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004959丛书名: 服装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本科
本书作为服装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可为服装专业人员提供服饰搭配设计的理论参考。
章概论
节基础概念
一、服饰搭配艺术概念
二、服饰搭配的工作范围
三、服饰搭配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第二节服饰搭配与服饰审美
一、基本的审美修养
二、服饰美的表现形式
三、服饰审美的特征
四、服饰审美的社会影响因素
五、各种艺术对服饰审美的影响
小结
思考题
实践与应用
第二章服饰的搭配与款式要素
节色彩的布局与搭配
一、服装色彩基础理论
二、服装搭配的色彩布局原则
第二节面料的选择与组合
一、面料的基本种类
二、面料的性能与风格
三、面料的质感、视感的组合
四、面料的二次设计创新
第三节款式造型的选择与搭配
一、服装款式造型的基本内容
二、款式造型与服饰搭配
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服饰与人体的关系
节款式的选配与人体美
一、服饰美与人体美
二、根据不同的人体尺寸选择适体服饰
三、发型、化妆与服装的搭配关系
第二节服饰搭配与个人形象构建
一、男性形象
二、女性形象
三、个人形象塑造的总则
思考题
第四章服装与服饰配件搭配
节服饰配件的特性与分类
一、服饰配件的特性
二、服饰配件的分类
第二节服饰配件的产生、发展及配饰特征
一、服饰配件的产生
二、服饰配件的发展和配饰特征
三、服饰配件与服装的搭配协调统一
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服饰搭配与环境因素
节服饰形象塑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一、自然环境
二、社会环境
第二节社会环境背景下的服饰搭配
一、个体服饰与环境
二、服饰群体形象的塑造
三、销售服装的展示与搭配
四、表演服装的展示与搭配
小结
思考题
实践题
第六章服饰的搭配与风格
节服装风格概述
一、服装风格定义
二、服装风格分类及特点
三、各具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服装
第二节服装品牌与风格
一、设计师与服装品牌风格塑造
二、著名服装品牌及其风格
第三节服装品牌风格与服饰搭配艺术
一、相同或相似品牌的服饰搭配
二、混搭
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本书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出发,从服装的款式要素、服饰与人体的关系、服饰配件要素、服饰搭配的环境要素几个方向,详细阐述了不同情况下的服饰搭配准则。服饰搭配涉及设计、营销、展示等诸多领域,服饰搭配的技巧是服装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应掌握的重要技能,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出于不同目的的服装动静态展示搭配有一定的掌控能力。本次修订对整体文字进行了梳理,增加文字的说服力,更换了部分图片,重点是在服饰搭配中融入服饰时尚发展状况,细化了静态商业服装出样、动态服饰走秀时服饰搭配的具体细则,使本书实操性更强。
《服饰搭配艺术》(第2版)(附盘)作为服装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可为服装专业人员提供服饰搭配设计的理论参考。
章概论
服装是人们为了生存而创造的物质条件,又是人类在社会生存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表现要素。服装具有来自生理方面的物质性以及心理方面的精神性。服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状态,对现代的文明人而言,如果生活中取消这种状态,就会造成生活的混乱,甚至无法生活下去。衣着服饰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五花八门的流行专题节目、报道,琳琅满目的服装品牌,在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课题:身为消费者,如何用服装更好地装扮自己。身为服装设计人员,如何更好地设计、搭配服装来美化人们的生活。身为服装销售行业的人员,如何对卖场的服装进行搭配以及出样,使之更好地体现品牌的理念,并提升销售量。
节基础概念
一、服饰搭配艺术概念
所谓服饰搭配艺术,即“Fashion Coordination”,含有搭配、调配之意,是指服饰形象的整体设计、协调和配套。服饰搭配艺术既与服饰本身有关,又与服饰的穿着者、周围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总体而言,服饰搭配艺术包含了服装款式要素、服饰配件要素、个人条件要素、环境要素、时间要素等,这些要素相互交错,影响着整体的着装面貌(表1-1)。服饰搭配艺术包括了衣服、配件、首饰、发型、化妆等因素在内的组合关系,而且这其中涉及造型、色彩、质地肌理、纹饰、气味等诸多因素。
