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45328丛书名: 大夏书系·名家经典
2016中国教育报教师喜爱的100本书90佳!龙应台先生演讲现场捧读的书!
此书是继《民国名家谈作文之道》《为幸福的人生》之后,特级教师王木春老师又一全新力作。
书中所述的过去的课堂是充满画面感的,从中你可以触摸到那些带有温度的细节,更深入地理解“自由与包容”“个性与才学”“创意与实验”。
编辑推荐篇章:
自序·追寻远逝的教育好时光
p.1-4
编辑手札·作为教师,您应该“追寻远逝的教育好时光” p.243-245
一袭青衫 p.103-111
*后一堂课和*后一首诗
p.174-176
《过去的课堂——民国名家的教育回忆》收入了50多位民国名家笔下精彩的课堂回忆,共分为小学课堂、中学课堂、大学课堂三个部分。除了传统的私塾课堂外,还涵盖了对外语、数学、物理、化学、国文等各个学科的精彩课堂教学的回忆。在一个个名家的笔下,一堂堂精彩的课,背后站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教师,流淌于其中的是永恒的教育精神血脉。
自 序·追寻远逝的教育好时光 / 001
小学课堂
少年时代·郭沫若 / 003
小学·萨孟武 / 007
“三曹”老师·公 木 / 012
国文教员·图画教员·金克木 / 016
感谢我的启蒙老师·袁微子 / 020
丝业小学·徐 迟 / 022
难忘的一课·于光远 / 026
初小老师曹景黄·任继愈 / 028
感念三位启蒙恩师(节选)·黄鸿森 / 030
启蒙师·琦 君 / 035
难忘的一课·周大风 / 041
忘不了的一课·岑 桑 / 044
精彩课堂片段(小学篇) / 047
中学课堂
二十年来的经历·邹韬奋 / 055
常州府中学堂·钱 穆 / 059
中学时代·茅 盾 / 062
怀李叔同先生·丰子恺 / 069
我的中学国文老师·罗 庸 / 072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 / 077
难忘的恩师·苏步青 / 081
难忘的中学老师·季羡林 / 084
我的中学·钱学森 / 088
忆恩师·张 维 / 092
张闻天教我国文课·张允和 / 095
对我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一堂课·于光远 / 098
一袭青衫·琦 君 / 103
忆南开·韦君宜 / 112
长忆吾师·孙开远 / 115
激情孟夫子·朱永福 / 119
绵绵师魂谁继?·张思之 / 123
精彩课堂片段(中学篇) / 128
大学课堂
北京大学·冯友兰 / 139
老师和同学·凌叔华 / 142
上海大学·丁 玲 / 148
爱上物理学·王淦昌 / 150
怀念姜立夫先生·吴大任 / 155
红楼点滴·张中行 / 158
张资平教地理·(马来西亚)温梓川 / 164
北大与北大人·朱海涛 / 168
后一堂课和后一首诗·程千帆 / 174
我对吴有训、叶企孙、萨本栋先生的点滴回忆·钱三强 / 177
离乱弦歌忆旧游·赵瑞蕻 / 180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汪曾祺 / 184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 / 188
当年师长素描·周明道 / 192
暨南四教授·原予鲁 / 198
紫色的雾·闻 山 / 204
精彩课堂片段(大学篇) / 207
附·名家课堂自述 / 218
一个活的林间学校产生了·陈鹤琴 / 218
在言子庙·叶圣陶 / 222
后宅初阶小学·钱 穆 / 224
教师日记·丰子恺 / 227
后一课·郑振铎 / 235
教学相长·王朝闻 / 238
后 记 / 241
编辑手札·作为教师,您应该“追寻远逝的教育好时光” / 243
追寻远逝的教育好时光
民国虽仅38年,但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它,却涌现了众多杰出的学者、作家、科学家、艺术家,他们如灿烂群星,闪耀夜空。
这是一个谜一样的奇迹,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也纷纷得出自己的答案。
我也非常好奇。作为教育者,我的追问显得有点“钻牛角尖”:这一大批民国精英上过的大中小学的课堂,究竟是怎样的呢?
