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248492
编辑推荐
赫克曼、迈尔森、费尔普斯等诺奖得主,《金融时报》副主编沃尔夫等资深媒体人士联袂推荐
☆拨开历史迷雾,深层剖析中国近代积贫积弱根由
☆问路改革前程,全新披露中国重登**经济大国宝座时间表
☆教你把握经济风向,成为新一轮改革红利受益者
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展示了中国经济实力两千多年来的跌宕起伏和戏剧性复兴,解读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头以及未来增长的前景。对任何想要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来说,这都是一部的著作!新版新增了对**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并就“资本账户”和“林张之争”等热点问题给出解答。
所获荣誉:
☆ 2012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 全国图书馆2012年度50种好书
☆ “*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
☆ 2012—2013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书
☆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 输出版优秀图书奖
☆ 已出版中文繁体、英文、德文、泰文、日文、韩文版
……
☆拨开历史迷雾,深层剖析中国近代积贫积弱根由
☆问路改革前程,全新披露中国重登**经济大国宝座时间表
☆教你把握经济风向,成为新一轮改革红利受益者
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展示了中国经济实力两千多年来的跌宕起伏和戏剧性复兴,解读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头以及未来增长的前景。对任何想要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来说,这都是一部的著作!新版新增了对**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并就“资本账户”和“林张之争”等热点问题给出解答。
所获荣誉:
☆ 2012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 全国图书馆2012年度50种好书
☆ “*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
☆ 2012—2013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书
☆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 输出版优秀图书奖
☆ 已出版中文繁体、英文、德文、泰文、日文、韩文版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解读中国经济*权威著作,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
新版针对近年来此起彼伏的“唱衰中国”论调,专辟一章“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予以驳斥,对*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我国未来改革发展前景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与预测。新版还收入了有关近来热点问题“资本账户开放”与“林张之争”的附录,附录四“我为什么不支持资本账户完全开放”以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从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稳定的角度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强烈呼声给出不同的声音;附录五“我到底和杨小凯、张维迎在争论什么”以局内人的身份剖析“林张之争”的根源与实质,即有关我国改革道路的选择、经验的诠释和理论的创新,并告知大众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是由不同观察角度和不同知识储备而得出的不同看法,通过相互切磋可以互相增进。
新版针对近年来此起彼伏的“唱衰中国”论调,专辟一章“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予以驳斥,对*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我国未来改革发展前景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与预测。新版还收入了有关近来热点问题“资本账户开放”与“林张之争”的附录,附录四“我为什么不支持资本账户完全开放”以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从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稳定的角度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强烈呼声给出不同的声音;附录五“我到底和杨小凯、张维迎在争论什么”以局内人的身份剖析“林张之争”的根源与实质,即有关我国改革道路的选择、经验的诠释和理论的创新,并告知大众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是由不同观察角度和不同知识储备而得出的不同看法,通过相互切磋可以互相增进。
目 录
讲 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讲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第三讲 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
第四讲 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第五讲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第六讲 农村改革及相关问题
第七讲 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
第八讲 国有企业改革
第九讲 金融改革
第十讲 中国的增长是否真实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十一讲 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公平与效率统一,实现和谐发展
第十二讲 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未来经济发展
第十三讲 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与总结
附录一 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
附录二 前现代社会中国人均收入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和人口众多之谜
附录三 全球经济失衡、储备货币及全球经济治理
附录四 我为什么不支持资本账户完全开放
附录五 我与杨小凯和张维迎到底争论什么
第二讲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第三讲 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
第四讲 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第五讲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第六讲 农村改革及相关问题
第七讲 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
第八讲 国有企业改革
第九讲 金融改革
第十讲 中国的增长是否真实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十一讲 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公平与效率统一,实现和谐发展
第十二讲 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未来经济发展
第十三讲 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与总结
附录一 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
附录二 前现代社会中国人均收入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和人口众多之谜
附录三 全球经济失衡、储备货币及全球经济治理
附录四 我为什么不支持资本账户完全开放
附录五 我与杨小凯和张维迎到底争论什么
媒体评论
没有人比林毅夫更了解中国经济,也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去描述这一经济体的根本运行机制。这本书是从一个独特的位置用一种独特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奇迹。
——巴里·艾肯格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这本书探讨了中国从一个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向一个现代经济增长的全球领导者进行巨大转变时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这些问题属于我们这一时代*为关键的问题。林毅夫是*有资格帮助我们理解这些问题的人。在书中他向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中国以及世界现代经济发展前提的全新而重要的视角。
——罗杰·迈尔森,芝加哥大学,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这本书对中国过去的落后根源以及后来的超凡成功进行了清晰而富有见地的研究,对任何想要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来说,这都是一部的著作。一部早就应该出现的重要著作!
