪80~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强调医学的新模式为: 医学并不是单纯的“治病的科学”,而应当是“维护健康的科学”,并且为此特别在2001年发布了与“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ICD)平行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要求整个“医疗活动”自始至终都要围绕着“身体的结构和功能”“活动”“参与”这三项“功能”的提高来运作,即使是涉及急性期的重症、疑难、复杂和少见的疾病或损伤。这就是说: 从疾病或损伤一开始,只要不影响急性期的治疗工作,就要考虑功能后果并采取积极的康复措施,才有可能真正确保功能的恢复。在发达国家,早期(甚至超早期)的康复处理早在20世纪末期,就以不同方式深入到医院各科室的临床工作中了。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经过1~2周的临床和康复处理即出院,4~6周大部分患者即恢复日常生活自理甚至恢复职业性活动;脑卒中患者绝大多数在3~5天内即开始接受康复处理,即使还是处于昏迷或植物状态。而康复处理深入到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中也基本成为“常规”。这样的医学处理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近年来,这种极早开始的重症、疑难、复杂和少见疾病或损伤的康复介入在我国也开始得到认可和重视。康复处理早期深入临床科室,或大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中设立重症康复处理单元(intensive rehabilitation care unit, IRCU),或至少是请康复医学科专科医师会诊、请康复治疗师进行床边康复处理等形式都很常见了。但是,作为大型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或大型康复医院,如何将康复医学的工作与传统临床医学ICU的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仍有很多需要探讨的地方。而这不仅可能大大缩短临床科室的平均住院日,节约医疗资源,还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速度和水平。与此同时,也大大提高康复医学科的学科水平和学术水平。这里不是不要基层一般层次上的康复处理,毕竟那是康复医学的重要阵地。但是如果不在大型医院中承担急性期、重症、疑难、复杂和少见疾病或损伤的临床康复工作,不能与相应的临床科室密切配合,那么就很难满足医院临床工作的需求,难以使患者获得最大的功能后果和最高的生活质量,也很难提高现代康复医学的水平,也就无法说“最大程度地维护了健康”。但是,无疑这对于专科康复医师来说,学术上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90年代,就逐步完成了这种医学模式的转化,并且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医疗体系建设。例如,美国早已形成了由急性期医院(acute care hospital)、长期急性期医院(long term acute care hospital)、住院康复机构(inpatient rehabilitation facility)、高水平的护理机构(skilled nursing facility)和家庭健康照顾(home health agency)组成的完整体系,而且康复医疗自始至终都进行了介入。那么我们要不要也进行类似的医疗体系建设呢?即能不能来个“弯道超车”呢?显然我们不可能照搬: 我们没有“长期急性期医院”,也不可能再建一批“长期急性期医院”,而一般的“二级综合医院”又很难承担急性期、重症、疑难、复杂和少见疾病或损伤的临床康复工作。所以,我们需要考虑: 能否在三级综合医院中设置“康复医学科”或在大型康复医院建立IRCU,使之能够承担“长期急性期医院”的职责,来个“变道超车”?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医联体”建设的探索,在这个形式下,怎样解决急性期、重症、疑难、复杂、少见疾病和损伤的临床康复问题?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们有用吗?至少我们得了解他们现在是怎样做的。
这本由在国外学习康复医学多年的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筹)神经康复中心陈真主任领衔翻译的Textbook of PostICU Medicine: The Legacy of Critical Care,向我们展示了发达国家传统临床医学专家的想法和做法,我想这会对我们有所启发。本书前五篇重点介绍在ICU的患者中常见的医学问题和主要的功能障碍问题,“第6篇ICU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策略”及“第7篇ICU后的治疗和康复策略”着重讲述了重症监护中与监护后的康复处理问题,介绍了国外一些先进的理念和具体的康复方法。相信这对我们来说很有参考价值。
现在,我国在医疗改革中,许多大型康复医疗机构(大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大型康复医院)已经或正在开展急性期重症临床康复工作,中国康复医学会和许多省市康复医学会先后成立了“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一大批能够从事重症临床康复工作的、技术比较过硬的专科康复医师队伍正在形成;一些传统临床科室的专家开始重视早期的、重症的康复医疗工作;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的医学概念和医学模式正在形成……
在“防治康三结合”和“中西医结合”的大方针指导下,让我们抓住现代康复医学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努力把我国的现代康复医学推向新的台阶!
王茂斌2017年9月25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