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7681625丛书名: 独立日
三联生活书店,独立日三册套装限量收藏版。
附赠才女漫画家为三位作者创作的珍版藏书票,新潮古朴,一套四张,值得珍藏。《独立日1》明信片 《独立日2》明信片 《独立日3》极简菜谱应有尽有。
“独立日”是三联生活书店推出的专注年轻人独立生活的文化品牌,延续了三联追求生活品质的传统,让人耳目一新!
青年书评人魏小河、资深影评人木卫二、厨房偶像田螺姑娘,数百万读者用他们的方式改变生活。
本套装共三本:《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独立日:日出之食》,情怀与实操的完美结合,好读、不腻,为你开启全新的读书、电影和早餐生活,Own your own life!
纯英国进口亚麻纸精装开篇作品,90g纯质纸印刷,颜值极高,系列书延续精美装帧,函套更显生活雅韵。
系列书甫一上市即受热捧,三本书皆连续加印,销售创同类书年度新高,累计销量超过10万册。
《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
这是一本年轻人写给年轻人的书,一本关于书的书。
普通读者魏小河,坚持原创经营“不止读书”两年,获得250000读者订阅,5000000人次阅读,成为新媒体“*懂年轻人的书评人”。本部处女作涉及书房、书店、书单、读书随笔等,为你打造理想的个人读书生活。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
我们身处电影票房的黄金时代,却往往只看到了电影的一种可能。
真正安静、美好、耐人寻味的电影,可能深藏在“爆米花大片”强势占领的院线之外。这是你的私人观影领域,用一张沙发为自己搭建一座沙发影院;在深夜里读一篇影评观一部电影,拓展生命的体验;若仍然怀念巨幕,也可以去找寻那些留住光影的公益影厅;跟随影单去找寻,生活的光亮。
独立之日,发现电影的多种可能。
《独立日:日出之食》
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吃得更好,而不是生活得更累。本书是“独立日”系列的第三辑,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可能被忽视的早餐生活。
田螺姑娘用明快而有温度的文字,带我们进入完美的日出时光:用高效的时间管理让一天变得更长,挑选实用的厨房工具打造完美厨房,从快手早餐、西式风味、家常味道到周末brunch,让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开始。偶尔置办一桌家宴,与亲友相聚,成就满满。
这张洒满阳光的餐桌,就是美好生活的注脚。
《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
Chapter 1 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
Chapter 2 一日一书亦生活
Chapter 3 星期天,出去逛逛独立书店!
Chapter 4 独自去探索整个世界的美好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
Chapter 1 沙发上的电影院
Chapter 2 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
Chapter 3 那些留住时间的地方
Chapter 4 生活要有光
《独立日:日出之食》
Ⅰ你的理想厨房还缺什么?
Ⅱ五分钟唤醒元气生活
Ⅲ吃过那么多美味,才觉得好吃的永远是家常味
Ⅳ“洋气”的早晨需要异国风味
Ⅴ洒满阳光的周末brunch
Ⅵ 家中常备一点存粮
Ⅶ 置办一桌家常宴客菜