——埃德蒙·费尔普斯,哥伦比亚大学,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林毅夫教授作为有着伟大见解的学者,经历并参与了中国——到目前为止*且发展*为迅速的经济体的政策争论过程。他对转型经济体政策形成的细致见解使他的严谨理论分析为世人所熟知,并将增长与发展中的发展问题带回到人们视野的中心。他对使经济体变化的禀赋结构与其变化的增长战略相一致或不一致的结果之分析可谓见解独到并且*正确。这一分析建立在贸易理论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但将这些应用到增长战略和增长政策的动态分析中则是一项重要的成就。
——迈克尔·斯宾塞,斯坦福大学,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林毅夫认为观念比倾向更重要。那些失败的国家试图通过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来实现现代化——他称其“违背”了它们的比较优势。相反,成功国家(主要在东亚)的政府在其发展的每个阶段都“遵循”了由其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从而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应用。成功的政府确实会对经济进行干预——华盛顿共识是错误的。而这些国家的政府采用了正确的方法进行干预。世界银行非常幸运,能有一位乐于且有能力运用新鲜视角来看待发展问题,而不受传统教条束缚的经济学家作为它的首席经济学家。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哥伦比亚大学,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林毅夫的《解读中国经济》是一部杰作。这本书在很多层面都取得了成功。它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展示了中国经济实力两千多年来的跌宕起伏和戏剧性复兴。它以具有分析性的资讯,解读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头以及未来增长的前景。林毅夫以他富有见地的比较优势战略(CAF)观点将中国注重实效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到了理论高度。这本书向很多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信条提出了挑战,并解释了在现实中照搬这些原理是如何对许多转型国家造成灾难性后果的。
——詹姆斯·赫克曼,芝加哥大学,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没有哪个经济学家会比林毅夫对创造了中国奇迹的政策有着更深入的理解。他不仅影响了中国政府和商界领袖们的想法,同时也影响了美国和西欧的经济分析家。
——罗伯特·福格尔,芝加哥大学,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西方经济学的教育背景加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切身感受既赋予了林毅夫对标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怀疑视角,也使得他对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巨大发展具有务实特色的方法细节有一个贴近的切身看法。
——道格拉斯·诺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林毅夫的研究将经济理论、制度知识、量化数据以及对起始条件在决定不同经济发展方案成功与否上的重要性的肯定结合在一起。他*突出的贡献在于强调了不同的起点如何决定不同的*政策,并由此解释了为什么休克疗法政策在早期的社会主义国家如前苏联没有能够成功,而中国渐进式的国有企业改革则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加里·贝克尔,芝加哥大学,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林毅夫代表着一种相对新兴的现象:他既是一位自信的中国学者,也是一位全球政策制定者。他现在是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虽然获得过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但他却是一位地道的中国人:专业、爱国,*重要的是务实。
——马丁·沃尔夫,《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首席经济评论员
他(林毅夫)为他的国家的成功而感到骄傲,但同时也坦承它的不足。他在书中提出要纠正对中国过去的一些错误看法,并对未来提出新的见解。他还建议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中国在快速增长中摆脱贫困的经验。
——詹姆斯·普莱斯雷,彭博新闻社(Bloomberg News)评论员
——巴里·艾肯格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这本书探讨了中国从一个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向一个现代经济增长的全球领导者进行巨大转变时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这些问题属于我们这一时代*为关键的问题。林毅夫是*有资格帮助我们理解这些问题的人。在书中他向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中国以及世界现代经济发展前提的全新而重要的视角。
——罗杰·迈尔森,芝加哥大学,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这本书对中国过去的落后根源以及后来的超凡成功进行了清晰而富有见地的研究,对任何想要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来说,这都是一部的著作。一部早就应该出现的重要著作!
