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75356丛书名: 课堂教学新样态丛书
课堂,为生命成长着上底色
将新美教育落地归根在课堂
构建生本、求真、灵动、创新的新美课堂。
1、《课堂,涵养生命的园圃:课堂教学的美丽密码》是“课堂教学新样态”丛书之一,为课堂教学的智慧化和艺术化增添新的实现途径。
2、《课堂,涵养生命的园圃:课堂教学的美丽密码》将“新美教育”的教育哲学落到实际教学课堂上,通过建构“新美课堂”,帮助促进教师教力、学生学力的全面提高,帮助课堂实现从“知识传递”向“知识建构”的教学方式转变。
3、《课堂,涵养生命的园圃:课堂教学的美丽密码》以6个关键词统领“新美课堂”的36门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5个建构要素和1个课堂操作核心指标贯穿其中,帮助教师迅速领会并掌握“新美课堂”实践教学要领。
课堂,如诗般饱满;课堂,如诗般厚实;课堂,如诗般立体;课堂,如诗般意趣;课堂,如诗般缤纷;课堂,如诗般醇美……如诗的课堂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是一种人格的提升,是一种思想的撞击,是一种生命的感悟。若能时时、处处感受到课堂中的美的存在,便会成为诗的缔造者。
《课堂,涵养生命的园圃:课堂教学的美丽密码》将“新美教育”落实在教学课堂上,融合生本、求真、灵动、创新的文化内涵,目标定位准、自主探究活、学法指导巧、反馈巩固实、课堂关系美的建构要素,以饱满、丰富、立体、灵动、缤纷、醇美这6个关键词统领36门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来向读者展示如何构建“新美课堂”,从而使课堂真正实现从“知识传递”向“知识建构”的教学方式转变,并*终达到学生、教师、学校共同以新求美、以美促新的全面发展。
前言 为生命成长着上底色 / 001
章 饱满,把课堂经营得浩气博大
课堂是儿童成长的场域,是洋溢知识、洋溢智慧、洋溢生机的地方。让课堂充满灵性、充满鲜活的气息,把课堂经营为浩气博大、美雅博宽的风格,把课堂积淀为纯朴厚实、文雅厚重的文化,让孩子身心沉浸于课堂之中……
读文识人,饱满课堂绽放精彩 / 004
小字深知,饱学书道满存智慧 / 008
基于学生,磨出更饱满的课堂 / 012
打开活动, 建构道德生活磁场 / 018
妙趣横生, 让童趣在舌尖流淌 / 023
数学意识,数学学习之金钥匙 / 028
第二章 丰富,让课堂孕育出丰盈灵魂 / 031
丰富是生命的本来面目,丰富是心灵成长的终极目标。唯有丰富的课堂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打破书本知识和学生生活的界限,把孩子的头脑当作即将点燃的火把,以智慧启迪智慧,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
丰盈语文,滋养生命课堂 / 034
本色语文,丰富言语训练 / 039
有的放矢,丰富练习设计 / 044
设问促思,打造丰富课堂 / 049
丰富多彩,巧设英语活动 / 052
巧妙激励,激活体育课堂 / 057
第三章 立体,让课堂呈现出生命构架 / 061
日月星辰,山川花木,人情风物,何不立体?平面,是相对的;立体,是的。每一个流程、每一个设计都蕴藏着丰饶立体的教学玄奥。立体的教学思维、立体的教学过程、立体的教学关联,成就立体的生命构架。
匠心独运,构建课堂多维之美 / 064
灵思共响,推开精神对话之门 / 069
玩转空间,图形位置教学构想 / 074
国学渗透,在传承中享受音乐 / 078
立体浸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 082
立足课堂,耘耕学生思维之花 / 088
第四章 灵动,让课堂张扬着鲜活个性 / 093
一池春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碧波涟漪。课堂不应像死水一潭,无波无澜,沉闷无趣,而应如清泉涌动,溢着灵气,漾着生机。课堂教学在灵活的气韵和敏捷的思维中,还原孩子的天性。从此,心灵碰撞,情意升华,个性张扬。
灵动唯美,塑造激情飞扬的课堂 / 096
循循善诱,叩启儿童诗意的心门 / 100
巧设活动,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 / 106
童心飞扬,走进梦幻的童话王国 / 111
灵动人心,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 / 117
跃跃欲试,激发孩子无限的潜能 / 121
第五章 缤纷,让课堂展现出多元共生 / 125
千篇一律的课堂,枯燥乏味的教学,只会让思维干涸,灵气全无。异彩纷呈、多元共生的课堂,调动学习的内驱力,激发生命的潜动力。关爱化为春雨,滋润沃土;资源化为天然营养,助力生长,天才种子破土而出,此乃课堂之真谛!