服饰搭配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其不仅仅是服装及饰品的组合表现,更重要的是,服饰搭配美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脱离了一定的环境、时间的背景,脱离了着装的主体,是无所谓服饰搭配美的。
表1-1影响服饰搭配的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要点分析
包含内容
在服饰搭配中的作用
款式要素
色彩、材质、款式
色彩能够给人以先声夺人的印象;材质即服装的面料,即使是同样的款式,选择不同的面料,会形成不同的风格效果;款式包括服装的造型、造型的比例以及细节设计等因素,服装的色彩与面料终都要通过这个形式表现出来
续表
影响因素
要点分析
包含内容
在服饰搭配中的作用
配件要素
即“Accessory”,包括鞋、帽、伞、首饰等一系列与服装相关的因素
服饰组合搭配对服装主体起着烘托作用,服装与服饰配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而发展的,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环境、时尚、风格、审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服饰配件在服饰中起到了重要的装饰作用,它使服装的外观视觉形象更为完整,通过配件的造型、色彩、装饰等弥补了服装某些方面的不足
个人条件
个人的形体、肤色等相关生理特征
个人是服饰的载体,只有服饰适合于人体时,才能够真正体现和发挥服饰本身的美,同时也美化与衬托了穿着者
环境要素和时间要素
即着装的地点、时间的范围限制
环境要素与时间要素紧密相关,时间和地点是人体着装的大背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着装的要求不同
二、服饰搭配的工作范围
从服饰穿着的人群数量来区分,服饰搭配包含个体的服饰搭配及群体的服饰搭配。如:个人服饰搭配指导、商品销售的示范性静态展示等属个体服饰搭配;而制服设计、亲子装、情侣装的搭配则属群体服饰搭配范畴。
从服饰展示的环境状态区分,服饰搭配还可以有静态及动态之别。如:服饰销售的出样陈列、时尚资讯的平面服饰搭配等属静态服饰搭配;出于不同目的的服饰表演搭配属于动态搭配。
服饰搭配艺术
章概论
三、服饰搭配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服饰搭配师的工作贯穿于时尚业的各行各业,无论从事何种具体行业,服饰搭配者从事的都是创造美的工作。总体而言,服饰搭配工作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基本的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指个体按照一定时代、社会的审美理想自觉进行审美心理的自我锻炼、陶冶、塑造、培育、提高的行为活动,以及通过这些行为活动所形成或达到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一个人具有相当的审美素养,就会以较高的审美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去选择和接受审美对象,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审美素养由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力等构成。审美素养是人文修养的内容之一,加强审美素养是提高人文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加强审美素养,要从培育审美观念入手,这就需要加强学习。要多听,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形式,系统地学习美学理论,弄清美的范畴、本质及形态等美学基本原理。
人的审美趣味受人的精神境界制约,因而有健康与病态或高尚与低级之分。加强审美修养,应从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入手,提高审美趣味。要多培养高雅的情趣,减少庸俗的爱好。人的审美修养应从文学、历史、艺术及美学等多个方面加以积淀。通过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具有鉴赏事物美的能力,获得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
通过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审美判断指对美的对象的理解辨别和评价能力,它显示出判断主体的思想境界、理论深度、审美阅历、鉴赏水平等方面的素质。提高审美判断能力,需要多参加各种艺术表演、鉴赏活动,这是加强审美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服装专业相关知识
服装是服饰搭配的载体,服装专业知识包含服装色彩、面料、结构、工艺、营销等相关知识。
以色彩为例,色彩是人类视觉中响亮的语言符号,在设计中具有独到的传达、识别与象征作用。色彩是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知识也是服饰搭配设计师应具备的基础素质之一;再如,服装由面料制作而成,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能够直接左右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不同材质的搭配组合对整体服装风貌可以起到导向性的作用;服装的款式变化需要通过结构的分解来完成……
