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63810丛书名: 大夏书系·语文之道
对于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的解读,教师不应做教参的“搬运工”,也不应做教参的“传声筒”,不能将教参奉为圭臬、匍匐于其下并顶礼膜拜,而要有完全属于个人的东西,进而拥有教学主体的存在感。面对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将丰富的意蕴定于一尊”“使整体的内容支离破碎”“对明确的意旨莫衷一是”“就流传的误解人云亦云”等文本解读误区,语文特级教师张正耀基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既纠正了以往在文本解读上的一些毛病,又为从文本到教本的蜕变指明了道路。重新审视文本解读,收获领悟的幸福!
推荐文章
收获领悟的幸福(序1)
生存尊严的丧失(P1)
都是“中心论点”惹的祸(P92)
怎一个“尊老爱幼”了得(P163)
作者结合30余年的文本研读经验,试图改变以往在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解读时的一些毛病.作者对教师与文本的关系,教师应该怎么去阅读、思考、分析、研究文本,教师怎么做才能对文本有自己的认知和领悟等问题有崭新的认识:文本是“教”之本与“学”之本的结合与统一,课堂教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与理解文本。作者在其对文本认识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28篇文本。
1 生存尊严的丧失——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另一种观看 001
2 情意表达的圆融周至——《药》语言片段赏析
009
3 虚实交错,远近相生——鲁迅小说中“流言”的织入技巧 018
4 尊重体式:文本解读的基础与前提——《呼兰河传(节选)》解读的一个常识性问题 025
5 这人,到底怎么了——《台阶》中“父亲”的身份焦虑 031
6 时间控制:独特而高超的叙事艺术——《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赏读 038
7 变形了的信息——《骑桶者》的不可靠叙述艺术
048
8 无法避免的“可靠性”问题——《品质》叙事艺术浅探 056
9 原来应该这么写——《七颗钻石》课文与修订版译文的比较分析
10 交错互见,相映生辉——《孔雀东南飞》中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赏析 07
11 昂奋开朗的情绪宣泄——《将进酒》主旨句浅探
081
12 辛勤劳动场景的形象再现——《四时田园杂兴》题旨刍议 086
13 都是“中心论点”惹的祸——《师说》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 092
14“确然正议”的推本之论——苏洵《六国论》重读札记 102
15 是记游,更是论学——《游褒禅山记》的谋篇经营艺术赏析
16 不应成其为问题的问题——《五人墓碑记》写作背景辨正 114
17 一线串珠,片言居要——《左忠毅公逸事》的叙述艺术 123
18 剪不断,理还乱的“有趣”——《金岳霖先生》教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19 感伤、忧郁的特有光彩——《囚绿记》的抒情语态 135
20 如此解读为哪般——《画山绣水》文本误读解析
142
21 人不幸,天知否——《老王》中“时代的影子”
150
22 为自己招魂——《听听那冷雨》题旨探析
157
23 怎一个“尊老爱幼”了得——《散步》主题刍议
163
24 任何“言说”都无法表达——《云南冬天的树林》误读举隅 170
25 不应该那么改动——《肖邦故园》课文与译文的比较分析 179
26 我有柔情忘不了——《苏州园林》原是“文艺写作” 191
27 为什么要这么表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辨读 199
28 科普作品应姓“科”——《国宝——大熊猫》指瑕 204
收获领悟的幸福
我们一切的认知皆是事后的领悟。——里尔克
多年前我参加一个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如何准确解读文本”。大家的交流与讨论非常热烈,其中涉及了不少教学经典的解读问题。有的老师发言很尖锐,认为要突破一些相对固化思维的重围,还文本以本来面目,让文本自身来说话,要真正解读出属于文本的意义。这给我以很大的启发,并触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犹记得刚步入语文教学“圣坛”时,我什么也不懂,对教材和教参中的说法深信不疑,对其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浑然不觉,对文本意义没有准确的教学定位。我全然不顾学生是欣然还是懵然、是茫然还是漠然的眼光,只知道拿着教材和教参精神抖擞、声嘶力竭地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凭着对一些经典课文及其教参的烂熟于心,有时甚至不用备课也能上课了,因为有关文本的解读也已成为了“经典”,而我却在逐步丧失教学的激情。一段时间后,对一些经典文本的教学,我开始有了疑问:时代每天都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资料时有新的发现,文本研究的成果也不断涌现,而一些教学经典的解读为何总是一副老面孔、一套老腔调呢?这激起了我对教材分析的浓厚兴趣。渐渐地,我明白了:不管什么样的参考资料,只能供群体认知,而不能替代教学个体的见解,文本解读的主体应该是教师,而不是名目繁多的教参。