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6405671
丛书采用“阅读思究本+笔考测试卷”的形式编写。阅读思究本用来阅读理解模仿,笔考测试卷用来笔考测试总结。两本书配合使用效果*。
作者根据30年教学经验提出适合初中生自主学习的六大环节:阅读―思究―记忆―笔考―归纳―总结。
阅读:阅读知识点和例题,领会知识,触类旁通。在阅读例题的解答过程中,学到规范的解题格式和数学语言。具体做法是“三读”:间读,复读,算读。
思究:思究就是思考与探究。其目的在于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并能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的系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记忆:记忆以口述和反思的方式进行。口述的内容,包括知识点、例题的解答过程与解题思想方法,对复杂的计算还要边口述边演算。反思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怎样做出来的;为什么这样做; 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
笔考:通过阅读→思究→记忆后,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只有在笔考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
归纳:每学完一节后,要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和题型,巩固所学的知识。
总结:要想把每章每节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就必须在每学完一章后有总结。通过总结,把分散在本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思维活跃。
通过一段时间“六步自学法”的训练,学生会觉得数学学习变得高效简单,会不由自主爱上数学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刚开始的老师家长督促学习,会逐步变成自我管理的主动学习。这样的学生,首先会变成一个数学学科尖子生,最后有了自学能力和方法后,又会变成全科尖子生。并且,他们在高中的学习中,后劲会很大。这是这套自学题典最核心的价值体现。
笔考测试卷一(第1类~第3类)…………………………………………………………1
笔考测试卷二(第4类~第6类)…………………………………………………………3
笔考测试卷三(第7类~第9类)…………………………………………………………5
笔考测试卷四(第10类~第12类)………………………………………………………7
笔考测试卷五(第13类~第14类)…………………………………………………………9
笔考测试卷六(第15类~第17类)………………………………………………………ll
笔考测试卷七(第18类~第20类)………………………………………………………l3
笔考测试卷八(第21类~第23类)………………………………………………………l5
笔考测试卷九(第24类~第26类)………………………………………………………l7
笔考测试卷十(第27类~第29类)………………………………………………………l9
笔考测试卷十一(第30类~第32类)………………………………………………………21
笔考测试卷十二(第33类~第34类)………………………………………………………23
笔考测试卷十三(第35类~第36类)………………………………………………………25
笔考测试卷十四(第37类~第39类)………………………………………………………27
笔考测试卷十五(第40类~第42类)………………………………………………………29
笔考测试卷十六(第43类~第45类)………………………………………………………31
笔考测试卷十七(第46类~第48类)………………………………………………………33
笔考测试卷十八(第49类~第50类)………………………………………………………35
笔考测试卷十九(第51类~第52类)………………………………………………………37
笔考测试卷二十(第53类~第55类)………………………………………………………39
笔考测试卷二十一(第56类~第58类)……………………………………………………41
笔考测试卷二十二(第59类~第62类)……………………………………………………43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笔考测试卷二十三(第1类~第3类)………………………………………………………45
笔考测试卷二十四(第4类~第5类)………………………………………………………47
笔考测试卷二十五(第6类~第8类)………………………………………………………49
笔考测试卷二十六(第9类~第11类) ……………………………………………………51
笔考测试卷二十七(第12类~第13类)……………………………………………………53
笔考测试卷二十八(第14类~第15类)……………………………………………………55
笔考测试卷二十九(第16类~第侣类)……………………………………………………57
笔考测试卷三十(第19类~第20类)………………………………………………………59
笔考测试卷三十一(第21类~第22类)……………………………………………………61
笔考测试卷三十二(第23类~第25类)……………………………………………………63
笔考测试卷三十三(第26类~第28类)……………………………………………………65
笔考测试卷三十四(第29类~第30类)……………………………………………………67
笔考测试卷三十五(第31类~第32类)……………………………………………………69
笔考测试卷三十六(第33类~第35类)……………………………………………………71
笔考测试卷三十七(第36类~第37类)……………………………………………………73
笔考测试卷三十八(第38类~第39类)……………………………………………………75
第三章 三角形
笔考测试卷三十九(第1类~第3类)………………………………………………………77
