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1146724

大江健三郎*部思想随笔
72篇对人生、社会、家庭、情感的睿智思考。
《定义集》娓娓道尽了大江先生眼中的父与子、危机与未来、人与世界、爱与和平、希望与挣扎。
《定义集》原是《朝日新闻》于2004年6月至2012年3月间为大江健三郎先生开设的一个专栏,由每月发表的一篇随笔连缀而成的这七十二篇文章,记录了大江先生在这六年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忧所虑乃至越陷越深的绝望,当然,也记录了老作家在这绝望中不断寻找希望的挣扎。
关切的眼神和好奇心 001
促使我修正轨道的友人之眼 006
接纳滑稽及其相反 012
孩子般的态度与伦理性想象力 018
民族如同个人,也会弄糟和犯错 024
重新阅读将成为全身运动 030
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 036
日本人的所谓议论 042
事后聪明或也见效的方法 048
“重新学习”和“重新教育” 054
人类沦为机器之事…… 060
细致入微之教养的成果被摧毁 066
改写已被改写的文章 072
在两个形式之间进行串联 078
小说家在大学里学习到的知识 084
在人生中遇到的所有话语 090
曾与“巨大的人”共同生活 096
牢牢地记住吧 102
写作这种“生活方式的习惯” 108
关于玷污人类 114
现代的“喜悦的知识” 120
倾听“真实的文体” 126
闯越困境之人的原理 132
世界的顺序将因此而从下面发生变化 138
老年期间,像写日记一样写诗 144
显现在面部的历史、传统和文化 150
转弯抹角的说法具有的力量 156
勇敢而慎重的政治小说的写作方法 162
对新开始写小说的人说(之一) 167
拥有余裕的认真将是必要的 173
一个人需要多少册书? 179
期望不要忘记 185
对新开始写批评文章的人说 191
确认话语的定义后重新阅读 196
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 202
凝视世界终结的表现者 207
挽回无法挽回之事 213
智慧且平静的悲哀之表现 218
是原子弹爆炸的威力,还是人类的悲惨? 223
对新开始写小说的人说(之二) 229
其固执之神态极不寻常 235
文化是直接面对危机的技术 241
可是,自然却没有权利 247
创造未来的在家干零活儿 253
某个晴和冬日的发现 259
唯独不会宽容 265
对新开始写小说的人说(之三) 271
二十一世纪的日本有“德”吗? 277
对强者有利的暧昧话语 283
在活着期间倘若神志不正常…… 289
冲绳今后仍将持续之事 294
如何成为私小说作家的? 300
何为遭受原子弹轰炸之国的道义责任? 306
对新开始写小说的人说(之四) 312
曾说“真是神奇!”的医生 318
对新开始写小说的人说(之五) 324
谁在一直阻碍着爆发? 330
充分且细致地阅读 335
鲁迅的“骗人话语” 341
持续讲述氢弹爆炸经历的人 347
从现场之外也要侧耳倾听 353
不可使暧昧原样继续下去 359
认清对责任的承担方式 365
进而“我的灵魂”将记忆 371
从广岛、长崎面向福岛 377
古典基础语与“未来的人性” 383
所谓核电站是“潜在性核威慑力” 389
另一支前奏曲和赋格曲 395
前往海外出席学会的小说家 400
我们拥有伦理依据 406
现在小说家的可为之事 412
依靠自己的力量策划定义事宜 418
译者跋:《定义集》与鲁迅和中国 423
促使我修正轨道的友人之眼
我觉得,是多年以来的老友们在为我发挥着这个作用。在人生的某个时候,会觉察到友人无意间投来的异样目光,我便以此为镜,倘若从其深邃之处感觉到寒意,虽说无法停止自己这个运动体,却也要修正轨道了。
Y君就是这样一位友人。今年,他嘱托我在某大学的入学典礼上发表演讲,作为并非在教育现场工作至今的人,我次做了曾一直避免去做的事。其实,尽管已是步入老年,彼此却都忙于尚未做完的工作,我们已经许久没能在一起说说话了,大学方面便为我们提供了一起待上半天的时间。正是这个缘故,我才接受了邀请。
然而,讲演日期临近之际,大学方面却通知我,说
是友人将无法前来。我担心该不是彼此都有的旧病而引
发的健康问题吧。万幸,情况并非如此!我决定从自己
与友人初邂逅之日说起。我与这位Y君是入学后同在
驹场校区a
的“法语零基础”班次上课那天早晨相
识的。
当年,我一心想要考入法国文学学者渡边一夫b的门下,复读一年后这才入学的,而Y君则坚定地确定了英文专业这个方向,另行选修法语作为第二外语。我本性就不是一个稳健的人,这时,一个想法便涌上心头:好吧!大学期间就集中学习法国文学,再另行独自学习喜爱的英文诗歌吧!
