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14690丛书名: 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为在古代经典与现代社会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中华书局推出“中华经典藏书”丛书。自2006年推出**辑开始,累计销售上,销售码洋突破1.6亿元,成为广大读者阅读学习国学经典名著的主要版本。
《尚书》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虞夏书
尧典
皋陶谟
禹贡
甘誓
商书
汤誓
盘庚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
微子
周书
牧誓
洪范
金縢
大诰
康诰
酒诰
梓材
召诰
洛诰
多士
无逸
君奭
多方
立政
顾命
吕刑
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
虞夏书 尧典 秦朝焚书,《诗》《书》因为博士所掌,仍能传习,未遭完全灭绝。《尚书》由博士伏生(伏胜)传下,到汉代,分为欧阳、大小夏侯氏三家,都立为学官,称为《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此《尧典》即为其中篇。其间,又发现《太誓》一篇,号为二十九篇。先秦另有《舜典》一篇,散佚未能传下。西汉中期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任汉武帝的博士,应诏献上家传用先秦古籀文字书写的《古文尚书》,发现多出“逸《书》”十馀篇,西汉刘歆崇信其学,东汉马融、贾逵、郑玄等也传古文之学。至东晋出现了伪《古文尚书》,将《尧典》的后半部分从“慎微五典” 句以下割裂出来,又增加二十八字作为篇首来冒充《舜典》。唐代孔颖达作《五经正义》,《尚书》即用伪古文本,流传至今。今仍从古说将其陝复,归到《尧典》一篇。
先秦《左传》《国语》《孟子》《苟子》等文献称引《尧典》文句达十馀次,可见其古老。从内容上看,可以感觉《尧典》的作者接触了大量原始的神话传说和科学资料,经加王后作了理性的叙述,仍然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如其中对观象授时等天文活动的记述,为后世中外天文学家所广泛讨论。另一方面,某些生吞活剥的记载也造成了一些理解上的矛盾。先秦旧籍一般都经过了汉人的传习和整理,《尚书》也是如此,《尧典》一篇也有秦汉人的事实掺杂其中,一般认为其主体成于春秋孔子的时代,是没有问题的。
《论语·述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尚书》中文句间亦流露出儒家的精神思想也是值得注意的。
曰若稽古帝尧①,日放勋②,钦、明、文、思、安安③。允恭克让④。光被四表⑤,格于上下⑤。克明俊德⑦,以亲九族⑧;九族既睦⑨,平章百姓⑩;百姓昭明,协和万邦⑾;黎民于变时雍⑿。
【注释】 ①曰若稽古:史臣追记古事的开头用语。日若,句首发语词,无意义。经传、金文或作“粤若”、“ 越若”、“雩若”,皆同音假借。稽,察考。尧:相传为原始社会后期的一个部落首领,在后代儒家文献中逐渐被神话为德业的圣王。
②放勋:尧的名号。
③钦、明、文、思、安安:对尧各种美德、风度的赞美。蔡沈《书集传》云:“钦,恭敬也;明,通明也;敬体而明用也。文,文章也;思,意思也;文著见而思深远也。”安安,今文作“晏晏”,宽容、温和的样子。
④允恭克让:确实恭谨,善能推让。孔《疏》云:“持身能恭,与人能让,自己及物,故先恭后让。
” ⑤光被(pi)四表:指尧的名声充塞、覆盖于四方之外极远之处。光,今文作“横”、“广”,充满。
被,覆盖。
⑥格于上下:充溢天地。格,至。
⑦克明俊德:指尧能发扬昭明其大德。俊,许慎《说文》云“才千人也”,此处引申为大。
⑧九族:许多氏族。九,虚数,约举其多。
⑨既:已。
⑩平章百姓:辨别、彰明各个氏族的首领。平,今文作“便”,经传通借作“辨”、“辩”,音义皆同。章,显示,表明。百姓,这里指百官。
⑾协和万邦:团结联络好各个部落。
⑿黎民:犹言“苍生”,庶民、老百姓之谓。这里指当时的氏族成员。于:助词,无义。变:通“弁 ”,喜悦快乐。时雍:是以风俗大和。时,通“是” ,金文“时”皆作“是”。
【译文】 查得古时候有个帝尧,名叫放勋,他恭敬庄严,通明事理,而且风度文雅,思虑深远,给人以宽厚博大的感觉。律己严谨、勤于工作,又能举贤让能、重用人才。他的道德名望充溢于四海之外,以至于天地上下。尧发扬着他的大德,以身作则,使各个氏族和睦相处;各族和睦了,又辨明彰显朝中百官,协调处理他们的职守;百官和谐了,进而团结联络其他各个部落:天下老百姓都和乐亲善,风俗因此也很淳美。
P1-3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