自序:读书,只为取悦自己
我们在工作中做过许多取悦别人的事情,如何在生活中取悦自己,显得非常重要。
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也是一本关于如何去生活的书。但实际上,我的生活里并非从一开始就有书。
我有一些朋友,七八岁时就开始啃《红楼梦》《三国演义》,上初中就大仲马、小仲马,而那时的我还沉浸在游戏的热闹里,看书对我是种惩罚。后来爱上这场孤独的修行,望着茫茫大海,是奋力潜游,还是力不能逮。但其实我并不觉得遗憾,只是刚好没有在初的生命里喜欢上阅读,但终究,我们还是相遇了。
我读的本书是《哈利•波特》,好像是一个春天,我用压岁钱从镇上破旧的新华书店里把它“抢救”出来。每天早上被奶奶叫起来晨读时,装模作样把它藏在语文书里面,贪婪地看。这就是启蒙吧!虽然没有书香世家里的传承规矩,本也并不是什么经典名著,但还是要感谢罗琳阿姨,她让我克服了阅读恐惧症,并让我知道在字与字的组合间,潜藏着无数我不知道的秘密。
后来,和很多我这一代的人一样,经历了青春文学的狂轰乱炸,在玄幻武侠的世界里左冲右突,面对地摊上的盗版书籍如饥似渴,然后,终于慢慢找到自己的趣味所在。那是一段茂盛的日子,所有人都在冒烟,既渴望吸收,也有无数哀愁和激动需要释放。很多人写日记,写诗,写小说,很多人看杜拉斯,看加缪,也看韩寒、郭敬明。
芜杂荒原的后面,是一条更安静更孤独也更开阔的道路。日记本沉入箱底,诗稿无人诵读,荷尔蒙消散,人人都打回原形。许多人不再看书了,生活中有更多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去花费精力,那些梦想当作家的人也不写了,相比文艺的少年梦,一份踏实的工作更有前景。而对于我来说,读书,才刚刚开始。
我不是个好读者,记忆力不佳,领悟力也不够,仅是凭着一股盲目的热爱,一本一本地读,读得杂而不精,读得乱而无序,但我读得高兴。大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我住在省图书馆附近的一处出租屋里,每日去馆里看书,无目的地扫射,那是一段沉浸岁月,虽然是暑气腾腾的夏天,但大樟树下凉风里,让人很安静。
渐渐地,读书便成了一种习惯。床头放一本书,睡前看;背包里放一本书,地铁里看;办公室放一堆书,休息时看。我什么都读,不是批评家,也不是学者,只是一个如伍尔夫所言的“普通读者”,“没有那么高的教养……读书,不是为了向别人传授知识,也不是为了纠正别人的看法,只是为了自己高兴。”
在高兴之余,我写下了一些文字,便形成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不是正经的评论,而是随笔,谈书,也谈自己。不一定非要评判一本书的好坏,而是借由读书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与丰富,扩展我们与世界的隐秘联系,从而确认自身。非常幸运的是,我的这些文字得到了一些读者的认可,他们给予我的鼓励,让我继续分享我的阅读。
是的,读书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特别的变化,但我能感受到自己变得更独立、更丰富、更自由。没有阅读,我要从哪里去获知那么多迷人的想象和精彩绝伦的思考,去了解世界之大以及我之渺小?
毛姆说,养成读书习惯,也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几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有了庇护所,苦闷受伤时,才有治愈的地方,才有面对这慌乱世界时的强力后盾。
正如文首所说,我们在工作中做过许多取悦别人的事情,如何在生活中取悦自己,显得非常重要。
