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17967丛书名: 大夏书系
30个案例仅仅是“面”中的30个“点” ,分别来自分为“小学生习惯培养” 、“问题学生的教育” 、“家校沟通” 、 “幼小衔接” 、“班级管理” 、“关注青春期学生的变化”6个主题。
本书试图通过30个案例多角度呈现当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习惯特点、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特点等,展现当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基础性、时代性的问题及挑战。
全书针对班主任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分为5个模块,提供了30个案例,所有案例都来自于实践,反映了时代发展带给班主任的新挑战。
本书精彩之处是,案例既附有教师同伴的点评,还有专家的深入分析和解答。该书对班主任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等工作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前言
1 小学生习惯培养
“换作业写”带来的变化
厕所的“闹市现象”
实践体验让孩子学会排队
班里的失窃事件
漂亮女孩儿引来的嫉妒
2 幼小衔接
“我要回家!”
不肯进教室的孩子
从不发言的女孩
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陈
3 班级管理
装病的孩子
他为什么爬上攀登架不肯下来
违规单引发的“风波”
班级网络平台中的“黑客”
网络攻击教师事件
纸飞机比赛的小插曲
玩陀螺玩出的科学研究
4 关注青春期学生的变化
更年期遭遇青春期
“老师,孩子跟我越来越疏远了”
“难道我喜欢上他了?”
“老师,我不想做卷子”
5 问题学生的教育
学生竟然说老师“卑鄙”
教室里总是满地狼藉
“都是我把班级搅坏了”
他开始写作业了
带她走出一个人的世界
6 家校沟通
孩子与妈妈陷入了“冷战”
家长为什么阳奉阴违
“道听途说”的连锁反应
面对“无理也要搅三分”的家长
将体验活动引入家长会
后记
学生竟然说老师“卑鄙”
到了高年级,班里常常出现一两个难缠的学生,他们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经常违纪,爱制造事端,好讲歪理。再难缠的学生也是学生,再难缠的问题也得处理,管理的目的不是打击和征服,而是教育和转化。
故事讲述
班里的小浓浓思维怪异,从来不戴红领巾,作业从来都是乱乱的,但能保持很高的正确率;上课从来不记笔记,还经常在不影响听讲的同时一心二用画他津津乐道的简笔画,如果这时你提问他,他保证知道你问什么;跑步总是落到后;经常偷懒,总想逃值日,组长和组员要在放学时紧紧地盯着他,不然他就悄悄地溜之大吉了。
一天下午的管理班时间,小浓浓的组长又跟我反映,昨天下午他们去友谊班做值日,小浓浓又逃了。这学期他几乎就没做值日。他们小组的其他几位同学此时也纷纷开始控诉小浓浓。小浓浓却满不在乎地说:“我为什么要给友谊班做值日?”我顿时就来气了:“我们是六年级的学生,帮助一下低年级的小学生怎么就不可以呢?这点道理都不懂,还问我为什么。你既然不愿意给低年级的小学生做值日,那你就在班里做值日吧。”我教了这么多年的书,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学生。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更令我惊讶,小浓浓竟然说出了让我惊呆的两个字:“卑鄙。”我呆住了,愣了几秒钟,就在这几秒钟里,我的大脑迅速转动,怎么办?跟他急,对他这样的学生管用吗?不理他,我多没面子,让他这么没规矩下去,也不行呀。此时全班学生也都停下写字的笔,看着小浓浓。我深吸一口气,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咱们停一下笔,一起查一下字典,什么叫卑鄙?”“哗哗哗”,大家纷纷开始查字典,有同学迅速说出了答案——卑鄙就是不道德的人或事。我接着问小浓浓:“那你说说,我哪一点不道德了?”他显然没想到我问他这个问题,没话了,但他很聪明,立刻转移话题:“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吗?”我说:“当然可以。”“您做值日吗?”没等我说话,下面的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了:“郭老师天天来得早,天天做值日。”我看着小浓浓,乘势教育他:“谁都得做值日,为他人服务,这是义务。不管你怎么想,你是我的学生,我都要教育你,教育你成才。”没想到,他又一次说了令我惊讶的话:“我不想成才。”“不管你想不想成才,你当我学生一天我就有义务教育你一天。”“那您教过的学生都成才了吗?”“告诉你,我教过的学生有北京市的状元,有研究生,有本科生,有中专生……不管是做什么工作的,都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可以说都成才了。”下面的学生又开始七嘴八舌了,“对,每年教师节都有很多学生来看郭老师”……这时,小浓浓无奈地发出了一声叹息:“哎……”“你的问题问完了吗?”“问完了。”这时正好下课了,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本想批评完他,再安慰安慰他,可他依旧摆出一副绝不跟老师靠得太近的样子,我严肃地说:“你说我卑鄙,现在却说不出我哪一点卑鄙,那你得向我道歉。”“那好,我跟你道歉,我说错了。”说完,又摆出了他的经典表情,眉头紧皱,双手一摊。
和小浓浓的斗智斗勇,真是费脑子。回到办公室,我感到很累,静静地反思:如果我当时跟小浓浓发火,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如果当时我不理他,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有过错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心虚”
“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地认为教师也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会“迫害”自己,以至于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师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不愿接近。我们班的这个小浓浓就是这样,刚刚做完沙盘游戏,心理老师就跟我说小浓浓对周围的事物总是采取敌视的态度,不相信他人。这样的学生要从他的成长历程中找到答案,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如何才能消除学生的“对抗逆反”心理呢?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尤其是问题学生,教育者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地指导他们,热心地教育他们,即使批评也要注意“艺术性”,甚至加以策略性的“包庇”,如同在药片的表面涂上一层糖衣,做到良药不苦口,这样才能消除问题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且从内心对教师产生好感、信任和尊敬,产生良好的双向反馈,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促进其成才。
总之,对问题学生,教育者必须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像好学生一样健康成长。此外,我还认为对问题学生应该更宽容,那不仅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没有宽容就没有教育。”我真的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发火,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小学 郭育新)
同行观点
【宝禄】佩服郭老师!在那样严峻的形势下,能想到让同学查字典解释“卑鄙”一词的意思,给了老师和当事学生冷静思考的时间,还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事件中来,不做旁观者和看热闹的人。用集体舆论来教育问题学生,不但能让小浓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避免了老师与学生直接 “顶牛”的状态。这是郭老师教育智慧的体现。
换作是我,我可能会采用“扬长避短”的方法处理。小浓浓的作业正确率很高,那我就委托他帮助一个学困生讲讲作业中的难题,讲对了在班里表扬他,突出他的优势;他的简笔画画得好,那我就在讲课时,故意设置一个难点,让他帮我画一幅简笔画,解决这个教学难点,展现他的特长。一来二去,等他和我的心“亲近”了,再去善意地提醒他改正其他的缺点,我想这样会容易些吧!