于是,我将显然是才子的Y君视为自己的目标。多年后,Y君这样对我说道:“当年,你总是揣着深濑基宽c的《艾略特》(罕见地将原诗也完整附上的筑摩书房版)呀。”我那时执拗地向他询问不休。
然而我很快便看出,映现在Y君眼中的自己,只是一个毫无根据地显出一副文学青年做派的半吊子阅读者而已,唯有Y君才是查阅《简明牛津词典》d后为我解答问题的专家苗子。
无论在Y君常年于英国和加拿大从事研究期间,还是在他担任大学教师之后,我们一直都是朋友,其后我
a 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所在地,旧制高等学校旧址。
b 渡边一夫(1901—1975),日本著名法国文学研究者,大江健三郎在东京大学学习法国文学时期的恩师,著有《法国人道主义的成立》和《法国文艺复兴思潮序说》等论著,译有《巨人传》等小说。
c 深濑基宽(1895—1966),日本的英国文学研究者、翻译家、随笔家,著有《艾略特的艺术论》等论著,译有《奥登诗集》和《艾略特》等作品。
d 原文为COD,即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也曾多次得到他的帮助。我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仪式上的讲演也好,在《朝日新闻》上连载的与乔姆斯基a、桑塔格以及萨义德b等人的往复书简也好,我的以上日文文章都是请Y君翻译为英文的。
如果大家知道Y君就是山内久明c的话,英语文学圈就会有很多人为我同时还拥有高桥康也d这位朋友所显现出的豪华阵容而惊讶了。
那么,接下来就说说我那次讲演的后半段。
经Y君反复推敲的英文赢得了对方的信任,而我则依然行事轻率,在将构成回函核心的英语单词译为日语时,便处理成自己习惯的表现形式。比如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e曾在回函中写道,诸多个人(抑或接受援助的所谓发展中国家的人们)所拥有的capability之集
a 艾弗拉姆·诺姆·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1928—),美国语言学家,著有《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和《支配和约束论集》等论著。作为公共知识分子,他还是美国政治文化、外交政策的批评者,详见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乔姆斯基文集》。
b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1935—2003),出生于耶路撒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系教授,著名政治、文化评论家,著有《东方主义》《文化与帝国主义》《流亡的沉思》和《乡关何处》等论著。
c 山内久明(1934—),日本的英国文学研究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译有《批判与解剖》和《华兹华斯诗集》等。
d 高桥康也(1932—2002),日本的英国文学研究者,曾任日本英国文学学会会长、日本莎士比亚协会会长等,著有《法悦的谱系》和《贝克特》等论著,译有《马洛纳之死》等英语文学作品。
e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33—),印度经济学家、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有《贫穷和饥荒》和《选择、福利和量度》等论著。
合,在获得发展的自由之后,将成为在社会上发挥积极作用的机能,还将成就当事人的well-being。专业学者在翻译时,将这两个英语单词分别译为“潜在能力”和“福利”。
我则把这里处理为如下语义:如果年轻人拥有那种只要其“发展性素质”不受到妨碍的自由,他就会借助在社会上实现其目标的机能,成就其“生活上的好处”。
另外,森教授曾在帕格沃希会议a上发表题为“印度的核爆炸”的讲演,在说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核开发政策时,他质疑这固然是道德课题,不过作为现实中予以实施的政策是否prudential就令人生疑了。我将此处译为是否经过“深思熟虑的态度”。当年我效仿Y君,用打工挣来的全部积蓄购买了《简明牛津词典》,此刻我打算将一直使用至今的这部词典所表明的如下语义包含于其中:“审慎避免(人及其行为所导致的)不符心愿的结果。”
我曾听说,为森教授起了阿马蒂亚这个稀罕姓名的人,是他父亲所供职大学的缔造者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对于我国保守政治家的大佬们也经常说到的“日本
a 帕格沃希会议,其正式称谓为“科学与国际问题会议”,为响应罗素、爱因斯坦于1955发表的和平宣言而在加拿大村庄帕格沃希(Pugwash)召开的、旨在讨论核裁军等战争与和平问题的会议。此后会议在世界各地召开时,亦均称为帕格沃希会议。
传统文化”,这位大诗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却也不得不对日本这个国家说了以下这番话语:“倘若热切追求军事力量,国家不惜牺牲国之魂而扩充兵器装备,这个国家必将陷入远甚于敌国的巨大危险。”
在我的文本里,泰戈尔所说的魂这个词语的原文是soul。在文章开首处,我说到凝视映现在多年老友眼中的自己,长年来据此设法修正我的轨道。我把想要像Y君那样使用辞典(尽管远远比不上Y君)的想法具体化,这甚至已然成为我步入老年后的习惯。
你们即将在这所大学里开始学习,在大家尚未前往各专业学习之前,我要告诉你们并以此结束今天的讲演:首先要获得阅读外语的能力,同时要拥有可靠的朋友。
—二〇〇六年五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