读书不能包治百病,它归根结底是一个人的事情,每个人都能从阅读中获得滋养,但是它必须来自于兴趣,始于自愿。希望这本书,能够为你提供一点动力。这本书主要有四个部分。
部分是经由我在“不止读书”公开征集得来的私人书房,有的文雅,有的清新,有的活泼,每一个书房都是每一个读书人脾性的映照,看看来自世界不同角落里用书堆出的岛屿,也许你也会想要升起一座。
第二部分是我的读书随笔,关于书的书,关于过去的记忆之书,关于诗歌,关于散文,关于小说,选取它们并没有特别的意图,只是刚好它们存在。
第三部分是全国一些优秀独立书店的介绍,如果你的城市有一间独立书店,请不要让它门庭冷落。
第四部分是我拟的一些书单,书单不是必需品,只是路标和参考,如果你还没有养成独立找书的习惯,或许能够帮上一些忙。
那么,归根结底,这是一本读者写过读者的书。让我们开始读吧。
魏小河
2015 年3 月于深圳
自序:这是生活,又像在演电影
一直到五六岁,我好像都没留下什么个人记忆。搞得这么不确定,无非那些记忆,多是外婆和父母讲过的故事。久而久之,它们变成了我应该有过的记忆。我没有出生在自己家里。父母婚后没有自己的房子,暂借了宗亲的一个小房间生活。
闽南有这么个民俗,如果在别人家生孩子,那么,房东一家的富贵兴旺,都会被这个小孩子抢走。没人知道这是怎么来的,大概神明有这么说过吧。所以母亲临盆前,父亲带母亲到了一个叫老璋哥的远亲家里,准备生产。老璋哥一生未娶,没有子嗣,是个忠实的守庙人,掌管着功德箱。那时候,佛像们还不用担心半夜被歹人抱走倒卖,所以寺庙没有锁也没有铁门。像老璋哥这样的守庙人,只是早晚带上个门,做做样子。
我就在老璋哥的家里出生了。
很小的时候,我就会模仿《陈三五娘》的“三哥”“阿娘”,仿佛那样子,沙子会玩得更起劲。我还直喊爷爷辈的老人家为老汉,逗得别人开怀大笑。可是,我真不记得有这些 事。
再后来,长大成人,我开始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记忆。
但人生故事,无非生老病死聚合离散,它们从不缺席。外婆做了个手术,拿掉了一小截肠子。像医生说的那样,能多撑五年,她也确实多陪了我们五年。再一晃眼,人生过去十几年。这中间,父亲走了。母亲白了头发。
大舅依然喜爱南音,不时参与一些红白喜事,能敲会弹,脸上还挂着平素的严肃。二舅前段时间被红火蚁咬了,这是2005 年后,入侵泉州的外来物种。
在外漂泊了快二十年的三姨一家,终于回到镇上了。那个被妹妹描述为豪爽男子,在KTV高唱《海阔天空》的表哥,倒在了大海边上,死因不明。三姨返乡不久,忧疾去世。个头小小,有着闽南波西米亚气质的三姨夫,成了一名郁郁寡欢的守庙人。说起这些,有人直摇头,“看看他们,后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每年清明,去普济寺祭拜的路上,总要回想起少年时代。
我跟小伙伴经常踩着单车来这边游玩。如今,杉木生长,杜鹃花提示着春雨时节。山上的人家,屋后种着凤凰木和龙牙花,地上撒满了红色花瓣,就像天然生长的高大香烛,垂落着生命的灰烬。
外婆家被山体环拥着。后山顶有个突兀、像棺材板的大石头,不知打哪年开始,竹林悄悄把它盖上了。故乡的森林,四时浓绿,更见茂密,也更显神秘。小孩子对树上的果实都失去了兴趣,更不会往山里头跑。我多想告诉他们,山上不仅可以挖竹笋、采蘑菇,还有覆盆子、桃金娘。小时候,我还捡到过从大海那边飞来的明信片,上面有个新奇的“標” 字。
时间不断往前,大山和森林都回到了过去,安宁而平静,彻底归属于先祖和亲人的无限生命。
和它们相比,始于一台松下录像机的电影故事,其实太过短暂。逢年过节,人生大喜,我上一中,家里还有乡邻,都会从寺庙里搬出佛公菩萨。有钱的请戏班子,没钱的找傀儡戏,名为谢神。有时候也放露天电影,大多无甚印象。自从有了录像机,它也被借去放片子。闽南的人们就是这么可爱,有事没事,都要感谢神明保佑。
这是生活,这又像在演电影。哪怕是已经消失的人,它都是生命的某种见证。我经常在睡梦中回到故乡,我在电影里总会看到过去。我怀念那些离我而去的生命时光,就像一场又一场的电影。