学以致用,演绎缤纷数学色彩 / 128
缤纷语言,荡起爱的层层涟漪 / 133
缤纷资源,有效促进课堂效益 / 137
读写结合,彰显缤纷教学魅力 / 141
评有裨益,德性焕发缤纷之美 / 145
缤纷课堂,挖掘缤纷创造潜能 / 149
第六章 醇美,让课堂弥漫着芬芳诗意 / 153
课堂是涵养生命的园圃,似妈妈的怀抱,温暖而舒适,浸润每一粒种子,生命从此绽放;似爸爸的臂膊,安全而有力,进入血脉,情智从此生发;似醇美的佳酿绵长而悠远,启迪生命、醇香旅程。初的梦想,美的追求,在课堂里生发。
巧引妙导,小小图画大文章 / 156
如花绽放,彰显课堂人性美 / 161
沉默非金,探究学生的内心 / 166
以爱育爱,美育花开润心田 / 170
载歌载舞,如水般润泽生命 / 175
生如夏花,探寻心灵的奥秘 / 179
后记 徜徉在开满鲜花的园圃里 / 185
丛书总序
被重新定义的课堂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指出:课堂教学必须“使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也就是说,通过课堂教学要引发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发生整体改变,在思维方式、情感体验、思想境界、为人处世等维度发生实质性变化,让课堂释放出生命感、意义感、眷注感、智慧感、美妙感、意境感、期待感……
长久以来,我们的课堂特别重视知识传承,以致许多学生能从容应对考试,却在生活中显得无能。有一位德国专家说:“你们的教科书比我们的教科书厚,你们的题目比我们的题目难,但是你们得买我们的货。”这句话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值得每一个人思考:请给知识注入生命,用经验激活知识,用智慧建构知识,用情感丰富知识,用心灵感悟知识,用想像拓展知识,让知识变得鲜活,让孩子们领悟到生命的伟岸!课堂教学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让我们用热情去拥抱课堂:课堂,眷注生命的地方。
我们必须清醒:如果把揭示人生的意义看作是认识论的任务,我们就永远不可能把这个意义揭示出来,因为,知识的增长并不一定导致生活的完美。当认识、知识成了性的东西,情感和意志便成了奴仆。这样,一个人受的教育越多,他们的思想就越包裹在一层坚实的知识硬壳之中。其实,臻达人性完美需要“另一种”教学,这种教学与理解联姻,教学本身即理解,理解本身即教学。教学是生命意义的澄明,使人不断地自我超越,“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说白了,课堂里蕴涵着“人是什么”的答案。因此,在一般意义上,教学即对理解的自觉追求;在终极意义上,教学即理解。它们共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堂是善解人意的地方。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了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诺丁斯也提过:“好教育就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没有教师
幸福地教,也就没有学生方面幸福地学。当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让生命释放意义感,就能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成长,获得生命意义上的幸福感。幸福是人类的永恒情结,课堂教学不仅应给人高品位的精神生活,而且应给人高品位的幸福体验。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是守望幸福的地方。人的一生能否过得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今天在课堂生活中能否获得幸福。这或许是课堂教学的深刻意义所在。