——埃德蒙·费尔普斯,哥伦比亚大学,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林毅夫教授作为有着伟大见解的学者,经历并参与了中国——到目前为止*且发展*为迅速的经济体的政策争论过程。他对转型经济体政策形成的细致见解使他的严谨理论分析为世人所熟知,并将增长与发展中的发展问题带回到人们视野的中心。他对使经济体变化的禀赋结构与其变化的增长战略相一致或不一致的结果之分析可谓见解独到并且*正确。这一分析建立在贸易理论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但将这些应用到增长战略和增长政策的动态分析中则是一项重要的成就。
——迈克尔·斯宾塞,斯坦福大学,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林毅夫认为观念比倾向更重要。那些失败的国家试图通过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来实现现代化——他称其“违背”了它们的比较优势。相反,成功国家(主要在东亚)的政府在其发展的每个阶段都“遵循”了由其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从而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应用。成功的政府确实会对经济进行干预——华盛顿共识是错误的。而这些国家的政府采用了正确的方法进行干预。世界银行非常幸运,能有一位乐于且有能力运用新鲜视角来看待发展问题,而不受传统教条束缚的经济学家作为它的首席经济学家。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哥伦比亚大学,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林毅夫的《解读中国经济》是一部杰作。这本书在很多层面都取得了成功。它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展示了中国经济实力两千多年来的跌宕起伏和戏剧性复兴。它以具有分析性的资讯,解读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头以及未来增长的前景。林毅夫以他富有见地的比较优势战略(CAF)观点将中国注重实效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到了理论高度。这本书向很多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信条提出了挑战,并解释了在现实中照搬这些原理是如何对许多转型国家造成灾难性后果的。
——詹姆斯·赫克曼,芝加哥大学,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没有哪个经济学家会比林毅夫对创造了中国奇迹的政策有着更深入的理解。他不仅影响了中国政府和商界领袖们的想法,同时也影响了美国和西欧的经济分析家。
——罗伯特·福格尔,芝加哥大学,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西方经济学的教育背景加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切身感受既赋予了林毅夫对标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怀疑视角,也使得他对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巨大发展具有务实特色的方法细节有一个贴近的切身看法。
——道格拉斯·诺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林毅夫的研究将经济理论、制度知识、量化数据以及对起始条件在决定不同经济发展方案成功与否上的重要性的肯定结合在一起。他*突出的贡献在于强调了不同的起点如何决定不同的*政策,并由此解释了为什么休克疗法政策在早期的社会主义国家如前苏联没有能够成功,而中国渐进式的国有企业改革则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加里·贝克尔,芝加哥大学,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林毅夫代表着一种相对新兴的现象:他既是一位自信的中国学者,也是一位全球政策制定者。他现在是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虽然获得过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但他却是一位地道的中国人:专业、爱国,*重要的是务实。
——马丁·沃尔夫,《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首席经济评论员
他(林毅夫)为他的国家的成功而感到骄傲,但同时也坦承它的不足。他在书中提出要纠正对中国过去的一些错误看法,并对未来提出新的见解。他还建议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中国在快速增长中摆脱贫困的经验。
——詹姆斯·普莱斯雷,彭博新闻社(Bloomberg News)评论员
在线试读
增订版前言
2012年6月,我在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任期届满,回到北京大学继续在国家发展研究院担任教职。应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邀请,我把2008年到世界银行任职前出版的《中国经济专题》一书,根据2012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Demystifying the Chinese Economy增补了一些内容,并将书名改为《解读中国经济》出版,转眼已过去两年。
此书出版以后得到国内各界的欢迎,获得了不少好评,并已经销售超过10万册。更让我高兴的是,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开放以来以双轨、渐进的方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所遗留下来的各种产品和要素市场的扭曲消除掉,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好的作用。这些改革措施和总体方向,与我在这本书中对中国经济转型取得的成绩、产生的问题、解决的思路的分析,以及建立“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主张不谋而合。相信沿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划,落实好各项措施,利用好我国发展的潜力和有利条件,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及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两个百年目标完全有条件实现,自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指日可待。
不过,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时出现的“中国崩溃论”的论调,近又是此起彼伏,起因是从2010年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国外许多机构和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由中国经济难以克服的体制、机制、增长模式的内因造成的,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下来的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会在低速增长时总爆发。针对上述“唱衰中国”的论调,我在此增订版中特地增加了新的一章“全球危机后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作为结束章予以驳斥。我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转型国家,固然有许多有待改善的体制、机制和增长模式问题,但是,自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减速,主要是由发达国家未从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完全复苏的国际周期外部因素引起的。沿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既定目标深化改革,并利用好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保护和城市化中的有利机会来扩大内需、稳定增长,我国有能力维持7.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增长目标。