【王卫】就像郭老师说的那样:对问题学生,教育者必须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像好学生一样健康成长。对问题学生,如果只是一味的责备,只能让他们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我特别赞成郭老师的做法。
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事,我也会和郭老师一样,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关爱。我会对自己进行连续的追问:学生的问题是哪来的?他们希望变成现在这样吗?他们真的一无是处吗?只有知道了为什么,才能知道怎么办。其实,只要我们冷静下来想一想,就能找到其中的缘由。
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他的思维非常活跃,就是行为习惯特别差,在他的印象中,爸爸妈妈每天都很忙。有一次我问他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他说:“我长大要接替我老爸的公司,然后让它天天亏本,直到倒闭。”听到这样的回答,身为父母的成人还敢说“我们这样努力都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吗?我及时就此事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然后主动创造机会和孩子一起聊天、游戏,随时了解他的心理动向。
专业引领
这个案例是郭老师与小浓浓“斗智斗勇”的故事,虽然剑拔弩张,但郭老师“四两拨千斤”,巧妙地化解了冲突。在案例的分析总结部分,郭老师的反思是真实、深刻的。
高年级小学生正处于心理逐步独立的过渡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知的偏差度较大,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容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执己见,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走向。小浓浓就是这样一位有着严重逆反心理的学生。我认为对像小浓浓这样的学生可以采取三条路径实施教育。
,积极地等待。“三十六计走为上”,我认为对逆反学生的教育“等为上”。当然,这种等待不是抛弃和放弃,而是留下空间,让出余地,给学生时间反省。当学生违反纪律的时候,常常顶撞询问或干预的教师,态度很没礼貌,有时近于蛮横。教师出于自尊或碍于面子,就可能怒火万丈,不顾一切地要压倒问题生的气焰,扭转他的恶劣态度。教师的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样往往让教师忘记了自己肩负的教育责任,教师的身份就会蜕变成学生的吵架对手。因此,教师可以暂避锋芒,暗中观察,了解情况,充分准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与此同时,又可让学生有思考反省自己的机会。例如对待小浓浓,郭老师不妨大度一点,说:“为了不耽误其他同学学习,我们课后再谈。”这样的“冷处理”,能够缓和气氛,使学生冷静理智,从而接受教师的教育。有时候,用沉默可替代对学生的直接批评。
第二,顺势而为。一个好教师,即使在他责备学生时,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孩子 “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熄灭。有这样一个教育故事:
一位学生对我的教育“油盐不进”,我挑选了一天放学后,请这位学生在教室里等我,告诉他我想请他带一封信给他母亲。当着他的面,我写了封信,随后我强调了好几遍,信是写给她妈妈的,不允许他擅自拆看,然后将信留在教室,称自己去取信封让他稍等。学生点头答应,但一脸的不情愿。我走出了教室,在教室外暗暗地观察着,没过一会儿,我发现这孩子谨慎地打开我的信读了起来,渐渐地脸上露出了微笑。孩子原本认为我写信是为了告状,却没想到我在信中写了他很多闪光点,并肯定、表扬了他,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之后的日子里,孩子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观。
这位教师利用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取得了多次谈心都无法达到的教育效果。学生自身的调适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逆反并非一种独立自主的表现,而只是一种狭隘、偏激、非理性的表现,要教会学生多方面地看问题,多途径地解决问题,不要因“逆耳”而否定了老师、家长的“忠言”。
第三,改变教师自身。一位牧师给自己写了这样的墓志铭:“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想改变整个世界,我发现做不到;后来我又想改变我的家人和朋友,我发现依然做不到;后我决定改变我自己,我做到了。如果当初我倒过来做呢?我自己改变了,也许就可以影响到我的家人和朋友,也许就可以进而影响到这个世界。”牧师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一个道理:改变要从自己开始!学业的压力和成长的烦恼在学生身上聚合,使他们情绪不稳定,班主任与学生打交道多,稍不注意,就可能引爆学生的情绪,而且这种情况在逆反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激烈。在实施批评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客观上处于权威的一方,强势的一方,而学生则处于弱势的一方,所以班主任应该换位思考,努力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高年级学生有强烈的争取平等权利的欲望,学生犯错误后,教师应尽量与之进行私下交流,保护其颜面。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眼神的接触、身体的亲近、平静的语调,都能保持学生的尊严并消除他们要进行反抗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尽量使用“请”“谢谢你”等礼貌用语,表示自己对学生的尊重。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