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18559丛书名: 健康无忧?养生保健系列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协和专家倾力打造:轻松查一查,按照升糖指数选择食物,让糖尿病患者挑对食物,控制血糖,吃出健康。2.超值赠送降血糖日常食谱挂图。
内容简介
糖尿病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的驾辕之马,无论何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采用何种治疗方法,任何时间内都要进行糖尿病饮食治疗。对血糖值影响较大的数据有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血糖生成指数、血糖负荷等。《协和专家教你看数据稳血糖——食物升糖指数速查》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正确规划饮食为目的,精选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1000多种食物,根据食物的不同情况,按照不同分类将食物的热量、升糖指数、血糖负荷、对血糖变化影响*的营养素或者含量较高的营养素等标注清楚,给糖尿病患者提供一本食物速查工具书。轻松查一查,即可按照升糖指数选择食物,让糖尿病患者挑对食物,吃出健康。
目 录
饮食与血糖的因果关系/10
血糖是什么/10
胰岛素负责调节血糖的浓度/11
控制饮食是控制血糖的根本/12
怎么吃能控制血糖/13
摄入符合自身需求的热量/13
保持合理平衡的饮食搭配/14
少量多餐,减轻胰岛负担/15
少煎、炸,多蒸、煮/15
避免饮酒/15
少吃盐/15
吃什么能控制血糖/16
这些营养素影响着血糖浓度/16
糖尿病患者要着重补充的营养素/18
血糖升得快不快——看升糖指数/19
血糖升得高不高——看血糖负荷/21
本书使用方法/22
主食类及其原料/25
小麦/26
稻米/29
玉米/31
薯类/32
淀粉类/33
其他/35
干豆类及其制品/39
大豆/40
其他/44
蔬菜类及其制品/49
嫩茎、叶、花菜类/50
根菜类/58
鲜豆类/59
茄果、瓜菜类/62
葱蒜类/65
水生蔬菜类/68
薯芋类/69
野生蔬菜类/70
菌藻类/73
菌类/74
藻类/77
水果类及其制品/79
仁果类/80
核果类/81
浆果类/85
柑橘类/87
热带、亚热带水果/89
瓜果类/93
坚果、种子类/95
树坚果/96
种子/99
畜肉类、禽肉类及其制品/103
猪/104
牛/110
羊/113
鸡/115
鸭/117
其他/118
乳类及其制品/121
蛋类及其制品/125
鱼虾蟹贝类/129
鱼/130
虾/134
其他/136
小吃、甜点/141
小吃/142
蛋糕、甜点/146
速食食品/151
饮料、冰激凌类/157
碳酸饮料/158
果汁和蔬菜汁类/158
茶饮料类/159
冰棍、冰激凌类/161
固体饮料/161
含酒精饮料/162
糖、蜜饯类/165
油脂类/171
调味品及咸菜类/175
调料/176
咸菜/179
根据食物交换份
轻松制订食谱/181
附录 食物血糖生成
指数速查表/187
血糖是什么/10
胰岛素负责调节血糖的浓度/11
控制饮食是控制血糖的根本/12
怎么吃能控制血糖/13
摄入符合自身需求的热量/13
保持合理平衡的饮食搭配/14
少量多餐,减轻胰岛负担/15
少煎、炸,多蒸、煮/15
避免饮酒/15
少吃盐/15
吃什么能控制血糖/16
这些营养素影响着血糖浓度/16
糖尿病患者要着重补充的营养素/18
血糖升得快不快——看升糖指数/19
血糖升得高不高——看血糖负荷/21
本书使用方法/22
主食类及其原料/25
小麦/26
稻米/29
玉米/31
薯类/32
淀粉类/33
其他/35
干豆类及其制品/39
大豆/40
其他/44
蔬菜类及其制品/49
嫩茎、叶、花菜类/50
根菜类/58
鲜豆类/59
茄果、瓜菜类/62
葱蒜类/65
水生蔬菜类/68
薯芋类/69
野生蔬菜类/70
菌藻类/73
菌类/74
藻类/77
水果类及其制品/79
仁果类/80
核果类/81
浆果类/85
柑橘类/87
热带、亚热带水果/89
瓜果类/93
坚果、种子类/95
树坚果/96
种子/99
畜肉类、禽肉类及其制品/103
猪/104
牛/110
羊/113
鸡/115
鸭/117
其他/118
乳类及其制品/121
蛋类及其制品/125
鱼虾蟹贝类/129
鱼/130
虾/134
其他/136
小吃、甜点/141
小吃/142
蛋糕、甜点/146
速食食品/151
饮料、冰激凌类/157
碳酸饮料/158
果汁和蔬菜汁类/158
茶饮料类/159
冰棍、冰激凌类/161
固体饮料/161
含酒精饮料/162
糖、蜜饯类/165
油脂类/171
调味品及咸菜类/175
调料/176
咸菜/179
根据食物交换份
轻松制订食谱/181
附录 食物血糖生成
指数速查表/187
前 言
“餐后血糖高,都有点儿不敢吃饭了。”“晚上吃了碗牛肉面,餐后血糖12.3毫摩尔/升,吓得我快走了三千米。”“太饿就吃了一个豆沙面包,非常甜,吃完更心塞了。”……糖尿病患者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每一种食物入口前,都需要考虑一下是否会导致血糖飙升。可是,食物种类那么多,各种搭配更是层出不穷,要怎么选、怎么吃才能保持血糖平稳呢?对血糖值影响较大的数据有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血糖生成指数、血糖负荷等。本书精选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1000多种食物,根据食物的不同情况,给出了上述一种或几种数据值。通过了解这些数据,糖尿病患者可以轻松判断并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吃得安心、舒心。本书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饮食与血糖的因果关系,提出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并总结了挑选低升糖指数食物的技巧。有了这本书,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食物时就可以少犯错误。 李宁 2017年6月
媒体评论
自从查出糖尿病,硬生生把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姑娘逼成了厨娘,不过对各种食材的把握一直比较生疏。这本书里有许多常见食材的数据,对我还挺有用的。——思雨
这本书里总结的知识点很实用,比如主食要控制摄入量但不能不吃,我有一次晚餐不敢吃米饭,结果半夜饿醒了,心跳特别快,一测血糖才2.9,吓得我赶紧吃了几块小饼干。——周强
在线试读
控制饮食是控制血糖的根本饮食是血糖主要的来源,与血糖是因果关系。糖尿病患者每天从饮食中摄入的营养物质,只要终经胃肠消化吸收能转化为葡萄糖,都会对血糖产生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每日三餐的饮食量越大,血糖产生越多。怎么吃能控制血糖摄入符合自身需求的热量每个人每日所需的热量都是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计算好热量,本着能够达到及维持标准体重所需热量的标准,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对体重低于标准值的患者,热量摄入应稍有增加)。全天所需总热量(千卡)= 标准体重× 每日热量需要量标准体重(千克)= 身高(厘米)— 105实测体重与标准体重差值在10%以内均为正常范围;超过标准体重10%~20%为过重,超过标准体重20%为肥胖;低于标准体重10%~20%为消瘦,低于标准体重20%为明显消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