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796062
★推荐一:现代艺术设计基础“三大构成”教材;
★推荐二:适合艺术设计专业师生;
★推荐三:收录大量现当代艺术家和学生素材作品,图文并茂,深入浅出。
《艺术·设计的立体构成(修订版)》属于朝仓直巳先生对“三大构成”设计理论中“立体构成”部分的总结,集中对形、色、结构等立体构成的诸多元素进行探讨和实践。
本书从立体构成的意义和目的、要素和材料的立体构成、结构、运动与错视、技法的开拓等几个方面部分进行阐述。书中所选案例来自艺术名作和学生作品,举例丰富,分析详细。本书强调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及中等专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材,也可供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和艺术设计爱好者参考。
《艺术·设计的光迹构成(修订版)》是朝仓直巳先生对“三大构成”经典设计理论之外新增加的一个构成部分,强调了艺术设计中光迹运用的重要性。
为了介绍光造型的轮廓,本书将*章分成两节,*节“光艺术”采取历史的纵向视角,第二节则采取历史的横向视角,它们除了展现广阔的现代社会状况,还特别展现了光造型的发展现状。第二章是本书的重点。笔者在光迹构成中选择七个重要的主题。这里我们不能把光的现象只作为物理学范畴的知识来理解,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从中演绎出能给我们带来视觉趣味和令人回味的造型效果。*章和第二章属于浏览部分,图稿多,文字少;第三章为理论篇的文字部分,这一章的内容有学会上发表的四篇论文,和大学年报上刊载的两篇短文;另外,在第三章*节中,有对本书书名的解释,相信本书的宗旨与目的,将会得到读者的广泛理解。第二节的三篇论文,从新的角度分析第二章。图稿主要使用作者的资料、作品以及课堂上制作的学生作品。
《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修订版)》属于朝仓直巳先生对“三大构成”设计理论中“平面构成”部分的总结,从平面构成的目的及意义、造型要素、造型文法、技法的开拓等几个方面部分进行阐述。书中所选案例来自艺术名作和学生作品,举例丰富,分析详细。
本书强调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及中等专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材,也可供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和艺术设计爱好者参考。
《艺术·设计的色彩构成(修订版)》属于朝仓直巳先生对“三大构成”设计理论中“色彩构成”部分的总结,从色彩构成的意义和目的、色彩的要素和体系、色彩构成、色彩的心理、生活与色彩、艺术家喜爱的配色、调色、色彩要语解说等几个方面部分进行阐述。书中所选案例来自艺术名作和学生作品,举例丰富,分析详细。
本书强调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及中等专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材,也可供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和艺术设计爱好者参考。
导读
原序
第一章 立体构成的意义和目的
第一节 作为基础造型的立体构成
1. 三维世界中的各种形态
2. 立体构成的对象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目标
1. 立体构成的内容
2. 立体构成的目标
第二章 构成
第一部分 要素的构成
第一节 点
1. 不可见光的点立体构成
2. 发光二极管
3. 塑料的终端照明
4. 灯泡的排列
5. 激光照射
6. 气流
7. 其他
第二节 线
1. 线的断面
2. 线的形态
3. 线的质感
4. 配置与构筑
5. 抽象化
第三节 面
1. 贴面浅浮雕
2. 包装
3. 隔间(空间的分割)
4.简化、抽象化
第四节 立体
1. 线和面的加厚
2. 体积
3. 单元
4. 基本形态造型
5. 其他
第五节 空间
1. 间隙空间
2. 透明
3. 其他
第二部分 材料的构成
第一节 木材
1. 木材造型的基本技法