木卫二于北京
2015 年12 月5 日
自序:两年前,我觉得早上做什么都来不及
我是一个每天自己在家做早餐的人,已经坚持了两年多,但我周围的大部分人可能和我的习惯不同。
某天中午在公司的茶水间吃午餐, 看到某外卖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产品做线下推广,“13 元管一周早餐”,围了一圈人在扫二维码。呃,所以除了午餐和晚餐之外,我看重的早餐也要被主打快速、方便、省事的外卖侵占了吗?外卖虽好,但在我看来,那可能离我们理想的早餐相去甚远。
两三年之前,我的工作还不太忙,每天会睡到八点多再匆匆起床、洗漱、上班。早餐嘛,出门之后找些烧饼、包子来解决。我经常会在恶劣的天气里排长队,只为一杯热豆浆;也有起晚了不得不饿着肚子打车去公司的时候;如果再碰上当天的工作不太顺利的话,那简直就是不能更糟的一天 了。
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下厨,并且厨艺得到认可,但是只有周末和平日的晚餐时间可供发挥。早上能做什么呢?感觉不管做什么都来不及啊。
再接下来,就是一个正常上班族会经历的职业发展阶段了。工作变得越来越忙,晚上加班是常事儿;每天三餐都在外面吃一些重油重盐的东西,弄得肠胃很不舒服;如果在家乡城市工作,可以一家人一起吃晚餐顺便聊聊天,而现在很难实现;连带着我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急躁,觉得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很大,似乎完全没有缓解的渠道—有时候甚至会特别盼望在地铁上独处的时间,发会儿呆都觉得很放 松。
这是任何人都不会喜欢的生活节奏。
于是我开始尝试在家做早餐。
初是利用晚上回家之后或周末的时间做点简单的烘焙,起床之后可以吃一些蛋糕、饼干和水果。这样起床之后的准备时间够短,吃起来也方便,吃饭的十分钟也足够和我先生聊聊天。美中不足的是,早上吃甜品总觉得有点甜腻,吃不了多少就饱了,但没到中午又饿了。
之后我稍微调整了一下作息,趁着夏天不赖床,早半个小时起床吧,现做现吃试试看!那么,做点什么好呢?有时候想吃点带汤水的,那就煮个汤粉,上面加点现炒的酸辣鸡胗;有时候天气太热胃口不好,来一个清清淡淡的鸡蛋火腿三明治。前一天晚上的剩菜、周末囤在冰箱的各色蔬菜和肉类、下班回家在路边小摊买的新鲜时蔬、电商网站买的进口食材,每天我都在填冰箱,然后规划一下第二天可以做点什么新鲜、不重样又快手(迅捷、高效)的早餐。
怀抱着对第二天早餐的憧憬,每个晚上都很期待明天的到来。
为了早起,每天晚上我都会强迫自己早睡,从晚上十一点睡到早上六点,看起来似乎和一点睡到八点是差不多的,可是精神头完全不一样。而且早起一会儿,一天的时间都变长了很多,除了做早餐之外,我甚至还经常有时间简单做两组器械健身。
精神更好、工作效率更高,甚至连皮肤都变得比较好,更别说吃得舒服这种基本追求的达成了。这都是早起吃早餐带给我的福利呀!
我也会在吃早餐的时候顺便发一条微博,就跟很多人把外食的菜式发出来一样。不过一开始我的出发点会稍微“虚荣”一点——看,我的早餐是这样,吃得很舒服哦!
因为每天都发,而且基本上每天的早餐都不重样,“看起来”(实际上也是)又很不费事儿,慢慢地有很多人问我早餐是怎么做的,以及一些时间管理技巧。
这个菜是怎么做的?
这个菜难道不需要两个小时吗?为什么你早上八点就能吃上?
你是不是全职主妇,或者四五点就起床?
…………
我开始写一个叫作“田螺姑娘hhhaze”(微信号:tianluo_hhhaze)的微信公众号,把我做的菜都记录下来。推送内容有五分钟的快手早餐,有适合周末brunch(早午餐)的美味,也有可以提前做好储备、随时取用的干粮,再穿插一些实用厨具、厨房时间管理技巧的介绍,这些文章的受欢迎度远超我的想象!