教育是农耕,遵循自然规律才有收获;把教育视为流水线,批量生产同规格的产品是没有前途的。面对活泼泼的孩子,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面对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孩子,课堂教学要有与美相遇的心情,要把成人之美作为旨意,引导孩子们活在美中,与美对话,与美同行,活得更美。如此,课堂便是与美相遇的地方。课堂教学是心与心的相遇、美与美的交融,每个人与他人、与自己、与历史相遇,都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所有的相遇都构筑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让你在这个世界充满美妙感。
我们的课堂善用纪律规范行为,用训练规约思想,漠视人的情感与独特感受,课堂因此没有了盎然的生气。课堂理应是春暖花开的地方,宁静,安全,温馨,轻松。在这里,有家的感觉,不用担心“万一说错了怎么办”,孩子们敢于说“我有不同的想法”、“老师,你讲错了”;在这里,孩子们不怕“露怯”,不怕“幼稚”,能道出困惑,能露出观点,能形成质疑;在这里,有诗情画意,有奇思妙想,有思维碰撞,有情景,有灵气,课堂因此有了一种奇妙的意境感。
课堂是为放飞梦想而存在的。孩子们充满想象,面对这个世界,他们无拘束无束,内心有太多美好的期待。他们渴望走向社会,走进自然,渴望放飞梦想。课堂是广袤的天地,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任你穿越。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多么不堪一击!课堂教学要回归曾经远离了的生活世界,穿越时间遂道,把过去、现在、未来浓缩在一起,跨越地域的界碑,让孩子们享受人类文明的财富。由此,课堂是凝视梦想的地方,这里有未来,有远方,有充满张力的诗……
怀特海说:“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但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现生活这个独特的统一体,而是教他们代数、几何、科学、历史,却毫无结果……以上这些能说代表了生活吗?充其量只能说那不过是一个神在考虑创造世界时他脑海中飞快浏览的一个目录表,那时他还没有决定如何将他们合为一体。”怀特海的观点是令人深思的:知识并不代表生活,生活需要智慧。很多时候,课堂与知识无关;课堂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生活。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在于传递生活态度,让孩子们彻底明白:生命的厚度在于拥有静谧的时光,让心灵溢满宁静与幸福。这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不再是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懂得,课堂是一个酝酿牵挂的地方。
派纳在《健全、疯狂与学校》一文的结语中说:“我们毕业了,拿到了证书却没有清醒的头脑,知识渊博却只拥有人类可能性的碎片。”这多么令人深思啊!当人的需要、价值、情感被淹没在单纯的知识目标之中,生命感在这里便荡然无存。将课堂教学视为纯粹的认识活动,片面发展人的认识能力,看不到人的整体“形象”,特别是作为“在场的人”的“整体形象”被抽象。放眼世界,人之精神远遁,迷失于庞大的“静止结构”,这便是“教学认识论”的“悲剧范畴”。其实,课堂是一个意义时空,教学即谈心,学习即交心。当我们真正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就会发现:原来,课堂是释放心灵的地方。
课堂教学是富含智慧和艺术的活动。只有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都激发出来,才能算作真正的课堂教学。说白了,课堂是智慧碰撞的地方。课堂教学要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的思维亮点,促成智性的提升和灵性的妙悟。如何围绕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选用教学方法,驾驭教学机智,促进孩子们智性跃迁与灵性发展?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拼命讲,学生认真听,被动地接受,长此以往,学生的大脑便会“格式化”,发展便得不到真正的保障,他们只能在大脑中形成直线型知识反馈通路,无法呈现富有生命情愫的、饱满的人形象!