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贸易体,也即将成为世界经济体,资本账户开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逾越的一个门槛,也将是一个很难逾越的门槛,这两年国内经济学界对此讨论很多。资本账户的开放包含三个内容: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开放,对国内金融和实体企业到国外举债的开放,以及对以证券投资为主的短期资金流动的开放。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积累、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有直接的贡献,不存在通过借短债投资于长期项目的期限错配,或还债时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错配的问题,利远大于弊,我国实际上早也已经开放。允许我国金融或实体企业到国外举债,好的情况是借来的资金投资于国内的实体经济,但是,到要还款时可能因为期限错配或货币错配而诱发危机,所以,弊大于利。短期流动的资本,一般是进入到流动性较强及有投机性质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由于不投入实体经济,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没有太大帮助,而且,流入到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容易催生股市和房市泡沫。如果有大量资金流入,也会带来真实汇率的上升,使得出口竞争力下降,实体经济受到不利影响。短期流入的这些投机性资本就会由于股市、房市存在泡沫难以支撑而唱空,资金又将大量流出。总体而言,这种短期资金的大进大出除了带来短期的虚假繁荣和参与其中的国内外金融机构的短期利润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稳定弊远大于利。所以,我不主张在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前,毫无限制地允许中国企业到国外举债,或是允许外国短期资本毫无限制地自由流进流出。这一版也收录了我在2013年发表的“我为什么不支持资本账户完全开放”作为附录四。
今年是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逝世十周年,复旦大学在7月5—6日举办了一场追思会,讨论我国经济学科未来发展道路乃至中国社会发展的整体问题。会上我和张维迎教授关于市场经济中政府作用的争论备受关注,并连带地追述到1995年我和张维迎教授有关国企改革以及2002年我和杨小凯教授有关“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讨论。这些争论实际上涉及我国改革道路的选择、经验的诠释和理论的创新问题。每个学者的研究其实都是“瞎子摸象”,由于观察的角度和掌握的资料有异,提出的解释和建议不同在所难免,学者间的争论是正常的,是相互切磋以完善各家之言的必要途径。不过争论要具有建设性,双方应该对争论对方的观点和逻辑有准确的把握,从内部逻辑的自洽和逻辑的推论与所要解释的现象是否一致,以及理论的政策建议在实践中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等方面来评论对方的观点。为了使这场争论能够实现会议主办方原先所设想的初衷,我特地对照我国和其他转型中国家的实践,再次回顾20年前关于国企改革、12年前关于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争论,并就中国经验和回归斯密等问题写了一篇专文“我到底和杨小凯、张维迎在争论什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原文发表于FT中文网,编辑将标题改为“中国学术界不能只引进”。这篇文章作为附录五收在书中,以供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学科发展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1994年我和蔡昉、李周合作出版了《中国的奇迹》,预测到2015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这一预测将提前在今年年底实现。1995年我撰文“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以庆祝《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倡议我国社科界的学者“以规范的方法研究本土的问题,提出创新性的理论贡献于人类社会科学的知识”,转眼也即将20年了,《解读中国经济》是根据这个倡议所做的一点努力。我很高兴地看到,这本书已经有了英、日、德、俄、韩、越、泰版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的腾飞,也应该是科学和文化的繁荣,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未根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进行,取得了不能用现有的理论来解释的成绩,是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创新的金矿。期盼这本书能够抛砖引玉,促使国内经济学界涌现出一批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现实和经验的学者来共同挖掘这座金矿,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为我国社会科学的繁荣作出贡献。
2012年6月,我在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任期届满,回到北京大学继续在国家发展研究院担任教职。应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邀请,我把2008年到世界银行任职前出版的《中国经济专题》一书,根据2012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Demystifying the Chinese Economy增补了一些内容,并将书名改为《解读中国经济》出版,转眼已过去两年。
此书出版以后得到国内各界的欢迎,获得了不少好评,并已经销售超过10万册。更让我高兴的是,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开放以来以双轨、渐进的方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所遗留下来的各种产品和要素市场的扭曲消除掉,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好的作用。这些改革措施和总体方向,与我在这本书中对中国经济转型取得的成绩、产生的问题、解决的思路的分析,以及建立“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主张不谋而合。相信沿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划,落实好各项措施,利用好我国发展的潜力和有利条件,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及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两个百年目标完全有条件实现,自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指日可待。