教师不是教参的“搬运工”,也不是教参的“传声筒”,不能将教参奉为圭臬、匍匐于其下并顶礼膜拜,而要有完全属于个人的东西,进而拥有教学主体的存在感。为此,我试图改变以往在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解读上的一些毛病:或将丰富的意蕴定于一尊,或使整体的内容支离破碎,或对明确的意旨莫衷一是,或就流传的误解人云亦云……因为我不想陷入文本误读、曲解的泥淖之中,不想失去自己的想法与判断。这样持续努力的结果是,我对一些问题也就慢慢地有了自己的认识与发现,当我意识到它们会给我的教学带来新的气息时,我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转眼多少年过去了,我对教师与文本的关系,教师应该怎么去阅读、思考、分析、研究文本,教师怎么做才能对文本有自己的认知和领悟等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文本是“教”之本与“学”之本的结合与统一,课堂教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与理解文本。无疑,阅读是基础,是条件;理解是目的,是根本。可我们恰恰在对文本特别是一些教学经典的理解上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偏颇,它们影响了文本阅读的方向,致使课堂学习的航程偏离了文本的航向,使师生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它们制约着文本阅读的质量,致使师生对文本的认识充满了乖谬,文本及其教学意义受到了损害,对学生思维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误导。所以,正确、准确、精确地理解文本不仅可以完成阅读任务,而且能够充分实现文本的教学意义,发挥文本的教学价值。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前提是尊重文本。只有从文本出发,切实依据文本所表现的生活情景和所抒发的情感,“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回到原点,回归常识,我们才能有真正的领悟,才能形成完全属于自己的认知,阅读教学才会更多地充满活气,拥有灵气。
收入本书的28篇文章,是我对部分教学经典进行个性化解读的尝试。其中有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分析的,也有借助于现代文艺理论进行解构的。我试图用第三只眼睛去观、去读文本:读形象,读语言,读意蕴,读情思……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梁文道语)。所幸的是,这些“常识性”解读,多数直接来自我的实践体验,有的则间接得之于我的课堂观察,都是我的真实见闻和真切感知。
俄国诗人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说:“我们缺少领悟和见闻,而幸福只给予能领悟的人们。”我不敢说我属于“能领悟”的人,那需要木心所说的头脑、心肠、才能,而这些正是我所缺乏的,但我极力想收获并享有这样的幸福,因为我要的是,在教学的天空中自由地呼吸和思想。
是为序。
张正耀
二○一七年四月于板桥故里楚水居
怎一个“尊老爱幼”了得
——《散步》主题刍议
关于莫怀戚散文《散步》的主题,在实际教学中,下面的几种解读比较有代表性,且流传极广,影响至深:
(1)《散步》描写了一家祖孙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一家人和和睦睦,充满了温馨。事件看似很平淡,但读者却从中悟出了许多道理:儿子孝敬母亲,母亲疼爱孙子,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在此得到充分的体现。作为中年的作者既肩负着赡养老人的责任,又有抚育下一代的义务。如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呢?作者给我们作了很好的诠释。
(2)(通过对文章结尾的理解,)我们看到了中年人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他们要赡养老人、抚育孩子,是生命之链中重要的一环。所以也要请同学们更多地关心父母、理解父母的辛劳,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3)读完这篇文章,有如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个真诚地理解,一个地信任,这种良性的因果循环正反映了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
在散步遇到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时发生了分歧,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原因是“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这个选择应该说是入情入理,体现了“我”爱幼更尊老的情感。……
这一家三代人的温和、谦让与体贴都融进了这深深的爱之中。这不正是以血缘构成的家庭稳定、能持久也是为宝贵的东西吗?“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这一“背”实际上是背起生活的重担,架起了两代人之间的桥梁,含蓄地影射了“我”这一辈人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重大使命。
怎一个“尊老爱幼”了得!