于是,我钻入了故纸堆,沿着前辈们受教育的经历,在民国时代种种独特而迷人的课堂景象中流连忘返。
于是,诞生了这本《过去的课堂》,也诞生了我对民国课堂三个向度的认识。
一曰,自由与包容。
冯友兰先生回忆,北大在蔡元培任校长后成了“自由王国”,开什么课,课怎么讲,都是老师的自由。教师之间,有不同观点可以唱对台戏。学生们就更自由了,“可以上本系的课,也可以上别系的课。你上什么课,不上什么课,没人管;你上课不上课也没人管。只到考试的时候你去参加考试就行”。汪曾祺笔下的西南联大亦然:“联大教授讲课从来无人干涉,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
大学课堂如此,中小学课堂里也不乏其例。季羡林的中学老师,有的是前清秀才,四书倒背如流,出口“我们大清国”;有的是激进革命者,像胡也频,一上课就宣扬普罗文学。袁微子先生记得小学每次作文时,夏老师就问:“这次作文写点什么好呢?……我替你们想了几个题目,你们看怎么样?”接着夏老师拟出四五个题目,让学生自己选择。有时,调皮的同学还故意问:老师,这些题目我都不喜欢,我想自己写一个,行吗?夏老师总是笑眯眯地同意。
如此自由与包容的氛围,才孕育出不一样的课堂,并由此孕育出一个时代生气勃勃的教育气象。
二曰,个性与才学。
“个性”二字,堪称民国课堂鲜明的特征了。请欣赏下面的课堂:
(童伯章先生)庄严持重,步履不苟,同学以道学先生称之。而上堂则俨若两人,善诙谐,多滑稽,又兼动作,如说滩簧,如演文明戏。一日,讲《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先挟一大地图上讲台,讲至图穷而匕首见一语,师在讲台上翻开地图,逐页翻下,图穷,赫然果有一小刀,师取掷之,远达课堂对面一端之墙上,刀锋直入,不落地。师遂绕讲台速走,效追秦王状。(钱穆《常州府中学堂》)
(唐)老师讲授的是韩愈《张中丞传后叙》……老师的讲法很别致,他从来没有给我们解释字句,也从来没有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为什么要读。他只是慷慨激昂地或是低徊宛转地读几遍。然后领着我们共同朗诵。他这才在教室里打转转,听着我们朗诵。有时他会搬过一张凳子,坐在你身边,说道:“老弟,我们一道读啊。”虽然带着太仓腔,但是在抑扬顿挫之中,你会听到句号、分号、逗点、顿点,连带惊叹号、疑问号。(朱东润《朱东润传记作品全集》)
这些课堂,没有千篇一律的、古板的授课方式,更不见程式化的“几步教学法”或“15 30”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灵动的、性情的,充满生命力的。这里,老师即课堂,每一节课都是教师的才学与个性的自然展示。
三曰,创意与实践。
今天不少五花八门的所谓“创新课堂”,民国时期已经出现,算不得什么新事物。试举几例:
1.分组法:诗人公木小学时的曹老师让学生互改作文,然后再交他审查。曹老师还把学生依座位分成六组,每组十至十一二人,在星期日讲故事,各组整理出一份记录,交他审阅、评比。
2.启发式:冰心在贝满女中念书时,教化学的管老师上课一直采用启发式:让学生预习下一堂的内容,每人记下不懂的问题,一上课就提出来,大家讨论,接着老师讲解,后做试验。
3.“开放”式:金克木小学时有位老师,多才多艺,既教图画课、手工课,还教自然课。他上的自然课,不拘守课本,而是把学生带出校门,到附近菜园去讲十字花科植物。后来又开一门园艺课,在校内开辟几个小畦,让学生分小组负责。
此外,作曲家周大风回忆在镇海县乡下念书时,生物教师通过师生同台演“幕表戏”,把生物、地理乃至高科技的知识都融进去,获得极大的成功。演出后,学校图书馆内相关学科的书刊被借阅一空。
以上所谈的这三个向度,与民国时期办学自由度极高不无关系。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起根本作用的则是师资因素(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学识水平)。民国师资情况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考察。