(三)对时尚的敏锐感
时尚,即 “Fashion”,从古至今,时尚一直流行于世。它存于每个人的生活,挂在众人的嘴边。可以说,时尚,影响着每个人以及其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尚就是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尝试、被预认为后来将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时尚不同于流行,流行是大众化的,而时尚相对而言是比较小众化的,是前卫的。服饰搭配对大众的流行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服饰搭配师应站在流行的前沿,要具有时尚敏感度。
第二节服饰搭配与服饰审美
服装通过色彩、面料、造型等元素表现其独特的视觉美感,人们对于服饰美的认识因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一、基本的审美修养
服饰搭配艺术是以美为前提的,没有相当的审美修养就没有服饰搭配艺术。何谓美?服装作为一门生活艺术具有明显的美学特征,但是把握这个问题却并非易事。首先,美学理论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玄学”、“贵族文化”,它属于哲学范畴,非常人能理解。其次,关于美的定义至今还没有定论。然而,这并不影响人们对美的探讨和研究,人们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及各个层次和深度上,探寻着美的无穷无尽的魅力。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和其他认识方式一样,也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在审美时,人们必须首先以形象的直接方式去感知对象。即美感是以形象的直接性方式来进行的。这是因为,审美对象都有一定的感性形象及外部特征,人们只有通过这些外部特征才能体验美的形象。服饰艺术中,服装的款式、色彩、质感、肌理、线条、构成关系等直接的感知或表象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表达着服装的美感。
二、服饰美的表现形式
世界上没有“没有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没有内容的形式”。形式与内容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分离。人类在审美创造的过程中,运用并发展了形式感,并从大量美的事物中归纳概括出相对独立的形式特征。这些具有美的形式的共同特征被称作形式美法则,形式美法则是事物要素组合的原理。形式美法则在服饰艺术中是无处不在的。例如,在服饰搭配艺术中,单件的服装、饰品是其组成的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款式细节、风格特征等组合之后,以整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可以说形式美法则是服饰搭配艺术的内在规律,没有形式的表现就没有服饰搭配的美感。
服装设计是一种自由的创造,在自由创造的过程中,设计师赋予了服装以美的生命,并给人以愉悦的感受。服饰美是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形象,通过形式美予以表现。
(一)服装中蕴涵着形式的美感
服装的形式美即服装的外观美。服装的遮体、御寒等实用功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绝大多数人的意义几乎是一致的。而服装的外观美则具有很大的可变性,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着装个体对此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服装的外观美是服装设计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美的事物大都有具体可感的个别形象。形象犹如美的载体,离开了形象,美的生命也就无从寄托。服饰美首先表现为形式上的美感。服饰美的形象离不开色彩、线条、形体等感性形式,只有通过和谐的感性形式、组合并作用于人的器官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形式美是指客观事物外观形式的美,是指自然生活与艺术中各种形式要素按照美的规律组合而成所具有的美。在美学上有人把形式美分为外形式和内形式。外形式是指客观事物的外形材料的形式因素,如点、线、面、形、体、色、质、光、声、动等,以及这些因素的物理参数,如线的长短、粗细、曲直、虚实,色彩的明度、纯度与色相,质感的光滑与粗糙,厚重与轻薄,如成衣的长短宽窄,服装的廓型、面料以及纹饰的色泽肌理、局部结构的形状等。内形式是指运用上述这些因素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起来,以表现内容完美的组织结构,如对称、平衡、对比、衬托、点缀、主次、参差、节奏、和谐、多样统一等。内形式又称为造型艺术的形式美法则。
