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629448
导言(1)
第一编唐诗里的画
第一章诗中有画()
第二章唐诗全面展示唐代绘画艺术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
()
第一节画科众多()
第二节名家辈出()
第三节风格多样()
第四节载体材质()
第三章唐诗深刻揭示唐画家的生活和心态()
第一节社会地位()
第二节荣辱迅变()
第三节立志用世醉心艺术()
第四节志趣高逸退隐林泉()
第四章唐诗形象描绘唐画的作画过程和画法技巧()
第一节构思立意()
第二节作画过程()
第三节笔墨技法()
第五章唐诗阐述了当代人的绘画主张与画学思想()
第一节气韵生动()
第二节意存笔先()
第三节重神理念()
第四节象外意()
第五节比德说()
第六节审美移情()
第七节诗境与画境()
第八节取势()
第九节画作真会()
第十节形生虚无()
第六章以诗求画()
第七章唐诗具有补证画史的功能()
第一节补画史之阙失()
第二节证画史之舛误()
第二编画里的唐诗
第一章画中有诗()
第二章画家笔下的唐诗人画像()
第一节唐代画家笔下的唐诗人画像()
第二节宋元画家笔下的唐诗人画像()
第三节明清画家笔下的唐诗人画像()
第三章画家笔下的唐诗人故事画()
第一节唐代画家笔下的唐诗人故事画()
第二节宋代画家笔下的唐诗人故事画()
第三节元明清画家笔下的唐诗人故事画()
第四章画家取唐诗诗意入画()
第一节唐代画家以唐诗诗意入画()
第二节宋代画家以唐诗诗意入画()
第三节元代画家以唐诗诗意入画()
第四节明代画家以唐诗诗意入画()
第五节清代画家以唐诗诗意入画()
第五章多位画家取同一首唐诗诗意作画()
第一节王维诗()
第二节杜甫诗()
第三节白居易诗()
第四节杜牧诗()
第五节几点启示()
第六章黄凤池的《唐诗画谱》()
第一节“诗中有画”的选诗宗旨()
第二节唐诗诗意画专书()
第三节黄凤池的功过()
第七章唐代画论著作保存之唐诗()
第一节六种画论著作引录的唐诗()
第二节画论中引用唐诗的理论价值()
第三编唐代融通诗画艺术的功臣
第一章诗佛王维()
第一节王维画学地位的变迁()
第二节融通诗画的重要表现形态()
第三节融通诗画的又一重要表现形态()
第四节诗画禅的融通()
第二章诗仙李白()
第三章诗圣杜甫()
第一节杜甫与绘画艺术的因缘()
第二节杜甫题画诗的美学特征()
第三节杜甫在诗画融通史上的崇高地位()
第四章顾况和张志和()
第一节狂生顾况()
第二节玄真子张志和()
第五章元白诗桂魄争光()
第一节元稹的题画诗()
第二节白居易的题画诗()
第六章诗人兼画家郑虔与刘商()
第一节诗书画三绝郑虔()
第二节诗画兼擅刘郎中()
第七章晚唐三诗人()
第一节识得王维画中诗意的张祜()
第二节中晚唐水墨山水画发展的见证人方干()
第三节诗中有画意的郑谷()
第八章三诗僧()
第一节皎然()
第二节齐己()
第三节贯休()
第四编传承与宏扬
第一章宋代诗画家承前启后的杰出贡献()
第一节苏轼的划时代贡献()
第二节赵佶的“三自”创举()
第三节宋代画家融通诗画的贡献()
第四节宋代诗人融通诗画的贡献()
第五节“岁寒三友”“四君子”艺术群像的出现()
第六节诗画理论勃兴()
第二章元代进入诗画融通的新纪元()
第一节元代画家融通诗画的艺术成就()
第二节名满四海的赵孟()
第三节“元四家”与韵致超绝倪云林()
第四节元代诗人融通诗画的艺术成就()
第五节合作绘画画作合装()
第三章明代诗画家的贡献()
第一节“吴门派”核心人物沈周和文征明()
第二节“吴门派”其他诗画家()
第三节董其昌与《画禅室随笔》()
第四节明代奇人徐青藤()
第五节明代的题画诗专集和书画题跋记()
第四章清代诗画异彩纷呈、百川汇海的新局面()
第一节诗画奇才石涛僧()
第二节南田三绝()
第三节兰竹芳馨郑板桥()
第四节海上画派及其重要画家()
第五节海派艺术大师吴昌硕()
第六节清代的题画诗专集和书画题跋记()
第五章题画词与词意画()
第一节题画词的出现()
第二节扬无咎、吴文英和张炎()
第三节“明四家”中的沈周、文征明()
第四节清代的纳兰和顾春()
第五节词意画的审美特征()
第六节词意画点将台()
凤凰出版社导言唐诗与绘画艺术导言
我从事学术研究,起始于唐诗。
童年的我,看到家里器物上镌刻着唐诗诗句,诸如“月落乌啼霜满天”、“青山隐隐水迢迢”,尽管当时是一知半解,但是很喜爱它们。随着年岁的增长、接触的唐诗愈多,愈益觉得它们语言精美、意蕴深隐、声调和谐,易记易诵,逐渐地喜欢诵读它们。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有幸遇上常熟人、唐诗专家孙望先生。孙先生给我们讲唐诗,讲得很精,很细,释疑解惑,带领我们进入唐诗美的意境里,真是大开眼界。孙先生校点过《元次山集》,出版过《元次山年谱》、《蜗叟杂稿》、《全唐诗补逸》等著作,多层面地从事唐诗研究。他以身作则,引导我走上唐诗研究的道路。