对于课堂,我们有太多的定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种文化首先意味着一种眼光”,“眼光不同,对所有事情的理解就不同”。当课堂被重新定义的时候,当我们真切地回归课堂教学人文立场的时候,检视课堂教学的“眼光”便有了新的角度,课堂教学便有了新的样态。
杨四耕
2017年9月1日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序
为生命成长着上底色
美丽的重庆嘉陵江畔,繁华的观音桥商圈旁,坐落着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实验小学。学校建于1937年,是重庆市首批命名的示范小学。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优秀基层党组织、重庆市红领巾示范校、重庆市信息技术示范学校、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2013年,学校继承历史发展基础上创新发展思路,秉承”一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一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教育宗旨,确立“新美”教育哲学,提出“以美育美、各美其美”的办学理念,践行“各美其美、日新月异”的校训,着力塑造“新美教育”品牌。今天,新美教育的气质正在彰显,辖一个本部、三所分校的集团化办学格局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新美教育的名片得到擦亮,学校成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教师幸福智慧工作、家长尊重信任赞颂的美校园。
“新美教育”是学校秉承的教育哲学和文化,是学校统领课程、课堂的灵魂。新美教育努力追寻至真、至善、至美的教育图景,是直抵灵魂的心教育,是大爱高扬的暖教育,是崇尚博雅的广教育,是归于感动的悟教育,是张扬个性的魅教育……我们坚守这样的教育哲学,是因为全体新村教师有对教育的系统思考。,我们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美的教育,教育的境界就是对美的达成。教育的过程就是综合一切教育的元素以美的样态去感染孩子、熏陶孩子、激励孩子,让孩子们在不断的美感启蒙的成长过程中去发现美、习得美、创造美和传播美!第二,我们坚信,虽然每个孩子因为个体特质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但是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生命的精彩,都有属于他的精彩之美!第三,我们期望,每个孩子每天都有进步,都能沿着他自己的人生成长轨迹前进一点点,日积月累日新月异。新,即为进步、超越,是对教育的境界、方式、内容的不懈追求。新美教育,即在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特别关注个性发展的核质,注重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对美的向往、追求与达成。新与美,既是教育目标,亦是教育手段,以新求美,以美促新,终为生命成长打下新与美的底色,正是“新美教育”的旨归。
新美教育落地归根在课堂。康德在其《教育学讲义》中说:“人唯有凭借教育才能成为人。确切地说,人唯有凭借人,亦即唯有凭借同样受过教育的人才可能受教育。”学校教育中的“教”与“学”,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活动展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美教育文化的根在课堂;新美教育文化的土壤在课堂;新美教育“文化传递力与文化创造力”的场域始终在课堂。我们通过建构“新美”课堂,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力、学生学力的全面提高,使课堂真正实现从“知识传递”向“知识建构”转变,使课堂真正成为探究知识、经历过程、感悟成长、对话生命的伊甸园。因此,这些年来,学校全体教师致力于新美课堂的探索与研究。
追求新美课堂文化。在实践与探索中,我们逐渐意识到 ,新美课堂应该是充满文化意味、自由性、人性化的课堂,是一种理想化充盈着诗意的课堂形态,打造“生本、求真、灵动、创新”的“新美课堂”文化是我们的历史使命。“生本”即追求学生本位、学习本位、学法本位的课堂,核心关注点在学习者(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状态;新美课堂充满文化精神、浸透文化气息,它是知识教育的延伸、拓展和升华,目的是使知识回归其文化、使教育回归其本性,从而让教育更加人性化并更加富有成效。“求真”即探寻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揭示自然发展本真规律,寻找教育“至真”境界的课堂;新美课堂追求本真,以学生真实、真正的发展为起点和依据,坚持“真教、真学、真生长”的原则,强调回归教学本真,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本色和简约、灵动、高效的课堂境界。“灵动”即寻找师生、生生的互动生成,强调课堂有学习的合作、思维的碰撞、心灵的对话、多角度思考、感悟和启迪的课堂;新美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学生不但能从书本或其他资讯中学习知识,还能通过与人、世界互动来获取知识,汲取别人的精华经验,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创新”即打破传统固有的做法,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处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的课堂;新美课堂是崇尚追求学生个性发展之美、舒展灵动生命成长之美的课堂,能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习得智慧。