服装的形式美与其他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有许多共同之处,都存在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美的规则,但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不论是服装上线条的分割,还是服装廓型的选择、抑或是色彩的布局,都要符合服装的特性。形式美法则体现在服装的造型、色彩、肌理以及纹饰等多个方面,并通过具体的细节(如点、线、面)、结构、款型等表现出来。
(二)服装中形式美感的表现(表1-2)
表1-2服装中常见的形式美及表现
服装中的形式美
服装中常见表现形式
对称与均衡
服装的色彩、廓型、部件细节处理
对比与调和
服装上线的曲直、点的大小、色彩的冷暖色调
以及服装的比例与尺度等
节奏和韵律
表现形式多样,如面料色彩的冷暖交替节奏、花纹图案的重复出现形成的反复节奏等
和谐
形式美的准则,在服饰搭配艺术中无处不在
1. 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是服装形式美基本的表现方式。所谓对称是指在视觉艺术中,两边的视觉趣味中心均衡,分量是相当的。对称是一种平衡的形式。在用对称形式构成的服装中,均可以找到一个中心点或一条中轴线,当中心或是中轴两边的分量完全相当的时候,也就是视觉上的重量、体量等感觉完全相等时,必然出现两边的形状、色彩等要素完全相同的状态,也就形成了规律性的镜面对称。
因为人体本来就是对称的,出于人们对于上下、左右对称的视觉以及心理惯性,在服装上往往也是以对称作为主要的形式,以求获得一种视觉上的稳定感。在服装的廓型乃至细节的布局上,无不显示着对称与均衡之美。如服装上分割线的布局,口袋和纽扣的处理多以对称的形式出现,尤其是男性正装的设计,简洁的对称感可以更好地体现出男性沉稳、干练的性格特征。
(1)对称。服装上常见对称形式有三种,如图1-1所示。
图1-1服装中常见的对称形式
①左右对称,也称单轴对称。它以一根轴线为基准,在轴线的两侧进行造型的对称构成。由于人体就属于这种单轴对称,因此,作为人体的附着物,服装的基本形态也多采用这种对称形式。单轴对称的服装,左右两边的形式因素相同,这种形式的服装具有朴实、安定感,但有时也会显得简单、缺乏生气,在视觉上因过于统一而显得呆板,所以在局部做些小的变化可以弥补这一缺点,如色彩、不同的面料质感、相拼等方面的变化。对称的服装显得端庄、爽直,适合应用在正式的西装上衣或上班用的业务型服装上。为了避免过于拘谨,可在面料肌理、色彩装饰上加以变化,使服装款式在稳定可信的基础上,增添几分生机与创意。
②多轴对称。它是在服装的轮廓平面上,以两根或两根以上的轴为基础,使分布在它们周围的形式因素相等或相近,这种形式不仅左右的形对称,而且上下、对角的形对称,整体效果显得更为严谨。例如,双排扣西装,纽扣的配置就属于双轴对称。这种横平竖直的对称,更加增添了服装的正规感。
③回转对称。回转对称可以理解为,在服装的轮廓平面内,以某一斜线为对称轴来安排造型要素:在服装轮廓的平面上,对称以一点为基准,相同的形式因素以中心点为轴,旋转后才能重合,其构图呈S型,所以整体有运动感,这种形式设计的服装较前两种对称形式活泼。回转对称的表现形式彻底打破了横向对称的呆板情调,大大超越了单轴的横向对称,加之人体的运动,整体的服装印象动感很强,常传达
出活泼、休闲、舒适、生活化等意味。
(2)均衡。均衡也称为平衡。它是指在造型艺术作品的画面上,不同部分和造型因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空间关系,是在非对称的状态中寻求基本稳定又灵活多变的形式美感。在审美和艺术创作中,人们通过视觉和心理能感受到形体、色彩、材料的分量。如较大的形体、较暗的色彩、较坚实的材料会比较小的形体、较明亮的色彩、较蓬松的材料显得重。通俗地讲,均衡即左右不对称,却能获得视觉上、心理上的平衡感。
均衡的特点是支点两侧的造型要素不必相等或相同,它富有变化,形式自由。均衡可以看成是对称的变体,对称也可以看成是均衡的特例,均衡和对称都应该属于平衡的概念。均衡的造型方式,彻底打破了对称所产生的呆板之感,而具有活泼、跳跃、运动、丰富的造型意味。图1-2是均衡在服装上的表现,虽然左右两边的造型要素不对称,但在视觉上却不会产生失去平衡的感觉。
图1-2均衡在服装中的表现
均衡的造型手法常用于童装设计、运动服设计和休闲服设计等,常常通过门襟、纽扣、口袋、图案及其他装饰要素来实现既有变化又有秩序的组合构成关系。它的突出特点是既有整齐又有变化,形成不齐之齐,无序之序的艺术效果。不对称的设计不容易创作和掌握,但均衡造型中的线条设计富于变化、流畅柔和,显得活泼、华丽,可获得新颖别致的艺术效果。
2. 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的规律通过服装上线的曲直、点的大小、色彩的冷暖色调等不同,在增强彼此各自特性的同时,使两者的相异性更加突出,以达到装饰的目的。同时,对比规律还体现在服装的比例与尺度上。比例和尺度是和数相关的一种定量的特征,是局部与整体之间尺寸的对比关系,在服装中往往体现在上下装的长短、服装的胖瘦宽窄、口袋的大小和位置的高低等多个方面。没有对比或是对比过度的设计都是失败的,要避免这样的失败,就要在对比的事物中加入一定的调和要素,以求在减弱对比矛盾的同时形成一种调和的美感。
(1)比例与尺度。服装的比例规律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服装造型的比例需得当。如果服装的长度与围度之间的比例不同,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造型艺术风格。如六十年代红极一时的时尚代表玛丽·奎恩特开创了服装史上裙下摆短的时代,她所倡导的 “迷你裙”,虽然只是把裙长缩短到了膝盖以上,在当时却引起了轩然大波,被认为是伤风败俗。此外,领面的宽窄比例,贴袋的长宽比例,腰节线的高低比例,分割线的位置比例等,都事关一件衣服的造型是否协调美观。后,装饰物与人体及服装之间也存在比例问题。一些常见的服饰品耳坠、项链、伞、帽、包等,以及服饰图案的大小,都应与人体和服装形成良好的比例关系。