进入唐诗研究的学术领域后,我才知道它虽说是一门“显学”,从事研究的学者又特别多,但它仍然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研究空间还十分广阔。数十年来,我在教学之余,开始从事诗学研究,主攻唐诗,《唐音质疑录》是我早年唐诗学论文的结集。先后出版过《李贺集》(凤凰出版社)、《李长吉歌诗编年笺注》(中华书局)、《李贺资料汇编》(中华书局)、《葑溪诗学丛稿初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葑溪诗学丛稿续编》(苏州大学出版社)。又参加过《全唐五代诗》、《中华大典·隋唐五代文学分典》的编纂工作。我长年思考、探索唐诗研究中的种种问题,游弋于唐诗的艺术世界里,陶醉在唐诗的审美享受中。
唐代,是诗的时代,闻一多先生称唐诗为“诗唐”,说得真好。诗歌,在唐代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时时、事事、处处,人们都用得着诗歌。抒情言志要用诗,记游写景要用诗,记事议论要用诗,考进士要考诗,写谏章也可用诗,甚至可以用诗代替信柬。唐诗表现了唐人的生活、思想,情感、憧憬,反映了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成为唐代的百科全书,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无尽藏”。
唐诗读得多了,便能读到许多记述、描写唐代画家生活的诗,读到许多唐代人的题画诗,愈益发现唐诗与唐画有着不解之缘。再加上我素来喜爱绘画艺术,读过很多古画,读过很多画论著作,还为朱景玄《唐朝名画录》、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作过校注。(前书已由黄山书社于2016年出版)所以,我在全面研究唐诗的基础上,很早便开始从事题画诗研究和诗画融通研究,陆续出版过《历代名画诗画对读集》山水卷、人物卷、花鸟卷(苏州大学出版社),《传世名画题诗品赏》上、下册(云南人民出版社),《历代题画诗(千首评注)》(语文出版社),《题画词与词意画》(云南人民出版社),《诗画融通论》(中华书局)等书。在这一些研究中,我逐渐能触摸到、感悟到诗画融通的奥秘,更增强了我探索这种奥秘的兴趣和信心。
我写作这本《唐诗与绘画艺术》,目的就是向诗画学界朋友们汇报我从事唐诗研究和诗画融通研究的成果。全书主要探讨唐诗与绘画艺术的紧密关系,以苏轼评论王维诗画艺术的两句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论述中心。我从“诗中有画”的论题生发开去,详细论述了唐诗全面展示唐代绘画艺术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深刻揭示唐画家的生活和心态;形象描绘唐代画家的作画过程和画法技巧;阐述了唐代人的绘画主张和画学思想。而这一切,却在现存的几种唐代画论、画史著作如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和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很难见到,即或有之,也记述简略,寥寥数语,唐诗具有补证画史的学术价值。唐诗(有关画学的诗篇)不啻是一部诗化了的唐代绘画史。
我从“画中有诗”的论题生发开去,详细论说了唐代和宋元明清画家笔下的唐代诗人的画像;唐代和宋元明清画家笔下的唐代诗人故事画;唐代和宋元明清画家取唐诗诗意入画;唐代画论著作中保存的唐诗,从另一个侧面,探索唐代诗与画的密切关系。
正是在探索唐诗与绘画艺术的密切关系中,我抓住了两者关系中最为核心的精神特质,即诗画交会和融合的特质,确立了诗画融通的审美理念,并根据众多的融通诗画的创作实例,概括出诗画融通的七种表现形态:一、 诗中有画;二、 画中有诗;三、 以诗入画;四、 以诗求画;五、 以诗题画;六、 画论诗化;七、 诗情画意的反复转化。以诗题画,即题画诗,恰是其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态。
笔者通观多种表现形态,全面考察唐代诗人、画家的创作活动,特别表彰那些为诗画艺术融通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唐代诗人和画家:王维、李白、杜甫、顾况、张志和、元稹、白居易、郑虔、刘商、张祜、方干、郑谷、皎然、齐己、贯休(他们或是诗人,或是诗人兼画家)。分别论述他们运用哪些表现形态,做出自己的贡献,彰显他们曾创的历史辉煌,以此评判他们在诗画融通史上应占的地位。本书列出“唐代融通诗画艺术的功臣”一编,分八个章节,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先唐前辈开创的、唐五代人努力从事的融通诗画的艺术传统,一直被后代的诗画家传承着。因此,考察我国整个诗画融通的历史轨迹,找出历代诗画家在传承和宏扬这种优良传统方面所作出的种种创新举措,具有重要意义。总结过去,可以为我们当代人提供极为珍贵的艺术借鉴,增强我们当代人融通诗画艺术的文化自觉精神。本书第四编“传承与宏扬”的内容,恰恰是唐代诗画关系的拓展与深化,闪耀着唐代诗画家融通诗画艺术精神的光辉。