笔考测试卷四十(第4类~第6类)………………………………………………………79
笔考测试卷四十一(第7类~第9类)………………………………………………………81
笔考测试卷四十二(第10类~第12类)……………………………………………………83
笔考测试卷四十三(第13类~第15类)……………………………………………………85
笔考测试卷四十四(第16类~第侣类)……………………………………………………87
笔考测试卷四十五(第19类~第21类)……………………………………………………89
笔考测试卷四十六(第22类~第23类)……………………………………………………91
笔考测试卷四十七(第24类~第25类)……………………………………………………93
笔考测试卷四十八(第26类~第28类)……………………………………………………95
笔考测试卷四十九(第29类~第30类)……………………………………………………97
笔考测试卷五十(第31类~第32类)………………………………………………………99
笔考测试卷五十一(第33类~第35类)…………………………………………………101
笔考测试卷五十二(第36类~第38类)…………………………………………………103
笔考测试卷五十三(第39类~第10类) …………………………………………………105
笔考测试卷五十四(第42类~第44类)…………………………………………………107
笔考测试卷五十五(第45类~第47类)…………………………………………………109
笔考测试卷五十六(第48类~第50类)…………………………………………………111
笔考测试卷五十七(第51类~第52类)…………………………………………………113
笔考测试卷五十八(第53类~第54类) …………………………………………………1 15
笔考测试卷五十九(第55类~第57类)…………………………………………………118
笔考测试卷六十(第58类~第59类)……………………………………………………l20
笔考测试卷六十一(第60类~第61类) …………………………………………………122
第四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笔考测试卷六十二(第1类~第2类)……………………………………………………l24
笔考测试卷六十三(第3类~第4类)……………………………………………………l26
笔考测试卷六十四(第5类~第6类)……………………………………………………l28
笔考测试卷六十五(第7类~第8类)……………………………………………………l30
笔考测试卷六十六(第9类~第10类)……………………………………………………l32
笔考测试卷六十七(第11类~第12类)……………………………………………………l34
笔考测试卷六十八(第侣类~第14类)……………………………………………………l36
笔考测试卷六十九(第15类~第17类)……………………………………………………l38
笔考测试卷七十(第侣类~第19类)………………………………………………………141
笔考测试卷七十一(第20类~第21类)…………………………………………………143
笔考测试卷七十二(第22类~第23类)…………………………………………………145
笔考测试卷七十三(第24类~第25类)…………………………………………………147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笔考测试卷七十四(第1类~第3类)……………………………………………………l49
笔考测试卷七十五(第4类~第5类)……………………………………………………l52
笔考测试卷七十六(第6类~第7类)……………………………………………………l54
笔考测试卷七十七(第8类~第9类)……………………………………………………l56
笔考测试卷七十八(第10类~第11类)……………………………………………………l58
笔考测试卷七十九(第12类~第14类) …………………………………………………160
笔考测试卷八十(第15类~第16类)………………………………………………………162
笔考测试卷八十一(第17类~第19类)……………………………………………………l64
笔考测试卷八十二(第20类~第21类)…………………………………………………166
笔考测试卷八十三(第22类~第23类)…………………………………………………168
笔考测试卷八十四(第24类~第25类)…………………………………………………170
笔考测试卷八十五(第26类~第27类)…………………………………………………172
笔考测试卷八十六(第28类~第29类)…………………………………………………174
笔考测试卷八十七(第30类~第31类) …………………………………………………176
笔考测试卷八十八(第32类~第33类)…………………………………………………178
笔考测试卷八十九(第34类~第35类)…………………………………………………180
第六章 概率初步
笔考测试卷九十(第1类~第3类)………………………………………………………182
笔考测试卷九十一(第4类~第6类)……………………………………………………l84
笔考测试卷九十二(第7类~第8类)……………………………………………………186
笔考测试卷九十三(第9类~第10类)……………………………………………………188
笔考测试卷九十四(第11类~第12类)……………………………………………………l90
笔考测试卷九十五(第13类~第15类)……………………………………………………l92
笔考测试卷九十六(第16类~第17类)……………………………………………………l94
笔考测试卷九十七(第侣类~第19类)……………………………………………………l96
笔考测试卷九十八(第20类~第22类)…………………………………………………198
笔考测试卷九十九(第23类~第24类)…………………………………………………200
笔考测试卷一百(第25类~第26类)……………………………………………………202
笔考测试卷一百零一(第27类~第29类)………………………………………………204
参考答案……………………………………………………………………………207
附:《初中数学胡兴虎分类题典7年级下册(BS版)》目录……………………………………216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