一方面是师资水平。当时学校很少,教师人数也少,但从小学到大学,教师的整体水平非常高。
首先,从学历看。不少中小学教师出身于名牌大学或属于“海归派”。作家徐迟小学时的几位年轻老师,个个是名校优等毕业生。季羡林北大毕业后回到济南中学教书,不少同事是北大校友。此外,留学生归国当中小学教师,在当时是寻常事,像周氏兄弟从日本回来,都当过中学老师。
其次,中小学教师自编高质量的教材。金克木先生的小学国文老师,每星期都另发油印的课文给学生,以代替教科书,选的文章古今全有。有些文章后来进入了中国大学语文的读本,让晚年的金先生也惊叹不已。
再次,从课堂表现看。名家笔下的老师,课堂上风采十足,令人神往。季羡林的一位中学老师,外号“大清国”,上课从不带课本,“四书五经”不仅能背诵如流,据说还能倒背。而罗庸先生在西南联大上课,“不带片纸。不但杜诗能背写在黑板上,连仇注都背出来。”如今我们看这些老师,恍若神人。
有如此学识的老师,无论课堂如何自由、个性、创意,效果总是不差的。一代名家的成长,便是明证。这就是“名师出高徒”。
另一方面是教育理念。民国时期,多数教师虽然未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但有着朴素的人文情怀。他们的课堂,除了传递知识,还重视传递知识之外的东西。
国学大师黄侃上课,常由古代诗文谈及现实,“爱国忧民愤世嫉俗”之情溢于言表。有一次讲顾亭林的《海上》,“他一面念一面慨叹,仿佛要陪着顾亭林也痛哭流涕”。学生们为之动容。
李叔同上音乐课时,有的同学看不相干的书,有的同学吐痰在地板上。李叔同没有立刻责备他们,而是等下课后,才用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再出去。”等别的同学都走了,他才和气地提醒他们应该如何如何。说完微一鞠躬。李叔同用言传身教,告诉学生什么是尊重。
我在编书时,每读到这类文字,内心常溢满温情,同时感慨:如今的课堂上,已很难触摸到这般有温度的细节了。
诚然,民国名家们笔下的课堂,也存在诸多落后的现象,其中普遍的要算体罚了。这类课堂,本书也选入一部分,以反映当时课堂的全貌。借此也提醒读者,对民国课堂乃至于整个民国教育,我们也不能过分神化。回望民国,诚如傅国涌先生所云:“向一个消失的传统致敬,绝不仅仅是怀旧,更多的是寻找和回归。”为了更好地“寻找和回归”,客观地看待民国教育,乃是基本的态度。
王木春
2016年2月22日 于东山岛
诚然,民国名家们笔下的课堂,也存在诸多落后的现象,其中普遍的要算体罚了。这类课堂,本书也选入一部分,以反映当时课堂的全貌。借此也提醒读者,对民国课堂乃至于整个民国教育,我们也不能过分神化。
回望民国,诚如傅国涌先生所云:“向一个消失的传统致敬,绝不仅仅是怀旧,更多的是寻找和回归。”为了更好地“寻找和回归”,客观地看待民国教育,乃是基本的态度。
——王木春
精彩书摘1
后一堂课和后一首诗①
——程千帆
1935年10月4日下午,天气很阴沉,我在金陵大学北大楼朝北的一间教室里,在听季刚(即黄侃)老师讲《诗经》。老师晚年讲课,常常没有一定的教学方案,兴之所至,随意发挥,初学的人,往往苦于摸不着头脑。但我当时已是四年级的学生,倒觉得所讲胜义纷陈,深受教益。可是老师讲书,也并非完全从学术角度着眼,而每用以借古讽今,批评时政,针砭时弊。这一天,他正讲《小雅·苕之华》,当他念完末章“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之后,又接着把《毛传》“牂羊坟首,言无是道也。三星在罶,言不可久也”,用非常低沉,几乎是哀伤的声音念了出来。既没有对汉宋诸儒训说此诗的异同加以讨论,也没有对经文和传文作进一步的解说,但我们这些青年人的心弦却深深地被触动了。当时的情景,现在还牢牢地铭记在跟我一同听讲的孙望先生和我的脑海中。四十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作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回想往事,也就更能够亲切地体会:一个曾经为中华民国的缔造这一伟大事业献身的革命学者,眼看着祖国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蒋介石法西斯统治之下满目疮痍而无力挽救,其内心的痛苦是如何巨大了。
