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001563丛书名: 美国传记
丛书推荐:
美国传记系列关注那些行为和思想深刻影响了美国历史的人物,并把他们的生活与其所处时代的主题和事件联系起来。这些杰出的人物塑造了美利坚这个独一无二的国家。
这些人物列传简洁生动,是了解美国历史与现状的理想读本。
本书推荐:
布莱克大法官捍卫宪法,捍卫自由主义,他的一生照亮了美国的立国之本
从克莱郡的少年,到伯明翰的律师,进而成为亚拉巴马州的法官,雨果·布莱克坚守着自己的法律理念,朝着法院前进。
经济大萧条、二战、新政、冷战……危机一次次地横亘于布莱克的进阶之路上。对宪法的忠诚、对自由主义的热忱成为了他披荆斩棘的利剑,来自于南方乡村的雨果·布莱克终踏入了法院的殿堂。
然而,神秘的三K党身份、保守的种族问题立场、严格的禁酒主义态度……大法官布莱克的人生,既蕴含着荣耀,又夹杂着争议。
编者前言1
作者前言1
导论1
章克莱郡的平民主义(1886年—1907年)
17
第二章伯明翰的进步主义(1907年—1919年)
38
第三章偏见的风险(1919年—1929年)69
第四章经济大萧条和新政自由主义(1929年—
1937年)98
第五章自由派的法官(1937年—1941年)134
第六章战时的司法(1941年—1945年)160
第七章冷战期间的自由主义(1945年—
1952年)186
第八章前途未卜的革命(1952年—1960年)
213
第九章沃伦法院(1960年—1968年)239
第十章越战终结(1968年—1971年)263
第十一章遗产284
资料来源325
编者前言
美利坚合众国已经遭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政治飓风的裹挟和夹击。如同身处台风眼的气象学家,那些学习历史的学生们也因难以断定时下的政治气流方向而深感绝望。但是,大部分历史学者都不会否认,从1930年代至1970年代,强的气流时常来自这块大陆的左侧,它吹来了罗斯福的“新政”,吹来了民权运动,还吹来了林登·约翰逊的“伟大社会”、现代女权运动和许许多多保障了这个国家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条例法令。
这个时期也刚好与法院的雨果·L.布莱克的任期相吻合。雨果·L.布莱克从1937年由富兰克林·D.罗斯福任命走马上任,直至1971年辞世前的一周退休。在这34年充满争端的岁月里,法院几近卷入与自由主义崛起相关的每一个重要事件,而布莱克的意志一直贯穿始终。
本书叙述了一个男人的一生,同时也叙述了现代自由主义的崛起,并由此引出了我们自己生活中的重要政治问题。如果说布莱克的任期内是现代自由主义的胜利,那么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从布莱克去世到今天——都可以看作是保守主义的回应和反击。从1960年代过热的政治水面中汲取能量,现代保守主义在理查德·M.尼克松总统的“法律与秩序”的整顿中集结,在1970年代生息发展并获得力量,终在罗纳德·里根总统的任期内形成一场政治海啸,吹散了罗斯福新政和“伟大社会”的许多成果。通过审视布莱克的一生,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现代自由主义的发源和随后的各种回应。
但是,正如托尼·A.弗里尔在这本传记中用锐利的笔锋挑衅性地写道,布莱克并非一些所谓的专家在漫画中讽刺的、只凭着直觉一股脑儿往前走的自由主义者。他要更为难以捉摸——而且风趣幽默。他从亚拉巴马州根深蒂固的福音文化中脱颖而出,作为一个年轻的政治家,他甚至参加过三K党,反对反私刑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法院上投票赞成拘禁日裔美国人。布莱克毫无争议地是现代自由主义历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但他也反对抗议者——即使抗议者声张的是他赞成的理念——因为他们并没有诉诸法庭,而是直接诉诸自己的行动。