本书专门谈论了全唐五代诗与绘画艺术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同时探索诗画融通的艺术规律,以及它在各个朝代的表现,简略勾勒出我国历代诗画融通的发展轨迹。本书不啻为一部我国诗画融通小史。其实,从“无尽藏”的唐诗中,可以挖掘、探索的文化课题还有很多,像“唐诗与音乐艺术”、“唐诗与书法艺术”、“唐诗与舞蹈艺术”等等,我衷心地期望能早日看到经过相关专家精心论述的唐诗与多种艺术交会融合的专著陆续问世,帮助读者们充分认识唐诗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多元的艺术价值。
诗中有画,是说诗歌中有画意,诗美中蕴含着绘画美。这个美学命题,是苏轼最早提出来的,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他举出王维“诗中有画”的诗例是《山中》,“‘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自东坡此论出现后,众多诗论家、画论家便奉为圭臬,“诗中有画”也就成为诗、画学家特定的专有术语。
东坡只举出王维一首“诗中有画”的例证,后代诗论家却撷出了王维“诗中有画”的无数例证。郭思录引先子(即郭熙)摘出“有发于佳思而可画者”王维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见《林泉高致·画意》),这两句是王维《终南别业》诗中名句。刘辰翁评王维《鹿柴》诗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无言而有画意。”(《须溪先生校本王右丞集》)王世贞说:“王右丞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极俊语,却入画三昧。”(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引《弇州山人稿》)“江流”两句是王维《汉江临汛》诗中句。王鏊《震泽长语》评王维《辋川集·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云:“摩诘以淳古淡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真一片水墨不着色画。”清张谦宜《斋诗谈》卷五评王维《使至塞上》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景如画,工力相敌。”近人刘拜山评王维《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曰:“写绿萍之屡开屡合,不特为春池点景,尤能为待舟者传悠然静伫之神,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人。”又评《北垞》:“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阑。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曰:“前半近景,后半远景,掩映生姿,可以入画。”(《千首唐人绝句》)
王维“诗中有画”的例证很多,以上仅举出部分带有代表性的例句,下面第三编第一章“诗佛王维”里还会举出许多例证,请参看。
“诗中有画”的艺术特征,并不是王维所独擅,很多唐人诗中,也都富有画意,特别是“使笔如画”(方薰《山静居论画》语)的杜甫,他的诗中有画意的句子,比比皆是。苏轼《书参寥论杜诗》:“参寥子言:‘老杜诗云:“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此句可画。’”这两句诗,出于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其二)。郭思录引先子(即郭熙)摘出“有发于佳思而可画者”有杜甫诗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舍南”两句,出杜甫《客至》诗;“远水”两句,出杜甫《野望》诗。明李贽《焚书·诗画》:“杜子美云‘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此诗中画也,可以作画本。”