老师的谈锋不知怎么地一转,又议论起中西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比较来。他由木版书便于批点,便于执持,便于躺着阅读等等方便,而讥讽精装西书为“皮靴硬领”;又谈起中装之文明和舒适远胜西装,他当即并不用手而把自己穿的布鞋脱下,然后又穿上,并且对一位坐在前排的同学说:“看,你穿皮鞋,就没有这么方便。”很显然,季刚老师并不是什么国粹主义者、顽固分子,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一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他对于当时买办阶级全盘西化论者“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圆”的论调,是非常鄙视的。这种开玩笑的中西文化比较论,只是他爱国忧民愤世嫉俗的一种表现而已。
下课铃一响,老师抱起他那个黑布书包,走出教室。我们再没有想到,这就是他给我们上的后一堂课。
10月4日是星期五,6日就是农历的重九节。季刚老师是一个有山水胜情的人,(这一点下面还要谈到,)南京又是一个“千古风流佳丽地”,所以这一天仍旧带着子女甥婿到鸡鸣寺豁蒙楼小坐,但因身体不适,不久就回了家。回来之后,独自坐在九华村量守庐的书房里,郁郁寡欢。他想起了李后主的《却登高文》,有所感发,作了一首七言律诗:
秋气侵怀正郁陶,兹辰倍欲却登高。应将丛菊霑双泪,漫藉清樽慰二毛。青冢霜寒驱旅雁,蓬山风急抃灵鳌。神方不救群生厄,独佩萸囊未足豪。
刚刚写好,林尹先生(字景伊,著名学者林损的侄子,钱玄同的学生,当时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书,现在台湾)来看他,他就将这首量守庐学记诗给林先生写了个条幅。就在当天,老师因饮酒过多,胃血管破裂,抢救无效,两天后,即10月8日,就不幸逝世了。同样,谁也没有想到,这就是他后的一首诗,后的一幅字。
儒家哲学认为:兼善天下是人生终目的,季刚老师也是这么想的。这一篇诗以雁象征流离的人民,以鳌比喻猖狂的日帝,对于自己虽能安居治学却缺少救国的“神方”感到内疚。思想境界是多么崇高!求之古人,只有宋王令《暑旱苦热》中所写“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其胸襟可以相提并论。汪旭初先生在其季刚老师周年祭悼词中说,“季刚伤时纵酒,遂以身殉”。这是事实。老师只活了五十岁,是我国学术上无可估量的损失。
①选自程千帆、唐文编《量守庐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1
精彩书摘2
编辑手札
作为教师,您应该“追寻远逝的教育好时光”
收到王木春老师撰写的序——《追寻远逝的教育好时光》之时,真的有一种惊喜。
之前曾和王老师聊过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一书。我说周克希先生重新翻译了那本书,译为《追寻逝去的时光》。后来我又在周克希先生的随笔《译边草》一书中看到了译为此名的原因,即“追寻逝去的时光”表达了原著作者追忆的时光不都是好的,而“追忆似水年华”一名,用字虽美却终究错解了原著作者的意思。周克希先生将自己对翻译的情怀,对原著作者的理解融入了书名。看到王木春老师的这篇序,我突然觉得与周克希先生一样,王老师也将自己对过去的课堂、对民国名家的情怀融入了自己的这篇序和这本书中。