要了解一篇作品的“主题”,有说服力的应该是作者自己。套用一句俗语——“知子莫如父”,作为文学作品的创造人——作家,他对自己的作品应该有发言权。当然,作为阅读主体,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但这种阅读体会或感悟应该尊重作家的创作本意,或者说作家的创作意图应该成为我们解读作品的好钥匙。要正确全面解读《散步》这篇精美的散文,我们先来看作家自己是怎么说的:
《散步》写于1985年。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情色彩,因我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
……
切入角度:强化“生命”,淡化伦理,一是因为伦理说得已经太多,出新很难,二是“生命之说”不但本质,而且人性与动物性的参照也出来了,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所以成熟的生命,即所谓中青年人吧,其责任的沉重可想而知,其社会性,或曰伦理性质,也暗暗渗透了出来。
而且沉重的责任,自需背负,所以我在文中设计了背:背小的,背老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
作者的自述,透露出了这样几点:一是文章的突出主题是有关“生命的感慨”;二是文章中虽然涉及了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敬老爱幼”,但作者明确说要“强化‘生命’,淡化伦理”;三是确定这样的主题的考虑是“‘生命之说’不但本质,而且人性与动物性的参照也出来了”,人类“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当然,作者说所有的动物都不会“善待衰老的生命”,有待商榷);四是“成熟的生命,即所谓中青年人”,承担着极其沉重的责任,作者通过“渗透”的方式,也巧妙地传达出了“伦理性质”;五是被作为“尊老爱幼”集中体现的“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的情节并非实有其事,而是作者的“设计”。
而在众多的解读文章中,作者的这些陈述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遭到了不应有的漠视。如上所述,大多数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仍然把它的主题定为“尊老爱幼”,有关杂志或网络上的大量“教案”“教学设计”“课例”也持这种说法。笔者曾经在许多语文教师中作过调查,结果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这四个字。
《散步》一文不足七百字,却含义隽永,意味深长。全文的主要内容有这样几点:“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结合文本内容和作者的陈述,我们可作这样的解读。
1.对生命的感悟
文中有两处非常精彩的景物描写,一处是“我”眼中的: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冬去春又来,那随处可见的绿意,那密密的嫩绿的新芽,那咕咕作响的水泡,洋溢着浓浓春意,充满着诗情画意。它们充分显示着生命气息的浓郁,生机的盎然,生命力的旺盛。这“是对生命的高歌,是对生命力的礼赞”。面对如此美好的自然生命,作者触景生情,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人类的生命,想到了母亲的生命。自然会轮回,生命有代谢,正是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冬天的严寒之后,我们才更加体会到了春天的灿烂;春天在招手,生命在呼唤,正是因为母亲已步入老年,所以做儿子的才更加希望母亲像春天的万物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处是母亲眼中的:
她的眼睛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人是自然之子,和自然交融,享受大自然,享受阳光、空气,这是满足生命本身的需要,给人以莫大的快乐。母亲眼里的春色是这样美好,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这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彻悟。
“人,应该在希望中栖居。”生活中,一个老人看到小孩总是会充满欢喜、慈爱、欣赏,因为在幼儿的身上,老人看到了自己美好的幼年,燃起了自己生活的希望。所以,没有一个老人会因为见到小孩而产生孤独、无助,以及对生活的恐慌情绪的。与此相同,母亲看到的春色是这样的美好,这样的美景自然会激发母亲对美好生命的珍爱。母亲的目光中,流露的是对新生的欣喜,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彻悟。大仲马说:“世界上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境况与另一种境况相比较。只有那些曾经在大海里抱着木板经受凄风苦雨的人,才能体会到幸福有多么的可贵。”(《基督山伯爵》)这正是母亲此时的心境。
作者还非常巧妙地通过儿子的口,直观地揭示了生命传承的奥秘:“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天真稚嫩的话语,传达出的却是对生命的质朴的认识:美好的生命状态,是由于其代代相因、生生不息之传承。儿子要走小路,不仅因为小路上有美丽的风景,更因为年幼无知的他还没有经历过生命的磨难;母亲要走大路,不仅因为大路平坦,不想因走小路而给儿子增添负担,更重要的是她历经过人生之路的坎坷,明白生命之途的坦荡来之不易。
对生命的热爱,源于体会到了生命的快乐,而生命的快乐之中,“天伦之乐”是极为重要的内容,爱情、亲情、家庭,这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价值,这才有了两对母子、祖孙三代、一家四口在田野里其乐融融地散步,而演绎出一曲生命的赞歌。“我们都笑了”,正形象地告诉读者,这样的一段生命历程,是一次幸福之旅,是一次快乐之行。
2.对生命的珍爱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是人的快乐,托尔斯泰也说“健康是一个人的幸福”。“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享受健康,是享受生命基本的方面,是生命骨子里的东西,是生命古老又永恒的需要。温馨质朴的语言,饱含着一个儿子对母亲的真切关心,凸显的是对他人生命的关爱特别是对年老者生命的关爱,拳拳之情溢于言表。