②服装的比例要配合人体的比例。即服装穿着需合体。太大或是太小的服装不仅外观不美,且着装的舒适性也大打折扣。在选择服装时,要使其能够对于人体比例不够理想的部位进行修饰。生理条件因人而异,有的人颈部较短,有的人臀部较大,有的人下肢不够长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服装款式的选择在视觉上进行修正。如腰节线的适当提高可以拉长下肢的长度感,V领可以使颈部显得修长……服装款式选择对人体的修正关键就在于利用了视错觉现象,以求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提及比例,不能够不提及黄金分割比。黄金分割比的尺度关系是服装中常用的一种比例手法。黄金分割比是指将一个线段分割成长短不同的a(长段)和b(短段)时:
a+ba=ab≈1.618
其中1.618是约数,如果用几何作图,可以得到边长为1∶1.618的黄金矩形。这一比例在艺术设计中得到了较多的使用,黄金分割比也被认为是能够获得美的视觉感受的比例之一。如果以未着装的人体肚脐为分界,大的部分为1,小的部分为.618,这样的人体形态就是完美的。断臂的维纳斯被誉为美的典范,原因之一就是符合了这个美学比例。体现在服装上,腰线的设计定位决定了上下身的比例关系,如何在服装设计中巧妙运用黄金分割比,是设计中对比与调和规律运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总体而言,构成服装外观形式的各因素内部也应保持良好的数量关系,黄金分割和接近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
图1-3服装与配件色调主次分明
均可运用于服装。衣领的大小,口袋的面积和位置,领带、腰带的长短,分割线、装饰线的确定,用单独图案点缀服装,图案在服装上的位置,均应注意比例原则的运用。
(2)主次关系。对比与调和关系的协调离不开主次关系的得当。所谓“主次”,又称为“主从”或“主宾”。主次关系的处理可以体现在服装的多个方面,又以色彩为典型。在一套服装设计的造型或组合中,为了突出表达艺术主题,通常在色彩、块面及装饰上采用有主有辅的构成方法。如一种主色,一个主点,一个主要装饰部位,一种主要质感的面料等。根据造型要素的视觉作用,可以将其分为主要素、辅助要素及点缀要素。如一套服装配搭中,以大面积的A色为主要色彩,以B色为次面积的辅助色,再以C色的小型耳坠作色彩点缀,就构成了主要素、辅助要素及点缀要素和谐统一的主题。图1-3中,与服装呈对比色的帽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在原理上与音乐以及诗歌有着相通之处,节奏是指一定单位的、有规律的重复形体运动的分节;韵律则是既有内在秩序又有多样性变化的复合体,是重复以及渐变节奏的自由交替。
节奏和韵律在服装上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节奏能增强服装的艺术感染力。相同的点、线、面、色彩、图案、材料等形式因素在同一套服装中重复出现,能产生节奏感,并因重复出现的形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
(1)机械的重复。
机械重复是重复出现的形式因素不发生任何变化,引导视线作机械的反复。如:百褶裙的褶,一窄一宽或二窄一宽,每次重复出现时均不发生变化。特点为完全相同的图案、完全相同的色彩等其他形式因素在服装上机械地重复出现均能产生节奏,这种节奏比较文静、朴实,有时也会因为缺少变化显得生硬。
(2)变化的重复。它是指某种形式因素在重复出现时产生一定的变化,引导视线做有规律的跳动。如:斜裙下摆的褶纹,其宽窄、大小、间距在重复出现时已产生变化,但仍保持相似的特点。其特点为长短不齐的线、大小不同的点或面、色相相同明度不同的色彩等其他形式因素经过适当处理,反复出现,均可产生节奏,这种由变化重复产生的节奏比较活泼,动感较强。
(3)渐变。
渐变是某种形式因素在重复出现时按等比或等差的关系渐渐增强或渐渐减弱,引导视线朝某一方向滑动。如:色彩逐渐变淡的长裙,裙子的色相虽然没有变化,但纯度逐渐减弱,而明度逐渐提高。特点为以色相的变化体现色彩的渐变,如大红-橘红-橙-橘黄-黄;红-灰红-灰等,除色彩以外,形体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线条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的渐次推移,均可产生圆润而舒展的美。
图1-4、图1-5分别为面料色彩的冷暖交替节奏、花纹图案的重复出现形成的反复节奏。又如服装结构线的交错节奏、各部位的体积节奏等,节奏和韵律的形式美规律的运用,使服装的造型显得更为生动。
图1-4服装色彩的节奏
图1-5服装图案的节奏
服饰搭配艺术
章概论
4.和谐
和谐是形式美的法则,一切的形式要素无论采取怎样的表现形式,终都要符合和谐的法则。服装艺术中从色彩、面料到款式,无处不包含着和谐的因素。
服饰搭配时,以形式美的理论来对照设计,可以对掌握服饰搭配的美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服饰搭配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设计者深谙服饰美之道,巧妙运用形式美法则,创造出美的服饰形象,这就是服饰搭配艺术的本质所在。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