跟王老师认识不到两年,编辑跟作者间的那些纠结,我也经历了不少。虽然在编辑王老师的书稿《民国名家谈作文之道》时,因“民国”一词的定义与王老师有过“纠结”,我还是将我与王老师的相识以及我这两年编辑王老师的书的经历定义为“追忆似水年华”。
自2014年9月至今,我先后编校了王老师的三本书——《民国名家谈作文之道》《为幸福的人生——民国名家对话中小学生》《过去的课堂——民国名家的教育回忆》,虽然这三本书中的文章都是从不同的选本中编选出来的,但我想用《明朝那些事儿》中的一段话来表达我对此事的看法:
我们这个古老国度有着漫长的历史,长得似乎看不到尽头,但我却始终保持着对这些故纸堆的热情。
因为我始终相信,在那些充斥着流血、屠杀、成王败寇、尔虞我诈的文字后面,人性的光辉与伟大将永远存在。
我想王老师在翻检故纸堆的过程中,大概也是看到了“谈”、“对话”和“课堂”背后民国教育的千姿百态以及民国教育家们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启发和关心,对教学方法方式的探求。所以在《为幸福的人生——民国名家对话中小学生》的序中,王老师这样说:
这几年,读过不少民国大家的自传,我益发感到,成功的教育固然离不开教育者点点滴滴的细节积累,但教育的细节,绝不是“兵书”类的管理技巧而已。……有心的教师,会从自己的阅历中反思和沉淀,从前辈的经验中寻找与汲取,以丰富个人的智慧宝库,提升职业的境界,并在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和学生一道,去追寻真正幸福的人生。
王老师本身学养深厚,又酷爱读书,对教育及教学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所以我相信在这三本书背后同有的是王老师对民国教育家的尊重,对师道尊严的维护,以及对学生的关心和理解。这种情怀被延续到了这本书中,只不过王老师给这种情怀的释放选择了一个支点——课堂,恰如他在序中所说,“沿着前辈们受教育的经历,在民国时代种种独特而迷人的课堂景象中流连忘返”。
带着这种情怀,王老师将民国时代课堂中的“自由与包容”、“个性与才学”、“创意与实验”展现在读者面前。比如琦君写的《一袭青衫》,将一个平民教师的辛苦、负责、坚守写得淋漓尽致,读来让人心中酸楚而不禁热泪盈眶;程千帆先生的《后一堂课和后一首诗》,通过一首诗和一堂课,在无限的哀思中追忆黄侃先生的才学和个性;公木先生的《“三曹”老师》则写出了三位曹老师在办教育上的气节、在教育学生上的选择。
此书主要分三部分——小学课堂、中学课堂、大学课堂,除此之外,王老师还尽可能地将一些关于民国名家课堂教学的片段放入了附录部分。不一样的课堂,却共同展示了民国名家的课堂学习之态,从中,你可以看到有意味的课堂是什么样子的,也可以看到有趣的教师是什么样子的,更可以读出民国名家对那些课堂学习的回味。是的,过去的课堂是充满画面感的。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虽素未谋面,王木春老师依然信任地嘱我作文,实惶恐而惭愧。作为此书的文字编辑,在图书的编校过程中常感收获良多。抱持一种理解与同情的态度,很多时候,会因为某一句话,某一个观点,或者某一种教学法而幻想着进入了那样的课堂。
去年的11月份我编校了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的细节》一书,朱老师用犀利的眼光和流畅的文笔,将教育中的细节跃然纸上,从中我们看到了细节背后隐藏的教育乱象。如果说那本书是对当今教育细节的归纳和反思,那么我认为,此书作者在时光中翻检故纸堆,并编纂成书,使得此书具有了寻径解惑之功能。作者试图从民国教育的时光中寻找一把钥匙,以期开启当今课堂的困兽之门,去追求自由与包容、个性与才学、创意与实验。
所以,作为教师,我想您应该“追寻远逝的教育好时光”。
齐凤楠
2016年4月13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