当看到有读者说“看到你的早餐推送真是专治起床气”,或者说“关注你之后爱上了自己做早餐的感觉”,我就觉得心里很暖。我想其实我做的不只是一个公众号,而是传达了一些我在乎的生活态度吧,这也是我写作此书的初衷。
大都市的上班族因为上班距离远、工作忙,午餐、晚餐对付过去实在是无奈之举。但是对于早餐,我们真的可以试试自己做,那种可以独立掌控生活的幸福感远超多睡五分钟或“一周13 元”。清晨坐在餐桌前吃一些自己准备好的哪怕是非常简单的东西,也会有一种正式开启一天的仪式感。
陈宇慧@ 田螺姑娘
二〇一六年三月于北京
作为文化传播者,你只需像园丁那样,侍弄好花花草草,让蜜蜂在理想的原野上自由飞翔。“独立日”的创办,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起步。
——出版人 俞晓群
可以想象,魏小河是一位像武侠的人物,风流,博学,充满智趣。他代表了一种正确的玩法。
——作家 阿乙
正如独立电影是对僵化的创作机制、流水线生产以及僵化题材的反叛;独立影评,也是对这种摧枯拉朽的现代营销的抗争。只有独立之日,你才会发现电影原来有这么多种可能。
——导演 贾樟柯
很多人错过了日出的美好,正如很多人错过了早餐的美好。田螺姑娘的文字为我们带回了生活的质感,这是一种新的体验早晨的方式。
——导演 陈晓卿
遥远天边吹来的风
文/魏小河
这是一本很容易被错过的书,平白无奇的书名——《我的阿勒泰》;并不漂亮的装帧;作者的名字也不响亮——李娟。每个人都遇见过这种名字,可能是你的小学同学,中学同学,高中同学,反正这辈子你总是遇见她,然后忘掉她,它普通得就像李强、张强、王强一样,面目模糊,一抓一把。
要不是之前听说过这本书,绝不会抓起来看(你看,好书就是这样与我们失之交臂的)。我不知从哪得来这么一个印象,这是一个在阿勒泰支教的女老师的散文集,而我的本意只是想看看这个老师到底有什么了不起——我可不止一次听见有人推荐本书。
就这样打开书本,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是一个远在新疆阿勒泰,混住于哈萨克牧民中间开杂货铺家庭里的小姑娘。她孜孜不倦地叙述她的生活,那片草原,那些牧场,那些高远的天空,牛和羊,她家的小杂货铺,她乐观的母亲和外婆,那些哈萨克族小孩,蝗灾与河流,时间与季节。她在讲述她的生活,而她的生活这样鲜活而陌生。
是的,陌生在这里起到了一定作用,我们大多数人终日混迹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之中,谁见过草原、 马?谁在荒野里睡过觉?谁知道零下42摄氏度是什么样子?遥远是动人的风,风中还有香,是她的文字,这就完全要归功于作者,与距离无关,好文字总是一招致命的,看一眼就知道,藏也藏不住。
说李娟的文字好,大概没有人会反对。就像你说董桥写得真是好,大家都说,是啊,是啊,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好。
董桥是要求读者的,他的文章拒绝低俗肤浅,有着一种典雅郑重的贵族气味,这种味道有点像老旧房子里的尘味,如果你不能欣赏它,就容易被它呛着。
李娟的文字不是这样,它不要求任何人,它自由(董桥的文章像给捆住了一样),像天边一棵树,长在那里毫不在乎,但你一看见它就要惊呼:太漂亮了!这漂亮来自直觉,文字的直觉,有些人写起东西来就是有那么一股子灵气,任何理论也无法捕捉。
当然,光有这股子灵气是不够的,容易耽溺在细节、情绪、自我和文字中,不是不好,只是狭小了。幸好李娟还有幽默,幽默打通关节,活络血脉,文章满身的精神,从头到脚都好 看。
阿勒泰牧区,离开现代化,面对荒野和戈壁,没完没了的一个又一个日子,是很容易生出寂寞的。但在李娟的文字中,只有热爱,用个时髦的词,大片大片的正能量,静静蛰伏在书本中,等待每一个读者前来收割。
这不容易,得心胸开阔,还有真诚和天真,前者是一切好书的基础,而后者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体里消失。天真是什么?天真是对整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好奇和相信。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以时间分段,辑《阿勒泰文字》写于2007 ~ 2009 年;第二辑《角落》,写于2002 ~ 2006 年;第三辑《九篇雪》写于1998 ~ 2001年。正如作者在序文中所说,这样的安排可以看到变化,文字的成长。《九篇雪》里的文章更自由,更多情绪,也更松散,前两辑的文章则饱满多了,不仅幽默,而且丰富。
在经验匮乏者的眼中,李娟的阿勒泰怎么有这么多故事,是一个谜。而我相信,是太多的故事在我们身边发生而我们不为所动。太累了,太多焦点,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们习惯于通过镜头、屏幕、别人的叙述来获得信息和故事,而早早丢弃了长在身上的眼睛。
是这样吗?
