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87212丛书名: 大夏书系·教师月刊
专栏
走向“学习共同体”专栏
真实学习从学生安全地说出“我不懂”开始
——基于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的课堂观察日记(二)
雷露专栏 一个梦想
吴慧琴专栏 秋味
刘幸专栏 为什么要把孩子放出来
封面
覃丽兰的“乡土班级”
人物
名师 杨赢 有趣、自由、闲适
现场
记事 陈荣艺专栏 一九九九,走出迷惘
王旭霞专辑 我不是书呆子
老娘看了我的朋友圈
吴非说 你播下了什么只有未来知道
朱永新答 相信书籍与阅读的力量
团队
“叙事者”学习型教师共同体
共读、共写、共研 _ 王维审
心中有光的人 _ 王洪梅
传递“叙事者”的光 _ 杨雪梅
给教育一个故事 _ 毛家英
阅读
一个暑假,一本书 _ 梁增红
人文
怀念父亲 _ 陆晓红
视窗
校园 雅思、雅行、雅言、雅能
——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双坝小学走笔
家 这里流淌的,不只是生活 _ 闵英
画说教育 社会人 _ 聂晶
报道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荣获“第二届上海文化企业十强”称号
悦读 大夏悦读:国内首款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阅读器全新上市
欢迎订阅2019年《教师月刊》
诗人和他的职业
文 _ 林茶居
前不久,参加一个诗歌活动,我作了主题为“诗人的诗学”的发言。强调“诗人的诗学”,主要是为了与文学史家的诗学、诗歌批评家的诗学、教育的诗学(几个关键维度:育人目标,课程诉求,学校美学)、媒体的诗学、大众的诗学等区分开来,辨识其内在规定性,彰显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涵。
我着重探讨了诗人与其自身职业的关系。我以几位伟大的拉美诗人为例:智利诗人米斯特拉尔(1889—1957),除了做过中小学教师、校长和开办公益性的工人夜校外,还积极投入其他拉美国家的教育改革、土地改革和妇女进步事业,以及作为外交官和国家特使参与筹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写过影响深远的号召书《为了儿童》;墨西哥诗人帕斯(1914—1998),也办过学校、做过外交官,出使法国、日本,两次赴印度履职,此外还创办过多种杂志;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18991986),先后担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立图书馆馆长和国家图书馆馆长,他以自己的“诗与思”建构了一套新的图书馆学和阅读学。
之所以选择这几位来谈,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我读得相对多一些。实际上,二十世纪有不少诗人,用现在的话来说,都是行业精英,他们在职业上创造了巨大的个人成就和社会价值。当然,我并不是说,只有辉煌的履历才能成就伟大的诗人,而是想阐明,职业方面的经验积累和高峰体验,可以为诗歌写作(以及其他精神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营养和刺激。诚如帕斯所言,他“一向相信诗难免要结合灵感与深思”,他还说,“超现实主义之所以吸引我,主要的是它结合了诗与行动”(《印度札记》,帕斯著,蔡悯生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1 月版)。除非天造之才,任何一个人,唯有才情的话,都无法支撑其一生的写作,所以,“灵感”之外,还需“深思”——
指向智性,还需“行动”—— 指向经验。
拉美地区长期遭受殖民统治,这种社会形态必然影响其民族文化性格和大众生活方式的形成,进而作用于作家、诗人的写作。原籍阿根廷的加拿大作家、阅读研究专家阿尔贝托•曼古埃尔指出,“南美的本土艺术家通过学习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建立了自己的巴洛克式的混合视觉想象”,同样的道理,本土作家“用殖民者的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给这些语言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认为,这有助于“把巴别塔的诅咒转变为一种多语言的天赐”(《语词之邦》,阿尔贝托•曼古埃尔著,丁林棚、朱红梅译,上海三联书店2017 年9 月版)。理解拉美文学、诗歌,自然还需有这个维度的观照。
从米斯特拉尔、帕斯、博尔赫斯的身上,我想到陶行知、晏阳初、叶圣陶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后者所取得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但他们的成就的取得,同样和他们深度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诸如乡村建设、图书出版等等,是有密切关系的。