2. 新材与旧材
3. 层积材与胶合板
4. 自然树木的形状
5. 从一根原木开始
6. 错觉作品
第二节 金属
1. 金属线的造型
2. 金属管的造型
3. 金属板的造型
4. 锻造造型
5. 铸造造型
6. 利用机械的造型
7. 利用成品的造型
8. 利用反射、音响、磁性的造型
第三节 纸张
1.浮雕
2.“折—开”造型
3. 悬吊的造型
4. 曲面的构成
5. 插入结构
第四节 塑料
1. 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甲脂树脂)
2. 光纤
3. 杜邦可丽耐
第五节 陶瓷
1. 土和水的试验
2. 土与烧成的试验
3.变化技法与变化概念
4.精密陶瓷
第六节 光
1. 光学素材
2. 光和影像
第七节 新材料
1. 特殊黏土
2. 泥与薄瓷器
3. 彩虹网
第三章 结构
第一部分 结构和形
第一节 结构与力
1. 材料与结构
2. 材料与力
4. 布料的结合
5. 纽扣与拉链
第四章 运动与错视
第一部分 活动造型
第一节 机械的基础
1 机械的种类
2 自动机械
3 使用机械的作品实例
4 机械活动玩具
第二节 利用自然动力的活动造型
1. 水动造型
2. 风动造型
3. 重力造型
4. 热力造型
第三节 利用人造动力的活动造型
1. 旋转运动的错视
2. 活用机构的造型表现
3. 有规则的变形
4. 无规则的运动
5. 应答动作
第二部分 错视与错觉
第一节 立体错视
1. 相对大小的错视
2. 重叠造成的错视
3. 阴影造成的错视
4. 视点变动造成的错视
第二节 视角限定立体
第五章 技法的开拓
第一节 多面体的研究
1. 正多面体的相互关系
2. 多面体的翻转
3. 多面体的挖空
4. 立体星
第二节 立体的分割
1. 均等分割
2. 分割与组成
3. 立体组块动物
第三节 集合构成
1. 少数
2. 若干
3. 多数
4. 无限
5. 间隙
第四节 层积与渐变
1. 运用层积技法的造型
2. 以渐变为构思的基础
3. 层级与渐变
参考文献
……
导读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90 年代中期,是中国现代设计教育最迅猛最活跃最深刻的发展期。作为这个时期最具标志性的变革板块,当属设计基础教育;而在设计基础教育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内容,则是构成教育。彼时一大批全身心投入构成教育的先行者和实践家,后来大都成为中国设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系统中公认的学术引路者或带头人。
这批躬身实践、勤奋探索的先行者,他们当时最重要的导师和楷模之一,就是本套丛书的作者,亚洲基础造型学会首任会长、日本筑波大学教授朝仓直巳先生。
这批人除教学相长、持续积累外,他们当时最重要的范本和参照之一,就是朝仓直巳先生所著的这套丛书——《艺术·设计的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光迹构成共四册)。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至跨世纪后的近 20年间,朝仓先生曾应邀在中国各大学讲学,其足迹遍及京津粤港苏鲁浙;其学生则从各校学术带头人,至专任教师,以及研究生和本科生;在此期间产生的“中国作业”总数应在 4000件(套)以上。
朝仓先生所著的这套丛书,既非自娱自乐的“心得体会”,也非狭窄师门的“作业集成”;既不是远离设计实务的所谓教程,也不是水土不服的无感舶品。
诚然,这套丛书中占有一定篇幅的文字叙述和图面呈现,在摄影、复印、电脑、图形软件、数字调色、数字或 3D 打印以及网络传输均仅已成“基础工具”的今日,似显时过境迁,但正是这套丛书与当下中国读者间客观形成的“时间差”,使其除了作为设计基础教育的经典、规范、系统和综合的“主流价值”,可供师生们“直接借鉴和使用”之外,更生动凸显了今天出版和发行崭新而显著的价值:
这是示范版的田野调查手册。
作为今天的教师,如何有效地活用常规教学元素,在平凡中捕捉“一掠而过”的新鲜因子,在合理中提取“剑走偏锋”的异常现象,将“熟土”刷新为“田野”,从而使“捕捉与提取”成为可期待并有持续收获的常态,这些,在朝仓先生的这套丛书中都能找到丰富的答案。
作为今天的学生,田野调查既是学习“通关”的首战,也是寻找学习选题的最重要途径。由于认识能力的不足,青年学生一般都缺乏“关注”的下意识,习惯于走马观花或视而不见。要改善这些,可以从朝仓先生的这套丛书中找到多方面的启示。