构建新美课堂要素。新美课堂要素目标定位准、自主探究活、学法指导巧、反馈巩固实、课堂关系美,直抵课堂核心和本真,是课堂具体操作的核心指标。目标定位准,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课程标准精神理解透彻,拟定的教学目标准确定位,不越级,不越位,整合的核心素养目标不零碎;二是准确领会文本思想,目标定位不枝不蔓、主次分明;三是根据学情确定的原则;四是准确表达教学目标。自主探究活:一是探究主体快活,以生为本,贴着兴趣点展开,珍视自主发现,可以“融错”,探究活动持续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热情;二是探究问题鲜活,以“学”为中心,贴着知识生长点,寓探究于重点之处、疑难之思、矛盾之点、争论之时、实践之中;三是探究方式灵活,灵活处理个人自学、合作互学、汇报展学、点拨延学策略。学法指导巧:一是巧在适时,在学习活动前提供学法重引路,在学习活动中点拨学法重解惑,在学习活动后总结学法重归纳;二是巧在适用,兼顾教材、学生两个实际,以各学科课标要求为轴,让学法指导兼具学科内容的针对性与学生学习的可操作性;三是巧在适度,正确把握学法指导的“尺度”“程度”“效度”,处理好教法与学法、整体与局部、学法指导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反馈巩固实:实在紧扣目标的针对性、新颖生动的趣味性、思维训练的开放性。课堂关系美:美在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融、人境关系切。
“新美课堂”坚持“为学生潜能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帮助”的教学价值观,努力追求“教学内容融合,学习方式化,课堂关系和谐,学生发展适切”的课堂境界。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案例、深刻的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今年年初,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四耕教授来到学校指导新美课程体系的建设,我们谈到了这些东西,他很高兴,说应该将这些缤纷五彩、奇特美妙的贝壳一般的宝贝整理出版,我们也有些惊喜起来。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全体教师开始了艰辛的努力,新美课堂的六个关键词被发现了:饱满、丰富、立体、灵动、缤纷、醇美。饱满的新美课堂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充实的“土壤”和“气候”,力求课堂充满鲜活的气息;丰富的新美课堂,是唤醒孩子活力的舞台,孩子的头脑是即将点燃的火把;立体的新美课堂,教学思维立体、教学环节立体、教学关联立体,教育生命构架立体;灵动的新美课堂追求师生在灵活的气韵和敏捷的思维中,彼此心灵相互碰撞,情意得到升华,智慧得以提升,个性得到张扬;缤纷的新美课堂,内容多元形式多样,孩子们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天才的种子得到阳光雨露滋润;醇美的新美课堂是涵养生命的园圃,温情在这里流淌,力量在这里注入,情智从此生发,生命从此绽放。
今年,学校刚好建校80周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八十个春秋里,品格、智慧都已定格,对于新村实验小学来说,新美教育也已悄然在他的岁月中刻下了一道道烙印。这本书,就当作是全体新村实小人献给学校八十寿辰的礼物吧。书,一旦出版就不再属于作者,他的功过是非需要读者来评说。而对于我们,意味着一段历史已然定格,新的征程又在面前铺就。
未来的新村实验小学,该怎样基于核心素养,深入探索“新美课堂”美丽密码;该怎样从整体育人的角度深入推进“新美教育”,为学生生命成长着上新与美的人生底色,向着“新美教育”更远的道路、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充满期待,我们充满信心!
2017年7月
后记
徜徉在开满鲜花的园圃里
有一种教学风格叫“新美”,她内有温和优雅的人格映射,外有自然飘逸的行为表征。她全身上下洋溢着优雅、诗意、空灵、超越的审美情态,这就是“新美课堂”。
历时一年多时间,几经修改,《课堂,涵养生命的园圃——“新美课堂”的美丽密码》一书终于浮出水面。
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实验小学自2013年以来,以课程为载体,以课堂为渠道,努力探索“新美教育”发展之路。这些年,我们与新美教育、新美课程、新美课堂美丽同行,一路上,我们有过欢笑,取得了一些收获,我们建构了有魅力的新美教育哲学,构建了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美教育课程体系,逐渐梳理和理清了“新美课堂”的六个美丽密码:饱满、丰富、立体、灵动、缤纷、醇美。全体教师开始了一段艰辛而愉悦的跋涉与探索,挥洒大胆实践的勇气与决心。力图由一堂课的理念、方向,带动全校课堂的变革;由一个点教师的转变辐射到面上全校教师理念的更新,不断彰显“新美”课堂文化烙印和气质,让我们的新美课堂课前有期待、课中得乐趣、课后能回味。
用心触摸本书中这些看似寂静的文字,却能感受她们别样的热闹与繁华,温情与暖心,亲切与愉悦。这些文字,串成了美丽的珠链,在悠长的岁月里,熠熠生辉。我们被文字牵引,感悟教师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美好愿景——一个完整的、活跃的儿童站在课堂中央,而行走在新美课堂的征程上,在课堂转型中努力实现成长的华丽转身。沿途上洒下的每一个教学感悟、教学智慧、教学主张、教学情怀让我们感动,她们是那么的真诚、美好、善良而纯粹。向这群博爱、儒雅、敬业、专业的新美教师呈上深深的敬意!