有些事,不务实也中用
文/木卫二
考大学失利,平野勇气被林业培训宣传材料上的美丽女孩所吸引,脑子一热,来到一个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偏僻山村,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课程。一次没有成功的出逃后,勇气开始认真修习,很快成长为一位大山之 子。
比起《哪啊哪啊神去村》,香港人把这部电影译为《恋上春树》,无疑是更符合信达雅的标准。而在大多时候,港译总是走的剧透和噱头路线,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这种青春、励志、热血类型的电影,也是平成年代日本电影的一大特色。从1989年周防正行《五个光头的少年》到《五个相扑的少年》,中间泷田洋二郎《入殓师》超越,到2013年石井裕也《编舟记》,从一群人到一个人,从愣头青到内向男,影片讲的其实都是一回事:主人公克服重重困难,用一年或一辈子的时间,专注于某项不起眼的、与现代社会脱节的工作职业——从当和尚、相扑手、入殓师到编字典。
矢口史靖也是其中一员,从《五个扑水的少年》《摇摆少女》到《快乐飞行》,他热衷于讲述新手被踩,菜鸟初飞。看似千篇一律,实际上总有新意,回味无穷。这回《恋上春树》,正是励志喜剧的又一佳作。
不难发现,上面这些电影的主人公的初始动机并不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这项职业,有些是承业祖辈父辈,有些是稀里糊涂涉水,还有些纯粹是喜欢一个女人,老师或者是教练。
显然,只有把冲动模式从国家大义的洗脑机器,下放到普罗大众的基本欲求,一部电影才会真的贴近观众,继而俘获人心。类似心理机制的构建,还有韩国的《国家代表》、中国台湾的《海角七号》,它们也在做一些破铜烂铁变废为宝的类型故事。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看完《恋上春树》,首先想到的是这句话,比之2013年横扫日本国内电影奖项的《编舟记》,《恋上春树》在娱乐性上实在强出太多。在以技术见长的大片时代,电影把故事背景安在了远离现代化工业的林区:手机这类高科技产物,连块砖头的作用都比不上;村子里人口稀少,通讯更是基本靠喊。受益于祖祖辈辈种下的参天大树,它拒绝了被未来浪潮席卷的可能,树在人在。你砍完了先人种下的树,那么,你还得种下同等多的树,就像人类自身的繁衍,生生不息。
由于竞争激烈,大城市里没有废柴主人公的位置,可神去村却给他留了一张牌。剧本做出这样的编排,除了物尽其用之说,更多是在给年轻人的生命价值观做引导。很多人朝九晚五,自得于无休止的加班,更在朋友圈上刷存在感,唯独从未想过那是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即便不喜欢,时间长了,也许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看,我都这么努力了……应该是喜欢了吧,自我安慰,持续麻醉。
《恋上春树》逆其道而行,废柴想着一逃再逃,结果发现还是没逃掉。面对枯燥的伐木生活,他必须有一股精神上的力量支撑,于是,封面女神成了他的原始动力。从演员外形也不难看出,废柴孱弱胆怯,而村里的大哥一副好身板,健康、强壮又自然。从人的外形到大树的拉升镜头,《恋上春树》毫不掩饰地赞美着大自然的伟大。也是在闻得见树木芳香,情不自禁地哼起了伐木工人之歌的时候,废柴发现,自己好像已经习惯或者是喜欢上这份工作了。