这是指导版的资料整理攻略。
作为今天的教师,教学和科研这两副担子,哪头都沉,且一个都不能少。教学虽常规,但极耗时间;科研需卓越,却无处下手。于是往往顾此失彼,疲于奔命。而这套丛书的内容,相当部分都来自于朝仓先生的日常教学而非“纯粹科研”,这给读者(教师们)以启示:通过对这套构成丛书的阅读,研究其“在平凡中梳理出卓越”的方法论,从而力求在自身教学和科研间打开通路——“教学”作为“科研”的素材准备,“科研选题”基于对“教学素材”的整理意识和整理方法。
作为今天的学生,认真理解这套丛书中关于资料整理的“套路”,可逐渐学会与“资料”积极相处,逐渐学习分离资料的层级,分列资料的类型。这有助于消解“课程”学习的被动,建立“课题”学习的主动。
这是经典版的形态训练谱系。
作为今天的教师,面对一个教育专题,应具备依据其内在结构和教学操作的实际可能,将其进行合理的切分,以形成在时值、份量、顺序、逻辑、目标等方面的合理矩阵,从而实施教学的能力。这套丛书展示的朝仓先生在这些方面的切入手法、推演步骤以及综合的梳理技巧,对今天形态训练的教学方法设计,有着极为具体和细密的指导作用。
作为今天的学生,如何将抽象或生硬的课题,柔化成具体的、可触摸、可塑造、可分类、可分阶段的“步骤”,这既是必须越过的学习之“坎”,也是应力求形成常态化的处理技能。朝仓先生这套丛书对此确实形成了很具体和完整的示范——它像一面镜子,如果我们时时对照,确能提升(在形态处理方法上的)自我调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这是通俗版的材质练习大全。
无论是今天的教师还是学生,在面对有关“材质处理”的教与学行为时,由于专业背景的局限,或多或少都会“感觉”多于“理性”,“顺势”多于“预设”……,结果往往是开头偶然、过程繁复、结果无力。朝仓先生这套丛书以丰富的图文案例告诉我们,在工学与艺术、精准与随意之间,确实存在一系列可供“艺术设计”所釆用的“有效临界范围”。悉心把握这样的临界范围,有关材质的教与学,将会是可规范进行、可精准掌控的。
这是实用版的图文表述参照。
无论是今天的教师还是学生,“图文并茂的文本表述”都不仅是专业的基本功,而且是专业成果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具体说来,在设计表达中,从信息搜集到市场调查,从意象手稿到要点备注,从形态节点到价值聚焦,从感性展现到理性推演,从理性评判到多维博引……对这诸多纬度的元素的整合成型,使得“图文文本表述”几乎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绝对完整的“专业”。在阅读并学习这套构成丛书的过程中,读者可清晰地领略朝仓先生完整的“图文表述”策略及手法。这套策略与手法,可成为从事设计尤其是设计教与学的师生们生动、具体、完整及可借鉴的参照。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原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 赵健
“无论是今天的教师还是学生,‘图文并茂的文本表述’都不仅是专业的基本功,而且是专业成果*重要的载体之一。具体说来,在设计表达中,从信息搜集到市场调查,从意象手稿到要点备注,从形态节点到价值聚焦,从感性展现到理性推演,从理性评判到多维博引……对这诸多纬度的元素的整合成型,使得‘图文文本表述’几乎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专业’。在阅读并学习这套构成丛书的过程中,读者可清晰地领略朝仓先生完整的‘图文表述’策略及手法。
这套策略与手法,可成为从事设计尤其是设计教与学的师生们生动、具体、完整及可借鉴的参照。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原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 赵健
“对于中国设计教育来说,来自日本*直接的影响应该是在包豪斯基础课基础上完成的“三大构成”系统了。朝仓直巳编写的三本构成教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对中国的院校来说影响太大了。”
——中国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王受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