宪法在布莱克的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当谈及这份常伴他左右的文件时,他说:“我不允许对它有任何微小的偏离,哪怕是其中不重要的条款。”由此,布莱克的一生不仅照亮了过去的七十年,也照亮了这个国家的立国之本。
马克·C.卡恩斯
作者前言
我十分感谢奥斯卡·汉德林将此书推荐到《美国人物传记文库》。亚拉巴马大学法学院院长查尔斯·甘布尔和他的继任者纳撒尼尔·汉斯福德院长,均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经济援助。法律图书馆馆长彻丽·琳恩·托马斯和采购图书馆员保罗·普鲁伊特在许多方面给予了必不可少的支持。同时,如果没有法学院的教师们的支持,我的写作会变得艰难无比。我还要感谢保罗·弗罗因德教授为我提供哈佛法学院手稿区的路易斯·布兰代斯和费利克斯·法兰克福特的报告手稿,以及大卫·威格多博士,让我得以接触到国会图书馆手稿区中法官雨果·布莱克报告的手稿。布莱克法官的个法官助理,杰尔姆·A.库珀总是慷慨地腾出时间为我解答各种疑问。我也十分荣幸能采访到伊丽莎白·布莱克夫人、小雨果·布莱克和米尔德丽德·布莱克·福西特夫人。
1983年到1986年,我主持了亚拉巴马大学法学院对布莱克法官生辰的纪念活动。在1987年到1988年间,我准备将这次纪念活动中两次会议的相关记录编辑成书进行出版。我也亲自参与这本书的写作。其实,很久以前,即使没有这些与布莱克有关的任务和机会的时候,他的光辉形象也早已在我心中树立起来。我清晰地记得,在1960年代中期,我的高中老师曾在课堂上为我们朗读一份布莱克给我们班某同学的亲笔回信。我很快就忘记了那封信的细节部分,但是它的主旨在多年以后依然鲜明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他对美国的过去有着恒久不变的尊重,对这个民族的未来始终满怀信心,对于联系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性的优点和弱点有着清晰洞彻的认识,在希望中保持理智,理智中又充满希望。毫无疑问,这些回忆对我书写布莱克的人生有着不小的影响。
很幸运,我有着像肯尼思·C.兰德尔和霍华德·琼斯这样的好朋友和好同事,他们阅读了我的部分原稿,为我指出原稿中的错误。同时我也很感谢弗朗西斯·N.斯蒂茨,他怀着兴趣仔细地通读了我的原稿。我想我也欠下了福里斯特和埃伦·麦克唐纳一份不小的人情——正是他们的中肯意见和批评,让这本书变得更好,也让我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作家。我也要感谢所有亚拉巴马大学法学院的同事对此书投注的热情和为布莱克法官的百年纪念所贡献的力量。
谢谢《美国人物传记文库》丛书的新任编辑马克·C.卡恩斯,他与培生朗文出版了此书的第二版。特别感谢迈克·博埃齐和瓦妮莎·真纳雷利,他们很有耐心地接受了完整的文稿,而且为我联系了许多相关学者,包括佛罗里达大学的伊丽莎白·黛尔、布纳维斯塔大学(暴风湖)的威廉·B.费斯、山景学院的理查德·米恩斯、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杰尔姆·L.罗迪尼斯克、波士顿学院的艾伦·罗杰斯以及金伍德学院的迪安·沃尔夫。亚拉巴马大学法学院院长肯尼思·C.兰德尔,特别申请了亚拉巴马大学法学院基金和爱德华·布雷特·伦道夫基金。我的秘书卡罗琳·巴奇夫人,也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当然,我会为我后所写的一切负责。
同时,把此书献给我的妻子,她是一个老师;也献给我的儿子,带着我对他无限的爱。
托尼·A.弗里尔
布莱克的一生,不仅照亮了过去的七十年,也照亮了这个国家的立国之本。
——马克·C.卡恩斯
《宪法》是我的法律圣经,它对我们政府的设计,就是我的设计;它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珍视上面的每一个字,从句到后一句;就算是对《宪法》的微小的要求的稍许偏离,都会让我有切肤之痛。
——雨果·L.布莱克
评论
还没有评论。