如果仅仅是日复一日的砍树,木材生产终在都市获得利用,那么,《恋上春树》好像还是离佳片太远。所以,电影仍需要一次意料之外的升华努力。于是,祭典成了一个戏剧上的冲突高潮,更是日本民俗的一次奇观展现。从天而降的巨木,不仅是人类熟悉的原始生殖崇拜,更是从神灵到人间的一次形象演化。搭建中间桥梁的,正是那片莽莽苍苍、树大根深的森林。这股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潮流,远从宫崎骏的《风之谷》开始,历经了河濑直美在《萌之朱雀》的歌谣,阿比查邦在《热带疾病》的梦魇,共同搭建了东方的神秘主义。
很多电影教我们要往前看,要追逐物质金钱名利,就像爆米花片,植入的都是时装、汽车、奢侈品。可日本电影却经常告诉我们,除了慢一点,你还得往回看,看看天,拜拜灵。它植入的居然是一些“不务实也中用”的价值观,是久居都市的人类所无法体验的生命原始快感。不得不说,这种片子,在其他国家真的不太能找得到。
香蕉巧克力帕尼尼给你能量
文/陈宇慧@田螺姑娘
原料:
吐司、香蕉、黑巧克力
用巧克力、香蕉和吐司做个简单的搭配,五分钟时间做一份能量早餐。
搭配这份早餐的时候,我有一些小私心。有时候工作太忙或者心情不好,总想吃一些能够刺激多巴胺分泌的食物,巧克力实在是个好选择。我真的非常喜欢巧克力,我家用作烘焙原料的巧克力后都被我吃掉了这种事我是不会说的。
为了避免吃巧克力吃得停不下来,过后又悔恨摄入太多热量(我常干这种事儿),一定要坚决地把它放到早餐里,这样还有一整天可以消耗它。
关于巧克力的品牌,我喜欢买的两个牌子是法芙娜和可可百利。都是经典的巧克力原料品牌,法芙娜成本略高,风味也更好,可可百利胜在性价比。现在也有很多烘焙店? 白吐司或牛奶吐司两片? 小个头的香蕉一根? 可可脂含量在60% 以上的黑巧克力约20 克? 刷模具用的橄榄油少许? 可以加一些自己喜欢的软质奶酪,没有也没关系原料展开说有分装的小包装出售,不妨去网上找找。我喜欢买的是可可脂含量在60% 以上的各种黑巧克力,当零食吃也没罪恶感。(喂,不是在说烘焙原料吗!)一定要用高浓度的黑巧克力!
香蕉嘛,平时吃不觉得,但只要和有点甜度的东西搭配,比如牛奶、巧克力,就特别容易觉得齁……吐司当然可以选其他口味啦,但是你看,全麦吐司“画风”不搭,其他的口味又容易和巧克力冲突,还是简单无害的白吐司好用。
先把香蕉切成大概半厘米的厚片。然后把巧克力切碎,有一点块状没关系,不需要完全切成碎屑。巧克力只要是常温的,基本上用一把比较快的刀就可以搞定了。
把香蕉和巧克力码在一片吐司上,用另外一片吐司盖住。
如果你想加点奶酪的话,可以在这一步加。如果用的是奶酪片,可以先把奶酪片铺在吐司上,再加香蕉和巧克力碎。
如果是自己切的奶酪碎,不妨也像巧克力一样撒在吐司上,然后在帕尼尼机器上刷一层薄薄的橄榄油,把三明治压成帕尼尼就好。巧克力会融化成巧克力酱,和软甜的香蕉混合在一起,真是超有满足感。
有帕尼尼机器的,按机器上的说明来操作就可以了。没有机器也不怕,有其他解决办法,能量早餐就是不应该有门槛!可以用一个平底煎锅加一个重物(我喜欢用铸铁锅锅盖)
来压一下。
不过如果是用煎锅来压,注意煎锅要烧得非常热才好,手掌放在上空能够感觉到热气。这样温度够了,面包就不容易因为被压得太久而失去过多的水分。而且锅够热也不容易粘锅,都不需要放油。三明治放到煎锅上之后,转成小火,压上重物,每面各煎半分钟左右就可以了。不过比起帕尼尼机器,煎锅做法的缺陷在于需要翻面。馅料里如果没有奶酪的话,香蕉和巧克力可能没法粘住吐司片,在翻面的时候要小心,不要让它们掉出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