刘亮程在《寒风吹彻》中说:“一个人老的时候,是那么渴望春天来临。尽管春天来了她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春天只是来到大地上,来到别人的生命中。但她还是渴望春天,她害怕寒冷。”作者的母亲也不例外,所以他非常庆幸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个“熬”字,并非对严寒的冬天的抱怨,而是母亲顽强生命力的突出表现,蕴含着母亲对生命的渴求与酷爱。在春天的田野里,母亲看到了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和水波粼粼的鱼塘。这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对美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我生命的眷念与珍爱。
诚然,母亲对散步的态度开始并不积极,在常人看来“轻松愉快的户外活动”,母亲却“不愿”,这是因为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这是老年人再也正常不过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显然,这种“不愿”,只是一种客观情势所迫而已,而不是完全“不赞同”或拒绝,所以当“我”劝她“应该多走走”时,她也就同意了。她当然明白,散步,可以活动筋骨,可以放松心情,可以调节生活节奏,可以锻炼身体。母亲态度的转变,既有对儿子的信任,也有对儿子的尊重,更有对生活的热爱。她的“信服”与“听话”,我们不能误认为是一种“非常态的行为”,而是生命发展的自然结果,是母亲因生活境况发生变化后人生态度转变的正常景象。人们常说,被苦难淘洗过之后,人的心会变得柔软而朴素;马斯洛也说,就算是面对死亡,每个人仍然拥有自由意志。文中母亲的心态正是如此。
3.对生命的尊重
在散步的路上,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对如此两难选择,作者曾这样来表露自己的心迹:“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所以成熟的生命,即所谓中青年人吧,其责任的沉重可想而知。”“我”在一边是老、一边是幼的矛盾冲突中,理智地选择了遵从母亲的意愿,所体现出的不仅爱幼更加尊老的情怀,令人感佩,它折射出作者尊重并善待衰老生命的光辉。
这样的尊重不仅存在于“我”对“母亲”的态度上,也同样体现在母亲对“我”和孙儿的顺从上。“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所以才有原先因为“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而不愿出去走走,而听了“我”的劝告后“信服地点点头”而欣然参加这样一次极为难得的心灵之旅。虽然孙儿要走小路的想法与自己有冲突,但经过短暂的思考,她怜爱地“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决然提出:“还是走小路吧。”母亲的善解人意、设身处地、对儿子的无限信任和对孙子的由衷疼爱,使得她的生活充满了温情,她的生命也更有了延续下去的理由。作为饱经沧桑的母亲,她知道自己是生命,儿子和孙子更是生命,家人之间就要以生命和生命互相对待。她更清楚,生命还需要相助,所以她非常坦诚地提出:“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这是她对生命状态的清醒认识,也是她对儿子的无比信赖,更是她借此品尝甜蜜与幸福的契机。儿子懂得了母亲的意思,他也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背负的责任——背小的,背老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
4.对生命的担当
正如作者所说“沉重的责任,自需背负”,为了突出勇于担当生命的责任,文章中有了“歧路之争”,由身为中年的“我”来裁决,而“我”却不能两全。由于“我”在家庭中的独特身份和地位,这样的争执仲裁权“取决于我”,因为“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而“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她总是听我的”。正是家人对自己的无比信任,“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一个强壮的生命作为家庭中的顶梁柱,上要赡养老人,让母亲安享晚年;下要抚养孩子,关心教育,让他健康成长;同时还要与妻子相濡以沫,和睦相处,让她幸福快乐。这种对生命责任的勇于担当和义不容辞,突出表现在遇到危难之时。正因为如此,当在蜿蜒的小路上遇到母亲与儿子都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巧妙地“渗透”了社会伦理的重大主题,极为含蓄地写出了“我”作为一个站在老与幼、新与旧生命之链连接点上的中年人对生命和社会的责任。
文章的后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是文眼所在,是文章主题和思想情感的升华,与文章的第四段中“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前后呼应,对全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朴素的文字里,饱含着责任,满溢着温馨,闪烁着理性,让我们在欣赏生命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了生命的分量。
不难看出,作者写景物的一草一木,写人物的一举一动,自始至终都在围绕“生命”这一凝重而宏大的主题,强化“生命”意识,弘扬“生命”精神,张扬“生命”本性,凸显“生命”责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善待“生命”,关怀“生命”,“生命”的旗帜在高高飘扬!
所有这些,都不是一个“尊老爱幼”所能代表得了的!
“这样的一次散步,表层的是生活,深层的是生命;表层的是温馨和谐的亲情,深层的是对生命的爱惜和珍视;表层的是亲人的互敬互爱,深层的是对生命的追问和思考。”(袁爱国语)为什么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总是匆匆地“走过”,停留于浅表,满足于肤浅,而不能深入其“肚腹”,进入其“心脏”,贯通其“血脉”,穿越其“灵魂”,审视其“全身”?因为它需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的眼界与气度,需要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坚持与自信,还要有“漫卷帘衣延草色,欲回春气入书丛”的求实与察变,而这些往往是我们较为缺乏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