不过,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时出现的“中国崩溃论”的论调,近又是此起彼伏,起因是从2010年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国外许多机构和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由中国经济难以克服的体制、机制、增长模式的内因造成的,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下来的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会在低速增长时总爆发。针对上述“唱衰中国”的论调,我在此增订版中特地增加了新的一章“全球危机后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作为结束章予以驳斥。我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转型国家,固然有许多有待改善的体制、机制和增长模式问题,但是,自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减速,主要是由发达国家未从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完全复苏的国际周期外部因素引起的。沿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既定目标深化改革,并利用好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保护和城市化中的有利机会来扩大内需、稳定增长,我国有能力维持7.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增长目标。
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贸易体,也即将成为世界经济体,资本账户开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逾越的一个门槛,也将是一个很难逾越的门槛,这两年国内经济学界对此讨论很多。资本账户的开放包含三个内容: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开放,对国内金融和实体企业到国外举债的开放,以及对以证券投资为主的短期资金流动的开放。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积累、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有直接的贡献,不存在通过借短债投资于长期项目的期限错配,或还债时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错配的问题,利远大于弊,我国实际上早也已经开放。允许我国金融或实体企业到国外举债,好的情况是借来的资金投资于国内的实体经济,但是,到要还款时可能因为期限错配或货币错配而诱发危机,所以,弊大于利。短期流动的资本,一般是进入到流动性较强及有投机性质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由于不投入实体经济,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没有太大帮助,而且,流入到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容易催生股市和房市泡沫。如果有大量资金流入,也会带来真实汇率的上升,使得出口竞争力下降,实体经济受到不利影响。短期流入的这些投机性资本就会由于股市、房市存在泡沫难以支撑而唱空,资金又将大量流出。总体而言,这种短期资金的大进大出除了带来短期的虚假繁荣和参与其中的国内外金融机构的短期利润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稳定弊远大于利。所以,我不主张在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前,毫无限制地允许中国企业到国外举债,或是允许外国短期资本毫无限制地自由流进流出。这一版也收录了我在2013年发表的“我为什么不支持资本账户完全开放”作为附录四。
今年是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逝世十周年,复旦大学在7月5—6日举办了一场追思会,讨论我国经济学科未来发展道路乃至中国社会发展的整体问题。会上我和张维迎教授关于市场经济中政府作用的争论备受关注,并连带地追述到1995年我和张维迎教授有关国企改革以及2002年我和杨小凯教授有关“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讨论。这些争论实际上涉及我国改革道路的选择、经验的诠释和理论的创新问题。每个学者的研究其实都是“瞎子摸象”,由于观察的角度和掌握的资料有异,提出的解释和建议不同在所难免,学者间的争论是正常的,是相互切磋以完善各家之言的必要途径。不过争论要具有建设性,双方应该对争论对方的观点和逻辑有准确的把握,从内部逻辑的自洽和逻辑的推论与所要解释的现象是否一致,以及理论的政策建议在实践中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等方面来评论对方的观点。为了使这场争论能够实现会议主办方原先所设想的初衷,我特地对照我国和其他转型中国家的实践,再次回顾20年前关于国企改革、12年前关于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争论,并就中国经验和回归斯密等问题写了一篇专文“我到底和杨小凯、张维迎在争论什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原文发表于FT中文网,编辑将标题改为“中国学术界不能只引进”。这篇文章作为附录五收在书中,以供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学科发展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1994年我和蔡昉、李周合作出版了《中国的奇迹》,预测到2015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这一预测将提前在今年年底实现。1995年我撰文“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以庆祝《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倡议我国社科界的学者“以规范的方法研究本土的问题,提出创新性的理论贡献于人类社会科学的知识”,转眼也即将20年了,《解读中国经济》是根据这个倡议所做的一点努力。我很高兴地看到,这本书已经有了英、日、德、俄、韩、越、泰版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的腾飞,也应该是科学和文化的繁荣,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未根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进行,取得了不能用现有的理论来解释的成绩,是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创新的金矿。期盼这本书能够抛砖引玉,促使国内经济学界涌现出一批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现实和经验的学者来共同挖掘这座金矿,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为我国社会科学的繁荣作出贡献。
……
书摘插画
长了毛的心肝 –
本书作者对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作了系统的阐述和解析,使人们对中国经济有更好的了解和把握,是本值得读的好书!
bookgamer –
作者对中国经济的本质把握还是很到位的。有关中国经济的独特性写的很是入木三分。
秘密 –
林教授立足中国,兼具国际视野,对了解中国经济颇有裨益
网上蜘蛛 –
一直想了解中国经济,学会认识当前我国的现状,我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