《课堂,涵养生命的园圃——“新美课堂”的美丽密码》一书共有六个章节,每位执笔教师倾注了大量心血,积极完成书稿撰写。特别要感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四耕老师的专业引领,从“新美课程”的框架搭建到“新美课堂”的关键词提炼,一路陪伴我们穿越烟云、雾霭、迷惑,终拨开云雾,享受到阳光与雨露。杨老师为本书的顺利出版倾注了智慧、热忱与心血。同时,这本书凝聚着李青春、马艳、田桂诱、蒋成羽、邓建中、孔燕、米晓波、周静、闫思兰等编委的心血。
康德说:“人是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但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自己知道,在新美课堂前进的道路上,有着迷惑带给我们的煎熬,有高原期带给我们的痛苦。但,远处风景独好,面对未来,我们依然会在层层迷雾的包裹中坚定前行!我们坚信,躬耕新美课堂,犹如徜徉在开满鲜花的园圃里,沾染百花之香,未来会更好!
田桂诱
2017年7月10日
读文识人,饱满课堂绽放精彩
如果说隽永的篇章如同潺潺清泉,静静流淌,沿着阅读教学的渠道浸润儿童的心田。那么,读文识人阅读教学,则更像一股清风,无声地拂过语文百花园,为我们推开又一扇教学视窗,让师生在灵动的阅读中,与名人大师对话,聆听他们的喜悦和叹惋,感受佳作中的风雨和阳光,并从儿童的角度,看见蓝天白云,欣赏满天星光的敞亮。
不知不觉,学生已经升入高年级,几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力的提高必定带来更高的阅读期待。面对学生明亮的眸子和渴求的目光,我受群文阅读的启发,尝试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读文识人”的策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需求。实践证明,“读文识人”的阅读教学引领孩子触摸文字背后的灵魂,丰盈了孩子们的阅读体验,课堂更加饱满而厚重。
一、满足学生需要,尝试“读文识人”。
经过小学低、中年段比较系统的阅读训练之后,高年级小学生对阅读有了新的发展需求。于是,我发现,常规的文本阅读教学大多注重文本内容和形式的解读,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比如,在阅读林海音等作家的文章时,不少孩子意犹未尽,对作家们的其他作品和背景事件很感兴趣。我开始思考:随着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的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应当如何升级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我开始了这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同一名家的经典作品多次出现,经典之所以成其为经典,除了作品的魅力,更有作者深切的人文关怀,而这与作家本人的个性和阅历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能经由一篇(一组)文章,见微知著,窥见作家的内心世界和伟大人格,触摸文字背后的灵魂。所以,“读文识人”这一策略应运而生。
比如,台湾作家林海音女士的《窃读记》《冬阳.童年.骆驼队》和《城南旧事》中其他颇有情趣的文章,民国女作家萧红的《祖父的菜园》和《呼兰河传》部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篇章,以温和浅静的姿势走近学生,在老师的陪伴和指引下,为阅读课堂带来不同的感受。我下意识地告诉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不能满足于囫囵吞枣,而要学会由“读文”到“识人”。当然,着力突破的阅读教学重点,需要放在如何用恰当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品读文章、去感受其人,而且要懂得:此处的“人”既指文本的人,也指创作者其人。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的探究意识被激发,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将在课堂上绽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这样的课堂才是饱满又彰显语文本色的课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