“花远”两句,出杜甫《涪江泛舟送韦班归京得山字》诗。谢榛《四溟诗话》说:“子美曰:‘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此语宛然入画,情景适会,与造物同其妙。”“细雨”两句,出杜甫《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其一)。杜甫《夔州歌十绝句》(其四):“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桔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浦起龙认为此诗:“诗可作画,青红层叠,楼榭参差,不嫌山体之孤峻矣。”(《读杜心解》)杜甫《绝句六首》(其六):“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杨伦《杜诗镜铨》:“写所居景物,当在春夏之交,禽鱼花草,种种幽适,自堪入画。”杜甫《落日》:“芳菲缘岸圃,樵爨倚滩舟。”杨伦《杜诗镜铨》以为这两句是“画景”。吴乔《围炉诗话》评这两句诗:“此景亦人所时遇者,经老杜笔即绝妙。”
至于杜甫的大量题画诗,更是处处有画意,诗画整合成一体,难分彼此。周启琦评老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说:“诗成画外之意,画写意外之情,妙得诗画三昧。”(《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陆时雍评《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曰:“咏画者多咏真。咏真易而咏画难,画中见真,真中带画,尤难。此诗亦可称画笔矣。”杜甫的诸首题画诗,可以说是达到“诗中有画”的极致。
唐人诗句中富有画意的作品极多,这里,再择要介绍除了王维、杜甫以外的一些重要诗人的篇什。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乔亿《大历诗略》:“宜入宋人团扇小景。”
皇甫冉《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刘拜山评曰:“四句四问,亦是创格,而云树苍茫,山居幽绝,已自画出,不烦置答矣。”(《千首唐人绝句》附)
郎士元《柏林寺南望》:“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富寿荪《千首唐人绝句》曰:“‘青山’二句,写遥峰初霁,有画笔所不能到。”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读此诗如展《秋山晚霁图》,所谓‘欲霁山如新染画’也。”
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黄叔灿《唐诗笺注》:“此等笔墨,分明是一幅图画。”富寿荪《千首唐人绝句》:“‘无人舟自横’,尤传野渡暮雨之神。诗中有画,极运思用笔之妙。”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曰:“李君虞绝句,专以此擅场,所谓率真语、天然画也。”刘拜山评曰:“淡墨素描,似不用力,而天然超妙,最近太白。”(《千首唐人绝句》)李益《听晓角》:“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黄叔灿《唐诗笺注》:“一片悲凉,却纯用白描法写照,画意无痕,几不着纸。”
卢纶《曲江春望》:“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更到无花最深处,玉楼金殿影参差。”“翠黛红妆画鹢中,共惊云色带微风。箫管曲长吹未尽,花南水北雨蒙蒙。”富寿荪评曰:“两诗写景妍丽,绰有画意,当日曲江风光,读此可以想见。”(《千首唐人绝句》附)
韩愈《同水部张员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富寿荪《千首唐人绝句》评曰:“此寄白居易,即效白语。其点染曲江春日晚晴景色,鲜丽明媚,如展画图。”又,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曰:“‘草色遥看近却无’,写照工甚,如画家设色,在有意无意之间。”
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杨慎《升庵诗话》评曰:“诗有丰韵,可谓工致入画。”《唐宋诗醇》评曰:“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
…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