历史情境不同,社会环境不同,现实需求不同,教育家的身份内涵和职业使命随时代而变。用前人的人生进路来化约、规定当下的教师成长,自然是不妥当的。不过还是应该看到,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一个人的视野将不断转换、扩大,对各种问题与现象会有更多的理解,对人性的辗转会有更多的体贴,那么,他在精神建设(文学、诗歌、教育等等)的工作上,一定会有更多的生命关怀,也一定会有更多的可能,避免观念的偏执和情感的轻浮——如果他是一个写作者,我相信,至少,面对不公,可能不瞒,遭遇苦难,难免悲伤,但绝不撒娇、煽情。
今天有不少教师,在教书育人之余,自主发起互助组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或者义务担任相关QQ 群、微信群的群主。我相信,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提升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他们和不同情境中的人与事建立起了丰富的联系。这不只是与他人抱团取暖,更是与世界一起涌动。其中的关键是,不被“集体”绑架,保持个性张力。
当前的教育机制体制,没有为教师参与公共事务提供渠道,也不鼓励教师分心于“校外之事”。毕竟,职业有界,然而,人的发展无疆。在可能的条件下,穿越不同领域,体验不同情境,建构更多的人生支架,不管是对于职业还是对于生活,这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是自己的造物,人也是自己职业和生活的创造者。
你播下了什么只有未来知道
文_ 吴非
经常看到媒体对教科书的编写提出各种建议。各界人士似乎都很重视教科书的编写,把对教育、对未来的期待全寄托在教科书的编写上了。这当然是有道理可说的,教科书必须对人的未来负责。不过,我认为也不能夸大教科书的作用,教科书不是的,通俗地讲,它是“教材”,是用来“教”的“材料”,只有在合格的教师那里,它才能产生正确的作用。任何教科书到了课堂,在不同的教师那里,会出现不同的教法,我们其实能看到:同样的教材,会被不同的价值观粘附,会被不同的利益渗透,有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播下的龙种变为跳蚤,甚至直接就被播成跳蚤也未可知。
教室窗外,建筑工地正在施工,卷扬机在起吊钢筋砖块,有嘈杂声传来,工人汗流浃背,爬上爬下。我的学生每天都能看到这些,他们会想些什么?他们会不会习惯了这样的场面而无动于衷?
我问,十年来我们学校所有的建筑都是这些民工建造的,这些民工也有子女,他们的孩子有没有可能来我们师大附中读书?有个学生小声地说“理论上有可能”。他的表达比较准确。教室很安静,他的话全班都听到了。我虽然不是很清楚每个人具体在想什么,但我确信,至少,他们看到了:劳工为生存而劳动,他们也有自己的愿望;他们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样一所学校读书!但他们根据社会现实,会认为那是白日梦想,虽然学校的一砖一瓦上都有他流下的汗。他们有可能因此开始思考不合理的现实,也有可能“认命”。那么,如果想到社会不能实现平等,而目前的教育有可能继续扩大那样的不平等,教育能有什么价值?我们这一代要做的事还很多,远远不止是考大学。
过了很久,有毕业生说,那年也有老师看到和你一样的场景,但他说的是:要珍惜学习机会,如果你们不好好念书,以后就只能和他们一个样,处在社会底层。
面对同样的图景,不同的教师有不一样的思考,也由此发出不同的声音。这种对比,本身已经是“教育”。高中了,学生已经有辨别能力,他们看到了面对同样的事实出现的不同思维和不同情感。学校和人间一样的丰富和复杂。这会让他们对“教育”有新的认识,而且这样的印记有可能成为判断的经验,会带到遥远的未来。
面对问题,我有时感到无力。我的学生会为一次考试少考了三五分痛心疾首,而不知道班上有同学患病住院已经十天了;连下三天大雨,宣布体育课“800 米抽测”取消,教室里一片欢腾;我告诉学生:有些地区已经一片汪洋,老弱妇幼在洪水中等待救援……什么话也别多说,我只想看看学生有什么反应。
老师说起以前的毕业生,观点有时不太一样。有个校长到任,翻阅校友回忆录,忽然冒出一句“那一届好像没出什么人”。我很惊讶,这是什么混账话?他眼中“人”的标准,是“高官”“名人”“阔佬”,是那些可能对他“有用的人”,其他“普通人”竟然都不算“人”了!——不说笑话,留心一下,目前教育界盛行的,就是这样猥琐的价值观。近年流行“同学微信群”,我听闻一些不欢而散的例子。已经退休的当年同窗,闹起矛盾来仍然不离当年的“遗恨”,从考试成绩排名,到教师“一碗水”是否端平,从家长拉关系走后门,直到分配制度不公,等等,无不有当年“教育”播下的种子。只要还有“那一届好像没出什么人”之类的评价文化,我便觉得,不管你的教科书编写得如何先进、现代,落后的教育评价还会固执地播下不公正不公平。
必须有“人的教育”,始终把人的生命尊严看得高于一切,必须切实地把人的合理生存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一切为了人,也必然一切想到人。在课堂,教师不能有反人性、反人道的言行,必须让学生关注人的生命和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否则我们的教育是无用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